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传播时代新闻宣传能力的提升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鹏翔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4期166-167,共2页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新闻宣传作为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兴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前背景下的新闻宣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宣传...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新闻宣传作为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兴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前背景下的新闻宣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宣传基本特征,包括宣传信息的多元化以及新闻宣传的实时性,其次着重分析了新媒体传播时代下的新闻宣传现状,最后提出了新闻宣传能力的提升途径,期望以此来转变新闻工作者的传统理念,通过对正确舆论方向的把握,推动我国新闻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新闻宣传 宣传能力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发展路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志华 《中国报业》 2018年第17期52-53,共2页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国际传播格局发生巨变,也为中国媒体实现国际传播领域的"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发展路径,即做好媒体融合的乘法、向用户思维转变实现精准传播和努力推动本土化发展,旨在为中...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国际传播格局发生巨变,也为中国媒体实现国际传播领域的"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发展路径,即做好媒体融合的乘法、向用户思维转变实现精准传播和努力推动本土化发展,旨在为中国媒体创新国际传播、在国际舆论场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国际传播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形象·素质·意识——电视节目主持人三要素 被引量:3
3
作者 牛燕萍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频道形象 大众传播媒介 科学文化水平 节目收视率 党的路线
原文传递
广播电视“走出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敬民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22,共3页
对外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社会,对外传播的手段更加丰富,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通过走出国门的方式开展对外传播就成为必然。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广... 对外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社会,对外传播的手段更加丰富,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通过走出国门的方式开展对外传播就成为必然。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广播电视机构如何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进行更加有效的传播是值得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机构 “走出去” 对外传播 社会文化 国家形象 国家利益
原文传递
发挥电视媒体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雷英 胡生林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年第9期121-122,128,共3页
农业信息化根本是农民信息化,适宜农民的信息接收非电视媒体莫属,创作适宜农民的信息内容,改进电视媒介、整合媒介资源适应农业信息化需求,是电视媒体服务的追求。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电视媒体 农民
下载PDF
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成功突破--电视剧《士兵突击》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向辉 王建勋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81,共2页
随着激越的军号声响起,一部事前没有大规模宣传推介,没有用大牌明星,没有爱情甚至没有一个女人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拉开了帷幕。《士兵突击》突破了以往军事题材电视剧宏大主题和塑造英雄人物的套路,从个体入手,自下而上地写... 随着激越的军号声响起,一部事前没有大规模宣传推介,没有用大牌明星,没有爱情甚至没有一个女人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拉开了帷幕。《士兵突击》突破了以往军事题材电视剧宏大主题和塑造英雄人物的套路,从个体入手,自下而上地写人叙事,成为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难得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题材电视剧 士兵 解读 电视连续剧 英雄人物 写人叙事 自下而上
原文传递
致力汉语国际推广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中国黄河电视台对外传播实践与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4
7
作者 满秀彦 李磊明 +1 位作者 张霞 吕志钢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共4页
中国黄河电视台一直遵循"汉语教育为主、东方人文为辅"的定位,致力于打造"海外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电视媒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经过25年的努力与积淀,该台已成为中国电视外宣独具特色的主平台之一。面对新的国... 中国黄河电视台一直遵循"汉语教育为主、东方人文为辅"的定位,致力于打造"海外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电视媒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经过25年的努力与积淀,该台已成为中国电视外宣独具特色的主平台之一。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媒体融合时代多样化的传播形态,中国黄河电视台正努力转型,紧抓汉语国际推广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的历史机遇,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寻求多方合作,在创新求变中扩大在海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河电视台 汉语国际推广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原文传递
对情感类节目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江涛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1,共2页
不久前闭幕的第二届“东方情感文化论坛”出台了首部《中国情感类电视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该报告指出,全国情感类电视节目2006年广告投放额接近40亿元,比当年电视选秀节目的30多亿元广告收入还要多。与2006年相比,2007年... 不久前闭幕的第二届“东方情感文化论坛”出台了首部《中国情感类电视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该报告指出,全国情感类电视节目2006年广告投放额接近40亿元,比当年电视选秀节目的30多亿元广告收入还要多。与2006年相比,2007年上半年全国市场情感谈话类节目的收视也成长明显,在晚间9点半的“后黄金时段”,情感节目往往可以成为同时段收视冠军。可以说,情感故事类栏目目前已经成为晚间黄金时段惟一能够与电视剧相抗衡的栏目,成为不少电视频道实施差异化编排、非同质化竞争的一个主要选择。这在以电视剧为主导的卫视晚间黄金时段竞争格局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类节目 冷思考 黄金时段 电视节目 谈话类节目 同质化竞争 市场报告 情感文化
原文传递
流媒体技术与网络广播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翠萍 《西部广播电视》 2005年第10期3-5,共3页
简述流媒体技术基础及在网络广播中的应用。介绍了流媒体播放方式,流媒体服务平台。
关键词 流媒体 流式传输 网上广播 播放软件
下载PDF
三多:真多 情多 拗多——《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形象解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向辉 王建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形象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思考。他是真实可信的形象,每个人都能够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又是立体多层面的形象,每个人也能够从他身上得出对生命的感悟。可是,对于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形象,却很难准确概括...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形象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思考。他是真实可信的形象,每个人都能够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又是立体多层面的形象,每个人也能够从他身上得出对生命的感悟。可是,对于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形象,却很难准确概括他的性格特征。仅从许三多的名字入手,解说"三多"的含义,就是真多、情多、拗多,这三点在人物形象中是交叉的,不分你我的,许三多的性格就是这样一个凝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多 形象
下载PDF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雯欣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94,共2页
角色原是一个戏剧专业词汇,专指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后来扩展到影视剧和其他领域。每个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都是观众心目中的一个“角色”。如与被采访人一起流泪的倪萍,在观众心中是邻家大姐的角色;朱军是亲切大哥的角色;杨澜... 角色原是一个戏剧专业词汇,专指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后来扩展到影视剧和其他领域。每个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都是观众心目中的一个“角色”。如与被采访人一起流泪的倪萍,在观众心中是邻家大姐的角色;朱军是亲切大哥的角色;杨澜是知识女性的角色;鞠萍是儿童伙伴的角色……可以说,一个节目主持人,在其所主持的节目中都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 角色定位 素质 专业词汇 人物形象 “角色” 知识女性 影视剧
原文传递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操作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志华 《中国报业》 2018年第21期43-45,共3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党和政府愈来愈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出了高标准新要求。本文从如何做好"中国故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党和政府愈来愈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出了高标准新要求。本文从如何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入手,着力探讨打造融通中外的传播体系、提升对外传播实效的操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媒体融合环境下对外传播创新尝试——以中国黄河电视台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进 《中国报业》 2016年第1期70-72,共3页
当前时代,融合发展给媒体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海外传播作为我国传播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要不断适应这一大趋势。本文以中国黄河电视台为例,对其在平台、内容、覆盖、推广四个方面的最新策略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当前我国媒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对外传播 创新 黄河电视台
原文传递
试析“策划”在法制节目创作中的作用
14
作者 赵海冰 段瑞忠 傅江涛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电视法制节目 节目策划 节目信息 新闻价值 文化品位 节目播送
原文传递
发现平凡中的美——新闻专题《他的生命里没有盲区》的纪实特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荣青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8-139,共2页
纪实采访,就是采访处于自然状态的人,就是在不妨碍、不干预被采访者生活的情况下,充分运用电视的纪实手法,完整展示人物活动流程,真实展开与人物的对话交流,采访的过程即是拍摄的过程。一位盲人青年熟练地摆弄着录音机,歌曲《满天繁星... 纪实采访,就是采访处于自然状态的人,就是在不妨碍、不干预被采访者生活的情况下,充分运用电视的纪实手法,完整展示人物活动流程,真实展开与人物的对话交流,采访的过程即是拍摄的过程。一位盲人青年熟练地摆弄着录音机,歌曲《满天繁星属于你》的旋律瞬间流淌而出,响彻了整个房间。在优美的旋律中,他渐渐投入了、痴迷了,缓缓地走到窗前,仰望天空,好像看到了从窗外射入的光,看到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手法 新闻专题 被采访者 电视专题 电视新闻 中国新闻奖 吹拉弹唱 蒙太奇手法 《二泉映月》 专题节目
原文传递
关于发展与繁荣广播剧的六点建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敬民 《中国广播》 2009年第5期16-18,共3页
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就广播剧的生产与发展问题做了重要批示,他强调指出:“广播剧发展的当务之急,不是业务和理论研究,而是如何向电视剧学习,走市场的路子。出精品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靠输血肯... 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就广播剧的生产与发展问题做了重要批示,他强调指出:“广播剧发展的当务之急,不是业务和理论研究,而是如何向电视剧学习,走市场的路子。出精品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靠输血肯定是没有出路的:”这一批示明确了当前广播剧创作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标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广播剧创作和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剧创作 繁荣 国家广电总局 可持续发展 副局长 电视剧 批示 精品
下载PDF
广电的全媒体时代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敬民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33,共2页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席卷而来,广电行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并激烈竞争的态势,媒体竞...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席卷而来,广电行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并激烈竞争的态势,媒体竞争也不再是同质媒体间的竞争,而是多极面、多媒体的竞争,打的是媒体"立体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电行业 全媒体 激烈竞争 新兴媒体 高新技术 数字技术 传统媒体 媒体竞争
原文传递
浅谈数字图像处理
18
作者 禹金华 《山西科技》 2008年第6期63-64,共2页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宇宙探测、遥感、生物医学、工农业生产、军事、公安、办公自动化、视频和多媒体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物学、医学...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宇宙探测、遥感、生物医学、工农业生产、军事、公安、办公自动化、视频和多媒体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处理 技术
下载PDF
新闻媒体应为“一带一路”做好宣传报道
19
作者 赵建荣 《科技传播》 2017年第11期7-9,共3页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110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就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面对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范伟国...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110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就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面对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范伟国和胡晓光的采访,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给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一项意义重大、具有团结性质、顺应时代要求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对当今世界经济的碎片化趋势构成制衡。这一构想旨在赋予经济增长以全面的、不可分割的性质,就像对俄罗斯来说具有优先意义的欧亚经济联盟项目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闻 媒体 宣传报道
下载PDF
中国电视对外宣传的大手笔——参加“感知陕西,尽览人文”全国电视联合采访活动随想
20
作者 李磊明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85,共2页
2012年7月4日至15日,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感知陕西,尽览人文”全国电视联合采访活动,是中国电视对外宣传的大手笔。这次活动,对于展现陕西的人文魅力和发展活力,展示陕西“绿色、现代、和谐、开放、奋进... 2012年7月4日至15日,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感知陕西,尽览人文”全国电视联合采访活动,是中国电视对外宣传的大手笔。这次活动,对于展现陕西的人文魅力和发展活力,展示陕西“绿色、现代、和谐、开放、奋进”的新形象,提升陕西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作为这次活动的参加者,感触颇深,这次活动的许多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对外宣传 人文魅力 采访活动 陕西 感知 中国 随想 中央电视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