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简报)
被引量:
25
Changes in Main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ize Hybrids during Grain-filllng Stag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组分变化规律相同,只是数量不同。
作者
王忠孝
杜成贵
王庆成
机构地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0年第1期30-33,共4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玉米
灌浆
品质成分
籽粒发育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61
参考文献
4
1
李普安,傅国占,张赞平,黄宏伟.豫西半干旱区豫玉二号玉米高产生理指标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1988(06).
被引量:1
2
吴显荣,许启凤,梁鸿秋,陈学珍,白玉军,杨晓贺.高赖氨酸玉米籽粒形成过程的生物化学研究[J]作物学报,1985(01).
被引量:1
3
何照范编著..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388.
4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分析室编..农业化学常用分析方法[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36.
同被引文献
182
1
王义发,汪黎明,沈雪芳,张璧,郑洪建.
糯玉米的起源、分类、品种改良及产业发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97-102.
被引量:27
2
李明,杨克军,涂奉军,李振华.
寒地高产玉米子粒营养品质形成规律[J]
.玉米科学,2004,12(z2):11-13.
被引量:4
3
薛吉全,马国胜,路海东.
重视饲用玉米发展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J]
.玉米科学,2004,12(z2):122-124.
被引量:35
4
刘会玲,陈亚恒,段毅力,许皞.
土壤钾素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66-68.
被引量:31
5
曾慕衡,刘鹏飞,蒋锋,王晓明.
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97-103.
被引量:16
6
孟强,王薪淇,宋轶群,赵仁贵.
糯玉米自交系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3):91-97.
被引量:14
7
蔡晓妍,章建新,崔淑华,陈冰.
氮磷肥对复播青贮玉米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2):33-35.
被引量:30
8
金明华,苏义臣,刘向辉,王秀芬,李淑华,徐国良,苏桂华.
高油、高淀粉玉米杂交种主要生育特点研究与分析初报[J]
.玉米科学,2004,12(2):56-59.
被引量:5
9
申加祥,宁堂原,李增嘉,焦念元,赵春,张光辉.
不同熟期玉米套作夏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形成[J]
.玉米科学,2004,12(2):65-68.
被引量:15
10
刘志全,路立平,沈海波,高明,王志刚.
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J]
.玉米科学,2004,12(4):110-113.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25
1
李明,杨克军,涂奉军,李振华.
寒地高产玉米子粒营养品质形成规律[J]
.玉米科学,2004,12(z2):11-13.
被引量:4
2
张智猛,戴良香,胡昌浩,董树亭,王空军,宁堂原.
玉米灌浆期水分差异供应对籽粒淀粉积累及其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05,29(4):636-643.
被引量:18
3
张智猛,戴良香,胡昌浩,董树亭,王空军.
氮素对不同类型玉米籽粒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变化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415-1420.
被引量:20
4
许崇香,王红霞,左淑珍,王玲苹,徐建文.
中早熟玉米品种淀粉积累规律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4):74-76.
被引量:3
5
王艳芳,崔震海,张立军,马兴林,关义新.
玉米籽粒灌浆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可溶性蛋白积累关系的研究[J]
.辽宁化工,2006,35(1):9-10.
被引量:5
6
王艳芳,李红,张立军,马兴林,关义新.
春玉米籽粒灌浆期IAA对淀粉积累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23(3):35-37.
被引量:15
7
冯颖竹,陈惠阳,余土元,温会婷.
播种期对南方秋播糯玉米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2):142-146.
被引量:15
8
王艳芳,杨东伟,张立军,马兴林,关义新.
高油玉米灌浆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脂肪积累的关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2):144-146.
被引量:5
9
杨广东,赵宏伟,谭福忠,刘兴焱,杨耿斌,何长安.
不同品质类型春玉米子粒灌浆过程中功能叶片蔗糖代谢酶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5):14-17.
被引量:3
10
王艳芳,张立军,樊金娟,马兴林,关义新.
春玉米子粒灌浆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淀粉积累关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2):81-8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61
1
董好胜,王琦,闫鹏,许艳丽,张薇,卢霖,董志强.
乙矮合剂对谷子茎秆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3(6):181-189.
2
关义新,马兴林,凌碧莹.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淀粉玉米郑单18淀粉含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101-103.
被引量:31
3
马兴林,许建新,林治安,关义新,凌碧莹,王庆祥.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产量及子粒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107-110.
被引量:6
4
解振兴,董志强,薛金涛.
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1):82-86.
被引量:4
5
柳延涛,李鲁华,陈树宾,王友德,郭斌,段震宇,王婷.
种植密度对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3):134-139.
被引量:13
6
丰光,刘志芳,吴宇锦,李妍妍,景希强,黄长玲.
玉米抗倒性与茎秆穿刺力和拉力关系的初步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6):19-23.
被引量:41
7
赵自仙,江鲁华,高祥扩,杨克昌,李丽争.
玉米籽粒油脂性状的间接选择和遗传改良[J]
.华北农学报,2013,28(S1):54-60.
被引量:1
8
崔喜艳,赵吉元,胡广宇,窦瑶,刘相国,韩四平.
玉米AGPasebt2与GPN1蛋白互作的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6):99-104.
被引量:1
9
金明华,苏义臣,刘向辉,王秀芬,李淑华,徐国良,苏桂华.
高油、高淀粉玉米杂交种主要生育特点研究与分析初报[J]
.玉米科学,2004,12(2):56-59.
被引量:5
10
李建奇,黄高宝,牛俊义.
覆膜及氮磷施用量对春玉米主要品质的调控[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5):520-523.
被引量:7
1
刘仲齐.
植物激素在籽粒发育中的作用[J]
.种子,1991,10(2):33-35.
被引量:2
2
吴盛黎,包林.
玉米籽粒发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贵州农学院学报,1991,10(1):7-13.
被引量:1
3
吴盛黎,包林.
玉米籽粒发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贵州农学院丛刊,1994(2):102-107.
被引量:2
4
张润生,张胜,任有志.
鲜食玉米穗分化暨籽粒灌浆过程的研究[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6,17(3):77-81.
5
林澄菲,张丽华,李桂凤,吕潇,李家义.
我国大麦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1991,23(1):30-32.
被引量:5
6
王忠,顾蕴洁,徐宗进.
进籽粒发育的水稻杂交新方法[J]
.种子科技,1995,13(1):36-37.
7
张存洁,李杰芬.
水分胁迫对冬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脱落酸水平的影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6(3):78-82.
被引量:1
8
刘晓冰,李文雄,张志学.
春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6(3):220-225.
被引量:20
9
华振基,王俊.
春小麦籽粒发育形态学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1990(4):8-10.
被引量:3
10
汤鸣绍.
中国白茶的起源、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J]
.福建茶叶,2015,37(2):45-50.
被引量:28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