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5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80
1
作者 冉大川 罗全华 +1 位作者 刘斌 王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3,共7页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淤地坝的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淤地坝减洪量、拦泥量和减蚀量的计算方法;对淤地坝的减蚀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多沙粗沙区核心地区的...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淤地坝的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淤地坝减洪量、拦泥量和减蚀量的计算方法;对淤地坝的减蚀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多沙粗沙区核心地区的河龙区间,1970~1996年淤地坝减洪减沙量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总量的59 3%和64 7%,其减洪减沙作用十分明显。1970~1996年,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淤地坝年均减沙达1 138亿t,可为黄河下游减少淤积0 285亿t;可减少冲沙用水22 8亿m3;节约清淤费用85 5亿元。淤地坝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此,建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应以淤地坝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减洪减沙作用 减蚀作用 拦泥指标 黄河中游
下载PDF
沙棘属植物起源的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廉永善 陈学林 +1 位作者 于倬德 敖复 《沙棘》 1997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分支分类学中同源性状状态分析方法,在对沙棘属的20个同源性状进行状态分析和计算各类群演化指数的基础上,找出沙棘属的原始类群——中国沙棘和柳叶沙棘;结合对沙棘属各类群植物的经度、纬度和海拔三度空间的地理分布研究,对沙棘属... 采用分支分类学中同源性状状态分析方法,在对沙棘属的20个同源性状进行状态分析和计算各类群演化指数的基础上,找出沙棘属的原始类群——中国沙棘和柳叶沙棘;结合对沙棘属各类群植物的经度、纬度和海拔三度空间的地理分布研究,对沙棘属原始类群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生态因子最适量图的分析,以及果实中V—C含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等,探讨沙棘属植物的起源。认为沙棘属植物的起源地在东喜马拉雅至横断山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起源 同源性状 分析
下载PDF
砒砂岩地区沟道植物“柔性坝”拦沙试验 被引量:26
3
作者 毕慈芬 王富贵 +3 位作者 李桂芬 拾兵 乔旺林 李贵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25,共12页
通过对原型和室内模型试验资料的分析 ,证明了在黄土高原砒砂岩地区的支毛沟中 ,垂直于水流方向种植沙棘灌木植物作为拦沙的坝型框架材料是可行的 ,其机理在于利用植物干、枝、叶的分流、阻滞性能 ,分散了沟道集中的股流 ,降低了水流对... 通过对原型和室内模型试验资料的分析 ,证明了在黄土高原砒砂岩地区的支毛沟中 ,垂直于水流方向种植沙棘灌木植物作为拦沙的坝型框架材料是可行的 ,其机理在于利用植物干、枝、叶的分流、阻滞性能 ,分散了沟道集中的股流 ,降低了水流对沟床的剪切应力 ,拦截了洪水挟带的大量粗沙 ,形成了植物“柔性坝” ,同时又根据原型和室内试验资料得出的物理图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沙棘植物 水沙运动 水流方向 剪切应力 沟床 黄河 拦沙试验 泥沙淤积
下载PDF
沙棘柔性坝在砒砂岩地区沟道治理中的试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毕慈芬 乔旺林 《沙棘》 2000年第1期28-34,共7页
根据野外试验资料 ,研究沙棘在砒砂岩地区沟道治理中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植树技术 ,以及形成沙棘活性植物柔性坝坝系的拦沙作用及淤积分布规律。为探讨沟道拦截泥沙和整体效应 ,同时研究沟道沙棘柔性坝坝系工程和刚性谷坊、骨干工程的联合... 根据野外试验资料 ,研究沙棘在砒砂岩地区沟道治理中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植树技术 ,以及形成沙棘活性植物柔性坝坝系的拦沙作用及淤积分布规律。为探讨沟道拦截泥沙和整体效应 ,同时研究沟道沙棘柔性坝坝系工程和刚性谷坊、骨干工程的联合拦沙模式。试验初步证明 ,在砒砂岩地区的沟道治理中 ,沙棘是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拦沙筑坝框架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砒砂岩地区 生态功能 沟道治理 植物柔性坝
下载PDF
油松树轮记录的过去134年伏牛山5-7月平均最高温度 被引量:32
5
作者 田沁花 刘禹 +6 位作者 蔡秋芳 包光 王伟平 薛文亮 朱文杰 宋慧明 雷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9-887,共9页
利用豫西伏牛山的两组油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区域1874年以来5-7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并用Jackknife和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方程稳定性检验,统计检验参数表明重建序列与实测序列吻合较好,且方程稳定可信,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为40%(调... 利用豫西伏牛山的两组油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区域1874年以来5-7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并用Jackknife和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方程稳定性检验,统计检验参数表明重建序列与实测序列吻合较好,且方程稳定可信,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为40%(调整自由度后为39%)。重建显示,在过去134年中,豫西伏牛山区5-7月平均最高气温经历了4次冷期和5次暖期。其中,20世纪20-30年代末是最显著的暖期,之后开始降温,至50年代降到谷底,温度小幅回升后,在70-80年代中期又显著下降,80年代末以后开始增温。该重建温度序列与秦岭中部南五台地区温度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牛山 油松 树轮 最高温度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及其环境地质效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福林 庞家珍 姜明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21,共5页
以 18 5 5、195 4、1976年和 1992年的高潮线对比分析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整体变化情况 ,表明在行河岸段 ,海岸线迅速向前淤进 ,而在非行河岸段 ,由于风浪、海流等侵袭 ,岸线后退。采用 1976、1982、1987、1990年和1995年近海区实测水深... 以 18 5 5、195 4、1976年和 1992年的高潮线对比分析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整体变化情况 ,表明在行河岸段 ,海岸线迅速向前淤进 ,而在非行河岸段 ,由于风浪、海流等侵袭 ,岸线后退。采用 1976、1982、1987、1990年和1995年近海区实测水深资料 ,以 - 2 m等深线的变化来研究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岸线的动态变化过程 ,发现河口造陆速度逐渐变慢 ,反映出河口尾闾从初期发育走向萎缩的趋势。岸线变化的环境地质效应表现在多方面 ,对下游河道冲淤影响最重要的是河床主槽持续淤积及同流量水位的抬升所带来的防洪风险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变化 环境地质效应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扎陵湖、鄂陵湖对黄河源头年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万寿 冯玲 孙胜利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82,共8页
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为吞吐湖泊 ,是黄河源头二大主要湖泊。对黄河源头年径流具有滞蓄、调节作用。利用黄河源头控制站黄河沿站和下游吉迈、唐乃亥、循化 3个测站水文资料 ,依据年径流在地区上的变化特点 ,分析了扎、鄂二湖对黄河源... 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为吞吐湖泊 ,是黄河源头二大主要湖泊。对黄河源头年径流具有滞蓄、调节作用。利用黄河源头控制站黄河沿站和下游吉迈、唐乃亥、循化 3个测站水文资料 ,依据年径流在地区上的变化特点 ,分析了扎、鄂二湖对黄河源头径流影响。 1扎、鄂二湖滞蓄 ,改变了源头径流年内分配 ,使其均匀化 ;2在枯水年份 ,入湖水量小 ,加上湖面强烈蒸发 ,使得湖泊以下黄河沿站年径流量更小 ,致使枯水程度加剧 ,加大了年径流年际变化 ;3黄河沿站与下游吉迈站年径流丰、平、枯程度对比分析 ,二站丰、平、枯水年同步出现机率为78.8% ,扎、鄂二湖没有改变源头黄河沿站年径流丰、枯规律 ,是年调节湖泊 ,不是多年调节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陵湖 鄂陵湖 黄河源头 年径流影响
下载PDF
石羊河上游1956-2009年出山径流量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俊菊 师玮 +2 位作者 石培基 孔令贵 贾志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4,共8页
利用石羊河上游气象站1956-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及天祝县六条河流1956-2009年年出山径流量资料,应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小波变换及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石羊河上游天祝县出山径流量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56-2009年... 利用石羊河上游气象站1956-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及天祝县六条河流1956-2009年年出山径流量资料,应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小波变换及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石羊河上游天祝县出山径流量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56-2009年石羊河上游天祝县出山径流量在波动中总体呈微弱减少趋势,径流量变化倾向率为-0.288×10~8m^3/10a,其中,减少速度最快的是黄羊河,年径流量变化倾向率为-0.069×10~8m^3/10a.1950s,1960s及1980s为丰水期,1970s,1990s为枯水期,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2-2009年径流量有所增加;降水量波动呈微弱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倾向率为1.165mm/10a,径流量与降水量存在显著正相关震荡,两者变化过程具有极吻合的同步性;气温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298℃/10a,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增温趋势更加明显;潜在蒸发量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2.206mm/10a,径流量与气温、蒸发量呈显著负相关震荡;通过小波方差检验,径流量与降水量、气温及潜在蒸发量等各气候要素均分别存在22年左右、7-8年和3年左右的的显著变化周期,而且第一主周期均为准22年,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响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山径流量 气候变化 Morlet小波变换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水沙特性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量:21
9
作者 冉大川 高健翎 +1 位作者 赵安成 王愿昌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作者对皇甫川流域从径流泥沙来源、水沙特性、水沙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据此提出皇甫川流域近期治理方略是:以沟道坝系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林草植被建设;对砒砂岩地区实行大面积封禁治理。流域近期至2010年,治... 作者对皇甫川流域从径流泥沙来源、水沙特性、水沙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据此提出皇甫川流域近期治理方略是:以沟道坝系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林草植被建设;对砒砂岩地区实行大面积封禁治理。流域近期至2010年,治理的重点建议放在十里长川、沙圪堵至皇甫区间和沙圪堵以上的纳林川左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川流域 水沙特性 水沙来源 水沙变化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关注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建牢 任杨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1,136,共4页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枯竭、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生物生存安全等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西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保证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对...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枯竭、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生物生存安全等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西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保证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对搞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安全 持续发展
下载PDF
黄河断流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程进豪 王维美 +2 位作者 王华 吕曼 王德忠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79,共5页
自1987年起,黄河下游几乎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不断提前,历时不断增加.断流使下游工农业生产、油田开发、城乡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很多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本文分析断流形成的原因认为一是天然径流不足,二是人为影... 自1987年起,黄河下游几乎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不断提前,历时不断增加.断流使下游工农业生产、油田开发、城乡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很多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本文分析断流形成的原因认为一是天然径流不足,二是人为影响防止黄河断流,重点在于解决下游枯水灌溉季节来水少,用水多的矛盾,主要对策有:增加来水量,减少用水量,调整用水时间,加强水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流 水资源 原因 对策 黄河 径流 资源管理
下载PDF
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出山径流的影响与预估 被引量:21
12
作者 蓝永超 沈永平 +4 位作者 高前兆 胡兴林 丁宏伟 喇承芳 宋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9-1267,共9页
依据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出山口水文站的径流等观测数据,分析1960-2010年51a来党河出山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1a来,党河山区气候转暖湿明显,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冰川消融增加... 依据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出山口水文站的径流等观测数据,分析1960-2010年51a来党河出山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1a来,党河山区气候转暖湿明显,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冰川消融增加.受山区气候变化影响,出山径流量总体亦呈增长趋势.从径流的补给来源与季节水量变化上讲,与主要受降水影响的河西走廊中、东部的黑河、石羊河水系不同,由于党河河源分布的冰川面积较多、个体较大,冰川融水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更甚于降水.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山区气候继续受向暖湿转化的影响,党河出山径流量呈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祁连山区 出山径流 全球变暖 党河流域
下载PDF
兰州市区滑坡泥石流危害、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9
13
作者 畅俊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兰州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贸中心。在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兰州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肩负着经济建设和战略转移的重任,是国家开发西部的重要窗口,已成为西北区域联结内陆城市的桥梁和基地,也是西北最... 兰州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贸中心。在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兰州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肩负着经济建设和战略转移的重任,是国家开发西部的重要窗口,已成为西北区域联结内陆城市的桥梁和基地,也是西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同时兰州又是在中国各大城市中,滑坡泥石流频发率较高,受危害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近50年来,就有300多人死于滑坡泥石流灾害,财产损失也极为惨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这一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兰州市区地形、地貌特点和滑坡泥石流危害及成因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区 滑坡泥石流 危害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融雪径流模型及其在黄河唐乃亥站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国庆 张建中 马吉让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7年第2期60-64,共5页
针对冰雪地区的产流特点,在充分考虑融雪径流形成机制的情况下,提出了以特征温度估算流域积雪及积雪面积分布,建立融雪径流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黄河上游唐乃亥站的月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该地区... 针对冰雪地区的产流特点,在充分考虑融雪径流形成机制的情况下,提出了以特征温度估算流域积雪及积雪面积分布,建立融雪径流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黄河上游唐乃亥站的月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径流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径流 径流过程 水文模型 黄河上游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学军 赵昌瑞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3年第4期273-274,297,共3页
对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多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发现其年际变化过程线的趋势分三个阶段 ,即 195 5~ 196 8年的下降段 ,196 9~ 1990年的平稳段 ,1991~ 2 0 0 2年的下降段。河流天然来水量的普遍减少 ,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气温持... 对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多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发现其年际变化过程线的趋势分三个阶段 ,即 195 5~ 196 8年的下降段 ,196 9~ 1990年的平稳段 ,1991~ 2 0 0 2年的下降段。河流天然来水量的普遍减少 ,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气温持续升高 ,流域蒸发量增大 ,降水量持续减少 ,致使流域产流量减少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对流域下垫面条件的改变 ,破坏了流域原有的蓄水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径流演变 蒸发量 降水量 蓄水
下载PDF
复合土工膜土石坝渗流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程鲲 王党在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复合土工膜作为一种新型防渗材料,在土石坝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关于复合土工膜的防渗机理及防渗效果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结合复合土工膜的防渗特性和机理,用有限元法对复合土工膜防渗土石坝进行渗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复合土工膜作为一种新型防渗材料,在土石坝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关于复合土工膜的防渗机理及防渗效果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结合复合土工膜的防渗特性和机理,用有限元法对复合土工膜防渗土石坝进行渗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土石坝铺设复合土工膜后,改善了渗流情况,提高了蓄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土工膜 二维有限元法 渗流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康玲玲 王云璋 +3 位作者 王霞 常茂德 王国庆 李皓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62,81,共5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 4条典型小流域的调查和治理模式的分析评价与系统研究 ,提出了适应于该地区的治理开发模式 ,初步确定了小流域不同单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及其组合方案。
关键词 关键措施 组合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沟壑区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1994年暴雨洪水淤地坝水毁情况和拦淤作用调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允升 王英顺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3-26,共4页
黄河中游地区已建成数万座淤地坝,已淤坝地33万多hm2。1994年,晋、陕、蒙、甘、宁五省(区)先后出现4~7场大到暴雨,加之大部淤地坝基本淤满、滞洪泄洪能力不足、管护不善等原因,有7542座大小淤地坝遭到不同程度水... 黄河中游地区已建成数万座淤地坝,已淤坝地33万多hm2。1994年,晋、陕、蒙、甘、宁五省(区)先后出现4~7场大到暴雨,加之大部淤地坝基本淤满、滞洪泄洪能力不足、管护不善等原因,有7542座大小淤地坝遭到不同程度水毁,占淤地坝总数的8%,损失坝地3300hm2,修复工程需总投资3.74亿元。大灾之年淤地坝仍发挥了拦泥淤地减灾作用。近十年来修建的治沟骨干工程无一水毁,“上拦下保”作用显著;陕北水毁工程冲走泥沙1.4亿t、冲毁坝地3200hm2,但淤地坝当年拦泥3.3亿t、淤地4400hm2。近期这一地区的坝系建设应以加固配套为主,建立健全管护责任制和工程维修发展基金,搞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淤地坝 水毁情况 黄河中游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上游黑河、白河流域水沙规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资乐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5年第4期336-338,350,共4页
黄河上游黑河、白河是黄河唯一源于并流经四川省的一级支流,也是黄河主要径流形成区之一.黑河、白河流域水文资料定位观测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利用黑河、白河流域控制站黑河大水水文站和白河唐克水文站1981~2002年22a实测资料,初... 黄河上游黑河、白河是黄河唯一源于并流经四川省的一级支流,也是黄河主要径流形成区之一.黑河、白河流域水文资料定位观测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利用黑河、白河流域控制站黑河大水水文站和白河唐克水文站1981~2002年22a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黑河、白河流域径流及泥沙特征,对初步认识黑河、白河流域水文特性和径流形成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白河 径流 泥沙 规律
下载PDF
罗玉沟流域坡面土壤侵蚀量的测算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建牢 刘世德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31,共4页
确定土壤侵蚀量,传统的方法有水文法、径流小区观测法、浸蚀因子多元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均需要较长系列的观测资料。本文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通过确定方程式中各因子值,对罗玉沟流域坡面土壤侵蚀量进行了推算,并以定点观测调查的... 确定土壤侵蚀量,传统的方法有水文法、径流小区观测法、浸蚀因子多元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均需要较长系列的观测资料。本文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通过确定方程式中各因子值,对罗玉沟流域坡面土壤侵蚀量进行了推算,并以定点观测调查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量 坡面 水土流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