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生态环境补偿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依据的基础上,从强化生态环境产权意识、加强生态环境补偿立法、推进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管理、坚持生态环境补偿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路。
作者
冷淑莲
机构地区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
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共6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政策建议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136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1
参考文献
12
1
霍斯特·西伯特.环境经济学.蒋敏元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被引量:2
2
毛显强,钟瑜,张胜.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38-41.
被引量:789
3
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
.生态经济,2005,21(1):47-50.
被引量:180
4
麻朝晖.
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思考[J]
.求索,2003(1):140-142.
被引量:14
5
王丰年.
论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机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31-35.
被引量:85
6
牛新国,杨贵生,刘志健,高扬.
略论生态资本[J]
.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2,21(1):18-19.
被引量:9
7
李克国.
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
.环境科学动态,2000(2):8-11.
被引量:25
8
杨云彦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21.
9
吴晓青,陀正阳,杨春明,洪尚群,曾广权,夏丰,陈国谦,叶文虎,段昌群.
我国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19(2):18-21.
被引量:74
10
洪尚群,马丕京,郭慧光.
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24(5):40-43.
被引量:187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
.中国发展,2003,3(2):17-21.
被引量:11
2
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
.生态经济,2005,21(1):47-50.
被引量:180
3
张鸿铭.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
.环境保护,2005,33(2):41-45.
被引量:32
4
唐国清.
关于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探讨[J]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3):1-3.
被引量:8
5
Pearce D .W Warford J.J..世界无未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6
弗里德约夫·南森研究所.1998/1999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年鉴[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7
世界银行环境局.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2
8
章铮.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若干基本问题[A].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81-87.
被引量:11
9
潘岳.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N].深圳商报,2004-12-20.
被引量:19
10
Maureen L Ambrose. Contemporary Justice Research. A New Look at Familiar Questions[J]. Organi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2002(2) :803 - 81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36
1
刘嘉尧.
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人文向度与生态文明——以甘肃省甘南州MQ县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0(1).
2
赵茂林,程昌胜.
二氧化碳减排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3):317-328.
3
胡运禄,张明善.
我国民族地区湿地生态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2):220-228.
被引量:4
4
丁斐,庄贵阳,朱守先.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需求与发展方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21(3):59-69.
被引量:15
5
李向东.
京津冀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反思与重塑[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0):132-135.
被引量:1
6
刘蓓.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法律制度[J]
.边缘法学论坛,2020(2):62-64.
被引量:1
7
李树茁,高博发,李聪,黎洁.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保护、发展与福祉问题——一个跨学科研究框架的提出与应用[J]
.公共管理学报,2021(2):23-33.
被引量:5
8
赵万一.
论国家所有权在物权法中的特殊地位[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99-106.
被引量:9
9
何俊仕,武立强,郭铭.
加强辽东山区生态环境补偿的对策探讨[J]
.节水灌溉,2007(8):146-148.
10
李长健,李胜蓝.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问题研究综述[J]
.行政与法,2006(12):69-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2
1
张贺全.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确定[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5):8-18.
被引量:7
2
邢丽.
关于建立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研究[J]
.财政研究,2005,21(1):20-22.
被引量:43
3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05(1):18-21.
被引量:90
4
王海燕.
资源禀赋对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产业结构及合作的影响分析[J]
.新疆财经,2005(3):29-35.
被引量:8
5
孔珂,解建仓,张春玲,阮本清.
黄河应急调水经济补偿制度初探[J]
.资源科学,2005,27(3):111-116.
被引量:10
6
胡纲.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以新疆铁矿为例[J]
.中国矿业,2005,14(8):19-21.
被引量:1
7
陈瑞莲,胡熠.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依据、模式与机制[J]
.学术研究,2005(9):71-74.
被引量:78
8
王代红.
绿色GDP核算体系构想[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11):12-13.
被引量:1
9
江剑平,袁雄.
构建环保公众参与机制的设想[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14-15.
被引量:8
10
张卓元.
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经济研究,2005,40(11):4-9.
被引量:122
引证文献
19
1
严良,康淑娟,洪文智.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协调研究[J]
.价格月刊,2007(7):42-45.
被引量:1
2
夏天云,黄振文.
让群众共享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成果[J]
.价格月刊,2007(9):14-16.
被引量:1
3
张旭蕾.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新途径:环境会计的再造[J]
.生态经济,2007,23(10):59-62.
被引量:4
4
冷淑莲,冷崇总.
资源环境约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
.价格月刊,2007(11):3-9.
被引量:9
5
祖建新.
浙江生态公益林补偿调研[J]
.价格月刊,2007(12):64-67.
被引量:4
6
张云辉.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黑河学刊,2008(4):20-22.
被引量:8
7
张爱娥,赵美珍.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50-53.
被引量:3
8
孟姝瑱.
论政府规划在生态补偿机制下的重要作用[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8(4):56-59.
9
贺新春,崔树彬,严黎,郑江丽.
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补偿机制与补偿措施研究[J]
.中国水利,2009(2):27-29.
被引量:1
10
孟姝瑱.
政府规划在生态补偿机制中的重要作用[J]
.行政论坛,2009,16(2):16-1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杨平.
从战略高度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3):54-55.
被引量:2
2
肖金成,李娟,戚仁广.
京冀水资源补偿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09(21):2-13.
被引量:7
3
车环平.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53-54.
被引量:10
4
陈辞.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2):79-81.
被引量:12
5
姚丽娟,麻艳香.
以循环经济推动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0):128-130.
被引量:3
6
贾康,王敏.
推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9(10):95-105.
被引量:15
7
易培强.
保经济增长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发展方针[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5):41-46.
8
黄德明.
赣州应对金融危机的价格策略[J]
.价格月刊,2009(10):14-16.
被引量:1
9
吴红宇,马凤娟.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27(1):15-18.
被引量:3
10
杜传忠,刘英基.
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1-6.
被引量:7
1
要提升竞争力首先要明晰产权[J]
.福建通讯,2002(1):48-48.
2
魏书江.
对资产管理中若干问题的分析[J]
.企业导报,2012(13):98-98.
3
潘球武.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6):332-332.
4
张旭蕾.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新途径:环境会计的再造[J]
.生态经济,2007,23(10):59-62.
被引量:4
5
拉维.坎布尔,项龙.
发展经济学与补偿原则[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4,21(1):27-35.
被引量:11
6
王丛霞.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可行性论证[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2(3):32-34.
7
陶景良,刘卡.
简论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的补偿原则[J]
.中国三峡建设,1999,6(4):6-7.
被引量:2
8
师红聪,刘云忠,李培.
基于生态环境补偿的云南省矿业发展研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26(3):66-69.
被引量:4
9
王媛,缪蕾.
新世纪知识产权态势浅析[J]
.船舶物资与市场,2001(2):23-24.
10
李政通,白彩全,姚成胜,杜涵.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效率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6,32(24):126-130.
被引量:15
价格月刊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