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鳞鲑早期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发生 被引量:7
1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1 位作者 牟振波 李永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8-576,共9页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原基发生及其淋巴化的先后顺序均为胸腺...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原基发生及其淋巴化的先后顺序均为胸腺、头肾和脾。仔鱼出膜前5 d胸腺原基形成,出膜前1 d胸腺即出现少量淋巴细胞,仔鱼19日龄后,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渗入胸腺实质而形成小梁,仔鱼35日龄左右,胸腺己经分化出模糊的内区和外区;仔鱼出膜前2 d,出现头肾原基,由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组成,仔鱼3日龄后,头肾由肾小管构成,10日龄后,组织开始淋巴化,仔鱼35~45日龄,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退化,头肾内出现血窦,并进一步淋巴化,50日龄后,肾小管退化完毕,头肾主要由淋巴组织和大量血窦构成;5日龄细鳞鲑仔鱼,脾原基出现,16日龄后,脾开始淋巴化,35~50日龄,脾内建立起发达的微血管系统以及血窦结构。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分化较早,其发育速度较其他淡水硬骨鱼类相对滞后,但组织淋巴化速度较快。本研究旨在揭示细鳞鲑早期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为实现细鳞鲑的规模化养殖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 早期发育 淋巴器官 胸腺 头肾 脾脏
下载PDF
水温对细鳞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洋 牟振波 +1 位作者 徐革锋 李永发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6-9,共4页
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 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酶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前2个处理组(P<0.05)。肠中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胃和肝中(P<0.05),其次为幽门盲囊。各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均在14℃时最高,其中肠和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各水温条件下,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最高,其次为肠。6℃时,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14℃和22℃时,幽门盲囊和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胃和肝脏中差异不显著(P>0.05)。14℃时各消化器官淀粉酶活力最高,6℃时肝脏和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14℃时,其它组织中各处理组间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鱼 水温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组DNA条形码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革锋 韩英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3-67,共5页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一种用短的标准DNA片段快速、准确地识别与鉴定物种的技术。近年来,物种分类和生物多样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DNA条形码开始广泛应用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标准...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一种用短的标准DNA片段快速、准确地识别与鉴定物种的技术。近年来,物种分类和生物多样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DNA条形码开始广泛应用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标准基因片段,着重阐述了其在生物分类学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展望了其发展状况、应用前景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物种分类 标准基因片段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达氏鳇野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户国 程磊 +5 位作者 马波 孙大江 王斌 刘晓勇 柳淑芳 张颖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3-810,共8页
达氏鳇(Huso dauricus)是黑龙江流域土著鲟,近几十年来野生资源急剧下降,被确定为濒危物种之一。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和D-loop区域的多态性信息评估了黑龙江抚远段野生群体、北京房山国家级鲟鱼原种场的保种群体及浙江衢州... 达氏鳇(Huso dauricus)是黑龙江流域土著鲟,近几十年来野生资源急剧下降,被确定为濒危物种之一。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和D-loop区域的多态性信息评估了黑龙江抚远段野生群体、北京房山国家级鲟鱼原种场的保种群体及浙江衢州国家级鲟鱼良种场的繁殖群体等3个达氏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所有测试个体在Cyt b基因位点的核苷酸水平上没有检测到多样性,均具有相同的Cyt b单倍型,而在D-loop区域中发现了9种单倍型,对于D-loop区,单倍型多样性(H_d)达到0.593,但核苷酸多样性(π)仅为0.00213。在8尾野生个体中检测到6种D-loop单倍型,2个养殖群体共计58尾个体共计检出5种D-loop单倍型个体。分析结果显示:野生达氏鳇群体遗传多样性极低,历史上可能经历过严重的遗传瓶颈,同时达氏鳇人工繁殖过程中每批次可能只有极少个体参与了繁殖。此外,基于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结果提示,达氏鳇与其他太平洋鲟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欧鳇(Huso huso)关系较远,传统上鳇属(Huso)的分类地位得不到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 CYT b D-LOOP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生
下载PDF
马苏大麻哈鱼幼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培伦 王继隆 +2 位作者 唐富江 鲁万桥 刘伟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8,共6页
采用解剖学和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叉长(9.70±0.53)cm、体质量(11.30±0.86)g的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幼鱼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马苏大麻哈鱼的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肠道和肝脏... 采用解剖学和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叉长(9.70±0.53)cm、体质量(11.30±0.86)g的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幼鱼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马苏大麻哈鱼的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肠道和肝脏等组成,其口裂较大、咽骨齿明显;食道短而粗,具有较厚的肌肉层和黏膜褶皱;胃由贲门部、胃体部、盲囊部及幽门盲囊组成,其中胃体部肌肉层较厚,黏膜层褶皱分支多,明显高于贲门部和幽门部,为食物主要消化吸收场所,而幽门盲囊呈圆柱棒状,内部具有7~11个排列疏松的黏膜褶皱;肠道前端含有少量幽门盲囊,后端平直无弯曲,黏膜上层单层柱状细胞间隙中分布大量杯状细胞;肝脏不分叶,肝小叶界限不明显,但其含有丰富的中央静脉和胆管。马苏大麻哈鱼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具有典型肉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苏大麻哈鱼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寒区稻-扣蟹共作模式中河蟹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世会 赵志刚 +5 位作者 罗亮 张瑞 郭坤 徐伟 梁利群 张旭彬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127.08°E,46.88°N)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300 m^(2)实验单元中,设置1个水稻常规单作对照组(RM)和3个“绥粳4”水稻与体质量(1.02±0.16)g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幼蟹共作组(RCC...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127.08°E,46.88°N)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300 m^(2)实验单元中,设置1个水稻常规单作对照组(RM)和3个“绥粳4”水稻与体质量(1.02±0.16)g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幼蟹共作组(RCC)。蟹密度分别为22 500只/hm^(2)(RCCI)、45 000只/hm^(2)(RCCⅡ)和67 500只/hm^(2)(RCCⅢ),每组3个重复。稻蟹共作组单元在距稻田埂1 m处开挖上宽0.6 m、下宽0.3 m,深0.4 m,不超过稻田总面积10%的梯形环沟。水稻6月2日插秧,7月6日投放长江水系Ⅲ期幼蟹,每天17:00投喂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9月下旬,统计水稻产量、养成扣蟹平均体质量,探究寒区稻-扣蟹共作模式下中华绒螯蟹与水稻的生长性能及水质理化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个种养周期内,稻蟹共作RCCⅢ组水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CCI组和RCCⅡ组水稻产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华绒螯蟹终末体质量达(16.11±1.15)g,不同放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WGR)及特定生长率(SGR)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整个实验期间,稻蟹共作组与水稻单作组水体的水温(TEMP)、溶解氧(DO)、pH、总氨氮(TAN)、亚硝酸态氮(NO_(2)-N)、硝酸态氮(NO_(3)-N)、总氮(TN)含量和化学需氧量(COD)等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稻蟹共作组水体的电导率(SPC)、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含量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P<0.05),而正磷酸盐(PO_(4)-P)含量则显著低于水稻单作组(P<0.05)。稻蟹共作组稻田土壤的TN和TP含量均低于水稻单作组,且TN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在高寒地区,稻蟹共作模式下适度放养蟹苗(67500只/hm~2)在保证大规格蟹种的同时,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该模式下稻田水体的SPC、TP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较高,而土壤TN含量显著较低。本研究结果为寒区稻田大规格蟹种培育以及稻-扣蟹共作模式在寒区的科学构建提供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水稻 稻蟹共作 生长 水质
下载PDF
两种肝胰腺色泽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世会 成永旭 +3 位作者 贾智英 李池陶 张旭彬 石连玉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4,共8页
将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饲养在10.4 m×7.6 m×1.2 m、前期为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后期搭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3口池塘中,密度约为1.2只/m2。经7个月左... 将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饲养在10.4 m×7.6 m×1.2 m、前期为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后期搭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3口池塘中,密度约为1.2只/m2。经7个月左右的常规养殖后,雌、雄体平均体质量分别为(97.03±6.91)g和(153.79±6.98)g,采集肝胰腺偏黑色泽(河蟹Ⅰ)和正常色泽(河蟹Ⅱ)的河蟹样品共24只(雌雄各半),活体解剖,测定总可食率(TEY)、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河蟹Ⅰ和河蟹Ⅱ雌体TEY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雄体出肉率(MY)和TEY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雌体肥满度(CF)相同外,河蟹Ⅱ各项数值均要高于河蟹Ⅰ。雌体肝胰腺中总脂、肌肉中粗蛋白和总脂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肝胰腺中水分,性腺中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肝胰腺中水分、粗蛋白、总脂,性腺中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肝胰腺中脂肪酸差异项占总参数的比例为23/52,超过40%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性腺和肌肉中此比例仅为10%和15%左右。综上所述,两组河蟹总可食率、可食组织中总脂和蛋白含量、肝胰腺中超过40%的脂肪酸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肥满度、肌肉和性腺中脂肪酸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河蟹营养价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肝胰腺 色泽 营养品质 脂肪酸
下载PDF
绥芬河河蟹种质资源评价
8
作者 王世会 张旭彬 +9 位作者 孔令杰 杜业峰 杨秀 高庆军 郭景宜 柳迪 藏林 周思含 朱明莹 廖丹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6期661-668,共8页
绥芬河河蟹是中国黑龙江省绥芬河流域重要的土著河蟹种质资源,目前东北地区养殖河蟹普遍存在种质退化,进而导致养成河蟹规格小和抗逆性差等问题,因此为助力东北地区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河蟹种质资源成为重要的研... 绥芬河河蟹是中国黑龙江省绥芬河流域重要的土著河蟹种质资源,目前东北地区养殖河蟹普遍存在种质退化,进而导致养成河蟹规格小和抗逆性差等问题,因此为助力东北地区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河蟹种质资源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该项目组收集野生绥芬河河蟹300只,开展了分析测定。对绥芬河河蟹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14个多态性高的位点,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等技术方法,探究野生绥芬河河蟹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对成蟹体重、色泽及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统计河蟹性成熟数据并计算平均体重;测定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头胸甲宽;解剖取出肝胰腺和性腺;精刮肌肉,测定可食率、色泽及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绥芬河河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7.57±1.6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9.14±0.92),观测杂合度Ho为(0.76±0.04),期望杂合度He为(0.86±0.0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83±0.03),香农威纳指数I为(2.36±0.12),说明野生绥芬河河蟹遗传多样性较高。到9月末时,绥芬河河蟹存在性成熟和非性成熟两种状态,未性成熟河蟹平均体重为(73.81±2.39)g,性成熟河蟹的平均体重则为(121.60±3.14)g。性成熟河蟹的肝胰腺指数HSI为(7.55±0.29)%、性腺指数GSI为(2.02±0.16)%,出肉率MY为(32.85±0.48)%,总可食率TEY为(42.42±0.52)%。性腺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较高,而肝胰腺中粗脂肪含量较高。综上所述,野生绥芬河河蟹具有遗传多样性高,性成熟个体平均体重大,且大规格个体占比较高,可食组织比例、肥满度指标、色泽及常规营养品质与现已开发利用的辽河和长江水系河蟹无明显差异,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河蟹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芬河河蟹 遗传多样性 体重 色泽 品质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中华绒鳌蟹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雨虹 李明帅 +6 位作者 罗亮 王世会 张瑞 郭坤 刘金雨 李海涛 赵志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1,共6页
我国盐碱水资源丰富,通过渔业手段有效开发和利用盐碱水域资源,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保障水产品供给、实现盐碱环境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对氯化钠盐度、碳酸氢钠碱度及盐碱交互作用的耐受... 我国盐碱水资源丰富,通过渔业手段有效开发和利用盐碱水域资源,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保障水产品供给、实现盐碱环境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对氯化钠盐度、碳酸氢钠碱度及盐碱交互作用的耐受能力,探究中华绒螯蟹对盐碱水域环境的生理耐受性。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在24、48、72和96 h时氯化钠(NaCl)盐度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5.24、32.81、31.25和26.55 g·L^(-1),安全浓度为8.54 g·L^(-1);在24、48、72和96 h碳酸氢钠(NaHCO_(3))碱度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10.43、90.50、75.78和69.74 mmol·L^(-1),安全浓度为18.25 mmol·L^(-1)。盐碱对中华绒螯蟹的毒害具有交互协同作用,盐碱交互时毒性强于单一盐度或碱度,交互系数除24 h外均随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对碳酸盐型盐碱水环境具有较强耐受性,适宜在盐度低于8.54 g·L^(-1)或碳酸盐碱度低于18.25 mmol·L^(-1)盐碱水域开展增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盐度 碱度 毒性作用
下载PDF
NaHCO_(3)碱度胁迫对大鳞鲃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宇婷 杨建 +4 位作者 耿龙武 王雨 姜海峰 李晨宇 徐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39,共8页
为研究碱度胁迫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肝、肾和鳃组织的抗氧化系统、组织结构以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设置了4个NaHCO_(3)碱度试验组(10,20,30和40 mmol/L)和一个淡水对照组,开展为期7 d的NaHCO_(3)碱度胁迫试验。研究表明,在相... 为研究碱度胁迫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肝、肾和鳃组织的抗氧化系统、组织结构以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设置了4个NaHCO_(3)碱度试验组(10,20,30和40 mmol/L)和一个淡水对照组,开展为期7 d的NaHCO_(3)碱度胁迫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碱度胁迫下,大鳞鲃肝、肾和鳃组织中,3种抗氧化酶活力(ACP、AKP和GSH-Px)、MDA含量、血清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各指标均在胁迫12 h内达到峰值,在胁迫7 d内逐渐趋于平稳。在40 mmol/L高碱度胁迫7 d时,肝组织细胞出现细胞核偏移现象,各级肾小管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鳃小片中则出现细胞肿胀、鳃小片之间间隙增大等现象。整个试验过程中,大鳞鲃未出现病变或死亡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40 mmol/L的高碱胁迫下,大鳞鲃可通过自身调节,使其各项氧化应激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这表明大鳞鲃对NaHCO_(3)碱度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鲃 碱度胁迫 抗氧化系统 血清激素 组织结构
下载PDF
盐度驯化对大鳞鲃幼鱼生理生化和抗氧化免疫的影响
11
作者 李海涛 赵志刚 +11 位作者 徐伟 罗亮 尚信池 李明帅 刘金雨 王雨 张瑞 郭坤 耿龙武 张晴 杜汝君 丛艳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7,共12页
为了探索大鳞鲃经盐度驯化后的血液生理生化、免疫应激的适应性变化,选择体长为(15.09±3.54) cm,体重为(13.66±1.26) g的幼鱼,设置了3个组别,空白组始终处于淡水中养殖,驯化组经4 g/L的盐度适应性驯养168 h后再放入8 g/L的盐... 为了探索大鳞鲃经盐度驯化后的血液生理生化、免疫应激的适应性变化,选择体长为(15.09±3.54) cm,体重为(13.66±1.26) g的幼鱼,设置了3个组别,空白组始终处于淡水中养殖,驯化组经4 g/L的盐度适应性驯养168 h后再放入8 g/L的盐度水体中,未驯化组直接放入8 g/L的盐度水体中,分别测定并比较放入8 g/L盐度水体中第0、6、12、24、48、96和168小时幼鱼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应激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幼鱼血液中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中性粒细胞(Gran)、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含量]、血浆生理生化指标[尿素(UREA)浓度、血清葡萄糖(GLU-G)和白蛋白(ALB)含量、血浆渗透压]、鳃组织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在盐度为8 g/L的水体中,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2)胁迫初期,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幼鱼的各生化指标在相同组织内到达峰值的时间相同,但驯化组幼鱼血浆中的生理生化指标(WBC、Lymph、Gran、Mon、UREA、GLU-G、ALB、渗透压)和转氨酶(AST、ALT)、肝组织中的抗氧化酶(SOD、CAT、GSH-Px、MDA)上升幅度和峰值大小均显著性小于未驯化组。(3)在8 g/L NaCl盐度胁迫168 h后,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但驯化组的大鳞幼鱼血浆渗透压、血浆ALB含量均早于未驯化组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经4 g/L的盐度驯化后的大鳞鲃幼鱼遭受8 g/L NaCl盐度环境胁迫时,显示出较好的生理生化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鲃 盐度 生理生化 抗氧化酶 免疫
下载PDF
不同中华绒螯蟹放养密度对寒区稻蟹综合种养生产性能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金雨 赵志刚 +6 位作者 罗亮 王世会 张瑞 郭坤 白庆利 李海涛 李明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7,共9页
为探明寒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扣蟹的适宜放养密度,本实验以水稻单作为对照,采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放养密度(200、350、500、650和800只/667m^(2))对寒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河蟹和水稻的生长性能及... 为探明寒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扣蟹的适宜放养密度,本实验以水稻单作为对照,采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放养密度(200、350、500、650和800只/667m^(2))对寒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河蟹和水稻的生长性能及稻田水质和底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中华绒螯蟹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整体均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350只/667m^(2)处理组水稻的结实率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和其他处理组。随着中华绒螯蟹放养密度的增加,各处理组土壤的总磷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800只/667m^(2)处理组土壤总氮和总磷含量均显著高于350只/667m^(2)和500只/667m^(2)处理组,与其它组差异均不显著。整个实验过程中,稻田水体的平均温度(T)、溶解氧(DO)、pH、总氮(TN)、总无机氮(TIN)、总氨氮(TAN)、非离子氨(NH_(3)-N)、亚硝酸态氮(NO_(2)-N)、硝酸态氮(NO_(3)-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寒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扣蟹的最佳放养密度为350只/667m^(2),该密度条件下,稻田水质环境较好,中华绒螯蟹及水稻的生长性能均能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作 水稻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水质
下载PDF
碱胁迫下“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鳃组织结构变化及转录表达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合霖 张颖 +2 位作者 王念民 徐伟 吕伟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探究碱胁迫下杂交鲟“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的响应机制,本研究设置了淡水组(3.13~3.20 mmol/L)与胁迫组(14.4~16.67 mmol/L),采集鳃进行了组织病理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分析转录组表... 为探究碱胁迫下杂交鲟“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的响应机制,本研究设置了淡水组(3.13~3.20 mmol/L)与胁迫组(14.4~16.67 mmol/L),采集鳃进行了组织病理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分析转录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高碱胁迫下“鲟龙1号”鳃组织出现明显损伤,鳃小片末端发生肿胀、卷曲和融合,鳃上细胞出现增生和膨大。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0422条Unigene,富集到GO数据库的差异表达基因为371个,其中87个基因表达上调,284个基因表达下调,富集到KEGG的代谢通路主要为矿物吸收、近曲小管碳酸氢盐重吸收和胃酸分泌等通路,其中近曲小管碳酸氢盐重吸收为主效应途径,该途径的Nhe3、Atp1a、Atp1b和Gdha基因显著表达下调。综上所述,碱度为14.4~16.67 mmol/L的条件下,“鲟龙1号”幼鱼已发生鳃组织损伤,且矿物质重吸收、钾/钠离子转运与排氨等功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胁迫 “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 组织病理 转录组特征
下载PDF
不同稻蟹共作模式下寒区稻田土壤微生物的高通量测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金雨 张瑞 +5 位作者 罗亮 王世会 郭坤 白庆利 徐伟 赵志刚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4,130,共8页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的9个稻田单元分别设置了稻田单作(CK)、稻蟹共作(RC)和稻-蟹-鳅共作(RCL)3种模式,每种模式3个重复,每个稻田单元的面积均为300 m^(2),水稻种植品种为“绥粳4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3...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的9个稻田单元分别设置了稻田单作(CK)、稻蟹共作(RC)和稻-蟹-鳅共作(RCL)3种模式,每种模式3个重复,每个稻田单元的面积均为300 m^(2),水稻种植品种为“绥粳4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3种模式稻田表层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稻蟹模式放养河蟹体质量为(21.45±1.45)g,放养密度为500 ind./667 m^(2);稻-蟹-鳅模式,河蟹体质量为(21.45±1.45)g,放养密度为350 ind./667 m^(2),泥鳅体质量为(0.47±0.07)g/ind.,放养密度为2 223 ind./667m^(2)。养殖期间投喂配合饲料,饲养管理方式一致。2020年9月10日收获河蟹与泥鳅,9月20日收割水稻。结果显示:不同模式的9个土壤样品共包含了6 404个OTUs,分属细菌59个门,1 093个属,2 245个种。韦恩图显示,CK模式特有375个OTUs、RC模式特有359个OTUs、RCL模式特有453个OTUs。3种模式的主要优势菌门均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RC和RCL土壤细菌的ACE指数、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水稻单作,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PCo A分析图显示,RC和RCL与CK分别在不同区域聚类。研究初步揭示:稻-蟹共作和稻-蟹-鳅共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寒区稻田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作模式 稻-蟹-鳅共作模式 稻田土壤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哲罗鱼血液指标和热休克蛋白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佟广香 唐国盘 +3 位作者 董乐 张庆渔 张永泉 匡友谊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8,共6页
为探讨高温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血液指标和热应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0尾2龄哲罗鱼进行高温胁迫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时哲罗鱼体内供氧相关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淋巴细胞上升,但非特异免疫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 为探讨高温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血液指标和热应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0尾2龄哲罗鱼进行高温胁迫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时哲罗鱼体内供氧相关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淋巴细胞上升,但非特异免疫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受到抑制;肝功能指标显示ALP增高;肾功能指标CREA-S含量表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心脏功能的CK先下降、后上升。血液、心脏和脑中部分热应激蛋白表达量增加。结果表明:高温时哲罗鱼体耗氧增加,鱼体处于免疫状态,肝功能和肾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损伤,心功能在26.0℃持续一段时间后得到恢复。由于肝受到了损失,已经失去了调节功能,血液、心脏和脑中部分热应激蛋白表达量增加以缓解鱼体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鱼(Hucho taimen) 高温胁迫 血液指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尖裸鲤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进化地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凯 佟广香 +4 位作者 张永泉 张庆渔 尹家胜 牟振波 匡友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3,42,共7页
【目的】对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为其进化生物学、种质标准制定及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联合驯... 【目的】对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为其进化生物学、种质标准制定及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联合驯养的尖裸鲤为试验对象,取其头肾采用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拍照,使用Photoshop和曲线测量工具E-ruler对染色体进行测量和配对,获得染色体核型,并与已报道的19种(或亚种)裂腹鱼亚科鱼类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的数量比进行比对,分析尖裸鲤的进化地位。【结果】尖裸鲤染色体数目为2n=92,核型公式为26m+28sm+20st+18t,臂数(NF)=146,进化地位在裂腹鱼亚科中处于中等水平。【结论】明确了尖裸鲤的染色体核型和进化地位,其特化程度为高度特化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裸鲤 染色体核型 裂腹鱼亚科 进化地位
下载PDF
鲑鳟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革锋 韩英 +2 位作者 白淑艳 杜宁宁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7-60,64,共5页
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发展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在鲑科鱼类的精液冷冻保存及应用方面。经过统计发现,国外学者在精子超低温冷冻方面取得的主要突破都集中在鲑鳟鱼类领域。本文综述了鲑鳟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 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发展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在鲑科鱼类的精液冷冻保存及应用方面。经过统计发现,国外学者在精子超低温冷冻方面取得的主要突破都集中在鲑鳟鱼类领域。本文综述了鲑鳟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史、相应的关键技术和冷冻保存研究的意义、基本生物学原理以及有关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鳟鱼类 精子超低温冷冻 冷冻保存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扣蟹共作模式中华绒螯蟹生长及水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世会 赵志刚 +3 位作者 罗亮 张瑞 郭坤 徐伟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2,共7页
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27.08°E,46.88°N)稻田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稻-长江蟹共作,RYZC)和2个实验组(稻-辽河蟹共作组,RLHC),每组设3个重复,共计9个300 m^(2)实验单元。体质量(1.02±0.16)g长江蟹的投放密度为67500只/hm... 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27.08°E,46.88°N)稻田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稻-长江蟹共作,RYZC)和2个实验组(稻-辽河蟹共作组,RLHC),每组设3个重复,共计9个300 m^(2)实验单元。体质量(1.02±0.16)g长江蟹的投放密度为67500只/hm^(2),体质量(0.45±0.05)g辽河蟹设67500只/hm^(2)(稻-辽河蟹共作I,RLHCI)和135000只/hm^(2)(稻-辽河蟹共作II,RLHCII)两个密度,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长参数、水稻产量及稻田水质参数。两个多月的稻蟹共作结果表明:长江蟹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均高于辽河蟹,辽河蟹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略高于长江蟹,但差异不显著性(P>0.05)。稻-长江蟹共作和稻-辽河蟹共作I水稻产量显著高于稻-辽河蟹共作II(P<0.05)。整体来看,不同水系和不同的放养密度中华绒螯蟹稻田水体的水温(TEMP)、溶解氧(DO)、pH、电导率(SPC)、总氨氮(TAN)、亚硝酸态氮(NO_(2)-N)、硝酸态氮(NO_(3)-N)、总氮(TN)、正磷酸盐(PO_(4)-P)、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和底泥的TN、T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稻-长江蟹共作模式中华绒螯蟹终末体质量更大,稻-辽河蟹共作模式随着仔蟹放养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大规格蟹种培育以及稻-扣蟹共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黑龙江 稻蟹共作 水质
下载PDF
哲罗鲑性别特异性标记筛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佟广香 唐国盘 +3 位作者 徐伟 张永泉 尹家胜 匡友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8-733,共6页
研究通过比对哲罗鲑Hucho taimen(Pallas)基因组草图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Y染色体序列,获得哲罗鲑性别相关的候选序列,并设计3对PCR扩增引物,以此筛选哲罗鲑性别特异性标记。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在设计的3对引物中,引物ST2在雌鱼... 研究通过比对哲罗鲑Hucho taimen(Pallas)基因组草图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Y染色体序列,获得哲罗鲑性别相关的候选序列,并设计3对PCR扩增引物,以此筛选哲罗鲑性别特异性标记。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在设计的3对引物中,引物ST2在雌鱼中无扩增条带,在雄鱼中有153 bp的扩增条带,可作为哲罗鲑雄性特异性候选标记。为了消除样本降解及失误等因素导致的条带缺失,研究以12S rRNA为参照,采用双重PCR法,在12S rRNA引物扩增出条带的前提下,用ST2引物条带的有无来判断性别,雌鱼为单带,无ST2引物条带;雄鱼为双带,有ST2引物条带。同时为了验证本方法的可靠性,对已知性别的哲罗鲑48尾雌、雄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遗传性别鉴别准确率为100%。用此标记筛选哲罗鲑雌、雄鱼简单易行,为哲罗鲑遗传学研究、单性养殖和性别控制育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鲑 性别鉴定 特异性标记 12S rRNA
下载PDF
Na^(+)、K^(+)、Ca^(2+)、Mg^(2+)、葡萄糖和甘油浓度对拟赤梢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雨 杨建 +4 位作者 耿龙武 张宇婷 徐伟 丛艳锋 杜汝君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59,共7页
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马来酸地欧酮(DOM)催产体长(26.86±0.85)cm、体质量(194.03±18.27)g的5龄成熟雄性拟赤梢(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采集精液。用去离子水和分析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 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马来酸地欧酮(DOM)催产体长(26.86±0.85)cm、体质量(194.03±18.27)g的5龄成熟雄性拟赤梢(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采集精液。用去离子水和分析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葡萄糖和甘油分别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KCl、CaCl_(2)、MgCl_(2)、葡萄糖及甘油激活液,采用生态显微观察法检测和研究不同浓度Na^(+)、K^(+)、Ca^(2+)、Mg^(2+)及葡萄糖(Glu)和甘油(Gly)对拟赤梢鱼精子激活率、快速运动时间(FMP)、运动时间(MD)及寿命(LS)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02~0.14 mol·L^(-1)浓度范围内,随着溶液中Na^(+)、K^(+)离子浓度的升高,精子激活率分别在0.08 mol·L^(-1)时显著降低至(80.95±2.17)%和(81.68±2.31)%;精子的FMP、MD和LS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Na^(+)浓度为0.08 mol·L^(-1)时最高,分别为(26.87±0.69)s、(74.49±7.19)s和(446.48±21.96)s;在K^(+)浓度为0.10 mol·L^(-1)时最高,分别为(25.73±0.44)s、(55.53±4.38)s和(183.19±11.80)s。在Ca^(2+)和Mg^(2+)浓度为0.003~0.021 mol·L^(-1)范围内,拟赤梢鱼的精子激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精子激活率(P<0.05);在Ca^(2+)浓度为0.003 mol·L^(-1)时,精子的FMP、MD和LS最高,分别为(15.97±0.56)s、(31.63±1.93)s和(48.12±1.74)s;而在0.006 mol·L^(-1)Mg^(2+)浓度下,精子的FMP、MD和LS达最高,分别为(17.63±0.68)s、(35.74±1.61)s和(66.31±5.19)s。在浓度为0.06~0.30 mol·L^(-1)范围内的Glu和Gly溶液中,精子激活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水平(P<0.05),其精子运动能力随着Glu和Gly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0.22 mol·L^(-1)时达到最高,此时Glu激活液中精子FMP、MD和LS分别为(25.51±1.84)s、(52.14±3.93)s和(76.74±4.05)s;而Gly激活液中精子FMP、MD和LS分别为(27.01±1.34)s、(48.16±7.41)s和(90.54±2.75)s。综上,0.02~0.12 mol·L^(-1)的Na^(+)、K^(+)溶液可显著提高精子活力,达到0.14 mol·L^(-1)时对精子活力具有抑制作用;0.003~0.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赤梢鱼 精子活力 无机离子 葡萄糖 甘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