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亮度均衡化的图像阈值分割技术在黄河冰凌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国宏 秦建敏 +2 位作者 陈宁 刘永强 张宝森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11-116,共6页
一种基于亮度均衡化的图像阈值分割算法被提出.该算法将冰凌图像亮度数据均衡化,以类间方差最大为标准,求得最佳阈值,并将冰凌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通过冰凌像素统计,最终确定冰凌密度.该算法被应用于黄河河道冰凌图像密度的计算中,取得... 一种基于亮度均衡化的图像阈值分割算法被提出.该算法将冰凌图像亮度数据均衡化,以类间方差最大为标准,求得最佳阈值,并将冰凌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通过冰凌像素统计,最终确定冰凌密度.该算法被应用于黄河河道冰凌图像密度的计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亮度均衡 阈值 冰凌密度
原文传递
第三代水布袋
2
作者 刘恒 张春亮 汪自力 《治黄科技信息》 2001年第3期14-15,共2页
黄河堤防险情有多种情况,其中堤防漏洞不论其大小都视为重大险情,如果抢护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堤防溃决的严重后果。开封市局多年来对堵漏方法和堵漏机具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并在1988年成功研制成第一代水布袋。
关键词 堤防 水布袋 堵漏方法 防汛
下载PDF
水布袋反滤井
3
作者 刘恒 张春亮 +4 位作者 殷民强 王玉晓 齐海龙 余咸宁 王卫红 《治黄科技信息》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1 问题的提出目前传统的反滤井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对防汛抢险的要求。为此开封市黄河河务局与黄河防汛抢险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了一种叫做水布袋反滤井的新型反滤井。2 传统反滤井的操作及存在的问题2.1 几种传统反滤井的制作:一种是用土... 1 问题的提出目前传统的反滤井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对防汛抢险的要求。为此开封市黄河河务局与黄河防汛抢险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了一种叫做水布袋反滤井的新型反滤井。2 传统反滤井的操作及存在的问题2.1 几种传统反滤井的制作:一种是用土袋做成的圆柱形围墙,在围墙内加填反滤料及排水管即成。第二种是所谓的反滤桶,其做法是:先将水桶形状的较大桶桶底钻些小孔,然后在桶壁上打少量排水孔,再往桶中加上滤料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抢险 水布袋 反滤井
下载PDF
流凌条件下弯道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民康 冀鸿兰 +2 位作者 罗红春 郜国明 张宝森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49,共9页
采用VOF技术,利用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拉格朗日粒子模型,通过建立弯曲度不同的弯道,对流凌条件下弯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流凌过弯后主要集中在凹岸,集聚明显;流凌的存在增大了凹岸表层水流的横向环流,在一定程度上... 采用VOF技术,利用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拉格朗日粒子模型,通过建立弯曲度不同的弯道,对流凌条件下弯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流凌过弯后主要集中在凹岸,集聚明显;流凌的存在增大了凹岸表层水流的横向环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凸岸底部大环流的发展;各弯道进口断面最大水面流速均大于出口;随弯曲度的增大,冰水流凹岸低流速区和高紊动能区呈扩大趋势,弯顶断面主流区逐渐向凸岸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凌 弯道 冰颗粒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橡胶坝围堰快速堵口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潘恕 汪自力 +1 位作者 余咸宁 许雨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6-28,共3页
黄河溃口的危险依然存在。如充分利用橡胶坝充胀速度快、移动方便等优点,在决口口门的上游设置橡胶坝围堰,给口门的堵复创造有利条件,则可以达到汛期快速堵复决口、减少水灾损失之目的。通过论证橡胶坝围堰快速堵口技术的可行性,分... 黄河溃口的危险依然存在。如充分利用橡胶坝充胀速度快、移动方便等优点,在决口口门的上游设置橡胶坝围堰,给口门的堵复创造有利条件,则可以达到汛期快速堵复决口、减少水灾损失之目的。通过论证橡胶坝围堰快速堵口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了无基础橡胶坝围堰快速堵复决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总结了现场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由分析计算和现场试验得出结论:在围堰处流速不大于 3 m/s、水深不大于 5 m的条件下橡胶坝围堰可以作为黄河决口快速堵复的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坝 围堰 堵口 试验 黄河下游
下载PDF
混沌-数据挖掘模型在大坝安全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朱赵辉 郑东健 张晓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7,共4页
简述了数据挖掘理论和相空间重构理论的原理和算法,并通过实例讨论了其在大坝裂缝开度预测中的应用。将混沌理论和数据挖掘模型相结合,对揭示大坝裂缝复杂的非线性结构是很有效的。经实例研究,并与用单一的混沌相空间重构理论模型预测... 简述了数据挖掘理论和相空间重构理论的原理和算法,并通过实例讨论了其在大坝裂缝开度预测中的应用。将混沌理论和数据挖掘模型相结合,对揭示大坝裂缝复杂的非线性结构是很有效的。经实例研究,并与用单一的混沌相空间重构理论模型预测的计算结果相对比,表明该模型应用在大坝裂缝开度预测中是可行的、合理的,有很好的预报精度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裂缝 混沌 相空间重构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黄河开河日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忠 陈新房 +2 位作者 于国卿 汪自力 潘志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9,共4页
鉴于黄河开河日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以黄河头道拐段为例,在分析影响黄河开河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由9个因子组成的开河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重系数,并由统计分析法排序确定每个因子的经典域和节域,通过... 鉴于黄河开河日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以黄河头道拐段为例,在分析影响黄河开河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由9个因子组成的开河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重系数,并由统计分析法排序确定每个因子的经典域和节域,通过构造简单关联函数,采用可拓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黄河头道拐段开河日期预测模型。同时为避免不同因子量纲和数值量级的差别,将各因子数据预处理为年变化率后再进行运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对其他河段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数据挖掘 黄河开河日期 预测模型 头道拐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黄河堤防漏洞形成与发展机理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汪自力 张宝森 +2 位作者 田治宗 王卫红 张喜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黄河堤防漏洞形成发展机理极其复杂 ,影响因素众多。在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土力学、水力学等有关理论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漏洞进口吸力大小与洞内流速关系最大 ,而与洞子进口高低无直接关系 ;漏洞的形... 黄河堤防漏洞形成发展机理极其复杂 ,影响因素众多。在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土力学、水力学等有关理论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漏洞进口吸力大小与洞内流速关系最大 ,而与洞子进口高低无直接关系 ;漏洞的形成和发展经受着冲蚀与坍塌破坏两者的共同作用 ,整个过程先缓后急 ,具体可分为形成阶段、缓慢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洞 流速 压力 洞径 堤防 黄河
下载PDF
黄河下游控导工程防守等级及抢险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兰华林 王震宇 +2 位作者 田治宗 岳瑜素 谢志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1,17,共4页
在分析影响黄河下游控导工程防守的因素及其失守后可能对河势及堤防安全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将控导工程划分为重点抢护工程、一般抢护工程、可相机弃守工程3类防守等级。根据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剧烈的实际情况,提出陶城铺以上按坝顶... 在分析影响黄河下游控导工程防守的因素及其失守后可能对河势及堤防安全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将控导工程划分为重点抢护工程、一般抢护工程、可相机弃守工程3类防守等级。根据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剧烈的实际情况,提出陶城铺以上按坝顶高程减1m作为控导工程防守水位,陶城铺以下按坝顶高程减0.5m作为控导工程防守水位。对于各类防守等级的控导工程在防守标准以内及超防守标准时出现的险情,提出了具体的抢险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险对策 防守等级 控导工程 黄河下游
下载PDF
大型机械推运散土堵漏技术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德智 汪自力 余咸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10,共2页
大型机械推运散土堵漏是在塞堵、盖堵等辅助措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将散土高强度地推至漏洞进口处 ,闭气后再修筑前戗来完成抢堵漏洞的整个过程。通过对漏洞发展机理及采用散土堵漏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大型机械推运散土堵漏是在塞堵、盖堵等辅助措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将散土高强度地推至漏洞进口处 ,闭气后再修筑前戗来完成抢堵漏洞的整个过程。通过对漏洞发展机理及采用散土堵漏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分析认为 ,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大型机械推运散土堵漏方法将会取得其他堵漏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堵漏 大型机械 黄河大堤
下载PDF
对“前堵后导”抢堵漏洞原则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庄景林 汪自力 余咸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共2页
前堵后导”是进行堤防漏洞抢堵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结合黄河洪水的特点 ,分析了堤防加固与险情抢护的区别。分析认为 :堤防加固工程在背河不能用不透水材料进行加固 ,以免人为抬高堤身浸润线而造成新的险情 ;而抢堵堤防漏洞 ,则可以在一... 前堵后导”是进行堤防漏洞抢堵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结合黄河洪水的特点 ,分析了堤防加固与险情抢护的区别。分析认为 :堤防加固工程在背河不能用不透水材料进行加固 ,以免人为抬高堤身浸润线而造成新的险情 ;而抢堵堤防漏洞 ,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利用背河封堵后至发生新的渗透破坏前这段时间 ,从背河进行临时性封堵 ,但后续措施要跟上 ,并强调“临背并举 ,一气呵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漏洞 堤防 堤防加固 浸润线 渗透破坏
下载PDF
滨州黄河河道水位监测设计与实现
12
作者 张宝森 王帅 +1 位作者 孙卫军 李绪鹏 《治黄科技信息》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1 概况1.1 项目概况本方案设计根据1999年4月滨州河务局提出的建立水位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由黄河防汛抢险技术研究所协同滨州地区黄河河务局合作开发而成。该方案包括超声波水位计和水压式水位计两个子方案,于1999年6月提出初步设计... 1 概况1.1 项目概况本方案设计根据1999年4月滨州河务局提出的建立水位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由黄河防汛抢险技术研究所协同滨州地区黄河河务局合作开发而成。该方案包括超声波水位计和水压式水位计两个子方案,于1999年6月提出初步设计。为在汛期检验系统性能,并比较两种方案的优劣,6月底进行仪器的现场安装与调试,地点选在道旭河务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位监测 网络化 系统设计
下载PDF
软体袋围井在管涌、漏洞抢护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恒 王卫红 +3 位作者 张春亮 余咸宁 殷民强 王良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14,共2页
软体袋围井是一种用柔软、高强、不透水材料制成的环形袋子 ,用刚性材料作为其支撑 ,通过向袋内充水形成一种围井。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袋子内部与井内管涌出水产生的水压差 ,使软体袋底部与地面紧紧贴合 ,阻止管涌水的渗出 ,从而达到养... 软体袋围井是一种用柔软、高强、不透水材料制成的环形袋子 ,用刚性材料作为其支撑 ,通过向袋内充水形成一种围井。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袋子内部与井内管涌出水产生的水压差 ,使软体袋底部与地面紧紧贴合 ,阻止管涌水的渗出 ,从而达到养水、抢护险情的目的。软体袋围井设计原理新颖、工作方法可靠 ,用它代替传统的土袋围井有许多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洞 软体袋 围井 管涌 堤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