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5-16,54,共3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同被引文献59
-
1张明楷.如何理解和认定窝赃、销赃罪中的“明知”[J].法学评论,1997,15(2):90-92. 被引量:60
-
2钊作俊.洗钱犯罪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5):54-60. 被引量:81
-
3张明楷.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J].法商研究,1995,13(1):14-19. 被引量:65
-
4赵秉志,许成磊.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2002,20(3):59-73. 被引量:40
-
5林立军.对嫖宿幼女罪主观上的明知应如何认识[J].检察实践,2005(2):97-98. 被引量:2
-
6刘宪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J].法学,2005(6):36-43. 被引量:19
-
7陈兴良.“应当知道”的刑法界说[J].法学,2005(7):80-84. 被引量:65
-
8唐治祥.对“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的理解[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2):112-114. 被引量:5
-
9王迁.论“信息定位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行为的认定[J].知识产权,2006,16(1):11-18. 被引量:70
-
10刘宪权,吴允锋.侵犯商业秘密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20-2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9
-
1张少林,刘源.刑法中的“明知”、“应知”与“怀疑”探析[J].政治与法律,2009(3):145-151. 被引量:29
-
2张云鹏,路军.论特定明知之推定认定[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4):144-147.
-
3蒋睿.《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之主观要件的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9):250-251.
-
4傅国方.赃物犯罪若干问题探讨[J].人民检察,1999,0(7):15-17.
-
5王林林.刑法分则语境中“明知”的认定[J].天津法学,2014,30(1):18-24. 被引量:7
-
6刘科.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探析——以为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活动提供帮助的犯罪行为为视角[J].知识产权,2015,25(12):47-52. 被引量:47
-
7刘科.《刑法修正案(九)》与网络出版犯罪[J].科技与出版,2016(1):54-57. 被引量:1
-
8李永升,袁汉兴.网络云端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罪的刑法应对——刑法实质解释论之运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2):65-71. 被引量:5
-
9童德华,任静.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变革与司法适用[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5(4):33-4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90
-
1徐方迪.“明知”视角下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依据——以职务侵占罪帮助犯为例[J].中财法律评论,2023(1):203-230.
-
2熊亚文.中立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法教义学审视[J].刑法论丛,2021(2):375-402. 被引量:3
-
3林家红.奸淫幼女型强奸罪中的“明知”:定位、内涵及其证明[J].刑法论丛,2020,6(3):131-159. 被引量:4
-
4金园园.试论侵犯商业秘密罪构成要件中的若干问题——以“第三人问题”和“主观罪过”为视阙的展开[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55-157.
-
5皮勇,黄琰.论刑法中的“应当知道”——兼论刑法边界的扩张[J].法学评论,2012,30(1):53-59. 被引量:38
-
6秦雪娜.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重要问题探析[J].法治研究,2012(11):67-73. 被引量:4
-
7秦雪娜.论刑法分则及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3(4):58-67. 被引量:2
-
8郭航,刘欣泽.试论预见可能性对盗窃数额主观认识价值的确定——以“金表案”及“天价葡萄案”为切入点的探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6):34-37.
-
9王林林.刑法分则语境中“明知”的认定[J].天津法学,2014,30(1):18-24. 被引量:7
-
10王曦.浅析诈骗罪中的“明知”、“应知”与“怀疑”[J].青海检察,2018,0(3):51-54.
-
1张明楷.如何理解和认定窝赃、销赃罪中的“明知”[J].法学评论,1997,15(2):90-92. 被引量:60
-
2冯英菊.论赃物犯罪的定罪标准[J].人民司法,1998(2):37-38.
-
3祝兆林,刘会华.谈伪证罪、包庇罪的管辖[J].当代法学,1999,13(S1):25-25.
-
4李宗江.失主提供伪证应否负刑事责任[J].人民检察,1999,0(12):45-45.
-
5冯英菊.论赃物犯罪的定罪标准[J].人民检察,1997,0(10):12-13.
-
6高志勇.如何认定销赃犯罪?[J].法学,1986(2):32-33. 被引量:1
-
7李小涛.赃物罪若干问题研究[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3):1-3. 被引量:2
-
8元静.赃物罪与洗钱罪的区别[J].天津检察,2008(5):29-29.
-
9尹东华.浅议日本刑法中赃物罪的借鉴[J].天津检察,2008(5):26-28.
-
10肖明杰.浅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对象[J].天津检察,2008(5):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