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中介目标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丽莉 李秀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1,共6页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R)、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人民币贷款余额(LOAN)组成的五变量SVAR模型,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R)、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人民币贷款余额(LOAN)组成的五变量SVAR模型,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三个中介目标中,信贷冲击对我国产出波动的影响最大,货币供应量冲击对我国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大,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 中介目标 SVAR模型
下载PDF
试论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其防范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梁謇 《黑龙江财专学报》 1999年第3期7-9,共3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的产生与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体系所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诱发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的成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信贷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其二是中央银行体... 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的产生与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体系所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诱发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的成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信贷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其二是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清算制度决定了金融体系具有系统不稳定性。其防范对策主要包括:构建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网,有效消除挤兑行为;加强金融监管,限制银行承担过度风险,强化信息披露标准,减少信息不安全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商业银行 稳定性 清算制度 对策
下载PDF
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学说 被引量:2
3
作者 梁謇 尹占军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24-26,共3页
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而生产过剩危机是商品经济范畴,它并非资本主义独有产物。也就是说,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着市场经济,就存在着生产过剩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文的探索对我... 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而生产过剩危机是商品经济范畴,它并非资本主义独有产物。也就是说,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着市场经济,就存在着生产过剩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文的探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过剩 商品经济 马克思主义 经济危机
下载PDF
国有企业隐性失业公开化成本与效益的实证分析——黑龙江省14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
4
作者 张聚昌 张云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隐性失业公开化 成本 效益 统计调查
下载PDF
政论注资:加速完善我国失业保险机制的现实途径
5
作者 梁謇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0年第16期4-5,共2页
关键词 失业保险 保险机制 中国 保险基金 政府
下载PDF
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莉 李秀敏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1,共4页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较为复杂和严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侧重于治理内部失衡,而忽略外部失衡,结果陷入越治理越失衡的境地。因此,有必要厘清我国内外失衡的联动机制,从而采取双管齐下的政策措施,有效解决内外失...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较为复杂和严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侧重于治理内部失衡,而忽略外部失衡,结果陷入越治理越失衡的境地。因此,有必要厘清我国内外失衡的联动机制,从而采取双管齐下的政策措施,有效解决内外失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失衡 联动机制 对策研究
原文传递
“龙江丝路带”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丽莉 《奋斗》 2016年第2期35-36,共2页
"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直面困难,迎接挑战,最大限度发挥"龙江丝路带"对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龙江丝路带"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挑... "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直面困难,迎接挑战,最大限度发挥"龙江丝路带"对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龙江丝路带"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经济 产业质量 经济发展转型 陆海 贸易方式 轻工业产品 出口产品 劳动密集型经济 边境贸易 升级过程
原文传递
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共融性研究——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励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清均 西宝 张聚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5-83,共9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是改革开放制度演化的产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把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共生发展的经验,细化成为介质结构的激励架构与经验测度模型,主旨对其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共融性进...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是改革开放制度演化的产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把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共生发展的经验,细化成为介质结构的激励架构与经验测度模型,主旨对其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共融性进行实证分析。两者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演化动力的主体,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发展共融性的迹象。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微观变迁的创新主体,是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在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良性互动的激励结构作用下形成的,其正在成为市场竞争与合作中的内生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体制改革 制度共融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变迁微观补充:基于介质结构角度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清均 张聚昌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6,共6页
针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变迁微观角度分析存在的一些缺失,文章围绕制度结构性变化与制度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导致的制度变迁问题,对已有介质结构模型作出精确化与具体化处理,引入博弈论分析工具,将制度变迁推演成为子博弈精炼均衡的分析情... 针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变迁微观角度分析存在的一些缺失,文章围绕制度结构性变化与制度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导致的制度变迁问题,对已有介质结构模型作出精确化与具体化处理,引入博弈论分析工具,将制度变迁推演成为子博弈精炼均衡的分析情景,试图刻画制度变迁一般层面的微观响应机制,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企业制度变迁实绩印证其制度演化的理路,着力回答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变迁微观层面的机制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变迁 介质结构 子博弈精炼均衡 中国所有制创新
下载PDF
劳动力的商品性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10
作者 张聚昌 姜振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5-58,共4页
劳动力的商品性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张聚昌,姜振宝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必须“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劳动力的商品性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张聚昌,姜振宝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必须“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建立劳动力市场与按劳分配是否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价值 劳动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商品性 资本主义 马克思 调节商品交换 个人消费品分配
下载PDF
我国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培育和物价问题
11
作者 金南浩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5期64-72,145,共10页
植根于二元经济基础上的结构约束和体制约束是理解市场体系培育和物价问题的基本线索。从结构约束方面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不能从自然经济的母体中萌芽和发展,只能从产品经济运行模式的解体中精心培育;从体制约束方面看... 植根于二元经济基础上的结构约束和体制约束是理解市场体系培育和物价问题的基本线索。从结构约束方面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不能从自然经济的母体中萌芽和发展,只能从产品经济运行模式的解体中精心培育;从体制约束方面看,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培育,不是单纯“开放”的过程,而是传统体制由松动、放宽,直至用新体制最终取代旧体制的过程。价格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也必须充分重视基于二元经济转换基础上的结构约束和体制约束。这包括:探寻物价上涨的深层原因——结构性原因和体制性原因;设计通货膨胀制约下的价格改革推进阶段及其目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体系培育 资金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价格改革 期货市场 体制约束 生产资料市场 结构约束 商品市场
下载PDF
论经济发展的非匀速性
12
作者 张聚昌 王力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24,共3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的战略选择,因为它更加符合经济发展本身的运动特性,即非...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的战略选择,因为它更加符合经济发展本身的运动特性,即非匀速性。经济发展之所以是非匀速的,从理论上说,原因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本更新加速或延缓,可使经济发展出现不规则的非匀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固定资本更新始终是一个影响实际经济过程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构成日趋提高,固定资本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耐用性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非匀速性
下载PDF
关于计划与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
13
作者 金南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4-77,共4页
一计划经济理论,首见于马克思的理论杰作。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中,计划经济的产生有其相应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前提:在新的经济制度(指计划经济制度)问世之前,商品经济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显然,马克思设计的计划经济是与产品经济联在... 一计划经济理论,首见于马克思的理论杰作。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中,计划经济的产生有其相应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前提:在新的经济制度(指计划经济制度)问世之前,商品经济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显然,马克思设计的计划经济是与产品经济联在一起的计划经济,是产品形式的计划经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曾以巨大代价将其理论付诸于实践,然其“投入—产出”却离“期望值”相距甚远。究其原因:(1)社会经济关系纵横交错、千变万化,使“包罗万象”的计划,事实上只能成为一种无法实现的“蓝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与市场 计划经济理论 有计划商品经济 市场价格 经济生活 计划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者 产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下载PDF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构必须规范化——对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14
作者 鲁荣寰 岳文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60,共2页
在我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的大政纲领中,有“三项改革必须到位”的施政目标。其中第一个到位,就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使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国有企业比重大,是我国... 在我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的大政纲领中,有“三项改革必须到位”的施政目标。其中第一个到位,就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使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国有企业比重大,是我国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实现“二次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组 规范化 黑龙江省 法人治理结构 国企改革 “到位” 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资产管理
下载PDF
浅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立晶 张丽莉 《中国经贸》 2011年第12期189-189,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我国与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会计准则国际化 国际化问题 国际化进程 改革开放 国际通行 负面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