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14
1
作者 李少昆 赵久然 +12 位作者 董树亭 赵明 李潮海 崔彦宏 刘永红 高聚林 薛吉全 王立春 王璞 陆卫平 王俊河 杨祁峰 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41-1959,共19页
玉米是全球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增地减、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玉米栽培学科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此重要历史关头,回顾中国玉... 玉米是全球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增地减、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玉米栽培学科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此重要历史关头,回顾中国玉米栽培研究历程和科技进展,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表明,经过60年不懈努力,玉米栽培研究的目标已由产量为主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多目标协同发展,研究内容不断拓宽与深入,形成了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玉米栽培科学与技术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玉米栽培研究进入黄金发展期,在栽培理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围绕未来玉米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依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仍将是未来玉米栽培研究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今后20年重点研究的方向与任务:一是继续探索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潜力及突破技术途径,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围绕籽粒生产效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为目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质量,增强玉米市场竞争力;适度发展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等,促进玉米生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三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抗逆、减灾、稳产理论和技术研究,实施保护性耕作,实现玉米可持续生产;四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栽培技术研究,实现玉米精准生产与管理;五是强化栽培学科基础研究,玉米设计栽培,夯实玉米科技研究和生产发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科学和技术 历史回顾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229
2
作者 何中虎 林作楫 +3 位作者 王龙俊 肖志敏 万富世 庄巧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9-364,共6页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麦 品质区划 加工品质 基因型 环境
下载PDF
大豆连作对土体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4
3
作者 李春格 李晓鸣 王敬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4-1150,共7页
试验采用Biolog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豆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和土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AWCD均显著高于土体。在结荚期迎茬和连作8... 试验采用Biolog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豆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和土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AWCD均显著高于土体。在结荚期迎茬和连作8a的土体微生物多样性、AWCD均高于正茬和连作4a土体;在收获期正茬和迎茬处理的土体微生物多样性、AWCD高于连作4a和8a。结荚期迎茬、连作4a和8a处理的根际微生物群落AWCD均显著高于收获期,说明在大豆植株生长旺盛的结荚期微生物群落的根际效应比收获期更明显。在这两个生长期降解氨基酸,糖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微生物可能是连作影响的主要土体微生物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土壤 微生物群落 连作障碍 BIOLOG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6
4
作者 朱丹 袁芳 +1 位作者 孟坤 宋雅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7-389,共3页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3
5
作者 胡琼 吴文斌 +3 位作者 宋茜 余强毅 杨鹏 唐华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0-1914,共15页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特征参量法更适用于农作物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基于多特征参量的统计模型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混合像元问题,但模型的鲁棒性有待提高。此外,遥感与统计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法在国家及全球大尺度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中具有优势,但较低的制图分辨率使得数据产品的区域适宜性较差。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将以区域"作物一张图"为目标,充分发挥多源数据组合利用的优势,围绕多类型作物同步提取和大范围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开展深入研究,重点加强遥感数据预处理、特征参量提取和分类器高效选择等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提升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时空尺度,满足多方位的农业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种植结构 遥感 分类 方法
下载PDF
苜蓿种质资源的分布、育种与利用 被引量:108
6
作者 杨青川 康俊梅 +3 位作者 张铁军 刘凤歧 龙瑞才 孙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苜蓿作为最重要的豆科牧草,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牧草之一.由于其产草量高、营养丰富,且具有根瘤固氮等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在我国,苜蓿不仅栽培历史悠久,经济价值高,而且种质资源丰富,据记载苜蓿属内植物种有4... 苜蓿作为最重要的豆科牧草,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牧草之一.由于其产草量高、营养丰富,且具有根瘤固氮等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在我国,苜蓿不仅栽培历史悠久,经济价值高,而且种质资源丰富,据记载苜蓿属内植物种有46个.然而,我国苜蓿育种工作开展较晚,建国以后才有较快的发展.截至2015年,我国苜蓿登记品种共有80个.苜蓿不仅是重要的高蛋白饲草,同时又是水土保持植物,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发掘优异苜蓿种质资源,培养优良苜蓿品种不仅可以增加优质饲草产量,促进奶业等草食畜牧业健康发展,而且苜蓿根瘤肥田,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苜蓿种质资源育种及利用现状,重点综述了国内苜蓿种质资源的分布、类型、遗传育种及综合利用情况,以期为今后苜蓿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质资源 育种 利用价值
原文传递
新世纪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09
7
作者 杨帅 闵凡祥 +4 位作者 高云飞 郭梅 王文重 吕典秋 谷风暴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5期311-316,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作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着重介绍了中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性、近10年来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及现实概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说明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作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着重介绍了中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性、近10年来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及现实概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说明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发展 存在问题
下载PDF
黑龙江省土壤硒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2
8
作者 迟凤琴 徐强 +4 位作者 匡恩俊 张久明 魏丹 宿庆瑞 韩锦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2-1274,共13页
黑龙江省处于全国缺硒带的始端,为研究黑龙江省土壤全硒(Se)的含量、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在全省采集400余个农业土壤0~20 cm耕层样品及主要类型土壤剖面样品(共21个剖面各发生层次土样71个),分析了土壤全硒含量、分布规律及其影... 黑龙江省处于全国缺硒带的始端,为研究黑龙江省土壤全硒(Se)的含量、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在全省采集400余个农业土壤0~20 cm耕层样品及主要类型土壤剖面样品(共21个剖面各发生层次土样71个),分析了土壤全硒含量、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0.008~0.660 mg kg^(-1),平均值为0.147 mg kg^(-1),总体上处于缺硒及潜在缺硒土壤范畴,几乎不存在高硒土壤与硒毒土壤。不同类型土壤中以盐碱土含硒量最低(0.097 mg kg^(-1)),而泥炭土最高(0.273 mg kg^(-1));硒在土壤剖面中主要呈现表聚型分布,也有少数呈现双峰型和心土聚集型分布;不同区域以大兴安岭地区为最低(0.115 mg kg^(-1)),小兴安岭山地最高(0.198 mg kg^(-1));不同行政市以大兴安岭地区最低(0.115 mg kg^(-1)),黑河市为最高(0.228 mg kg^(-1))。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碳(SOC)、黏粒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区表土层土壤SOC、黏粒含量与pH是影响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此外土壤母质也是影响硒分布的重要因素;而土壤SOC含量对硒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富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分布特征 土壤剖面 土壤有机碳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1
9
作者 魏丹 杨谦 +1 位作者 迟凤琴 申惠波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黑龙江省处于缺硒地区。盆栽和田间叶面喷硒试验表明,根外追肥是补充水稻含硒量的有效措施,叶面喷施硒肥(Na2SeO3)的最佳用量为11 25g/hm2。同时对水稻具有一定增产作用。
关键词 硒肥 水稻 叶喷 富硒效果
下载PDF
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验证 被引量:70
10
作者 雷勃钧 李希臣 +4 位作者 卢翠华 钱华 周思君 谢纬武 王斌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96-601,共6页
报道了利用大豆自花受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高蛋白野生大豆总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的实验结果及对导入转化后代的分子验证。 结果显示:在D_1代所获7个单株中有1株发生明显变异,其结荚习性、株型、叶型、花色等与受体基本相同:百... 报道了利用大豆自花受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高蛋白野生大豆总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的实验结果及对导入转化后代的分子验证。 结果显示:在D_1代所获7个单株中有1株发生明显变异,其结荚习性、株型、叶型、花色等与受体基本相同:百粒重、种皮色及茎杆强度介于双亲之间:单株荚数明显增多,连续3年测定蛋白质含量比受体提高12.5%,从D_1代起已稳定遗传3个世代。对该组合的受体、供体及转化后代进行RAPD分析,从150个引物中找到24个引物检测出DNA的多态性,证明外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后代基因组的显著变异,并推测大片段外源DNA同源重组可能是变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粉管通道 DNA RAPD
原文传递
中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农药使用现状 被引量:96
11
作者 徐进 朱杰华 +9 位作者 杨艳丽 汤浩 吕和平 樊明寿 石瑛 董道峰 王贵江 王万兴 熊兴耀 高玉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800-2808,共9页
作为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但单产水平因病虫害等瓶颈因素的制约低... 作为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但单产水平因病虫害等瓶颈因素的制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下,项目组在马铃薯六大优势产区开展了有害生物疫情监测和农药使用现状普查工作。明确了我国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共计27种,提出以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疮痂病、金针虫、蛴螬、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蚜虫、蓟马等"六病六虫"为重点防控对象,根据各区域情况兼顾青枯病、环腐病、黄萎病、粉痂病等病虫害的防控。探明了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分别为17次和40.03 kg·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16次和3.49 kg·hm^-2。马铃薯现有农药登记产品防治对象的覆盖范围严重不足,青枯病、疮痂病、粉痂病等重要病虫害面临无登记农药可用的窘境。在农药减施策略方面,提出践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针。建立马铃薯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早期精确诊断技术体系,为制定科学防控策略,适时精准施药奠定基础。选育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品种布局。适时播种、合理间套作,从时空两个维度阻隔规避马铃薯有害生物的侵染。种薯源头管控,完善种薯认证监管体系。扩大合格脱毒种薯的应用面积,大力推广种薯处理技术。研发推广化学农药高效施用技术与绿色防控替代技术是实现马铃薯化学农药减施的核心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 农药减施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特性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84
12
作者 于天峰 夏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马铃薯淀粉具有优良的特性和独特的用途,其平均粒径大、粒径大小分布范围广;糊化温度低、膨胀容易:糊化时吸水、保水力大;糊浆最高粘度及透明度高,在加工面食类、水畜产制品、小糕点、颗粒粉、变性淀粉等制品上利用,具有独特的效果。马... 马铃薯淀粉具有优良的特性和独特的用途,其平均粒径大、粒径大小分布范围广;糊化温度低、膨胀容易:糊化时吸水、保水力大;糊浆最高粘度及透明度高,在加工面食类、水畜产制品、小糕点、颗粒粉、变性淀粉等制品上利用,具有独特的效果。马铃薯淀粉分子结构中结合有磷酸基,磷含量高低对马铃薯淀粉的性质有重要影响,不同磷含量的马铃薯淀粉在利用上有所区别。遗传改良是获得不同磷含量加工原料的有效手段,栽培技术及其他管理措施可以调节原料品种的磷含量。对不同粒径淀粉进行分级时,大粒淀粉可以更好地表现出马铃薯淀粉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变性淀粉 面食 糊化温度 加工原料 原料品种 粒径大小 利用 大粒 磷含量
下载PDF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3
13
作者 刘忠堂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大豆窄行密栽培是一项引自美国的大豆增产新技术 ,经消化、吸收、改造 ,已形成大垅窄行密植、小垅窄行密植、平作窄行密植三种栽培模式 ,在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 ,一般可增产 2 0 %以上。已累计推广 6 7万hm2 ,获得... 大豆窄行密栽培是一项引自美国的大豆增产新技术 ,经消化、吸收、改造 ,已形成大垅窄行密植、小垅窄行密植、平作窄行密植三种栽培模式 ,在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 ,一般可增产 2 0 %以上。已累计推广 6 7万hm2 ,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豆窄行密植由于缩小了行距 ,扩大了株距使植株分布更均匀合理 ,增加了绿色面积 ,改善了受光条件 ,特别是改善了中、下层受光条件 ,是该项技术增产的生理基础。此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抗倒伏半矮秆的品种 ,深松深施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 窄行密植 栽培模式
下载PDF
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的研究 被引量:68
14
作者 雷勃钧 尹光初 +4 位作者 卢翠华 钱华 张开旺 周思君 王树林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文报道了在大豆自花授粉后,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的研究结果。 通过对10组大豆实验材料进行外源DNA导入的结果看出:转化的后代主要表现在熟期、株型、花色、种皮包、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变异的D_2... 本文报道了在大豆自花授粉后,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的研究结果。 通过对10组大豆实验材料进行外源DNA导入的结果看出:转化的后代主要表现在熟期、株型、花色、种皮包、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变异的D_2代单株或株系的过氧化物同功酶酶谱和酶活性显示了明显的差异,其中发生“疯狂分离”的单株,其酶带显示不规律;表型变异不明显而蛋白质含量高于受体的8701组合的D_2代各株系,其酶活性明显增强,并主要表现在A_1和B区。 实验结果表明:外源DNA片段直接导入受体植物卵细胞、合子或早期胚细胞,部分片段可以被受体细胞DNA整合和表达。还表明: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来实现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进行大豆种质创新和品质改良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导入 花粉管通道
下载PDF
寒地水稻耐冷基础的研究 被引量:72
15
作者 王连敏 王立志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1997年第5期9-11,共3页
艇人工气候箱在水稻始花进行4-10d的16℃低温处理,结果表明水稻的结实率随代温处理长度的增加而下降,花期低温导致水稻不育率的升高与柱头上着落花粉量的减少和萌发花粉量的降低有关,推测柱头上的萌发花粉数在6个以上的颖花... 艇人工气候箱在水稻始花进行4-10d的16℃低温处理,结果表明水稻的结实率随代温处理长度的增加而下降,花期低温导致水稻不育率的升高与柱头上着落花粉量的减少和萌发花粉量的降低有关,推测柱头上的萌发花粉数在6个以上的颖花基本上能够正常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期低温 结实率 寒地 冷害
下载PDF
蓝莓果实中营养成分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89
16
作者 贺强 吴立仁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2-224,共3页
整理分析了蓝莓果实中果胶、微量元素K、维生素、花青素等成分的功能与功效;阐述了蓝莓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冠状动脉硬化、抑制动脉内斑块的形成和预防多种癌症的多种营养保健功能。以期对蓝莓果实成分的分析和为蓝莓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蓝莓 成分 营养保健 功效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黑土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5
17
作者 周宝库 张喜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1980年开始,在小麦—大豆—玉米轮作制中,研究长期定位施用常量的氮、磷、钾(小麦、玉米施肥量为N150、P2O575、K2O75kg/hm2;大豆为N75、P2O5150、K2O75kg/hm2)和有机肥(马粪,折N75kg/hm2,只在玉米后茬上施用),以及二倍和四倍量对土壤... 1980年开始,在小麦—大豆—玉米轮作制中,研究长期定位施用常量的氮、磷、钾(小麦、玉米施肥量为N150、P2O575、K2O75kg/hm2;大豆为N75、P2O5150、K2O75kg/hm2)和有机肥(马粪,折N75kg/hm2,只在玉米后茬上施用),以及二倍和四倍量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变化及磷肥后效的影响。23年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黑土土壤全磷下降37 4%、速效磷下降了60%;施用磷肥土壤全磷增加53 9%~65 7%、速效磷增加6~15倍。积累的磷素大部分以有效性较高的Ca2-P、Ca8-P、Al-P形态积累在土壤中,施用磷肥可使Ca2-P增加4~15倍,Ca8-P增加4~16倍,Al-P增加1 6~11 8倍,Fe-P增加1 4~4 4倍,O-P增加0 6~1 7倍,Ca10-P增加0 3~0 7倍。所积累在土壤中的磷素具有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磷素形态 有效性 长期施肥
下载PDF
大豆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9
18
作者 杜维广 张桂茹 +3 位作者 满为群 栾晓燕 陈怡 谷秀芝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本文是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研究的回顾,旨在促进大豆高光效育种的进展。研究指出,目前在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研究中有三种研究结果:正相关、不呈相关关系和呈负相关关系。分析了影响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呈负相关主要因素。认为... 本文是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研究的回顾,旨在促进大豆高光效育种的进展。研究指出,目前在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研究中有三种研究结果:正相关、不呈相关关系和呈负相关关系。分析了影响大豆光合速率与产量呈负相关主要因素。认为这些影响因素导致在特定条件下,光合速率与产量呈不相关和负相关的假象。进一步阐明产量主要依赖于光合速率,但依赖的程度受体内的生理过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变得复杂化。阐明了高光效育种的目标,讨论了光合速率与产量无关、甚至呈负相关的某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合作用 产量关系 育种
下载PDF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9
作者 张德玉 李忠秋 刘春龙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针对我国反刍动物生产方兴未艾的态势,青贮技术日益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结合作者多年来学习及参与生产的实践经验,查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予以综述。
关键词 青贮饲料 品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施硒对两种类型玉米硒元素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0
20
作者 郝玉波 刘华琳 +5 位作者 慈晓科 安宏明 董树亭 张吉旺 刘鹏 赵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1-418,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以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糯玉米品种京紫糯218(JN2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硒水平(0、10、25、50mg·kg-1)下,玉米植株各器官对硒的分配和转运差异以及硒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含量(≤10mg&#... 通过盆栽试验,以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糯玉米品种京紫糯218(JN2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硒水平(0、10、25、50mg·kg-1)下,玉米植株各器官对硒的分配和转运差异以及硒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含量(≤10mg·kg-1)硒促进了玉米生长,植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高含量(≥25mg·kg-1)硒抑制了玉米生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籽粒产量和品质下降.施硒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各器官的硒含量,硒在各器官的分配为根系>叶片>茎秆>叶鞘,两种类型玉米各器官硒含量均与土壤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JN218在自然低硒土壤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硒富集能力,而ZD958在10mg·kg-1硒水平下硒积累量高于JN218.如果以籽粒和地上部营养器官的硒积累量为评价标准,自然低硒(0.25mg·kg-1)或高硒(25mg·kg-1)土壤适宜种植JN218,而富硒(10mg·kg-1)或硒污染(50mg·kg-1)土壤适宜种植ZD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配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