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山药多糖对4种肿瘤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石亿心 于莲 +4 位作者 翟美芳 苏瑾 孙维彤 李守君 马淑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967-971,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方法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试剂盒)测定各给药组对肿瘤细胞抑制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给药组给药48 h后对4种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方法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试剂盒)测定各给药组对肿瘤细胞抑制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给药组给药48 h后对4种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情况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给药组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纳米山药多糖高剂量组(80 ng·m L?1)、氟尿嘧啶组(80 ng·m L?1)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纳米山药多糖高剂量组(80 ng·m L?1)与氟尿嘧啶组(80 ng·m L?1)肿瘤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条带灰度降低,蛋白含量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细胞划痕实验表明纳米山药多糖作用于4种肿瘤细胞48 h后,细胞愈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纳米山药多糖剂量的升高,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酶原的活化,酶原降解增多,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划痕愈合率,具有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纳米山药多糖 CCK-8 WESTERN BLOTTING 细胞划痕实验
原文传递
叶酸修饰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莲 杜妍 +6 位作者 田丽华 赵岩 苏瑾 孙维彤 平洋 刘思佳 马丽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通过叶酸受体途径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叶酸修饰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FA-SIL-SLN),考察FA-SIL-SLN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方法酰化反应合成膜材(FA-PEG3350-DSPE),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FA-SIL-SLN,并研究其理化性质。MTT法... 目的制备一种通过叶酸受体途径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叶酸修饰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FA-SIL-SLN),考察FA-SIL-SLN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方法酰化反应合成膜材(FA-PEG3350-DSPE),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FA-SIL-SLN,并研究其理化性质。MTT法测定FA-SIL-SLN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合成了膜材FA-PEG3350-DSPE;制备的FA-SIL-SLN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103±21)nm,包封率为(90.73±0.33)%、载药量为(2.13±0.17)%,体外释药实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阻滞细胞增殖。结论本实验为叶酸介导的抗肿瘤给药系统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水飞蓟宾 固体脂质纳米粒 A549细胞 乳化-超声分散法 缓释
原文传递
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菌群失调动物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于莲 周彤 +9 位作者 郭宇 刘洋 杨金儒 匡宇明 张俊婷 张海燕 张腾元 马淑霞 张涛 孟德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抗生素脱污染菌群失调白兔的生物学效应和机制。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微生态失调白兔模型,不同时间点取盲肠内容物,采用标本菌落计数法,对治疗前后各组动物菌群数量进行检测,扫描电...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抗生素脱污染菌群失调白兔的生物学效应和机制。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微生态失调白兔模型,不同时间点取盲肠内容物,采用标本菌落计数法,对治疗前后各组动物菌群数量进行检测,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肠黏膜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及肠黏膜恢复情况,制剂组优于阳性对照组及自然恢复组。结论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抗生素脱污染菌群失调白兔有显著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山药多糖 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 菌群密度 肠黏膜 SEM
原文传递
叶酸修饰的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内药动学及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于莲 杜妍 +1 位作者 平洋 郭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对连接叶酸主动靶向头的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FA-SIL-SLN)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和小鼠体内靶向性研究。方法大鼠或小鼠尾iv给予水飞蓟宾(silybin,SIL)水溶液、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SIL-SLN)溶液和FA-SIL-SLN溶液,HPLC法检测不... 目的对连接叶酸主动靶向头的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FA-SIL-SLN)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和小鼠体内靶向性研究。方法大鼠或小鼠尾iv给予水飞蓟宾(silybin,SIL)水溶液、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SIL-SLN)溶液和FA-SIL-SLN溶液,HPLC法检测不同时间血浆和各组织中SIL浓度,利用3P97软件统计学方法分析SIL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小鼠体内靶向性。结果 FA-SIL-SLN与SIL水溶液组和SIL-SLN组相比具有良好的缓释能力和长循环特性,肺部相对摄取率(re)为SIL水溶液的3.98倍;相对靶向系数(te)为SIL水溶液的2.85倍,同时,能减少药物在心脏和肾脏中的分布。结论 SIL-SLN、FA-SIL-SLN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及肺部靶向性,可降低药物对心脏、肾脏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叶酸 药动学 靶向性 固体脂质纳米粒 缓释 组织分布
原文传递
纳米枸杞多糖合生元靶向微生态调节剂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于莲 马丽娜 +10 位作者 马淑霞 张涛 孟德欣 苏瑾 孙维彤 张杰 张景云 平洋 刘思佳 杜妍 周彤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制备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球磨法制备枸杞多糖纳米粒,并将其与双歧杆菌、结肠粘附材料按一定比例装填入结肠靶向胶囊中,制备成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苯酚-硫酸法测定制剂中多糖含量,平板活菌计... 目的制备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球磨法制备枸杞多糖纳米粒,并将其与双歧杆菌、结肠粘附材料按一定比例装填入结肠靶向胶囊中,制备成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苯酚-硫酸法测定制剂中多糖含量,平板活菌计数法检测制剂中活菌数量。结果球磨法制备的枸杞多糖纳米粒成类球形,表面圆整,无粘连,80%粒径集中在464 nm;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符合2010版药典对胶囊剂的质量要求。结论按本法制备的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安全可靠,其质量符合2010版药典对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生元 结肠靶向 胶囊剂 质量研究
原文传递
磺化槲皮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宇 王朝兴 +4 位作者 沙靖全 张羽男 刘立新 赵宏 范宝俭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研究磺化槲皮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通过磺化、金属配位等步骤合成4种槲皮素磺酸金属配合物,以DPPH清除率、抑菌环的大小检测配合物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结果槲皮素磺酸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 目的研究磺化槲皮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通过磺化、金属配位等步骤合成4种槲皮素磺酸金属配合物,以DPPH清除率、抑菌环的大小检测配合物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结果槲皮素磺酸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在浓度为7.5 mg.mL 1时其抑菌环为3.60 mm,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其他磺酸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效果并不明显。槲皮素磺酸金属配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槲皮素磺酸配合物的浓度达到40 mg.mL 1时槲皮素磺酸锌配合物、槲皮素磺酸铜配合物、槲皮素磺酸钴配合物和槲皮素磺酸锰配合物清除率分别达到47.55%,91.40%,46.74%,68.22%。结论通过磺化合成的槲皮素磺酸金属配合物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配合物 抗菌 抗氧化
原文传递
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莲 杨金儒 +5 位作者 刘洋 周彤 匡宇明 卢珊珊 张腾元 郭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制备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quercetin nanostuctured lipid carriers,QT-NLC),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QT-NLC,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透射电镜观察QT-NLC形态,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测定Zeta电位... 目的:制备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quercetin nanostuctured lipid carriers,QT-NLC),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QT-NLC,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透射电镜观察QT-NLC形态,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测定Zeta电位、粒径及分布,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物相分析,离心超滤法测定包封率,透析法测制剂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按优化条件制备的QT-NLC多为类球形粒子,平均粒径(175±25)nm,粒度分布较均匀,Zeta电位(-23±0.3)mV,DSC结果表明药物以非结晶状分散于纳米粒中,包封率(95.43±0.23)%,载药量(2.38±0.24)%,体外2 h累积释放32.2%,后期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乳化-超声分散法适用于QT-NLC的制备,纳米粒子在胶体溶液中分散均匀,稳定性良好。此制备工艺安全、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纳米脂质载体 理化性质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制 被引量:4
8
作者 于莲 赵向男 +1 位作者 崔丹 杜妍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118-3120,共3页
目的:制备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ET-SLN)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ET-SLN,以单硬脂酸甘油酯(A)、大豆磷脂(B)、泊洛沙姆188(C)、依托泊苷(D)的处方用量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 目的:制备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ET-SLN)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ET-SLN,以单硬脂酸甘油酯(A)、大豆磷脂(B)、泊洛沙姆188(C)、依托泊苷(D)的处方用量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考察纳米粒的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放情况等。结果:A、B、C、D分别为0.020、0.010、0.015、0.015mg;所制纳米粒平均粒径(83±0.5)nm,表面电位(-23±0.3)mV,包封率81.2%,可持续48h缓释。结论:所制ET-SLN符合药剂学性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正交设计 处方
原文传递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合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洪福 田丽华 +3 位作者 武冬梅 崔继文 杨兆柱 吴谊群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5-537,共3页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HOBP)与氯化铁在乙醇中经配位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配合物——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合铁(Ⅲ)[Fe(OBP)3(1)],其结构和光学性能经IR,LDI-TOF-MS,元素分析和UVVis表征。HOBP通过羰基氧和羟基氧原子与中心Fe...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HOBP)与氯化铁在乙醇中经配位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配合物——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合铁(Ⅲ)[Fe(OBP)3(1)],其结构和光学性能经IR,LDI-TOF-MS,元素分析和UVVis表征。HOBP通过羰基氧和羟基氧原子与中心Fe以3∶1的比例形成配合物;1在329 nm有较强吸收,其logε为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金属配合物 合成 光学性质
下载PDF
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菌群失调动物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莲 周彤 +8 位作者 郭宇 马淑霞 张涛 孟德欣 苏瑾 孙维彤 胡艳秋 平洋 张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002-1003,1008,共3页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抗生素脱污染菌群失调白兔的免疫学效应和机制。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建立菌群失调白兔模型,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各组实验动物胸腺、脾脏指数,采用ELISA法,对各组实验动物肠黏膜sIgA、血...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抗生素脱污染菌群失调白兔的免疫学效应和机制。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建立菌群失调白兔模型,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各组实验动物胸腺、脾脏指数,采用ELISA法,对各组实验动物肠黏膜sIgA、血清IL-2、IL-6进行检测。结果各组指标检测结果。制剂组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抗生素脱污染菌群失调白兔免疫学指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山药多糖 微生态调节剂 sIgA IL-2 IL-6
原文传递
6-甲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淑晶 魏涛 +2 位作者 李秋萍 张楠楠 刘素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以浓磷酸为催化剂制备6-甲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方法:以对甲酚和苯甲醛为主要原料,经脱水、环合等方法制备目标产物。结果:产品收率达74.2%。结论: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酸对设备的腐蚀程度,使合成工艺条件得到了优化,利于工业化... 目的:以浓磷酸为催化剂制备6-甲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方法:以对甲酚和苯甲醛为主要原料,经脱水、环合等方法制备目标产物。结果:产品收率达74.2%。结论: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酸对设备的腐蚀程度,使合成工艺条件得到了优化,利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甲基-4-苯基-3 4-二氢香豆素 托特罗定 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黄芪茎叶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丛晶男 张宇 +3 位作者 赵宏 王宇亮 秦永丽 荣芳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94-98,共5页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药典法测定黄芪茎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黄芪多糖的含量,采用HPLC测定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圆整、...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药典法测定黄芪茎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黄芪多糖的含量,采用HPLC测定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圆整、清晰、重复性好;黄芪茎叶水分为6.24%-12.24%,总灰分为8.21%-10.55%,水溶性浸出物为12.12%-27.30%,醇溶性浸出物为6.89%-10.28%,总皂苷为23.74-26.52 mg/g,黄芪多糖为23.31-45.70 mg/g,黄芪甲苷为0.047%-0.18%,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0.21%-0.2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黄芪茎叶质量,可作为黄芪茎叶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 薄层色谱法 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速胰康颗粒对小鼠急性胰腺炎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德凤 张浩 +1 位作者 高翔 周海瑞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期16-17,20,共3页
目的:研究速胰康颗粒对小鼠急性胰腺炎(AP)的作用。方法: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小鼠血清淀粉酶(AMS)活性以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腹腔注射20%中性L-精氨酸溶液诱导AP模型成功。速胰康颗粒各剂量组... 目的:研究速胰康颗粒对小鼠急性胰腺炎(AP)的作用。方法: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小鼠血清淀粉酶(AMS)活性以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腹腔注射20%中性L-精氨酸溶液诱导AP模型成功。速胰康颗粒各剂量组均降低了AMS活性及肠组织TNF-α水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AMS活性和肠组织TNF-α水平与AP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速胰康颗粒对小鼠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小鼠AMS活性及肠组织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胰康颗粒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黄芪多糖分离与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唐雨薇 张宇 +2 位作者 王宇亮 赵宏 沈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从黄芪中提取分离多糖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分析。方法采用DEAE-52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黄芪均一多糖APS-Ⅰ和APS-Ⅱ,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APS-Ⅰ和APS-Ⅱ进行结构... 目的从黄芪中提取分离多糖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分析。方法采用DEAE-52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黄芪均一多糖APS-Ⅰ和APS-Ⅱ,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APS-Ⅰ和APS-Ⅱ进行结构及形貌特征分析。结果 APS-Ⅰ和APS-Ⅱ为均一多糖,APS-Ⅰ中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和半乳糖,且摩尔比率为29.12∶1.89∶4.00∶1.35∶1∶81.97;APS-Ⅱ中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且摩尔比率为50.46∶1.16∶1∶2.27∶2.66∶15.72∶7.86。IR显示APS-Ⅰ和APS-Ⅱ均为酸性多糖。ESEM观察显示APS-Ⅰ形貌工整,APS-Ⅱ形貌不规则。结论 APS-Ⅰ是一种呈丝带状结构分子量约为1.06×104Da的杂多糖,APS-Ⅱ是一种分子量约为2.47×106Da的杂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提取分离 单糖组成 环境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基于响应面法的闪式提取桦褐孔菌多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荣芳悦 张宇 +3 位作者 赵宏 王宇亮 秦永丽 丛晶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6-289,共4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率为响应值,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电压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闪式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响应面优化得到...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率为响应值,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电压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闪式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响应面优化得到料液比为1∶23,提取时间为86 s,提取电压为150 V时,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到8.52%。结论:闪式提取法适用于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该工艺具有方便、快速和高效的优点。且经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提取条件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多糖 闪式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磺化木犀草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宇 王朝兴 +4 位作者 沙靖全 张羽男 刘立新 赵宏 吴莉莉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0-494,共5页
利用木犀草素、硫酸和金属盐为原料,合成了4种木犀草素磺酸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以DPPH清除率、抑菌环的大小检测配合物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木犀草素磺酸金属配合物... 利用木犀草素、硫酸和金属盐为原料,合成了4种木犀草素磺酸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以DPPH清除率、抑菌环的大小检测配合物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木犀草素磺酸金属配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且效果优于母体木犀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配合物 抗菌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结肠靶向剂黄芪多糖微丸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永丽 张宇 +3 位作者 于莲 王宇亮 荣芳悦 丛晶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p H依赖-时滞性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及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结肠靶向剂黄芪多糖微丸,响应面优化法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丸芯组成:黄芪多糖药粉、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比例...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p H依赖-时滞性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及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结肠靶向剂黄芪多糖微丸,响应面优化法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丸芯组成:黄芪多糖药粉、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比例为25∶15∶8∶2,水为润湿剂挤出滚圆成丸,挤出速率为60 r·min^(-1),滚圆速率为1 400 r·min^(-1),滚圆时间为4min。最佳流化床包衣条件是风机频率为29.50 Hz,喷枪压力为0.70 kg·cm^(-2),包衣流速为3.00 m L·min^(-1),包衣增重为15%。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释放度为0%,在人工小肠液中3 h释放度<5%,在人工结肠液2 h释放完全。结论该制备方法适用于黄芪多糖微丸的制备,操作简单,重现性良好,适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结肠靶向微丸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在体内代谢形式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宇 唐雨薇 +2 位作者 王宇亮 赵宏 翟瑞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86-988,共3页
目的:以黄芪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通过口服给药后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形式。方法:采用醇沉试验和斐林反应等化学鉴别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鉴定黄芪多糖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形式。结果:黄芪多糖体内代谢物醇沉试验为阴性,表明未检测到多糖... 目的:以黄芪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通过口服给药后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形式。方法:采用醇沉试验和斐林反应等化学鉴别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鉴定黄芪多糖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形式。结果:黄芪多糖体内代谢物醇沉试验为阴性,表明未检测到多糖;斐林试剂反应为阳性,表明在含药血清样品中可检测到多糖代谢物。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黄芪多糖体内代谢物分子量与单糖标准品基本一致。结论:黄芪多糖经口服后在动物体内分解为单糖或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体内 代谢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纳米粒的制备及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莲 匡宇明 +3 位作者 杨金儒 刘洋 周彤 杨佳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01-707,共7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优化处方,制备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探讨其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采用MTT法考察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对4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筛选的最优处...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优化处方,制备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探讨其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采用MTT法考察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对4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筛选的最优处方为PEG-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0.11 g,大豆卵磷脂的用量0.18 g。平均粒径为131.54 nm,包封率73.46%,载药量为1.07%。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对4种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结论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得的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粒子分布均匀,符合制剂学要求。携带阳离子三氧化二砷固体脂质纳米粒组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固体脂质纳米粒 乳化超声法 MTT 肿瘤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一种糖槭叶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宇亮 唐雨薇 +3 位作者 赵宏 周媛媛 张义秀 张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71-2374,共4页
目的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特征解析,探讨糖槭叶多糖的结构特点。方法以糖槭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的方法得多糖,阴阳离子串联树脂法脱蛋白,DEAE Cellulose 52柱色谱分离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测定... 目的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特征解析,探讨糖槭叶多糖的结构特点。方法以糖槭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的方法得多糖,阴阳离子串联树脂法脱蛋白,DEAE Cellulose 52柱色谱分离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测定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甲基化、气质联用色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糖槭均一多糖ASP-A-c结构。结果 ASP-A-c分子量为1.27×107Da,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以物质的量比5.39∶1.64∶1∶1.20∶1.5∶15.04∶2.87组成,共存α和β两种糖苷键,并以(1→4)连接的Galp构成主链,末端残基为Glcp和Galp,单链高度为2.0~9.4 nm。结论首次在糖槭中分离得到的ASP-A-c,并明确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槭叶 多糖 结构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