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5—1999年黄河三角洲东部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艳芬 张杰 +3 位作者 马毅 单凯 靳晓华 王进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04-2911,共8页
基于1995和1999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黄河改道清8汊(1996年)前后的1995—1999年黄河三角洲东部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现行流路入海口处)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以及影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基于1995和1999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黄河改道清8汊(1996年)前后的1995—1999年黄河三角洲东部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现行流路入海口处)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以及影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5—1999年,保护区湿地仍以天然湿地为主,人工湿地比重极小,期间非湿地面积大幅增加,而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则呈下降趋势,其中,裸露淤泥质滩涂和沼泽湿地面积明显萎缩;尽管保护区湿地景观类型、形状、结构的变化程度不均一,且各景观类型在空间分布上的团聚程度变化不均衡,但总的看来,保护区景观整体结构趋于复杂化,破碎化程度有所加深,内部各景观类型从大块连续的镶嵌分布向小块离散分布转变;影响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3个:黄河改道、黄河断流和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道 黄河三角洲 湿地 景观格局
原文传递
氮沉降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朱敏 张振华 +7 位作者 于君宝 吴立新 韩广轩 杨利琼 邢庆会 谢宝华 毛培利 王光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7-529,共13页
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kgN·hm–2·a–1)、低氮(LN,50kgN·hm–2·a–1)和高氮(HN,100kgN·hm–2·a–1)。利用L... 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kgN·hm–2·a–1)、低氮(LN,50kgN·hm–2·a–1)和高氮(HN,100kgN·hm–2·a–1)。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氮沉降促进了芦苇湿地土壤呼吸作用,LN和HN处理使芦苇生长季(6–10月)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比CK分别提高19%和58%。积水改变了芦苇湿地土壤呼吸日动态。地面无积水时,各处理土壤呼吸日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地面有积水时,土壤呼吸日动态峰值推后或无单峰型波动规律。积水影响土壤呼吸作用对温度的响应。地面无积水时,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均与气温呈极显著的正指数相关关系,气温分别解释了CK、LN和HN处理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69.9%、64.5%和59.9%;地面有积水时,各处理土壤呼吸与气温相关性不显著。CK、LN和HN处理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分别为1.68、1.75和1.68,表明LN处理增强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HN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芦苇湿地 土壤呼吸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黄河口潮间盐沼湿地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3
作者 邢庆会 韩广轩 +5 位作者 于君宝 吴立新 杨利琼 毛培利 王光美 谢宝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966-4979,共14页
潮间盐沼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独特,生态系统CO2交换存在着极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用2012年黄河口潮间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生长季(4—10月)连续的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潮间盐沼湿地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 潮间盐沼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独特,生态系统CO2交换存在着极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用2012年黄河口潮间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生长季(4—10月)连续的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潮间盐沼湿地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Reco)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长季,生态系统NEE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尺度上,表现为白天CO2净吸收,夜间CO2净释放,NEE日平均值为-0.38 g CO2m-2d-1;月尺度上,平均气温最高的7月生态系统释放CO2最多(15.16 g C/m2),6月生态系统吸收CO2最多(25.07 g C/m2)。潮间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CO2交换受到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温度(Ts)、土壤含水量(SWC)和潮汐淹水的共同影响。白天NEE主要受控于PAR,且生态系统表观初始光能利用率(α)和最大光合速率(NEEsat)分别在6月和5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086±0.0019)μmol CO2μmol-1光子和(4.79±1.52)μmol CO2m-2s-1。夜间NEE随Ts呈指数增加趋势,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为1.33,且SWC越高,Q10值越大。研究典型晴天(6月19日—6月25日)表明,潮汐淹水增强了生态系统白天对CO2的吸收,同时也增强了夜间CO2释放,研究时段内,潮汐淹水使生态系统净CO2吸收增加了0.76 g CO2m-2d-1。整个生长季,黄河口潮间盐沼湿地生态系统表现为CO2的汇,NEE为-22.28 g C/m2(其中,吸收118.34 g C/m2,释放96.28 g C/m2)。研究结果利于对潮间盐沼湿地源汇功能和影响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 潮间盐沼湿地 潮汐淹水
下载PDF
刈割加淹水对互花米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谢宝华 王安东 +5 位作者 赵亚杰 朱书玉 宋建彬 韩广轩 管博 张俪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7-423,共7页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探索环保、经济、有效地防治互花米草的技术对保护我国海滩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人工气候室(20~25℃)的盆栽实验,研究刈割与淹水对互花米草萌发和幼苗...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探索环保、经济、有效地防治互花米草的技术对保护我国海滩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人工气候室(20~25℃)的盆栽实验,研究刈割与淹水对互花米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持续4个月,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进行了2次刈割,首次刈割是在互花米草生长季结束时,3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刈割。首次刈割后持续淹水至实验结束,淹水处理设计0、5、10、20 cm四个淹水深度。首次刈割后各淹水处理互花米草根茎上迅速萌发克隆苗,种子的萌发比克隆苗晚约3个月。不同淹水深度对克隆苗的萌发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克隆苗株数、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均随淹水深度增加而减少。第二次刈割后各淹水处理均没有再萌发克隆苗,但有少量种子实生苗,其中20 cm水深处理的实生苗数量最少。刈割加淹水可以很好地抑制互花米草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据此建议互花米草防治方案为:在春季萌芽前,修筑堤坝,保持淹水20 cm,在营养生长期后期贴地刈割互花米草,继续淹水,第二年重复同样的刈割和淹水。为防止二次入侵,需要在邻近的互花米草分布区同时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 刈割 淹水 黄河三角洲 克隆苗 实生苗
原文传递
阴天和晴天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初小静 韩广轩 +5 位作者 邢庆会 于君宝 吴立新 刘海防 王光美 毛培利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1-673,共13页
云量以及大气气溶胶含量变化引起的阴天和晴天会对局地的微气候环境产生综合效应,影响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时引起环境因子的变化,最终对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产生影响。该文通过涡度相关系统以及微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黄河三角... 云量以及大气气溶胶含量变化引起的阴天和晴天会对局地的微气候环境产生综合效应,影响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时引起环境因子的变化,最终对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产生影响。该文通过涡度相关系统以及微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NEE以及环境要素进行了观测。在自然条件下选择12对相邻阴天和晴天数据,在生物要素(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土壤水分以及养分特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揭示了阴天和晴天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NEE的光响应和温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2对阴天和晴天生态系统NEE的日平均动态均呈"U"型曲线,但阴天NEE的变幅较小。晴天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NEE的日均值显著高于阴天(p<0.01)。阴天和晴天湿地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均呈直角双曲线关系,但晴天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Amax)显著大于阴天(p<0.01),同时白天生态系统呼吸(Reco,daytime)也显著大于阴天(p<0.01)。不论阴天还是晴天,Reco,daytime与气温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晴天湿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5.5)远大于阴天(1.9)。阴天和晴天昼间PAR差值以及气温差值对NEE差值的协同影响达到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天 晴天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 白天生态系统呼吸 光响应 温度响应
原文传递
开垦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利琼 韩广轩 +5 位作者 于君宝 吴立新 朱敏 邢庆会 王光美 毛培利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3-516,共14页
近年来,由于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自然湿地被大面积地垦殖为农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该研究通过涡度相关法,对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和开垦多年的棉... 近年来,由于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自然湿地被大面积地垦殖为农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该研究通过涡度相关法,对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和开垦多年的棉花(Gossypium spp.)农田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进行了对比观测,以探讨该地区典型生态系统NEE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揭示开垦对芦苇湿地NEE和碳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NEE的日平均值各月均呈明显的"U"型变化曲线,非生长季NEE的变幅很小。生长季湿地生态系统日最大净吸收值和释放值分别为16.04gCO2·m–2·d–1(8月17日)和14.95gCO2·m–2·d–1(8月9日);农田生态系统日最大净吸收值和释放值分别为18.99gCO2·m–2·d–1(8月22日)和12.23gCO2·m–2·d–1(7月29日)。生长季白天两个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呈直角双曲线关系;非生长季NEE主要受土壤温度(Ts)的影响;生态系统生长季夜间NEE受Ts和土壤含水量(SWC)的共同影响;湿地和农田的生态系统呼吸熵(Q10)分别为2.30和3.78。2011年生长季,黄河三角洲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CO2的汇,总净固碳量分别为780.95和647.35gCO2·m–2,开垦降低了湿地的碳吸收能力;而在2011年非生长季,黄河三角洲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CO2的源,CO2总释放量分别为181.90和111.55gCO2·m–2。全年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总净固碳量分别为599.05和535.80gCO2·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 开垦 芦苇湿地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青海湖斑头雁(Anser indicus)繁殖期的活动性、栖息地利用及其与人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冬平 张国钢 +5 位作者 江红星 单凯 侯韵秋 戴铭 楚国忠 星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201-5208,共8页
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导致青海湖数千只斑头雁和中国其他地区大量家禽死亡。首次应用无线电遥测和颈环标记法对青海湖疫区斑头雁在繁殖期的活动性、栖息地利用及其与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斑头雁主要在蛋岛繁殖,在泉湾、尕日拉、黑... 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导致青海湖数千只斑头雁和中国其他地区大量家禽死亡。首次应用无线电遥测和颈环标记法对青海湖疫区斑头雁在繁殖期的活动性、栖息地利用及其与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斑头雁主要在蛋岛繁殖,在泉湾、尕日拉、黑马河口、铁卜加河口等地觅食。斑头雁在青海湖的活动区为(309.63±172.72)km2,活动核心区大小为(49.30±19.61)km2。个体在不同阶段的活动区大小无显著差异。不同繁殖阶段间活动区较稳定,平均有超过一半(56.6%±24.9%)的活动点落入上一阶段的活动区中。由于成鸟在繁殖后期带领幼鸟离开繁殖场所,因而繁殖中、后期的活动区稳定性相对较差。斑头雁对河口、沼泽、草地和湖泊的利用率依次减少。随着繁殖季节的推移,斑头雁对河口的利用率逐渐减小,对沼泽的利用率则逐渐增加。对斑头雁与人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地点方面,斑头雁在蛋岛、黑马河口和泉湾与人的接触强度最大;在时间方面,5月份斑头雁与人的接触强度最大。在这些时间和地点,加强旅游管理和对牧民的宣传对禽流感防控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头雁 青海湖 禽流感 活动区 栖息地利用 接触强度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利琼 韩广轩 +5 位作者 于君宝 吴立新 朱敏 邢庆会 王光美 毛培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15-2422,共8页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2011年生长季的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进行了观测,研究湿地NEE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芦苇湿地的NEE日变化均呈"U"形曲线,CO2最大净吸收率和释放率的日均值分别为(0.4...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2011年生长季的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进行了观测,研究湿地NEE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芦苇湿地的NEE日变化均呈"U"形曲线,CO2最大净吸收率和释放率的日均值分别为(0.44±0.03)和(0.16±0.01)mg CO2·m-2·s-1;芦苇湿地NEE、生态系统呼吸(R eco)、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季节变化均呈现生长旺季(7—9月)较高、生长初期(5—6月)和生长末期(10—11月)较低的趋势;R eco和NEE在8月达到峰值,GPP在7月达到峰值.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CO2交换受到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温度(T s)和土壤体积含水量(SWC)的共同影响.白天NEE与PAR呈直角双曲线关系;5 cm深处T s与夜间生态系统呼吸(R eco,n)呈指数关系,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为2.30,SWC和T s是影响芦苇湿地Reco,n的主要因子.在整个生长季,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明显的CO2的汇,总净固碳量为780.95 g CO2·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CO_2 交换 总初级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芦苇湿地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初小静 韩广轩 +2 位作者 朱书玉 吕卷章 于君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91-2100,共10页
通过涡度相关和微气象观测技术,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NEE)以及环境、生物因子进行了观测,探究湿地NEE变化规律及环境和生物因子对NE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生长季NEE呈明显"U"型曲线,非生长季变幅较... 通过涡度相关和微气象观测技术,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NEE)以及环境、生物因子进行了观测,探究湿地NEE变化规律及环境和生物因子对NE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生长季NEE呈明显"U"型曲线,非生长季变幅较小;在季节尺度上,NEE生长季波动较大,表现为碳汇,非生长季波动较小,表现为碳源;在年尺度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总净固碳量为-247 g C·m^(-2).白天NEE主要受控于光合有效辐射(PAR),且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量(α)与白天生态系统呼吸(R_(eco,d))均于8月达到最大值,最大光合速率(A_(max))于7月达到最大值;夜间NEE随气温(T_a)呈指数增加趋势,生态系统的温度敏感系数(Q_(10))为2.5,且土壤含水量(SWC)越高,Q_(10)值越大.非生长季NEE只与净辐射(R_n)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其他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生长季NEE与R_n、T_a、土壤10cm温度(T_(s10))等环境因子以及叶面积指数(LAI)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但与地上生物量(AGB)无显著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R_n和LAI对生长季NEE的协同影响达到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 温度敏感系数 光响应 温度响应 生物因子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补水条件下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情景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翀 刘高焕 +4 位作者 王新功 葛雷 范晓梅 王瑞玲 单凯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6-2034,共9页
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现状,设计了三种湿地修复水量预案。利用水文模型SOBEK和地下水模型Visual Modflow对不同补水预案下湿地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将水文模拟结果与湿地立地条件、植被条件在景观决策支持模型LEDESS框架下进行集成,对三... 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现状,设计了三种湿地修复水量预案。利用水文模型SOBEK和地下水模型Visual Modflow对不同补水预案下湿地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将水文模拟结果与湿地立地条件、植被条件在景观决策支持模型LEDESS框架下进行集成,对三种补水预案下湿地修复情景进行模拟和评价。研究表明,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恢复,根据区域湿地条件差异,其恢复目标及所需要的适宜水量也有所不同。一千二管理区宜采用最大引水预案,提高涉禽鸟类的生境适宜性;黄河口管理区宜采用最小水量预案,同时应降低生境干扰以改善栖息地质量;对于大汶流管理区,中等水量对于涉禽类和游禽类的生境都有较大改善。本研究将水文过程与景观过程进行集成,利用情景模拟方法,为湿地恢复决策提供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恢复 模拟 决策支持
原文传递
不同生境条件下中国柽柳空间分布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欣胜 崔保山 +2 位作者 孙涛 吕卷章 路峰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2期142-149,共8页
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黄河三角洲中国柽柳的生境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高盐干旱型生境,低盐干旱型生境和低盐湿润型生境;同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生境中中国柽柳在不同尺度下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盐干旱和低盐干旱生境中龄级2... 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黄河三角洲中国柽柳的生境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高盐干旱型生境,低盐干旱型生境和低盐湿润型生境;同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生境中中国柽柳在不同尺度下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盐干旱和低盐干旱生境中龄级2的中国柽柳以及低盐湿润生境中龄级3的中国柽柳在所有尺度范围内都呈随机分布,而其它龄级在不同生境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较显著差异,说明黄河三角洲低龄级和高龄级中国柽柳能够通过调整空间分布模式来适应适应水盐平衡变化等生态过程;不同生境中的中国柽柳各龄级之间关系在不同尺度内呈正相关概率要大于呈负相关概率,个别尺度上某些龄级之间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柽柳 生境 空间分布格局 黄河三角洲 湿地
下载PDF
碱蓬和盐地碱蓬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贡献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百敏 宗美娟 刘月良 《山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碱蓬属 2种植物碱蓬和盐地碱蓬的花粉形态 ,并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盐地碱蓬 4种生态变式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花粉粒外部形态成球形 ;大小在15 .4~ 2 4 .0 μm之间 ;具散萌发孔 ,萌发...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碱蓬属 2种植物碱蓬和盐地碱蓬的花粉形态 ,并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盐地碱蓬 4种生态变式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花粉粒外部形态成球形 ;大小在15 .4~ 2 4 .0 μm之间 ;具散萌发孔 ,萌发孔数量在 4 6~ 6 5之间 ,萌发孔直径为 3.1~ 5 .4 μm ;花粉粒表面光滑 ,其上散布许多颗粒状小突起 ,萌发孔上亦有数目不等的小突起。以上数值在不同种间有较明显的差异 ,在盐地碱蓬不同生态变式间亦有差异 ,但差异较小。这些细微的特征差异可为碱蓬属植物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分类 碱蓬属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群落组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卷章 朱书玉 +6 位作者 赵长征 赵连生 杜相海 徐茂水 单凯 于海玲 王立东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共5页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的群落组成研究表明 :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形目鸟类 7科 2 0属 48种 ,种群数量大 ,群落组成稳定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hang形目 鸟类 群落组成 分布区
全文增补中
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经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宏伟 冯伟田 王立冬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65-167,共3页
针对目前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的不足,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绿色产业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深加工,实施三绿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 针对目前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的不足,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绿色产业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深加工,实施三绿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经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绿色农产品 标准化 生产经营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长征 吕卷章 +6 位作者 朱书玉 赵连生 徐茂水 杜相海 王立东 于海玲 单凯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共4页
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发现 :目鸟类不同种的迁徒时间、顺序是较为固定的 ,并具有各自的高峰期 ;就其群落而言 ,也有迁徙高峰期出现 ,并且在其迁徙过程中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hang形目 鸟类 迁徒规律
全文增补中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食性及觅食地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书玉 吕卷章 +6 位作者 赵长征 杜相海 徐茂水 赵连生 于海玲 王立东 单凯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13,共4页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的食性、觅食地质量、食物量与形目鸟类的关系及鸟类在不同觅食地的分布等的研究表明 :形目鸟类单位面积的数量与觅食地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hang形目鸟类 食性 觅食地
全文增补中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杓鹬初步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书玉 吕卷章 +6 位作者 赵延茂 董新华 王立东 单凯 宋守旺 徐茂水 刘岩山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7-19,共3页
小杓鹬是一种濒危鸟类 ,通过对其种群及生境调查 ,发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小杓鹬在迁徙路线上的第一个重要的集中停歇地 ,种群数量超过世界总数量的 1 7% ,在该地区停留约 40天。小杓鹬偏爱低矮草地生境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小杓鹬 种群 草地 生境
全文增补中
生境更新与调整策略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长征 杨子旺 +6 位作者 许加磊 牛如强 朱学德 宋曰荣 路锋 岳修鹏 刘海防 《山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37-40,共4页
生境更新与调整策略的提出 ,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新的指导。它突破了传统静态、被动的湿地保护模式 ,将湿地保护纳入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 ,通过加强生境的更新与调整来保证湿地生境的稳定 ,从而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该思路的提出... 生境更新与调整策略的提出 ,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新的指导。它突破了传统静态、被动的湿地保护模式 ,将湿地保护纳入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 ,通过加强生境的更新与调整来保证湿地生境的稳定 ,从而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该思路的提出对我们以保护物种为目的 ,忽视生境保护的作法具有重要批评意义 ,并修正以前静态、封闭的保护模式。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解决自然保护与生产发展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可能会成为今后湿地保护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中该理论的运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生境更新 调整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湿地 生态系统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 鸟类的“国际机场” 被引量:1
19
作者 小筑 宋家敬 +1 位作者 单凯 王洪胜 《世界遗产》 2014年第11期44-49,共6页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河海交汇的雄浑,可以看到长河日出的壮观,更能看到由这片年轻湿地孕育出来的碱蓬、芦苇、森林和由这一切所构成的...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河海交汇的雄浑,可以看到长河日出的壮观,更能看到由这片年轻湿地孕育出来的碱蓬、芦苇、森林和由这一切所构成的鱼的家乡、鸟的乐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国际机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类型 黄河口 交汇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及利用
20
作者 赵延茂 吕卷章 +3 位作者 朱书玉 赵连生 魏原光 杜相海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29,共4页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及利用赵延茂吕卷章朱书玉赵连生魏原光杜相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营257091)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及利用赵延茂吕卷章朱书玉赵连生魏原光杜相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营257091)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这一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组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