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文学中,寒士文学是一条主要发展线索。由于寒士阶层反对权贵垄断势力,要求实行开明政治,在文学上也体现为与宫廷文学对立的倾向。战国时代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虽出身于宫廷,可是他要求举贤授能,反对宫廷贵族的腐朽势力,与所谓“党人”进行殊死的斗争,正是代表了寒士的理想。此后,这便又在宋玉的《九辨》中,一发而为“寒士失职而志不平”的呼喊,于是,环绕着政治和人生的主题,寒士文学形成了抒情言志、慷慨不平和自然流露的鲜明特色。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74-76,共3页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