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及其入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魏永霞 王鹤 +1 位作者 刘慧 吴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0-299,共10页
为探究黑土区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及其入渗性能影响的持续性,2016—2018年连续3年在东北黑土区进行了单次施加生物炭(75t/hm2,BC处理)和不施加生物炭(CK处理)的室内外对比试验,分析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及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结果表明:施加... 为探究黑土区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及其入渗性能影响的持续性,2016—2018年连续3年在东北黑土区进行了单次施加生物炭(75t/hm2,BC处理)和不施加生物炭(CK处理)的室内外对比试验,分析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及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可增加各土层土壤含水率,使其极值比Ka和变异系数Cv减小,且土壤含水率、Ka、Cv的变化幅度均随生物炭施用年限增加而减弱,2016—2018年苗期耕层土壤含水率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14.54%、11.48%和7.08%;施加生物炭明显增大了土壤累积入渗量、土壤入渗速率,增强了土壤入渗能力,促进了湿润锋的运移,各年份BC处理土壤累积入渗量由大到小依次为2016年、2017年、2018年,初始入渗速率f1分别增加了70.48%、58.98%和48.41%,土壤稳定入渗速率fc由大到小依次为2016年BC处理(1.65mm/min)、2017年BC处理(1.22mm/min)、2018年BC处理(1.17mm/min)、2016年CK处理(0.46mm/min)、2017年CK处理(0.43mm/min)和2018年CK处理(0.38mm/min);2016—2018年中,2016年BC处理湿润锋运移距离最深(32.24mm),各表征土壤入渗性能的指标均于生物炭施用当年效果最优,而后逐年减弱;土壤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具有幂函数关系,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具有三次函数关系,R2均在0.963~0.998之间;Philip、Kostiakov、Horton3个入渗模型拟合对比结果表明,Kostiakov模型R2最高(0.946~0.991)、RMSE最小(0.516~1.941mm/min),拟合参数与实际情况相符,故本研究中Kostiakov模型拟合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最优。本研究可为东北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后改良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含水率 累积入渗量 湿润锋 入渗速率 入渗模型
下载PDF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正茂 赵艳波 +1 位作者 崔玉玲 王艳玲 《水利发展研究》 2007年第8期26-29,33,共5页
简要地评述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定义,并指出了其科学内涵还应强调的内容。在分析和总结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基于以下理论与技术路线:(1)应以生态水文与工程水文作为工程设计的基础,进行水... 简要地评述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定义,并指出了其科学内涵还应强调的内容。在分析和总结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基于以下理论与技术路线:(1)应以生态水文与工程水文作为工程设计的基础,进行水文过程的分析与计算;(2)应识别工程可能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3)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与环境工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 生态水文学 水文过程 湿地
下载PDF
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综合肥力与大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魏永霞 石国新 +2 位作者 冯超 吴昱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5-294,共10页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影响不显著;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015年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016—2018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提高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叶面积,同期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大豆冠层覆盖度与施炭量呈抛物线变化(R^2均在0.89以上,P<0.01),连续施加2年的C50处理各生育期提高量最大,与C0相比提高了81.4%、36.7%、31.5%和39.6%;连续4年,土壤pH值和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对较优处理为C50、C50、C25、C25。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计算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8615,P=0.0012,RMSE为0.75),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最高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连续2年施加50 t/hm^2的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物炭 土壤储水量 大豆冠层覆盖度 改进的内梅罗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下载PDF
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吴昱 刘慧 +1 位作者 杨爱峥 赵雨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7-294,共8页
为了探索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保持作用效果,于2015年在东北黑土区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3°坡耕地上的径流小区内,开展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25、50、75、100 t/hm^2)对土壤结构、持水性能、径流泥沙控制等... 为了探索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保持作用效果,于2015年在东北黑土区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3°坡耕地上的径流小区内,开展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25、50、75、100 t/hm^2)对土壤结构、持水性能、径流泥沙控制等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有效改善黑土区土壤结构,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随之减小,而土壤孔隙度则会明显提高;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储水能力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当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降雨径流及水土流失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75 t/hm^2处理具有最好的径流泥沙控制效果,其中径流控制效果好于泥沙控制;施加生物炭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并可以改善养分的空间分布,4种生物炭用量处理的养分含量不仅在数量上高于对照处理,而且在均匀程度上有较大的改善,减缓了坡度对土壤养分造成的坡上与坡下的差异。研究结果为东北黑土区秸秆资源的高效、绿色、循环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为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坡耕地 秸秆生物炭 土壤结构 持水性能 径流泥沙
下载PDF
生物炭对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魏永霞 王鹤 +1 位作者 吴昱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1-240,共10页
在3种地形坡度条件下,开展了施加生物炭后连续两年的土壤水动力学效应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坡度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当年和次年对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非饱和导水率K(h)和非饱和扩散率D(θ)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 在3种地形坡度条件下,开展了施加生物炭后连续两年的土壤水动力学效应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坡度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当年和次年对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非饱和导水率K(h)和非饱和扩散率D(θ)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当年和次年均使土壤田间持水率和饱和含水率增大,且随坡度增加其增率变大,生物炭因子两年内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显著(P <0. 015),而坡度因子影响不显著(P> 0. 05),即生物炭因子作用更明显;施用生物炭两年内,在各个土壤吸力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均增大,土壤持水性增强,且同地形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同年限呈负相关关系;生物炭在两年内均增大土壤比水容量,使其供水能力加强,最大增量1. 830 207×10^(-3)cm^3/cm^4;地形坡度对K(h)无明显影响,但施加生物炭可使K(h)增大,土壤导水性增强,2016、2017年K(h)最高分别增加239. 61%、164. 04%;施加生物炭可降低D(θ),抑制土壤水分的水平运动,随地形坡度增加抑制效果增强。生物炭施用当年对各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大于施用次年。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农业水土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不同坡度 黑土区 土壤水动力学参数 后效应
下载PDF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浅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靳之更 曲新华 孙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7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资源评价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中型灌区量水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士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2年第5期48-50,共3页
灌区量水作为用水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合理调度灌溉水源、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加强用水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是衡量灌溉管理水平和灌溉水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技术手段。黑龙江省水土资源丰富,大中型灌区325处,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大部... 灌区量水作为用水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合理调度灌溉水源、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加强用水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是衡量灌溉管理水平和灌溉水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技术手段。黑龙江省水土资源丰富,大中型灌区325处,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大部分灌区量水工作发展比较落后,影响了灌区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大力发展量水来促进灌区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量水 对策
下载PDF
秸秆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生产能力影响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吴昱 赵雨森 +2 位作者 刘慧 王艳阳 冯鼎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7-256,共10页
采用径流小区试验,选取不施用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25 t/hm^2(T1)、50 t/hm^2(T2)、75 t/hm^2(T3)和100 t/hm^2(T4)5个处理,分析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持水能力、水土保持效应、节水增产效应等能够反映土地生产能力的指标的... 采用径流小区试验,选取不施用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25 t/hm^2(T1)、50 t/hm^2(T2)、75 t/hm^2(T3)和100 t/hm^2(T4)5个处理,分析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持水能力、水土保持效应、节水增产效应等能够反映土地生产能力的指标的影响,建立基于Gumbel Copula函数的不同生物炭施用量下黑土区坡耕地生产能力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养分分布更为均匀,土壤有效P、速效K、pH值和有机质含量呈线性递增趋势,土壤铵态N含量呈指数增长;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最大含量均与生物炭施用量正相关,且高施炭量处理对于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低施炭量处理;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年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均呈线性递减,减流率和减沙率均呈对数函数递增,而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则先增后减,呈抛物线型变化。基于Gumbel Copula函数计算的土地生产能力评价结果较为理想,计算的土地生产能力指数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S型"曲线递增,土壤理化性质、持水能力和水土保持效应指数均呈线性递增,而节水增产效应指数则呈抛物线型先增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黑土区 土地生产能力 Gumbel COPULA函数 熵权
下载PDF
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魏永霞 石国新 +2 位作者 冯超 吴昱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9-320,共12页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4年的观测。2015年按照生物炭的施加量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4年的观测。2015年按照生物炭的施加量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随施炭量的增加土壤容重呈逐渐降低趋势、孔隙度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施用年限越长,作用越明显;连续4年广义土壤结构系数(GSSI)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土壤三相结构距离指数(STPSD)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均在第2年C50处理取得最大(小)值(98.31、4.87),同时土壤三相比最接近理想状态;连续4年大于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随施炭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在第2年C50处理取得最大值;连续4年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各年份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提高最多的分别为C50(46.1%、76.6%)、C50(46.4%、85.4%)、C25(33%、100.7%)、C25(23.9%、103.2%);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均可提高大豆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质量,在第2年C50处理增产最大,增产率为33.3%,同时产量可持续性最强,产量可持续性特征指数(SYI)为0.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广义结构系数 三相结构距离指数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产量可持续性指数
下载PDF
三江平原综合治理及水资源合理利用工程模式 被引量:18
10
作者 姚章村 夏广亮 +1 位作者 孔令波 朱春凯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探索三江平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工程优化模式 ,因地制宜组装“闸池井机、沟管洞缝” ,形成“挡引、排灌、降蓄、采补、水旱、种养”
关键词 水资源 综合治理 优化模式 三江平原
下载PDF
浅谈食品工业废水处理 被引量:15
11
作者 夏永红 夏禹 刘清慧 《现代化农业》 2009年第10期18-21,共4页
概述了我国食品工业废水的近况及食品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处理食品工业废水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 食品工业废水 危害 处理工艺
下载PDF
挠力河流域龙头桥水库对坝址下游湿地水文过程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正茂 孙永贺 +1 位作者 吕宪国 赵艳波 《湿地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01-207,共7页
在调查挠力河流域龙头桥水库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利用宝清和菜咀子两个水文站实测的水位和流量等观测数据,研究了龙头桥水库建设与运行对坝址下游(宝清水文站和菜咀子水文站之间)湿地的水文过程影响.龙头桥水库对坝址下游... 在调查挠力河流域龙头桥水库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利用宝清和菜咀子两个水文站实测的水位和流量等观测数据,研究了龙头桥水库建设与运行对坝址下游(宝清水文站和菜咀子水文站之间)湿地的水文过程影响.龙头桥水库对坝址下游湿地水文过程的影响主要为:①使湿地径流量季节性变化幅度减小;②使河流湿地冰封期连底冻现象发生频率增加,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出现了4月份河流连底冻现象,并且1999~2006年期间12月份河流连底冻现象的发生频率高达87.5%;③减少了进入湿地的径流总量;④使河流湿地的地表水位下降;⑤减少了河流湿地的地下水补充量;⑥水库对湿地水文过程影响带来了一些负面生态效应,如进入湿地的营养物质减少,湿地生物的越冬环境受到破坏等.建议在每年4月、9~12月期间,龙头桥水库增加向下游的放水量,并保证水流流量不小于3 m3/s;减少挠力河流域上游水田种植面积,将水库在灌溉和发电方面的功能主要转换为防洪和下游湿地生态水量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过程 生态效应 龙头桥水库 挠力河流域 湿地
下载PDF
兴凯湖最低生态安全水位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正茂 吕宪国 +1 位作者 武海涛 赵艳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0,25,共4页
基于兴凯湖1914~1957年水位过程变化线和水位-面积-库容曲线,通过计算兴凯湖多年平均和80%保证率水平年的来水量,并结合近期和远期需水量,对其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兴凯湖具有较大的调节功能,即使连续6年出现历史上水... 基于兴凯湖1914~1957年水位过程变化线和水位-面积-库容曲线,通过计算兴凯湖多年平均和80%保证率水平年的来水量,并结合近期和远期需水量,对其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兴凯湖具有较大的调节功能,即使连续6年出现历史上水位从多年平均水位下降至历史最低水位。兴凯湖也能满足近期和远期水量需求。经分析、计算和推理,认为以1925年兴凯湖水位67.88m为最低生态水位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生态水位 水量平衡 水资源
下载PDF
道路桥梁设计中的隐患及解决措施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一兵 《黑龙江科学》 2015年第1期56-57,共2页
道路桥梁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公路交通的核心组成部分,道路桥梁建设顺利,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有了保障,反之,如果道路桥梁出现设计和施工的隐患和问题,那么非但会影响公路交通的畅通,而且还会形成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风险与威胁。本研究以... 道路桥梁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公路交通的核心组成部分,道路桥梁建设顺利,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有了保障,反之,如果道路桥梁出现设计和施工的隐患和问题,那么非但会影响公路交通的畅通,而且还会形成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风险与威胁。本研究以道路桥梁建设中的设计工作为中心,展开了道路桥梁设计隐患的相关研究,在分析道路桥梁设计中存在问题和隐患的基础上,提供了解决道路桥梁设计隐患和问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桥梁设计 隐患 工程质量 设计水平:设计理念 设计时间
下载PDF
酸雨及其危害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大本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论述了酸和酸雨的含义,世界酸性气体排放状况。阐述了酸雾、酸粒、酸雨对人类健康,水域和森林的影响。提出了治理酸雨,保护环境的途径。
关键词 酸雨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临界值 人类健康
下载PDF
宝山农场水资源优化配置实践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施树有 祝玉民 +1 位作者 杜崇 姚章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7年第2期7-10,共4页
宝山农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采取以开采地下水资源为主,发展打井种稻经济,井灌稻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94%,占土地面积的57.4%,地下水开采强度是垦区榜首。经初步研究,地下水不仅不会超采,且使地下水位处于理想埋深,达到兴利除害,可集抗灾... 宝山农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采取以开采地下水资源为主,发展打井种稻经济,井灌稻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94%,占土地面积的57.4%,地下水开采强度是垦区榜首。经初步研究,地下水不仅不会超采,且使地下水位处于理想埋深,达到兴利除害,可集抗灾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为一体,实现农场水资源优化配置。而且发展了农场农业经济,使原典型贫困农场(涝渍灾害所至),一举脱贫致富,现已成农垦负债率最低的农场之一。由于打井种稻符合"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原则,可成为垦区发展现代生态水利和"循环经济"的先导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井种稻 工省效宏 优化配置 理想埋深 生态水利 循环经济
下载PDF
生物炭对坡耕地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与预测 被引量:15
17
作者 魏永霞 王鹤 +1 位作者 刘慧 吴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2-312,共11页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东北黑土区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影响的持续性,于2016—2018年在3种典型坡度的坡耕地上开展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土壤养分指标、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影响的持续性...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东北黑土区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影响的持续性,于2016—2018年在3种典型坡度的坡耕地上开展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土壤养分指标、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影响的持续性,并采用改进的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对大豆产量进行预测,进而确定生物炭一次性施入后的增产作用年限。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使土壤团聚体直径d<0.2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明显减少、d>0.25mm的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施用生物炭使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例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使土壤不稳定团LT粒指数ELT减小,即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高,该稳定性增强幅度随坡度增大、施炭后时间延长而减小;施加生物炭使土壤pH值、铵态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这4个指标显著增加(P<0.05),最大增长率分别为17.88%、27.23%、20.31%、17.51%,施炭后土壤养分等级有所上升,土壤肥力增强,增强效果与施炭后年限呈负相关,但生物炭对有效磷含量并无明显影响;施加生物炭后,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质量、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增产率高达26.29%,并且坡度越大、施炭年限越长,各指标增加幅度越小,各因素对大豆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施炭与否、坡度、施炭后年限;改进的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精度较高,预测单次施用生物炭后大豆增产有效时间为5~6年。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生物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湿稳性团聚体 土壤肥力 大豆产量 灰色预测 持续效应
下载PDF
植被变化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苗连朋 温仲明 张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81,共7页
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TM影像和降雨、径流泥沙数据,基于统计学和RS/GIS技术方法,分析了流域植被与水沙之间的响应关系及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2003-2005年与80年代相比,降雨增加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增加8.1%、47.5%... 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TM影像和降雨、径流泥沙数据,基于统计学和RS/GIS技术方法,分析了流域植被与水沙之间的响应关系及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2003-2005年与80年代相比,降雨增加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增加8.1%、47.5%;人类活动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减少23.4%、55.6%;人工林草植被减少径流量、泥沙量为0.228亿m3、543.478万t,自然恢复植被减少径流量、泥沙量为0.121亿m3、152.970万t;人工林草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占人类活动贡献的46.94%、30.64%,而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占24.97%、8.62%。植被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自然恢复植被减水减沙比重增大,"封育"措施在流域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自然恢复植被 减水减沙效益 延河流域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天霄 付强 孟凡香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8,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2000~2014年13个地市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土地面积等数据,采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基尼系数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量大致呈现东西两侧... 基于黑龙江省2000~2014年13个地市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土地面积等数据,采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基尼系数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量大致呈现东西两侧贫乏,中部和西北部丰富特点,而耕地面积大致呈现东西两侧较多,中部和西北部较少特点;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时空差异较大,全省仅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鹤岗市和牡丹江市多年平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超过全省平均值1.79×104m3·hm^(-2);不同年份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呈现一定波动性,但波动性不大,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仅0.1903,多年平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为0.4687,属于匹配较差。随时间推移,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具有明显先增后降趋势,2008年达到最大值0.5307,随后减小。研究结果对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和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资源 时空匹配格局 基尼系数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黑龙江省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旱直播水稻生长生理与节水效应 被引量:14
20
作者 魏永霞 侯景翔 +3 位作者 吴昱 刘慧 汝晨 杨军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3-264,共12页
为了探讨东北黑土区水稻高效节水种植模式,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庆安县采用测坑微区试验,研究了旱直播对水稻光合特性、各器官生物产量、干物质累积速率、根冠比、伤流强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和产量因子等... 为了探讨东北黑土区水稻高效节水种植模式,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庆安县采用测坑微区试验,研究了旱直播对水稻光合特性、各器官生物产量、干物质累积速率、根冠比、伤流强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和产量因子等的影响。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滴灌旱直播(DH)、漫灌旱直播(MH)和常规插秧淹灌(CK),并以CK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DH与MH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分蘖末期除外)、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以及叶、鞘、茎、穗等冠部干物质累积量、冠部干物质累积速率(分蘖中期至末期除外)、冠部最大累积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均低于CK,但WUEl、根部干物质累积量(分蘖前期和中期除外)、根部干物质累积速率、根系活力(分蘖中期与拔节孕穗期除外)均高于CK。3个处理的胞间CO2浓度Ci整个生育期波动幅度不大。根部和总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及各生育期根冠比以DH最大,CK最小。DH与MH处理的千粒质量和结实率较CK下降不显著(P>0.05),穗长和穗粒数下降显著(P<0.05),有效穗数上升显著(P<0.05)。DH较CK、MH分别节省灌溉用水63.88%和39.52%,WUEy分别提高2.66倍和1.64倍。滴灌旱直播种植不仅大幅度减少了灌溉用水量,显著提高了水稻的WUEy,而且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水稻种植模式的选取提供技术支撑,对保障黑土区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直播水稻 光合特性 生物量 干物质累积 伤流强度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