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然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两种计算方法的对照分析及选用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行水运规范中规定:天然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既可以用综合历时曲线法计算确定,也可用保证率频率法计算确定,两种计算方法可能会得出两种不同的计算结果。文中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对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照分析,探讨两者的差异和联系,对设计中如何选用提出建议。
作者
丁平
刘圣保
机构地区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
出处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第1期157-159,共3页
关键词
最低通航水位
综合历时曲线法
保证率频率法
分类号
U [交通运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6
1
李家世,刘晓帆,周玉洁,谢玉杰.
山区河流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求方法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1,21(6):88-90.
被引量:3
2
金灿镐.
云峰大坝运行状态[J]
.大坝与安全,1996,0(3):44-51.
被引量:2
3
彭钜新.
北江下游枯水河床下切与水位下降分析[J]
.水运工程,2004(7):56-58.
被引量:10
4
王秀英,李义天.
长江中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变化分析[J]
.水运工程,2004(11):70-74.
被引量:9
5
李瑞林,韩学军.
水文站测洪方案受水利工程影响验证分析[J]
.人民长江,2005,36(7):45-46.
被引量:2
6
刘江龙,刘会平,潘安定.
2004年广东特大干旱的成因与启示[J]
.广东水利水电,2005(6):34-36.
被引量:4
7
谢平,陈广才,夏军.
变化环境下非一致性年径流序列的水文频率计算原理[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8(6):6-9.
被引量:115
8
马殿光.
跨河桥梁通航的论证方法[J]
.水运工程,2006(11):63-65.
被引量:6
9
李瑞林,韩学军.
上游站水位法在高道水文站流量测验整编中的应用[J]
.水文,2007,27(1):72-74.
被引量:1
10
唐存本,贡炳生,张贤明.
山区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方法的探讨[J]
.水运工程,2007(4):66-6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王路,谢平,桑燕芳,陈杰,赵江艳,余涛.
非一致性最低通航水位设计的保证率频率法[J]
.水力发电学报,2020,39(1):31-43.
被引量:5
2
丁平,刘圣保.
人类活动对设计通航水位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5):17-18.
被引量:1
3
徐强强,谢平,李培月,吴子怡,赵江艳.
广东省主要河流最低通航水位变异分析[J]
.水力发电学报,2016,35(7):44-54.
被引量:4
4
孙斌,李民.
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船闸下游最低通航水位优化分析[J]
.湖南交通科技,2018,44(3):206-209.
5
王国欣.
浙江北部航道设计通航水位的计算[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95-96.
被引量:1
6
姜兴良,吴志龙,邹开明.
枢纽扩建船闸工程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J]
.水运工程,2019(3):47-51.
被引量:1
7
余文钧,朱博渊.
鸭绿江八道沟—云峰大坝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研究[J]
.水运工程,2021(8):134-138.
被引量:3
8
潘莉.
山区河流轨道桥通航条件的影响分析[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23,31(1):76-8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费晓磊,刘菲菲,张茜,崔阳,高坤,翁明皓,花卉,何向阳.
通南泰州区内河航道设计通航水位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3,23(12):76-78.
2
李昌耀,祁永升.
金安桥库区码头设计低水位研究[J]
.中国水运,2023(S01):100-105.
3
吴子怡,谢平,桑燕芳,顾海挺.
基于相关系数的水文序列跳跃变异分级原理与方法[J]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4):1042-1050.
被引量:4
4
赵江艳,谢平,桑燕芳,徐强强,吴子怡.
枯水期非一致性最低通航水位的综合历时曲线设计法[J]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4):1079-1088.
被引量:6
5
杨云平,王建军,李晓星,徐俊锋,王义安.
韩江三河坝-潮州供水枢纽段河道冲淤规律及成因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8(3):40-47.
6
王建军,杨云平,李晓星,王晨阳,徐俊锋.
韩江高陂枢纽至东山枢纽段河床演变及治理效果研究[J]
.人民珠江,2019,40(9):48-55.
被引量:4
7
谢平,王路,桑燕芳,陈杰,余涛.
考虑水位过程变异的非一致性最低通航水位设计方法[J]
.水利学报,2020,51(4):379-390.
被引量:4
8
Da YING,Hezhang CAI,Junliang ZHENG,Gang TANG,Dan LI,无.
Climatic Regionalization of Orange Osmanthus in Pucheng County Based on GIS[J]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2020,9(6):99-103.
9
张艳艳,张康,王建平,胡晓张,张金明.
支流入汇对潮汐河段通航的影响及整治措施研究[J]
.人民长江,2022,53(1):13-17.
被引量:1
10
谢志锋.
无资料地区通航水位分析方法探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22,50(8):52-54.
被引量:1
1
贡炳生,蔡国正,张贤明.
论天然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两种确定方法的矛盾与统一[J]
.水运工程,2005(2):47-51.
被引量:12
2
贡炳生,蔡国正,张贤明.
论天然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两种确定方法的矛盾与统一[J]
.水运工程,2009(1):161-166.
被引量:6
3
李天碧.
浅谈万安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水位的确定[J]
.水运工程,2003(9):45-47.
被引量:5
4
周焕,张真奇,傅联森,林文扬.
浙江北部航道设计通航水位的探讨[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3):17-18.
被引量:1
5
王秀英,李义天.
长江中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变化分析[J]
.水运工程,2004(11):70-74.
被引量:9
6
施耀忠,唐伟.
互通式立交设计中公路与城市道路常用设计标准比较[J]
.交通科技,2003,13(4):41-43.
被引量:4
7
王均刚,郭长路,吕思忠.
互通式立交设计中公路与城市道路常用设计标准比较[J]
.山东交通科技,2004(2):16-18.
被引量:2
8
彭钜新.
非潮汐河段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标准的研究[J]
.水运工程,2007(6):51-55.
被引量:5
9
闻云呈,夏云峰,蔡翠苏,张世钊.
长江下游南京至浏河口河段沿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分析[J]
.水运工程,2012(3):99-103.
被引量:9
10
彭钜新.
潮汐河段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标准的研究[J]
.水运工程,2008(1):73-77.
被引量:8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