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生态修复现状与对策——以榆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武烽东 贾瑞燕 +1 位作者 肖玉保 于婷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98-101,共4页
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搞好该区生态修复工程 ,对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 ,针对该地区生态修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对生态修复提出了 3条对策 :一是遵... 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搞好该区生态修复工程 ,对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 ,针对该地区生态修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对生态修复提出了 3条对策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 ;二是要做好生态修复分区工作 ,因地制宜 ,合理营建生态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陕北地区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榆林地区 营建 生态建设 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 对策
下载PDF
防风网防风效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祁有祥 程复 +1 位作者 武烽东 张维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0-192,195,共4页
应用多通道自记风速风向仪测定防风网后不同平距、高度的风速,经防风效能分析,表明在同一高度防风网防风效能随平距增大递减;同一平距内随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递减,平距15H左右防风网失去“防风抑尘”的作用。
关键词 防风网 防风效能 风蚀
下载PDF
三川河流域生态恢复和重建问题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肖辉杰 武烽东 贾瑞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108-111,122,共5页
水土流失是三川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与退化的主要形式 ,是制约该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其危害 ,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 。
关键词 基本对策 重要因素 流域经济 主要形式 发展 制约 现状 水土流失 问题探讨 生态恢复
下载PDF
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江 王志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7-139,共3页
水土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充分理解并应用水土保持的社会性,把水土保持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制定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保障性法规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唤醒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 水土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充分理解并应用水土保持的社会性,把水土保持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制定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保障性法规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唤醒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社会性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水土保持规划中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方法——以三川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永江 张瑞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某一区域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时,主要依据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和发展趋势、植物群落的层度和演替趋势来确定该区生态平衡的强度或生态脆弱的程度,依据各生态因子的优劣势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人类引导优势因子与改造恶劣因子的... 在某一区域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时,主要依据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和发展趋势、植物群落的层度和演替趋势来确定该区生态平衡的强度或生态脆弱的程度,依据各生态因子的优劣势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人类引导优势因子与改造恶劣因子的途径,从而确定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通过改善恶劣环境因子、保护和开发优势因子、保护和促进植物群落演替,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之目的。本文以三川河流域为例,根据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将其划分为:土石山天然水源涵养林预防保护区、土石山坡积黄土缓坡丘陵农林经济区、河谷川滩阶地农业经济区、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及生态农业经济重点建设区和黄土丘陵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监督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规划 生态功能区 三川河流域
下载PDF
水土资源利用补偿机制浅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永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6,共2页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资源利用除了宏观政策的控制外,没有有效的经济调控机制。目前的水土资源破坏的形势迫切需要水土保持资源补偿机制,现行的各种水土保持资...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资源利用除了宏观政策的控制外,没有有效的经济调控机制。目前的水土资源破坏的形势迫切需要水土保持资源补偿机制,现行的各种水土保持资源补偿形式和其他行业的资源补偿机制经验说明,水土保持资源补偿机制在我国实行的时机已经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机制 水土资源 水土保持法
下载PDF
论人在生态自然修复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江 王志意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8-32,共5页
林草植被建设是人工参与下的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和生态自然修复过程。在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中,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人们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规律。当然,人们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改... 林草植被建设是人工参与下的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和生态自然修复过程。在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中,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人们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规律。当然,人们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改善植物生长的小生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植被 生态建设 自然规律
下载PDF
韭园沟流域综合治理后的十大变化
8
作者 张金慧 王志意 徐立青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2期10-12,共3页
韭园沟是无定河中游左岸的一条一级支沟,沟口距绥德县城5 km,流域面积70.7km2。该流域自1953年被绥德水保站选为试验研究基地以来,开展了各单项治理措施及综合治理措施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基本资料及研究成果。特别是适宜本区... 韭园沟是无定河中游左岸的一条一级支沟,沟口距绥德县城5 km,流域面积70.7km2。该流域自1953年被绥德水保站选为试验研究基地以来,开展了各单项治理措施及综合治理措施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基本资料及研究成果。特别是适宜本区域的淤地坝、水平梯田、山地果园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三道防线”措施布局,为该类型区乃至黄土高原地区的开发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流域经过50多年的综合治理,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韭园沟
下载PDF
黄土高原风沙土地区沙棘育苗技术
9
作者 张永江 王俊峰 《沙棘》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风沙土地区约有 3万 km2是国家沙棘生态建设的主战场 ,每年需要提供大量沙棘苗木。本文分析了风沙土的理化性质 ,通过实践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实生育苗技术 。
关键词 沙棘 黄土高原 风沙土 育苗 实生苗
下载PDF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保预防监督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10
作者 王志意 武烽东 +2 位作者 张永江 白风林 李向阳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年第2期40-42,共3页
晋陕蒙接壤地区涉及3省(区)5地(市)13县(旗、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灾区。由于该区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8类48种矿产资源。近十多年来,随着该区能源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该区面积5.44万km2,共有水土流... 晋陕蒙接壤地区涉及3省(区)5地(市)13县(旗、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灾区。由于该区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8类48种矿产资源。近十多年来,随着该区能源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该区面积5.44万km2,共有水土流失面积4.65万km2,占全区面积的85.48%,全区多年平均输沙量在4.27亿t,是黄河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之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速度慢;“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彻底。应加强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水保方案审批工作,落实水保“三同时”制度;水保工程实施“三项制度”;明确水保治理成果管护制度、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加强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预防监督 能源开发 监测网络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蔺明华 杜靖澳 张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7,共7页
以降雨—入渗—产流原理、土壤侵蚀原理及河流输沙理论为基础,根据天然降雨、人工降雨、放水冲刷等试验研究成果及典型区域开发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评价的数学模型法、新增土壤侵蚀系数法和水... 以降雨—入渗—产流原理、土壤侵蚀原理及河流输沙理论为基础,根据天然降雨、人工降雨、放水冲刷等试验研究成果及典型区域开发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评价的数学模型法、新增土壤侵蚀系数法和水土流失系数法等3种方法,它可应用于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人为水土流失预测和分析评价,对其它地区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 新增水土流失 预测方法
下载PDF
榆林市水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惠波 苏佳园 +3 位作者 惠露 田金梅 王腾 雷欣 《中国水利》 2020年第1期33-35,共3页
陕西省榆林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由于能源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水权置换—黄河引水。在分析榆林市水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由于能源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水权置换—黄河引水。在分析榆林市水资源状况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对水权置换—黄河引水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权置换 黄河引水 榆林市
下载PDF
论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佳园 王白春 +1 位作者 王飞 雷文坛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1期1-3,共3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而水土流失问题是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影响因素和短板,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布局,论述了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而水土流失问题是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影响因素和短板,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布局,论述了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快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步伐,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健康绿色黄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区域水土流失面积与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关系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晶晶 张建国 +2 位作者 贾利红 张亚琳 焦念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5期36-38,I0001,共4页
采用黄河流域(片)国家级防治区中部分县级行政区2020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及对应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建立了不同县级行政区县域面积、各侵蚀强度等级面积与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推算不同区域的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 采用黄河流域(片)国家级防治区中部分县级行政区2020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及对应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建立了不同县级行政区县域面积、各侵蚀强度等级面积与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推算不同区域的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临界土壤侵蚀模数与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建立的拟合关系,推算出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多沙区土壤流失量,1990—2019年黄土高原多沙区累积保土量为213.44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模数 保土量 黄土高原多沙区
下载PDF
论沙棘治理砒砂岩的突出贡献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俊峰 张永江 赵旭波 《沙棘》 2002年第2期36-38,共3页
分析了砒砂岩治理的重要性 ,总结了沙棘治理砒砂岩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成绩和经验 ,探讨了沙棘治理砒砂岩在黄河治理中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 沙棘 治理 砒砂岩 水土流失 重要性减沙
下载PDF
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水土流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白春 苏佳园 刘雅丽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6期11-13,I0005,共4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方向,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总要求,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基础上,分析了黄河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状以及面临的形势,对坚持和完善水土流失治理制度,提高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建议,旨在着力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林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8期58-60,共3页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中存在水土保持法配套制度建设滞后;部批项目重审批、轻监管,流域机构履职不到位;水土保持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受地方行政干预严重;流域与区域监管分工不够明确,相互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地方政府相...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中存在水土保持法配套制度建设滞后;部批项目重审批、轻监管,流域机构履职不到位;水土保持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受地方行政干预严重;流域与区域监管分工不够明确,相互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少数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法制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意识差;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开展不到位,流于形式,损害了行业形象;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群众参与不够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实现部批项目监管常态化,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作用;强化执法监管工作,全力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加强沟通协调,切实做好部批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地方监督部门支持的力度,避免行政干预;深入开展监测、监理工作考核,促进其规范有效开展;完善法律制度,为执法监管工作提供充分法律依据;强化执法培训、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执法 问题 对策 晋陕蒙接壤地区
下载PDF
油气田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理经验与做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尚攀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10期15-17,共3页
以晋陕蒙接壤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为例,简要阐述了一些有关水土保持监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信息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充分准备,得力管控,圆满履约;健全机构,严格程序,规范监管;坚持服务,注重质量,确... 以晋陕蒙接壤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为例,简要阐述了一些有关水土保持监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信息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充分准备,得力管控,圆满履约;健全机构,严格程序,规范监管;坚持服务,注重质量,确保效益;安全施工,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积极沟通,协调关系,赢得支持。针对存在问题,建议水保监管部门加强对公众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建设单位建立健全与水保工作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强化水土保持监理责任,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人员水保知识的普及,选用有专业资质的单位从事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水保方案编制人员编制具体方案时做到兼顾实际情况,采用统一的防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理 质量管理 进度管理 投资管理 油气田开发项目 晋陕蒙接壤地区
下载PDF
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智广 王隽雄 王海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2,共9页
科学、系统的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定量分析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提供基础数据,对指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实施、对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水土保持信息支撑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水土保持碳汇作用机理、途径与其碳汇物质表现,... 科学、系统的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定量分析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提供基础数据,对指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实施、对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水土保持信息支撑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水土保持碳汇作用机理、途径与其碳汇物质表现,参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法,结合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其效益基础数据,提出并采用技术路线“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碳汇物质基础)→碳汇途径→碳汇实物表现→碳汇量”,分析和厘清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水土保持林地、水土保持草地、水土保持基本农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水水体、水土保持保土效益等5个一级类11个二级类的水土保持措施与其效益指标,以及对应的碳汇速率、固碳速率、有机质含量等。本研究提出的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指标是用来监测、估算和统计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与其效益碳汇功能大小的指标,在区域空间尺度上,具有与统计工作可同步实施、获取数据方便等可操作性;在估算参数维度上,具有观测点位及数量与估算结果的空间对应性和准确性,其评估结果可用于区域碳汇能力与其变化趋势分析、生态系统质量与保护成效评价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 碳中和 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 区域
下载PDF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水土保持碳汇的机理、途径及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智广 王海燕 王隽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2-317,380,共7页
[目的]瞄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其时间表,探索水土保持碳汇的主要途径与特征,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性地分析了水土保持碳汇的学科应... [目的]瞄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其时间表,探索水土保持碳汇的主要途径与特征,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性地分析了水土保持碳汇的学科应用基础及其协同作用机理,主要途径和物质表现,总结提出了水土保持碳汇的主要特征。[结果]水土保持碳汇作用是在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3大类水土保持措施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植物、土壤和水体等多种途径协同发挥的,可消减大气中CO_(2)并将其转化为多种含碳化合物储存在植物及其产品、土壤和水体中。水土保持碳汇途径包括植物途径、土壤途径和水体途径。水土保持碳汇物质包括生物量、无生命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和水体碳素。水土保持碳汇主要特征包括多种治理措施共同作用;多种碳汇途径相互交织;碳汇物质的现地性;碳汇特征短历时碳汇明显,全周期呈弱碳汇。[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应全面推行碳汇水土保持,实施碳汇监测评价,扩大高碳汇水土保持措施,开展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避免水土流失与其治理措施损毁导致的碳排放,进一步提升碳汇增量,巩固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汇 物质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