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
被引量:
7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有声的中国”是相对于“无声的中国”而言,不仅指“舍掉古文而生存”,而且可以从“声音”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化演进的新路径。本文从近现代的“演说”入手,着重讨论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的“演说”,如何与“报章”、“学校”结盟,促成了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并实现了近现代中国文章(包括述学文体)的变革。
作者
陈平原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1,共17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
演说
变革
文章
白话文运动
文化演进
中国现代
“声音”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59
共引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952
引证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48
参考文献
159
1
鲁迅.《无声的中国》[A]..《鲁迅全集》第4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被引量:9
2
周谷城.《"五四"时期的自由辩论》..《周谷城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411-415页.
被引量:1
3
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第一回[J].新小说,1902,1.
被引量:1
4
李伯元.《文明小史》[J].绣像小说,1903,.
被引量:1
5
吴蒙.《学究新谈》[J].绣像小说,1905,(47).
被引量:1
6
赝叟.《学界镜》[J].月月小说,1908,21.
被引量:1
7
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被引量:2
8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第三篇第二章“政变之分原因”..《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一册.,.70页.
被引量:1
9
黄炎培:《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115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被引量:1
10
《说演说》,1902年11月5日《大公报》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陈平原.
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以“引经据典”为中心[J]
.文学评论,2001(4):23-32.
被引量:17
2
陈平原.
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3):16-18.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70
1
汪禄应,郭熙.
从“文白演进”到“文腔革命”:瞿秋白汉语规划思想及对鲁迅的影响[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12-119.
被引量:1
2
蔡荷.
关于日本语听力与口语教学的探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9):151-153.
被引量:1
3
阮咏梅.
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180-185.
4
桑兵.
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孙中山对新文化派的回应[J]
.近代史研究,2003(2):77-99.
被引量:26
5
叶青.
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分化与嬗变[J]
.东南学术,2004(3):158-168.
被引量:4
6
戴燕.
“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 中国文学史经典的生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1-28.
被引量:10
7
胡绳武.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J]
.学术月刊,2001,33(10):72-80.
被引量:5
8
叶隽.
冯至“学院写作”的核心内容及其德国思想背景[J]
.中国比较文学,2004(4):142-159.
被引量:1
9
刘增合.
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J]
.近代史研究,2000(2):237-265.
被引量:51
10
杨兴梅.
从劝导到禁罚:清季四川反缠足努力述略[J]
.历史研究,2000(6):80-95.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952
1
张业松.
鲁迅笔下的声景——以《祝福》为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1):50-63.
被引量:6
2
程得中.
理学语录与禅宗语录关系问题再考辨[J]
.朱子学研究,2022(1):298-315.
被引量:2
3
李宸,方雷.
礼序政治:“大一统”叙事的回归与重构[J]
.开放时代,2021(2):87-101.
被引量:2
4
汪文顶.
中国散文史古今贯通的探索[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4-93.
被引量:4
5
张爱凤.
2019: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新”与“变”[J]
.电视研究,2020(3):68-70.
被引量:2
6
孙晓忠.
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J]
.文学评论,2008(3):174-181.
被引量:27
7
葛兆光.
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J]
.读书,2003(1):3-10.
被引量:43
8
陈思和.
读阎连科的小说札记之一[J]
.当代作家评论,2001(3):44-47.
被引量:27
9
陈平原教授访谈: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J]
.书城,2009(9):5-14.
被引量:2
10
史唐.
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回忆[J]
.百年潮,2005(2):32-3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5
1
韩启云.
白话文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4):68-73.
被引量:1
2
高菲,张武军.
“声音”的技艺与修辞:郭沫若的战时演讲动员[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2):81-92.
3
陈蓉.
演说:进入香港地区的一种方式——以许地山为中心的考察[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202-215.
被引量:1
4
孙会修.
“发表力”的养成:中国共产党早期留苏学生的谈话训练[J]
.近代史研究,2021(3):59-76.
被引量:10
5
陈平原.
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J]
.北京社会科学,2007(2):3-37.
被引量:14
6
李婉薇.
兼通雅俗,曲线启蒙——《唯一趣报有所谓》的粤语写作[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1):149-160.
被引量:2
7
陈平原.
知识、技能与情怀(下)——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1):133-151.
被引量:10
8
王佳琴.
论“演说”与上世纪20年代话剧结合的可能及影响[J]
.戏剧文学,2010(1):31-34.
9
王佳琴.
文学语言与20年代话剧特征的形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148.
被引量:1
10
陈平原.
何为“大学”——阅读《蔡孑民先生言行录》[J]
.学术月刊,2010,42(4):11-2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48
1
王菡薇.
文本与图像互动中的文人空间叙事方式构建[J]
.艺术学界,2023(1):3-14.
2
牟利锋.
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学革命图景的建构——从周氏兄弟与章太炎文学观之关联谈起[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1):135-146.
被引量:3
3
田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经验与汪曾祺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以《异秉》的重写为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0(2):84-98.
被引量:4
4
高菲,张武军.
“声音”的技艺与修辞:郭沫若的战时演讲动员[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2):81-92.
5
杨清.
王国维的“新学语”观与文学横向发展论[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4):97-108.
被引量:1
6
代金冶,马大勇.
隐秘的角落——皮锡瑞日记存录诗词的“诗心”与“史心”[J]
.中国诗学研究,2024(1):213-224.
7
朱全国,肖艳丽.
论口传文学的表演性[J]
.文化研究,2020(4):299-313.
8
林培源.
通俗化研究会、“办小报”与新启蒙运动——论赵树理抗战期间的通俗化文艺实践[J]
.军事文化研究,2022,1(2):108-118.
9
刘小新.
经典、经典重估与人文教育[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72-82.
被引量:7
10
夏清,雷邓渝瀚.
202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研究述评[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9(4):189-204.
1
刘作忠.
黄侃妙闻[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4(2):18-18.
2
刘东方,蒋惠惠,姜振家.
论胡适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贡献[J]
.教育探索,2003(6):46-48.
被引量:3
3
曹洪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0(2):6-7.
被引量:1
4
陈世茂.
浅议新课标背景下文言文教学[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0(8):18-18.
5
王玉琼.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J]
.俪人(教师),2015,0(9):120-120.
6
何倩.
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6(6).
7
胡广宇.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思考[J]
.网友世界,2014(2):135-135.
8
杨汉东.
正“五官”,树风范,立师魂[J]
.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4-4.
9
吴蓉.
肩负责任 传承文明——探讨教师的职责[J]
.湘潮(理论版),2014(9):72-72.
10
张利琴.
教育史研究的文化视角[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5(2):96-96.
文学评论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