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90
1
作者 潘根兴 高民 +5 位作者 胡国华 魏钦平 杨晓光 张文忠 周广胜 邹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8-1706,共9页
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稳定事关中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界和农业气象研究界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评估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从农业科学角度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涉及的气象资源、土地资源、农业... 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稳定事关中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界和农业气象研究界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评估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从农业科学角度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涉及的气象资源、土地资源、农业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作物生长和经济产量形成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业、养殖业不同产业行业的影响,气候变化中一些趋势性变化因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而异,例如温度和CO_2浓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不同作物和不同时相而异,反之,极端性气候/天气事件对农业不同行业的生产都显得危害很大,而气候变化中区域性干旱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甚为复杂,一些气候变化因子的实际影响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前,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存在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农业 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
下载PDF
黑龙江部分大豆品种分子ID的构建 被引量:59
2
作者 高运来 朱荣胜 +6 位作者 刘春燕 李文福 蒋洪蔚 李灿东 姚丙晨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8,共8页
以黑龙江13个育种单位6个积温带的83份大豆品种为材料,选择分布在大豆基因组19个连锁群的43对SSR引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57个,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变化范围为2~7个,平均为3.65个。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的谱带统计... 以黑龙江13个育种单位6个积温带的83份大豆品种为材料,选择分布在大豆基因组19个连锁群的43对SSR引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57个,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变化范围为2~7个,平均为3.65个。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的谱带统计结果根据等位变异的片段大小数字化,用自行编制的ID Analysis 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仅需9对引物(Satt100、Sat_218、Satt514、Satt551、Satt380、Satt193、Satt191、Satt442、Sat_084)可将83份参试大豆品种完全区分开。构建了一套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分子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SSR 分子身份证
下载PDF
大豆种质资源芽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55
3
作者 王利彬 刘丽君 +4 位作者 裴宇峰 董守坤 孙聪姝 祖伟 阮英慧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3,共8页
试验采用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研究了不同浓度PEG-6000下3份大豆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及下胚轴长的响应。结果表明,15%PEG-6000对大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影响明显;在15%PEG-6000下,对黑龙江省91份大豆种质资源的上述四项... 试验采用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研究了不同浓度PEG-6000下3份大豆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及下胚轴长的响应。结果表明,15%PEG-6000对大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影响明显;在15%PEG-6000下,对黑龙江省91份大豆种质资源的上述四项指标进行测定,筛选出耐旱型品种6份,较耐旱型品种12份,中间型品种25份,干旱较敏感型品种40份,干旱敏感型品种8份。以期为抗旱性品种选育和抗旱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芽期 抗旱性 鉴定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问题和挑战 被引量:37
4
作者 潘根兴 高民 +5 位作者 胡国华 魏钦平 杨晓光 张文忠 周广胜 邹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7-1712,共6页
通过整合农业科学界从不同行业产业角度和不同的影响方面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资料,梳理和辨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途径和机理,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尺度农业影响的"发酵"效应假设:气候变化因子... 通过整合农业科学界从不同行业产业角度和不同的影响方面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资料,梳理和辨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途径和机理,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尺度农业影响的"发酵"效应假设:气候变化因子间相互作用与交错叠加,产业的传递和反馈,可能带来不利效应的严重放大;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面临的基本问题将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迟滞性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波动性,稳定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供应能力将愈来愈困难。讨论和建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国家战略,这些战略应基于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敏感性行业和地区,气候变化的突出性趋势的认识。防患和应对极端性气象灾害事件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首要任务,需要加强研究和技术储备,同时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全面开展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试验和技术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农业 农业生产 适应和应对 国家战略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被引量:29
5
作者 单大鹏 朱荣胜 +4 位作者 陈立君 齐照明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2006连续5年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0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分别位...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2006连续5年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0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B2、C2、D1a、E和N连锁群,其中1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另检测到15对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3.75%。环境互作检测中,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贡献率达到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混合线性模型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下载PDF
大豆导入系群体芽期耐低温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及QTL定位 被引量:23
6
作者 蒋洪蔚 李灿东 +6 位作者 刘春燕 张闻博 邱鹏程 李文福 高运来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68-1273,共6页
利用美国大豆品种Clark(供体亲本)与主栽品种红丰11(轮回亲本)所构建的回交导入系,经过严格的芽期耐低温筛选鉴定,得到46个在芽期耐低温性状上明显超过轮回亲本的导入系个体。利用这套选择群体结合随机对照群体和基因型分析,通过基于遗... 利用美国大豆品种Clark(供体亲本)与主栽品种红丰11(轮回亲本)所构建的回交导入系,经过严格的芽期耐低温筛选鉴定,得到46个在芽期耐低温性状上明显超过轮回亲本的导入系个体。利用这套选择群体结合随机对照群体和基因型分析,通过基于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分析和单向方差分析方法,检测到分布于大豆8个连锁群的12个与大豆芽期耐低温相关的QTL。其中卡方分析检测到9个供体片段的超导入位点,对芽期耐低温性状表现为正效应。方差分析检测到5个位点,也表现为正效应,且其中Satt237和SOYPRP1两个位点是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的,应视为与耐低温直接相关的QTL。本研究旨在创建大豆芽期耐低温分子育种的检测方法平台,为大豆芽期耐低温研究提供有用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导入系 芽期 耐低温 QTL定位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大豆萌发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大伟 杜翔宇 +4 位作者 刘春燕 单大鹏 吴铮 陈庆山 胡国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在4℃和20℃条件下,对12个大豆品种萌发期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萌发期耐低温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4℃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都升高;4℃与20℃... 在4℃和20℃条件下,对12个大豆品种萌发期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萌发期耐低温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4℃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都升高;4℃与20℃电导率的差值略有升高,其它都降低;只有相对电导率差值的均值变化趋势与4℃变化动态一致。按照上述指标将供试品种萌发期的耐低温性分为3类:绥农14、垦丰7号、黑农48、合丰25和垦农18的耐低温性强,红丰11、铁6915和辽豆21耐低温性次之,垦鉴豆35、海南2号、合丰50和NOVA耐低温性差。结果为进一步完善防御大豆低温冷害措施和进行耐低温性生理生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综合性评价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高运来 姚丙晨 +6 位作者 刘春燕 李文福 蒋洪蔚 李灿东 张闻博 胡国华 陈庆山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6-561,共6页
使用合丰25等来自13个育种单位的13份大豆(Glycine max)品种对大豆20个连锁群上的100对SSR标记进行筛选,最终保留了扩增稳定且多态性较高的43对SSR标记,分析了黑龙江省83个主栽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共鉴定... 使用合丰25等来自13个育种单位的13份大豆(Glycine max)品种对大豆20个连锁群上的100对SSR标记进行筛选,最终保留了扩增稳定且多态性较高的43对SSR标记,分析了黑龙江省83个主栽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共鉴定出等位变异157个,每个位点2-7个,平均为3.65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216-0.937,平均为0.6384,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大,故拓宽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大豆 黑龙江 SSR标记
下载PDF
大豆种子脂肪酸组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杰 胡国华 张大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6,共6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大豆油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相对其它的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等)较为合理,其消费量和食用量也已经逐步超过了其它植物油,成为人们日常饮食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大豆油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相对其它的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等)较为合理,其消费量和食用量也已经逐步超过了其它植物油,成为人们日常饮食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本文在脂肪酸组成、脂肪酸组分形成与地理纬度、气象因素的关系、及发育种子脂肪酸组分的形成等方面综述了大豆种子脂肪酸组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子 脂肪酸组分 育种 气象因素 脂肪酸组成 发育 营养 研究进展 日常饮食 食用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丁俊杰 文景芝 +5 位作者 胡国华 姜翠兰 陈庆山 刘春艳 顾鑫 杨晓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8-180,共3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9%,较2006年下降了9%;其次是7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较2006年上升了7%。对黑龙江省56份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出高抗品种4个,垦丰16号、垦丰18号、绥农22号、绥农25号,抗病品种1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生理小种 品种抗病性
下载PDF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多年多点QTL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春燕 齐照明 +4 位作者 韩冬伟 单大鹏 蒋洪蔚 陈庆山 胡国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共9页
目前大豆和其他高产作物相比,相对产量偏低,提高大豆产量潜力是大豆育种的重要任务。产量是一个综合性状,受多个形态、生理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定位大豆产量性状QTL,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 目前大豆和其他高产作物相比,相对产量偏低,提高大豆产量潜力是大豆育种的重要任务。产量是一个综合性状,受多个形态、生理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定位大豆产量性状QTL,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4代重组自交系的154个株系为试验材料,164个SSR引物经亲本筛选后用于群体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在两年同一地点下对亲本间表现多态的12个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及QTL分析。产量相关性状包括荚数、荚长、荚宽、百粒重等。QTL检测结果表明,在两年的种植环境下,12个产量相关性状共检测到QTL 33个。每个性状的QTLs在两种环境下共检出个数1~9个不等,其中6个QTLs在2个环境下被检测到,它们受环境的影响较小,为较稳定的QTLs。其他产量QTLs只在单一环境下被检测到,说明产量相关QTLs与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与国内外对应农艺性状QTLs检测结果相比,多个性状的QTLs位点均一致,说明QTLs检测准确率较高。利用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定位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QTL,为利用分子标记改良大豆产量潜力提供了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性状 QTL SSR分析
下载PDF
我国大豆栽培学科发展展望 被引量:23
12
作者 胡国华 《大豆通报》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阐述了当前大豆栽培学的新技术与新成果,提出在大豆获得高产途径中的"生态、品种、栽培技术"的三维观点,并指出"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但其已落后于当前高产的获得。论述了大豆栽培学... 阐述了当前大豆栽培学的新技术与新成果,提出在大豆获得高产途径中的"生态、品种、栽培技术"的三维观点,并指出"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但其已落后于当前高产的获得。论述了大豆栽培学所面临的危机与问题,指出了大豆栽培学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栽培模式 危机 方向
下载PDF
利用与大豆灰斑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SR标记构建大豆品种(系)的分子身份证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丁俊杰 姜翠兰 +7 位作者 顾鑫 杨晓贺 赵海红 申宏波 仕相林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06-2216,共11页
以黑龙江省29个大豆育种单位的103份已鉴定大豆灰斑病3个生理小种抗性的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选择与大豆灰斑病抗病基因连锁的19个SSR标记检测,获得等位变异数86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分布在2~6个之间,平均为4.4个。应用遗传... 以黑龙江省29个大豆育种单位的103份已鉴定大豆灰斑病3个生理小种抗性的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选择与大豆灰斑病抗病基因连锁的19个SSR标记检测,获得等位变异数86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分布在2~6个之间,平均为4.4个。应用遗传统计软件(Genetics Statistics 3.0)分析表明,标记的多样性指数介于0.198~0.751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606。品种(系)特异指数差异较大,介于46.592~481.541之间,平均为87.415。根据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使用ID Analysis1.0软件分析表明,利用与大豆抗灰斑病基因连锁的7个SSR标记(Satt565、Satt547、Satt431、Sct_186、SOYGPATR、Satt244、Sat_151)就能有效区分各品种(系),因此利用这7个标记构建了供试品种(系)的分子身份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生理小种 SSR 分子身份证
下载PDF
花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定位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朱晓双 刘春燕 +3 位作者 杨振 蒋洪蔚 陈庆山 胡国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8,32,共6页
为研究大豆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基因标记和结构信息,利用大豆基因组和染色体标记数据,对16个花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酶(CHS,包括9个成员)、黄烷酮-3-羟化酶(F3H)、苯基苯乙烯酮黄烷酮异构酶(CHI)、二氢... 为研究大豆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基因标记和结构信息,利用大豆基因组和染色体标记数据,对16个花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酶(CHS,包括9个成员)、黄烷酮-3-羟化酶(F3H)、苯基苯乙烯酮黄烷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4-香豆酰CoA连接酶(4CL),进行基因遗传图和物理图定位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6个基因分别定位在A1、A2、B1、B2、D1a、D1b、D2、I、K、O等10个连锁群上,并获得了基因所在序列两侧标记。利用大豆的cDNA和gDNA序列信息,获得了16个基因的结构,外显子数目1~7个,内含子数目0~6个,其中PAL、DFR2、GmCHS7是单外显子基因,4CL、CHI、F3H、GmCHS1、GmCHS5、GmCHS8有1个内含子,DFR1、GmCHS2、GmCHS3、GmCHS6有2个内含子,GmCHS4、GmCHS9有3个内含子,GmIRCHS则有6个内含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青素 基因 定位 基因结构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大豆百粒重的QTLs定位 被引量:19
15
作者 齐照明 孙亚男 +4 位作者 陈立君 郭强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795-3803,共9页
【目的】百粒重是控制大豆产量性状的主要数量性状,对大豆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现有百粒重QTL定位结果分散,需选择合适的公共图谱,整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使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方法】以2004年发布大豆公共... 【目的】百粒重是控制大豆产量性状的主要数量性状,对大豆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现有百粒重QTL定位结果分散,需选择合适的公共图谱,整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使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方法】以2004年发布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为参考图谱,将近20年不同试验中的大豆百粒重的QTLs进行映射整合,构建百粒重QTL综合图谱。利用BioMercator2.1的映射功能将国内外常用的大豆图谱上的百粒重QTLs通过公共标记映射整合到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上,并利用Meta分析,通过对比已经报道的QTLs的95%的置信区间来推断QTL位置,从而提取真正有效的QTL标记。【结果】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共找到65个百粒重QTLs定位信息,其中有53个QTLs定位区间与公共图谱有共有标记,包括36个增效效应的QTLs和17个减效效应的百粒重QTLs,共得到12个QTL簇,通过Meta分析,发掘出6个增效效应和6个减效效应的百粒重"通用QTLs"及其连锁标记。【结论】本研究得到的"通用QTLs"其置信区间最小可达到1.52cM,为辅助选择分子标记、QTL精细定位以及数量性状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百粒重 META分析 通用QTL MAS
下载PDF
大豆荚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灿东 蒋洪蔚 +6 位作者 张闻博 邱鹏程 刘春燕 李文福 高运来 陈庆山 胡国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91-1100,共10页
利用Harosoy和Clark导入到红丰11为背景的初级回交导入系定位了大豆荚粒相关性状的QTL。在两套导入系群体中,对13个荚粒性状共检测到37个相关的QTL位点,分布在18个连锁群上。根据不同群体QTL检测情况,可将其分为3类:第1类为在两套群体... 利用Harosoy和Clark导入到红丰11为背景的初级回交导入系定位了大豆荚粒相关性状的QTL。在两套导入系群体中,对13个荚粒性状共检测到37个相关的QTL位点,分布在18个连锁群上。根据不同群体QTL检测情况,可将其分为3类:第1类为在两套群体同时检测到的QTL,共有23个,分布在13个连锁群上;第2类为只在Clark为供体亲本的群体中检测到的QTL,共有7个,分布在4个连锁群上;第3类为只在Harosoy为供体亲本的群体中被检测到的QTL,共有7个,分布在7个连锁群上。两套群体均检测到的23个QTL,并且有7个QTL与前人研究结果较一致,这些QTL位点为稳定主效的QTL,对荚粒性状贡献较大。本研究所构建的两套大豆回交导入系群体都是以红丰11作为轮回亲本,由于遗传背景较为一致,减小了其对QTL定位的干扰,排除了由于基因累赘所造成的偏差。因此QTL一致性较高,为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产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荚粒性状 QTL定位 导入系
下载PDF
作物QTL定位常用作图群体 被引量:16
17
作者 蒋洪蔚 刘春燕 +4 位作者 高运来 李灿东 张闻博 胡国华 陈庆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12-17,共6页
作物大多重要农艺性状是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基因之间及基因与环境之间都会发生互作,这为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好的QTL作图群体,是研究QTL间的互作、QTL与环境的互作、QTL定位以及基因克隆的最根本保障。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 作物大多重要农艺性状是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基因之间及基因与环境之间都会发生互作,这为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好的QTL作图群体,是研究QTL间的互作、QTL与环境的互作、QTL定位以及基因克隆的最根本保障。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QTL定位的作图群体也在不断的发展并逐渐满足研究者对于QTL的精细定位及基因克隆等研究的进一步要求。文章主要综述了作物QTL定位常用作图群体的构建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QTL定位 作图群体
下载PDF
大豆油分含量相关的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被引量:17
18
作者 单大鹏 齐照明 +4 位作者 邱红梅 单彩云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2-957,共6页
利用Charleston ×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年到2006年连续5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1个控制油分含量的QTL,分别... 利用Charleston ×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年到2006年连续5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1个控制油分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A1、A2、B1、C2、D1a、D1b、F、H和O连锁群上,其中2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另检测到15对影响油分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7.84%。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贡献率达到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油分含量 混合线性模型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下载PDF
大豆绥农14突变体库构建及株高性状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谢圣男 王宏光 +5 位作者 杨振 刘春燕 蒋洪蔚 辛大伟 胡国华 陈庆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3,共7页
应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绥农14大豆种子进行诱变,并构建大豆突变体库。结果在M2分别获得120份茎、叶、花、种子等性状变异的材料,其中38份是株高突变体。用100个SSR分子标记分别对120株突变体进行遗传背景鉴定。结果表明:120份突变体中... 应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绥农14大豆种子进行诱变,并构建大豆突变体库。结果在M2分别获得120份茎、叶、花、种子等性状变异的材料,其中38份是株高突变体。用100个SSR分子标记分别对120株突变体进行遗传背景鉴定。结果表明:120份突变体中有5株与对照绥农14有超过9个标记的差异,10株与对照有少于3个标记的差异;另外利用前人定位的与株高相关的46个标记对其中38份株高突变体进行鉴定,发现只有高突变体E790在Sat_168位点有差异。本研究获得的突变体可以作为新的种质资源,同时构建的突变体库也有助于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EMS诱变 突变体 绥农14
下载PDF
基于元分析的大豆生育期QTL的整合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琼 齐照明 +2 位作者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18-1424,共7页
共搜集整理了12年来已经报道的与大豆生育期有关的98个QTL,通过BioMercator2.1和公共标记映射整合到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上,并利用元分析技术推断QTL位置,计算提取真正有效的QTL。发掘出大豆两个重要生育时期,共9个"真实QT... 共搜集整理了12年来已经报道的与大豆生育期有关的98个QTL,通过BioMercator2.1和公共标记映射整合到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上,并利用元分析技术推断QTL位置,计算提取真正有效的QTL。发掘出大豆两个重要生育时期,共9个"真实QTL"及其连锁标记,其中与开花期(R1)相关的有7个,与成熟期(R8)相关的有2个,建立了QTL的一致性图谱,其中L连锁群上的一个定位区间包含一个已发表的有关R1的基因。在5个连锁群上共发现10个控制多个生育时期的QTL。本研究结果为大豆生育期QTL精细定位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育期 元分析 真实QTL QTL的映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