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凤珍 孙丹凤 《黑龙江中医药》 2022年第5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9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同时观察组另予以延续性护理。比...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9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同时观察组另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以及糖尿病足结局。结果:护理6个月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水平较低,SDSCA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不良结局发生率6.38%较对照组21.28%低(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促使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控糖尿病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足 血糖水平 自我管理行为
原文传递
针灸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水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6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2022年我中心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针灸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2022年我中心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针灸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配合度、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与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眠症患者实施针灸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与依从性,值得广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结合 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晶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4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低剂量组40例和高剂量组40例,低剂量组患者口服10 mg/d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次,3次/d),高剂量组患者口服20 mg/d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结束时进行血脂四项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12周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5.55±0.82)mmol/L和(4.40±0.68)mmol/L]、甘油三酯(TG)[(1.74±0.28)mmol/L和(1.05±0.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0±0.45)mmol/L和(2.35±0.30)mmol/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4±0.33)mmol/L和(1.60±0.38)mmol/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治疗后TC、TG、LDL-C明显低于低剂量组,HDL-C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hs-CRP[(2.86±0.42)mg/L和(2.02±0.40)mg/L]、THF-α[(22.42±3.22)μg/L和(14.08±3.74)μg/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治疗后hs-CRP、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更佳,不仅能够获得更好降脂效果,且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钙 剂量 银丹心脑通
原文传递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林爱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9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在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70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 目的探讨在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70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为对照组(35例,美托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35例,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四项指标及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2.72±1.18)次/周明显低于治疗前的(9.52±1.63)次/周及对照组的(5.60±1.26)次/周,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1.15±0.28)min/次明显短于治疗前的(8.94±1.68)min/次及对照组的(2.78±0.40)min/次(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62.72±6.08)%、CO(5.75±0.38)L/min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3.42±5.52)%、(4.44±0.68)L/min及对照组的(57.50±6.26)%、(5.08±0.40)L/min,hs-CRP(5.05±1.38)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2.74±2.66)mg/L及对照组的(9.88±1.53)mg/L(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24/35)(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8.57%(31/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2.34±0.35)mmol/L、甘油三酯(TG)(1.28±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25±0.22)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65±0.42)、(3.53±0.46)、(3.28±0.25)mmol/L和对照组的(3.92±0.36)、(2.16±0.33)、(2.22±0.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86±0.24)m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97±0.15)mmol/L和对照组的(1.38±0.20)mmol/L(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脂血症 老年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美托洛尔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何婉贞 《黑龙江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1~2022.6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运动...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1~2022.6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结果:NIHSS评分、SSA评分、MMSE评分、SS-QOL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更低(P<0.05),SSA评分、MMSE评分、SS-QOL评分更高(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并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患者血栓风险评估效果探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
6
作者 孙丹凤 余蓉 曾凤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448-0449,共2页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护理中应用血栓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 2021 年 1-12 月收治的 108 例卧床患者以单双号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各 5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血栓风险评估下 LDVT 护理,观...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护理中应用血栓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 2021 年 1-12 月收治的 108 例卧床患者以单双号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各 5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血栓风险评估下 LDVT 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 LDVT 发生低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及峰速、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风险评估下LDVT 护理可有效降低 LDVT 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风险评估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