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迅与日本的中国研究——以橘朴为中心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鲁迅与日本的关系深厚而复杂,但他终其一生在对日本这个国家及其民族文化的学理评价方面,基本上是保持沉默的,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严重的障碍。鲁迅与日本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日本人的中国研究或日中国学(旧称“支那学”)如何与他的思想文学发生关联,或者反之日本的某些中国研究是否也受到过鲁迅的启发,这些问题较之鲁迅与日本文学的关系而言,在中国学术界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细致的讨论。
作者
赵京华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23,共14页
关键词
中国研究
日本人
鲁迅
中国学术界
日本文学
民族文化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1
《鲁迅先生纪念日》,收《中野重治全集》第20卷第633页,东京:筑摩书房,1977.
被引量:1
2
《橘朴--传略与著作目录》,东京:亚洲经济研究所出版(内部资料),1972.
被引量:1
3
《关于“乱世”的社会史考察》,见《橘朴著作集》第一卷第275-276页,东京:劲草书房,1966.
被引量:1
4
《月刊支那研究》(全4卷).
被引量:1
5
山本秀夫编复刻版《支那研究资料》(全5卷).
被引量:1
6
孙江.
橘朴与鲁迅[J]
.读书,2012(3):102-112.
被引量:4
7
《回忆橘朴先生》,收山本秀夫编《复活的橘朴》,东京:龙溪书舍,1981.
被引量:1
8
清水安三《回忆橘朴先生》,收山本秀夫编《复活的橘朴》,东京:龙溪书舍,1981.
被引量:1
9
内部资料,北京鲁迅博物馆编,1959年7月.
被引量:1
10
《朴庵与我》,收山本秀夫编《复活的橘朴》,东京:龙溪书舍,198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
1
曾铁.
略论文化建设和发展繁荣文化——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言[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36-41.
2
曾铁.
略论文化建设和发展繁荣文化——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言[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33-39.
被引量:9
3
赵东旭.
中日知识分子的历史阶段性差异——橘朴、鲁迅与中国道路[J]
.鲁迅研究月刊,2022(3):64-74.
同被引文献
80
1
靳新来.
鲁迅:在现代传媒中开辟言说空间[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58-63.
被引量:3
2
商金林.
扶桑艺道润华年——鲁迅精神原乡问题探究[J]
.理论学刊,2013(3):114-119.
被引量:8
3
杨姿.
“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形象在国民信仰中的影响与误读[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47-55.
被引量:2
4
王晓明.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J]
.鲁迅研究月刊,1993(7):28-37.
被引量:6
5
朱崇科.
广州鲁迅:如何广州,怎样鲁迅?[J]
.粤海风,2013(1):28-30.
被引量:1
6
陈平原.
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J]
.文学评论,2005(5):48-62.
被引量:44
7
山本秀夫.《橘朴》,东京.中央公论社,1977年,116-117页.
被引量:2
8
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黄约瑟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被引量:1
9
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8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被引量:1
10
增田涉.《鲁迅の印象》,东京:角川书店,1970年,第49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赵京华.
近代日本有关“中国”的知识生产——以橘朴为中心[J]
.现代中文学刊,2014(1):4-10.
被引量:1
2
崔云伟,刘增人.
2013年鲁迅思想研究热点透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9(3):55-65.
被引量:3
3
刘春勇.
走出符号化的鲁迅形象[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6):40-48.
被引量:1
4
巴玲玲.
鲁迅与日本文化的关系探析[J]
.商业故事,2016,0(31):118-11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崔云伟,刘增人.
2014年鲁迅研究述评[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113-120.
被引量:1
2
张祖立.
关于鲁迅的“同路人”问题及其他[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5(5):120-125.
3
周海波.
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叙事——重读《狂人日记》[J]
.鲁迅研究月刊,2015(9):4-11.
被引量:4
4
赵东旭.
中日知识分子的历史阶段性差异——橘朴、鲁迅与中国道路[J]
.鲁迅研究月刊,2022(3):64-74.
5
王学森,张杨,赵步阳.
作为方法的现实生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革新研究[J]
.科教文汇,2024(24):135-138.
1
沟口雄三.
作为“态度”的中国研究[J]
.读书,2005(4):27-37.
被引量:12
2
林敏洁.
莫言文学在日本的接受与传播——兼论其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J]
.文学评论,2015(6):98-109.
被引量:10
新文学史料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