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洪宇泽 郑利平 +1 位作者 刘飞 江晨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1年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AP患者55例为肺炎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15分为纳入重症组18... 目的分析血清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1年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AP患者55例为肺炎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15分为纳入重症组18例,评分<6分为纳入轻症组37例。分别检测每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IL-6、IL-10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IL-6、IL-10评估CAP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CAP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和BALF中IL-6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轻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组患者血清IL-6在入院30 d内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IL-10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IL-10评估CAP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CAP分别为0.815、0.784,敏感性分别为86.02%、82.47%,特异性分别为75.27%、74.52%,均可作为评估CAP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结论血清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均参与了CAP患者局部和系统的炎症反应,与肺炎病情具有一定相关性,并可作为评价CAP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2型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情严重程度
原文传递
SAA、内毒素联合SPA检测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晨 刘飞 +1 位作者 王霄龙 何汉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70-673,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内毒素、肺表面活性蛋白(SPA)的表达水平,探究三者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黄山首康医院收治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轻症肺炎患... 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内毒素、肺表面活性蛋白(SPA)的表达水平,探究三者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黄山首康医院收治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轻症肺炎患者95例,以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96名,分别设为重症肺炎组(n=102),轻症肺炎组(n=95)以及对照组(n=96)。比较3组SAA、内毒素、SPA水平,比较重症肺炎组与轻症肺炎组肺炎严重程度(PSI)评分;采用Spearman分析SAA、内毒素和SPA水平与PSI评分的相关性;根据预后情况将重症肺炎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SAA、内毒素、SPA水平和PSI评分;分析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SAA、内毒素和SPA水平单一及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SAA、内毒素、SPA水平: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对照组,PSI评分: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SAA、内毒素、SPA水平与PSI评分均呈正相关(r=0.653、0.682、0.734,P均<0.05);根据预后情况将102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6)和预后不良组(n=16),预后不良组SAA、内毒素、SPA水平和PSI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A、内毒素和SPA水平和PSI评分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单一SAA、内毒素、SPA及三者联合预测重症肺炎症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12、0.705、0.764、0.957,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P<0.05)。结论 SAA、内毒素、SPA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性,在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内毒素 肺表面活性蛋白 重症肺炎
下载PDF
四药联合方案对肺癌化疗患者的止吐效果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
3
作者 江晨 王霄龙 +1 位作者 何汉涛 刘飞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的观察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阿瑞匹坦、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奥氮平四药联合方案的止吐效果及其对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0月黄山首康医院收治的144例肺癌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含顺铂方案化疗。将144... 目的观察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阿瑞匹坦、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奥氮平四药联合方案的止吐效果及其对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0月黄山首康医院收治的144例肺癌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含顺铂方案化疗。将144例肺癌化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对照组72例予以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奥氮平三联方案止吐,观察组7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瑞匹坦行四联止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止吐治疗有效率,干预后不同阶段诱发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消化道症状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期、迟发期、持续期等不同阶段诱发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症状控制方面,观察组患者呕吐天数、补救性止吐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止吐效果满意人数、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的非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瑞匹坦、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奥氮平四药联合方案对肺癌化疗患者诱导性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对止吐效果的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不增加非化疗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恶心呕吐 肺癌化疗 阿瑞匹坦 消化道症状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潘伟伟 周丽梅 张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IMB模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指导呼吸功能锻炼。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认知度和依从性的变化;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分级评分量表评分(mMRC)和COPD自我评估测试量表评分(CAT)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认知度(锻炼意义、锻炼方法、锻炼频率、锻炼时长、注意事项)为[(4.01±0.51)分、(3.71±0.46)分、(3.97±0.53)分、(3.93±0.56)分、(3.82±0.68)分]高于对照组[(3.21±0.45)分、(3.15±0.61)分、(3.07±0.48)分、(3.03±0.53)分、(3.11±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5.07、8.72、8.08、5.78,均P<0.001);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P<0.05);观察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分别为(1.20±0.28)L、(2.03±0.43)L、(59.23±4.67)%,高于对照组的(1.05±0.29)L、(1.85±0.42)L、(56.76±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2.12、2.58,均P<0.05);观察组患者6MWD、mMRC和CAT评分分别为(368.5±38.4)m、(1.98±0.42)分、(13.03±3.81)分,高于对照组的(333.8±31.8)m,低于对照组的[(2.23±0.52)分、(15.02±3.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6、2.59、2.70,均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在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teach-back健康教育 呼吸功能锻炼 循证护理 认知度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血清胱抑素C、B型利钠肽、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慢性肺心病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5
作者 俞祥洲 程文 张正国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4-27,34,共5页
目的目前评估慢性肺心病预后情况的疗效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BNP、CysC及GNRI对慢性肺心病预后价值的预测。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3名慢性肺心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随访... 目的目前评估慢性肺心病预后情况的疗效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BNP、CysC及GNRI对慢性肺心病预后价值的预测。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3名慢性肺心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或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导致慢性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NP、CysC及GNRI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在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BNP、CysC、GNRI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OR:1.015,95%CI:1.006~1.025)、CysC(OR:11.209,95%CI:3.395~31.797)均是导致CP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而GNRI(OR:0.961,95%CI:0.927~0.995)是导致CPHD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BNP、CysC、GNR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874与0.773,将三指标进行联合诊断显示AUC为0.965。结论BNP、CysC及GNRI是影响慢性肺心病预后的独立因素,BNP、CysC及GNRI有助于评估慢性肺心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血清胱抑素C B型利钠肽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下载PDF
胆管-支气管瘘1例
6
作者 汤同伟 邹辉 程文 《安徽医学》 2023年第2期238-23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咳嗽、咳痰,发热伴胸闷4天”于2020年12月27日入住黄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为金黄色泡沫样痰,有发热,无畏寒寒战,体温38.5℃,伴活动后胸闷,未诊治,症状进...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咳嗽、咳痰,发热伴胸闷4天”于2020年12月27日入住黄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为金黄色泡沫样痰,有发热,无畏寒寒战,体温38.5℃,伴活动后胸闷,未诊治,症状进行性加重,于2020年12月27日急诊来我院,急诊胸部CT:右肺中下叶大片实变影,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图1);肝包膜下及肝内见稍低密度区及小灶透亮影,肝内胆管稍扩张。既往史:2018年8月4日因外伤致“肝破裂”,在我院行剖腹探查+粘连松解+肝破裂修补+胆囊切除+胆管修补+腹腔冲洗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瘘 胆瘘 肺炎
下载PDF
“沉默杀手”肺栓塞,不容忽视
7
作者 董承威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1期80-81,共2页
作为近年来发生率较高的疾病,肺栓塞对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危害极大,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为有效防治肺栓塞,我们需要对该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关键词 肺栓塞 人体健康 有效防治 认知 杀手 沉默 发生率 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