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冯晨晨 颜秀娟 陈胜良 《胃肠病学》 2012年第11期673-677,共5页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目前中国使用最广泛的抗轻中度焦虑抑郁的药物。目的:系统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中国FD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目前中国使用最广泛的抗轻中度焦虑抑郁的药物。目的:系统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中国FD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检索有关比较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与常规药物(对照组)治疗FD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行质量评分,应用RevMan 5.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983例FD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40,95%CI:1.33~1.47,P<0.05)。亚组分析显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的疗效均优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药物可明显提高FD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功能性消化不良 META分析 治疗
下载PDF
经鼻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评估及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戈之铮 王晓青 +3 位作者 戴军 薛寒冰 李晓波 宋燕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第8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超细电子胃镜经鼻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将24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超细胃镜经鼻检查组(A组,n=82)、超细胃镜经口检查组(B组,n=79)及标准胃镜经口检查组(C组,n=79)。在胃镜检查前及检查... 目的探讨使用超细电子胃镜经鼻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将24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超细胃镜经鼻检查组(A组,n=82)、超细胃镜经口检查组(B组,n=79)及标准胃镜经口检查组(C组,n=79)。在胃镜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通过监护仪记录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血氧饱和度、心肌耗氧量(以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来衡量),并记录内镜插入时间和检查完成时间。胃镜检查结束后所有患者均完成一份问卷调查表。结果在胃镜检查过程中,3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有轻微的下降,但下降的比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率、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比例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胃镜插入时不适感及检查时恶心程度的VAS评分最低(P〈0.05)。经鼻胃镜检查较经口胃镜检查耗时更长(P〈0.05),但随着检查例数的增加,经鼻胃镜检查的插入时间会逐渐缩短。结论经鼻胃镜检查,相对于普通内镜检查,患者的痛苦小,耐受性更好,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更小,是一种安全、易于掌握的胃镜检查方法,经鼻插入可能是超细胃镜最佳的进镜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血液动力学现象 耐受性
原文传递
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葛荣媞(综述) 郑青(审校) 《胃肠病学》 2012年第11期686-688,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Hp感染根除疗效呈逐年下降趋势。益生菌制剂的应用为防治Hp感染提供了新思路,其可提高Hp根除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少...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Hp感染根除疗效呈逐年下降趋势。益生菌制剂的应用为防治Hp感染提供了新思路,其可提高Hp根除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本文就益生菌治疗Hp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螺杆菌 幽门 治疗
下载PDF
间歇期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预防
4
作者 姜奕超 房静远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间歇期结直肠癌(iCRC)指结直肠癌筛查中未发现, 而在下一次推荐的筛查日期之前诊断的结直肠癌。根据不同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 可对iCRC进一步分类。结肠镜与粪便隐血试验是2项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 本文总结了结肠镜后和粪便隐血试验... 间歇期结直肠癌(iCRC)指结直肠癌筛查中未发现, 而在下一次推荐的筛查日期之前诊断的结直肠癌。根据不同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 可对iCRC进一步分类。结肠镜与粪便隐血试验是2项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 本文总结了结肠镜后和粪便隐血试验后iCRC各自的发生原因与预防策略。筛查间歇期新发结直肠癌与具体的筛查项目无关, 其发生原因仍有争议。通过了解iCRC的发生原因, 专科医师能够针对性地采取预防策略, 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 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期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瘤 病因 预防
原文传递
ZNF460激活ZDHHC7转录和STAT3磷酸化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5
作者 蒋怡 张明明 房静远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3-199,共7页
背景:ZNF460为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具有转录因子活性,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研究显示其与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目的:分析ZNF460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HCC增殖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含76例HCC组织和... 背景:ZNF460为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具有转录因子活性,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研究显示其与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目的:分析ZNF460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HCC增殖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含76例H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的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ZNF460表达水平及其与TNM分期的相关性。以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评估ZNF460对HCC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LinkedOmics数据库筛选HCC中与ZNF460表达呈正相关的基因并进行KEGG和GSEA通路富集分析,结合过表达或敲低ZNF460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等对HCC中ZNF460可能的下游分子进行探究和验证。结果:ZNF460在HCC中高表达且与不良TNM分期相关。ZNF460可促进HCC细胞增殖,可能的机制为ZNF460激活棕榈酰转移酶DHHC7编码基因ZDHHC7转录,促进STAT3棕榈酰化,从而上调其磷酸化水平。结论:ZNF460在HCC中高表达,可通过激活STAT3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肿瘤进展,有望成为HCC新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ZNF460 细胞增殖 ZDHHC7 STAT3转录因子
下载PDF
21例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晓晶 吴叔明 《胃肠病学》 2012年第6期325-328,共4页
背景:胃肠道是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结外累及部位。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活检诊断率较低。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病例,以期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上海仁济医院2003年1月... 背景:胃肠道是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结外累及部位。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活检诊断率较低。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病例,以期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上海仁济医院2003年1月~2011年10月所有经手术病理证实、符合Dawson标准的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复习误诊病例,分析可能的误诊原因。结果:共入组误诊病例21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0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7例,套细胞淋巴瘤3例,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1例,大多数患者在诊断过程中曾行影像学和内镜检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误诊为阑尾炎或胃肠炎,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常误诊为克罗恩病,套细胞淋巴瘤均误诊为结肠息肉,此外尚有误诊为肠道血管炎、淋巴细胞性胃肠炎以及未能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者。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在误诊为其他肠道疾病时表现各有其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能有助于正确诊断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误诊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治进展与难点
7
作者 连敏 马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发病率最高的典型自身免疫性肝病,随着遗传学、免疫学、代谢组学等基础研究的开展,新型药物的研发,以及临床试验的探索应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从诊断到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多更新。现概述近年来原发性胆汁性胆...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发病率最高的典型自身免疫性肝病,随着遗传学、免疫学、代谢组学等基础研究的开展,新型药物的研发,以及临床试验的探索应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从诊断到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多更新。现概述近年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及其自身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诊断和治疗难点,特别是新型药物的研发进度与临床预后分析等临床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模型
原文传递
加强转化研究 促进药物性肝损伤的科学监管 被引量:3
8
作者 茅益民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0年第2期58-61,共4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新药上市前研发失败、上市后增加警示以及撤市的最主要原因,是药物安全性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药物的肝脏安全性,开展相应的转化研究,对科学监管和临床实践至关重要。科学监管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对DILI的发生机...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新药上市前研发失败、上市后增加警示以及撤市的最主要原因,是药物安全性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药物的肝脏安全性,开展相应的转化研究,对科学监管和临床实践至关重要。科学监管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对DILI的发生机制、风险因素、临床诊断和评估、预后预测、有效干预措施以及风险/获益整体评估等的全面了解。DILI的发生机制,涉及药物代谢、肝细胞死亡机制及相应的信号传导调控途径、线粒体功能损伤、免疫损伤、遗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环节。预测DILI发生风险的生物标记物研究,一直是DILI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对某些药物而言,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筛查DILI高风险人群的重要手段。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记物,DILI的诊断面临挑战。DILI复杂的临床表型也给诊断增加了困难。欧美国家相继建立了专门的DILI协作网络,前瞻性地纳入DILI患者进行随访并建立生物样本库,有效推动了DILI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国专门针对DILI建立的Hepatox网络平台(www. hepatox.org)已上线并建立了超过3万例真实世界DILI患者的数据库,为后续的转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组织和管理 转化医学研究
原文传递
莫沙必利改善夜间消化不良症状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颜秀娟 冯晨晨 +2 位作者 刘宗亮 季洁如 陈胜良 《胃肠病学》 2012年第3期164-167,共4页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夜间上腹部症状是影响F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促动力药对夜间FD症状的治疗作用和机制不详。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对FD患者夜间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夜间上腹部症状是影响F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促动力药对夜间FD症状的治疗作用和机制不详。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对FD患者夜间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前瞻性设计,连续选取主诉有夜间FD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的患者,经一周安慰剂治疗筛选,无安慰剂治疗反应者分别给予莫沙必利(5 mg tid)和安慰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夜间症状评估以及夜间胃内pH值和胆红素联合检测。结果:共纳入43例有夜间FD症状的患者,28例对安慰剂治疗无反应。治疗后,莫沙必利组夜间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夜间胃内pH值和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安慰剂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莫沙必利组夜间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与夜间胃内pH值和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降低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莫沙必利能显著改善夜间FD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夜间胃十二指肠胆汁反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夜间消化不良症状 十二指肠胃反流 莫沙必利
下载PDF
白藜芦醇和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对人胰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素梅 熊光苏 吴叔明 《胃肠病学》 2012年第4期212-216,共5页
背景:吉西他滨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单独用药临床效果欠佳。白藜芦醇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氧化还原因子-1(APE1/Ref-1)的氧化还原功能抑制剂,具有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特性,可能在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背景:吉西他滨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单独用药临床效果欠佳。白藜芦醇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氧化还原因子-1(APE1/Ref-1)的氧化还原功能抑制剂,具有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特性,可能在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检测白藜芦醇和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对人胰腺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发挥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BxPc-3分为4组:溶剂对照组、吉西他滨组、白藜芦醇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E1/Ref-1蛋白的表达。结果:作用于SW1990和BxPc-3细胞24 h、48 h和72 h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三组用药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作用于SW1990和BxPc-3细胞48 h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三组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联合用药组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均强于两组单独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吉西他滨组SW1990和BxPc-3细胞APE1/Ref-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白藜芦醇和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可明显加强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APE1/Ref-1蛋白的氧化还原功能而增加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白藜芦醇 吉西他滨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胶囊内镜上消化道转运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处理
11
作者 何新龙 陈慧敏 +2 位作者 龚帅 高志芳 薛寒冰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8-562,共5页
胶囊内镜是现阶段小肠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影响小肠胶囊内镜疾病诊断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消化道检查完成率和肠道准备情况等,而上消化道转运时间则是消化道检查完成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就胶囊内镜上消化道转运时间延长的危险因... 胶囊内镜是现阶段小肠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影响小肠胶囊内镜疾病诊断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消化道检查完成率和肠道准备情况等,而上消化道转运时间则是消化道检查完成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就胶囊内镜上消化道转运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和相应的临床处理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上消化道转运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 临床处理
下载PDF
10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荟萃分析 被引量:102
12
作者 童锦禄 冉志华 +3 位作者 沈骏 黄美兰 陈翔 萧树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系统地评价10天序贯疗法能否获得比标准三联疗法更高的H.pylori根除率,以及两种方案之间发生副反应的差异。方法利用中英文检索词检索相关电子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入选了比较10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随机临... 目的系统地评价10天序贯疗法能否获得比标准三联疗法更高的H.pylori根除率,以及两种方案之间发生副反应的差异。方法利用中英文检索词检索相关电子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入选了比较10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随机临床试验。提取患者基本资料、研究质量、H.pylori根除率和副作用的发生率等相关数据。针对于10天序贯疗法和7天或10天标准三联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和副作用的发生率,计算相应的RR和95%可信区间。运用漏斗图评价出版偏倚。结果Meta分析纳入了10项随机对照研究,共2855例患者。10天序贯疗法明显优于7天或10天标准三联疗法,总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93.5%、75.9%和79.4%,RR为1.23(95%CI=1.19-1.28)和1.16(95%CI=1.10-1.23)。无论是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还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10天序贯疗法都能获得更高的H.pylori根除率,RR分别为1.16(95%CI=1.10-1.23)和1.26(95%CI=1.19-1.33);针对克拉霉素耐药患者,10天序贯疗法的有效H.pylori根除率也高于标准三联疗法(75.9%vs32.7%),RR为2.18(95%CI=1.43-3.34)。然而两种方案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RR=1.00,95%CI=0.97-1.03)。结论10天序贯疗法明显优于7天或10天标准三联疗法,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序贯方案 三联疗法 根除率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新国际共识解读 被引量:84
13
作者 刘文忠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为推动和规范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疾病的防治,自2000年以来国际和国内先后制定了若干共识意见。最近几年来,国际上又先后举行了一些H.pylori感染处理的共识会议,包括第二次亚太共识会议、世界胃肠病组织(WGO)发展中国家的共识会议... 为推动和规范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疾病的防治,自2000年以来国际和国内先后制定了若干共识意见。最近几年来,国际上又先后举行了一些H.pylori感染处理的共识会议,包括第二次亚太共识会议、世界胃肠病组织(WGO)发展中国家的共识会议和第四次Maastricht共识会议。我国预定2012年春天召开第四次H.pylori处理共识会议。这些新共识对我们目前临床工作和今年国内共识的修订均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此,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些新共识进行解读,重点是何种方案治疗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Maastricht-Ⅳ 共识 方案评价 根除 解读
下载PDF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 被引量:62
14
作者 刘文忠 《胃肠病学》 2017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已正式发表,内容涉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指征、诊断、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特殊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六个方面。共识中多数内容直观、易懂,在此主要就7个尚有争...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已正式发表,内容涉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指征、诊断、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特殊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六个方面。共识中多数内容直观、易懂,在此主要就7个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性疾病 根除 消化不良 胃肿瘤 共识
下载PDF
含铋剂和克拉霉素的四联根除方案在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5
15
作者 徐小青 孙钦娟 +5 位作者 廖静贤 梁晓 郑青 刘文忠 萧树东 陆红 《胃肠病学》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背景:近年经典三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根除疗效明显下降,建立新型、安全和高效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是临床工作的当务之急。目的:评估含铋剂和克拉霉素的四联方案作为H.pylori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胃镜... 背景:近年经典三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根除疗效明显下降,建立新型、安全和高效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是临床工作的当务之急。目的:评估含铋剂和克拉霉素的四联方案作为H.pylori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胃镜诊断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7 d三联组(奥美拉唑20 mgbid+阿莫西林100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疗程7 d)、7 d四联组(7 d三联方案+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疗程7 d)和2周四联组(方案同7 d四联组,疗程2周)。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行13C-尿素呼气试验以评估根除疗效。H.pylori分离菌株行克拉霉素、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药敏试验。结果:115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7 d三联组、7 d四联组和2周四联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70.0%、75.0%和90.0%,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73.7%、76.9%和94.7%。2周四联组ITT和P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7 d三联组(P<0.05),PP根除率显著高于7 d四联组(P=0.026),而7 d三联组ITT和PP根除率与7 d四联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H.pylori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4.2%、48.3%和0%,7 d三联组、7 d四联组和2周四联组对克拉霉素耐药菌株的根除率逐渐升高(37.5%、55.6%、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2周四联组中1例患者因皮肤过敏而未完成治疗外,其余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且轻微,耐受性良好。结论:含铋剂和克拉霉素的2周四联方案可明显提高H.pylori根除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H.pylori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四联方案 铋剂 克拉霉素 抗药性
下载PDF
便秘患者口服磷酸钠与聚乙二醇的肠道准备效果比较 被引量:35
16
作者 陈慧敏 李晓波 戈之铮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第9期469-472,共4页
目的比较口服磷酸钠与聚乙二醇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5月至10月期间,连续收集100例符合研究要求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磷酸钠(A组,49例)和聚乙二醇(B组,5... 目的比较口服磷酸钠与聚乙二醇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5月至10月期间,连续收集100例符合研究要求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磷酸钠(A组,49例)和聚乙二醇(B组,51例)作肠道清洁准备。内镜医师单盲法记分判断肠道清洁程度。并在用药前后分别监测血压和心率,检测血钙、血磷、血细胞压积、电解质及肾功能等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患者药物服用量、口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观察使用药物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A组中2例患者因结肠镜诊断为恶性肿瘤伴肠腔狭窄而被剔除,其余患者均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内镜诊断及基础便秘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B组(0.96±0.07比1.52±0.08,P=0.0411),肠道气泡少于B组(1.04±0.08比.1.48±0.09,P=0.0314),排便总次数多于B组患者(8.90±0.97比7.69±0.93,P=0.219)。A、B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总体不适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口感及愿意再服率等亦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患者药物完全服用率高于B组(98%比90%,P=0.0335)。A组患者中4例出现一过性的血磷增高(8.5%),但均无任何症状且未伴随低血钙发生。结论对于慢性便秘患者,与标准聚乙二醇相比,磷酸钠是耐受性高且更为有效的肠道清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肠道准备 磷酸钠 聚乙二醇
原文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罗马Ⅲ 被引量:32
17
作者 莫剑忠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2期726-732,共7页
消化不良是一组症状的综合.包括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等,临床上各症状可单独或组合出现(见表1)。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罗马 上腹部疼痛 烧灼感 症状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童锦禄 冉志华 +1 位作者 沈骏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7年第11期662-666,共5页
背景: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率常低于80%,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明显。目的:系统性评价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否提高H.pylori根除率,减少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从常用电子数据库检索标准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 背景: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率常低于80%,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明显。目的:系统性评价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否提高H.pylori根除率,减少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从常用电子数据库检索标准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益生菌根除H.pylori的随机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各项研究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OR值;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共11项随机临床试验(1335例)符合纳入标准。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益生菌按意向治疗(ITT)分析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1.8%(95%CI:80.9%~87.5%)和72.4%(95%CI:71.1%~79.3%),合并OR值为1.82(95%CI:1.31~2.5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6%(95%CI:20.4%~29.2%)和38.7%(95%CI:32.4%~43.8%),合并OR值为0.44(95%CI:0.30~0.66)。结论:联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标准三联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降低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Meta分析 有益菌种 根除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梁晓 刘文忠 +1 位作者 徐蔚文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7年第10期589-592,共4页
背景:耐药菌株的出现是近年来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成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常用抗生素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左氧氟沙星是一个新近用于根除H.pylori的抗生素,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是有效的补救方案,但关于左氧氟沙星的耐... 背景:耐药菌株的出现是近年来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成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常用抗生素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左氧氟沙星是一个新近用于根除H.pylori的抗生素,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是有效的补救方案,但关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以及耐药机制目前知之甚少。目的:监测H.pylori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观察耐药倾向,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对2003年在仁济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连续26株临床菌株行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敏感性试验;选取8株敏感株(2株标准菌株)行左氧氟沙星体外选择耐药试验:以修饰内切酶位点的指定引物人工将HinfⅠ酶切位点引入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体外人工选择分离株和临床株)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然后以HinfⅠ行酶切以鉴别gyrA基因91位密码子是否存在突变。结果: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8% (1/26),2株对克拉霉素耐药的菌株均对左氧氟沙星敏感。体外选择耐药试验的8侏菌株中有5株选择分离出耐药菌株,但均为低度耐药菌株。4株体外人工选择分离耐药菌株均为gv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域(QRDR)中编码Asp91的密码子突变,5株临床耐药株中有4株为91位密码子突变。结论:目前H.pylori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左氧氟沙星是较好的根除H.pylori方案的可选药物之一。由于体外试验较易选择出耐药,因此需监测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gyrA基因QRDR中编码91位Asp的密码子突变在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机制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抗药性 氧氟沙星 DNA促旋酶
下载PDF
低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硫酸镁用于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1
20
作者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林炜炜 +4 位作者 顾立扬 任玲 宋燕 戈之铮 李晓波 《胃肠病学》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背景:聚乙二醇(PEG)为临床常用肠道准备清洁剂,但仍存在一些缺点。笔者等设计了一种低剂量PEG联合低剂量硫酸镁的肠道准备方案,以期能减少PEG溶液摄入量,提高肠腔清洁程度,减少气泡,缩短结肠镜检查时间。目的:以标准剂量PEG方案为对照,... 背景:聚乙二醇(PEG)为临床常用肠道准备清洁剂,但仍存在一些缺点。笔者等设计了一种低剂量PEG联合低剂量硫酸镁的肠道准备方案,以期能减少PEG溶液摄入量,提高肠腔清洁程度,减少气泡,缩短结肠镜检查时间。目的:以标准剂量PEG方案为对照,评价新方案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安全性以及合适的给药时机。方法:连续收集拟行结肠镜检查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服用标准剂量PEG(68.56 g/包×2包)、B组连续服用低剂量PEG(1包)和硫酸镁(25%,60 ml)、C组间断服用低剂量PEG和硫酸镁行肠道准备。内镜医师单盲行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和肠腔内气泡评分,记录结肠镜检查时间。问卷调查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和实验室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肠道准备和全结肠镜检查。B、C两组BBPS总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肠镜检查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B组肠腔内气泡评分显著低于A、C两组(P<0.05)。B、C两组药物口感评分、完全服用率和愿意再服率均高于A组。三组间总体不良反应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与标准剂量PEG方案相比,连续服用低剂量PEG和低剂量硫酸镁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更为有效,耐受性更高;两种方案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类 硫酸镁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