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综述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福建省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城郊型生态景观小流域治理模式等3种小流域治理模式,提出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应结合本地区小流域治理的实践经验,合理地运用各种模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作者
翁明华
机构地区
福建莆田涵江区林业局
出处
《林业勘察设计》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
关键词
小流域
综合治理
治理模式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TV12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1
王君,刘天英,徐兆玄.
风沙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模式[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3A):107-107.
被引量:1
2
王建刚,杜延珍.
浅析城郊型生态景观小流域治理[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41(1):94-95.
被引量:1
3
刘忠民,宋其龙,张文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J]
.北京水利,2005(1):50-51.
被引量:19
4
雷升文.
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的开发利用途径[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40(4):387-388.
被引量:2
5
宋凤斌,杨富亿,李景林,邵庆春,陈国双.
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以吉林省柳河县圣水镇为例[J]
.地理科学,2003,23(3):323-328.
被引量:9
6
黄铁青,张养贞.
可持续发展评价初探[J]
.地理科学,2002,22(2):156-161.
被引量:23
7
孙博源.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小流域治理[J]
.中国水土保持,2000(1):42-44.
被引量:6
8
刘兴土等主编..东北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17.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邱凌,朱义满,李大林.
陕西省白河县前坡乡生态农业建设探索[J]
.生态农业研究,1996,4(1):49-53.
被引量:5
2
谭传凤,李家成.
山区水土保持农业结构模式——以大别山区罗田县巴河上游为例[J]
.生态农业研究,1996,4(3):15-20.
被引量:6
3
唐克丽 陈水宗.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71-72.
被引量:3
4
陈耀帮.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被引量:4
5
王占礼 杨勤科 李锐 杨勤科.全国土壤侵蚀小区监测规范商榷[A].李锐,杨勤科.区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C].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47~50.
被引量:2
6
黄占斌,张小卫.
神木试区作物生产力的综合调查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1993(2):98-105.
被引量:2
7
许学工.
黄河三角洲的适用生态农业模式及农业地域结构探讨[J]
.地理科学,2000,20(1):27-32.
被引量:37
8
李秀军.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地理科学,2000,20(1):51-55.
被引量:107
9
周生路,朱凤武,彭补拙,赵其国.
桂林市区域人粮关系及其协调研究[J]
.地理科学,2000,20(1):78-82.
被引量:2
10
张柏.
中国发展精准农业耕作的基本分析及设计[J]
.地理科学,2000,20(2):110-114.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52
1
云俊,李忠奎,李柯,张绍军.
行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关键性问题[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6):223-226.
被引量:6
2
李静.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评价[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4):7-9.
被引量:5
3
林积泉,王伯铎,马俊杰,唐晓兰,程金香,张振文.
小流域治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69-71.
被引量:31
4
上官贞军,严志强,胡宝清,廖赤眉.
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4):66-71.
被引量:5
5
祝晓彬,吴吉春,叶淑君,赵建康,吴孟杰.
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深层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J]
.地理科学,2005,25(1):68-73.
被引量:12
6
张文忠,齐晓明,李业锦,马丽.
参与式的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行动方案设计[J]
.地理科学进展,2005,24(4):1-10.
被引量:8
7
郭旭东,邱扬,连纲,王静.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5):579-583.
被引量:43
8
王燕,宋凤斌,陈国双.
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吉林省柳河县圣水小流域为例[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68-72.
被引量:7
9
李振山,包慧娟,王涛.
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Ⅰ.指标体系[J]
.中国沙漠,2006,26(3):432-439.
被引量:11
10
周嘉,尚金城,谢远云.
绥化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趋势分析[J]
.地理科学,2006,26(4):426-43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3
1
李志华.
昔阳县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及建议[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2):93-94.
被引量:2
2
谢松良,吴兴中.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及问题[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58-61.
被引量:17
3
陈本兵,穆兴民.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与发展研究的思考[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83-85.
被引量:11
4
刘忠民,宋其龙,张文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J]
.北京水利,2005(1):50-51.
被引量:19
5
陆玉麒.
云南哀牢山的梯田景观[J]
.热带地理,1994,14(2):180-185.
被引量:14
6
葛京凤,黄志英,梁彦庆,滑丽萍.
河北太行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62-65.
被引量:27
7
刘震.
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水利,2005(22):17-20.
被引量:81
8
王礼先.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原则[J]
.中国水土保持,2006(2):16-17.
被引量:102
9
倪含斌,张丽萍,倪含辉.
基于G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66-68.
被引量:12
10
袁磊业,严鹏,胡志勇,田俊量,李长智,程颐农,赵明,孙世权,张小珠.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丘四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研究[J]
.青海科技,1996,3(1):33-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付国强.
浅谈小流域治理技术方案[J]
.环境工程,2023,41(S02):146-149.
被引量:1
2
谷建伟.
青海浅山干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大通县寺沟流域为例[J]
.青海农林科技,2012(2):41-43.
被引量:1
3
黄锦祥,熊伟.
宁化县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分析——以常丰里和石壁溪小流域为例[J]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54-56.
被引量:4
4
黄锦祥,熊伟.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1):82-86.
被引量:1
5
熊伟,黄锦祥.
福建省宁化县塘家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监测[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26(1):35-37.
6
曹建生,阳辉,张万军.
太行山区小流域生态修复及景观林建设技术探讨[J]
.防护林科技,2018,31(10):87-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高承芳,张晓佩,刘远.
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
.福建农业科技,2015,46(11):71-74.
被引量:3
2
郭妙玲,王晓军,王兵.
基于微地形的黄土侵蚀沟壑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模式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2):242-246.
被引量:2
3
金海东.
朝阳县东山上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J]
.广西水利水电,2018(2):110-112.
被引量:4
4
卢龙刚.
小流域现状及生态修复[J]
.低碳世界,2019,9(6):13-14.
被引量:1
5
石海霞,梁音,朱绪超,曹龙熹.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的多尺度趋势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17(3):66-74.
被引量:8
6
贺迎春.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混交造林模式——以晋中市太行山绿化为例[J]
.林业科技通讯,2020(10):56-59.
被引量:1
7
王淮亮,刘凤婵,许德浩,黄雅茹.
太行山中低山石灰岩区典型小流域治理措施及效果[J]
.温带林业研究,2022,5(3):65-69.
被引量:3
8
张洁怡.
基于层次-熵值组合方法的辽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综合评估[J]
.水利技术监督,2023(9):122-125.
被引量:4
9
张兆伟.
西宁市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探析[J]
.大众标准化,2024(16):107-109.
10
金国祥.
小流域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应用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泗安塘为例[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10):158-161.
1
马骥,王长河.
芒罕小流域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J]
.内蒙古水利,2011(6):29-30.
2
余志训.
王家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成效探析[J]
.中国水土保持,1996(8):55-57.
被引量:1
3
杨晓玲.
生态农业是节灌的最佳途径[J]
.市场经济研究,2000(5):61-61.
4
张瑞霞,宋国财,张立新.
牧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J]
.内蒙古水利,2012(2):34-36.
被引量:2
5
王金伟,张野,张才厚.
风蚀荒漠化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71-1572.
6
崔景学.
建平县八家农场靖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析[J]
.内蒙古水利,2016(5):44-45.
7
贾泽祥,徐庭灿.
无定河流域风沙区18条重点小流域治理模式及效益[J]
.人民黄河,1994,17(11):26-29.
被引量:1
8
王春生.
招贤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成效分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2):34-35.
9
欧阳梦群.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刍议[J]
.中国水土保持,2003(3):33-35.
被引量:7
10
彭啸.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6,36(2):108-108.
被引量:7
林业勘察设计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