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门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龙威 邓星奇 +5 位作者 唐建国 谢娟 张奕翠 张羽 高育瑶 陆刚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门诊接受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06年11月-2008年2月符合CAP诊断标准的门诊接受治疗的CAP患者127例,随机分为PCT监测组(63例)和常规治疗组(64例),...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门诊接受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06年11月-2008年2月符合CAP诊断标准的门诊接受治疗的CAP患者127例,随机分为PCT监测组(63例)和常规治疗组(64例),入选患者监测血清PCT水平。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治疗组由经治医师按照我国CAP治疗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PCT监测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在血清PCT≥0.25μg/L时进行抗生素治疗,PCT〈0.25μg/L时不予抗生素治疗,之后复诊亦按照此标准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抗生素。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疗程及抗生素费用。结果PCT监测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2.1%)与常规治疗组(8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监测组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疗程及抗生素费用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值均小于0.05),2组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门诊接受治疗的CAP患者可以依据PCT水平指导抗生素应用,能够减少抗生素用量,缩短抗生素疗程,降低抗生素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社区获得性肺炎 门诊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脂连素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娟 杨兴易 +2 位作者 施劲东 邓星奇 龙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 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诱导痰中脂连素(Adiponectin,APN)水平,以探讨APN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30例男... 目的 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诱导痰中脂连素(Adiponectin,APN)水平,以探讨APN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30例男性AECOPD患者(A组)、呼吸科门诊30例男性COPD稳定期患者(B)组及30例男性非吸烟健康体检者(C组)的血清和诱导痰.所有入选对象均为正常体质量的男性(BMI范围为18.5~24.9 kg/m2),并排除严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自身免疫系统等疾病.计数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并分类,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诱导痰中APN与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测定三组人群的肺功能.组间资料比较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n秩相关.结果 A组血清、诱导痰中APN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血清、诱导痰中APN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A组血清、诱导痰中APN与IL-8,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0.739,0.734,0.852,0.857,P<0.05).B组血清、诱导痰中APN与IL-8,TNF-2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1,0.659,0.707,0.867,P<0.05).A组诱导痰中APN与气道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439,P<0.05).结论 APN参与了COPD的全身和气道炎症过程,此过程与气道中性粒细胞和IL-8,TNF-α等炎症因子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清 诱导痰 脂连素 中性粒细胞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郎宇璜 李文纲 周超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TBI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n=18),中度(n=18),重度(n=14)3组;3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其伤后...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TBI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n=18),中度(n=18),重度(n=14)3组;3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其伤后3、12、24小时和72小时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D-LAC)、内毒素(E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TBI组伤后24小时血浆DAO活性、D-LAC水平和ET水平均升高(P<0.01),伤后72小时均回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重度、中度TBI组分别在伤后3、12小时血浆DAO活性、D-LAC水平和ET水平升高(P<0.01),伤后72小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TBI组(P<0.01)。结论不同程度TBI后发生不同程度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轻度TBI伤后24小时出现一过性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伤后72小时基本恢复。中、重度TBI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早并持续至伤后72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肠黏膜 屏障功能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内毒素
下载PDF
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预测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谢娟 陆一鸣 +1 位作者 龙威 何明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评估入院当日首次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髓细胞表达受体1(sTREM-1)、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预测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EOP)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及诊断试验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0年... 目的 评估入院当日首次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髓细胞表达受体1(sTREM-1)、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预测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EOP)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及诊断试验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244例脑卒中患者;排除入院时明确诊断肺炎、24 h内出院或死亡者,入院当日测定患者血清PCT、CRP和sTREM-1,并计算CPIS评分.结果 244例脑卒中患者中105例诊断为EOP,其中74例为重症EOP.EOP组血清PCT、CRP、sTREM-1和CPIS评分显著高于非EOP组[PCT(μg/L):4.20(0.83,7.75)比0.19(0.12,0.41);CRP(mg/L):56.0(18.5,105.5)比9.0(7.0,15.0);sTREM-1(ng/L):56.0(24.5,111.5)比10.0(8.0,16.0);CRIS评分(分):4.0(2.5,4.0)比2.0(1.0,2.0),均P<0.01];且重症EOP组血清PCT、CRP、sTREM-1和CPIS评分显著高于非重症EOP组[PCT(μg/L):6.10(3.40,8.83)比0.61(0.42,1.67);CRP(mg/L):80.5(31.5,113.0)比21.0(12.0,43.0); sTREM-1(ng/L):89.0(53.8,132.8)比21.0(14.0,43.0);CPIS评分(分):4.0(3.0,5.0)比2.0(2.0,3.0),均P<0.01].预测EOP时,PCT>0.43μg/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9.5%和79.1%,CRP>16 mg/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8.1%和78.4%,sTREM-1>19 ng/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1.9%和84.9%,CPIS评分>2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5.2%和79.9%;以PCT>0.43μg/L和CPIS评分>3分联合预测EO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81.9%和92.1%.预测重症EOP时,PCT>2.15μg/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8%和83.9%,CRP>43 mg/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0.3%和77.4%,sTREM-1>51 ng/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1.1%和90.3%,CPIS评分>3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7.6%和83.9%;以PCT>2.15μg/L和sTREM-1>56 ng/L联合预测重症EO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82.4%和100.0%.结论 首次PCT是预测EOP的有效指标,首次CPIS评分可作为发生EOP的一种筛查手段,两者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可溶性髓细胞表达受体1 临床肺 部感染评分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与白介素17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5
作者 谢娟 邓星奇 +2 位作者 龙威 施劲东 何明祯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脂联素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体重(BM I范围18.5~24.9 kg/m2)的男性COPD患者60例,其中急性加重期30例,稳定期30例。另选同期20例男性非吸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脂联素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体重(BM I范围18.5~24.9 kg/m2)的男性COPD患者60例,其中急性加重期30例,稳定期30例。另选同期20例男性非吸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中脂联素和IL-17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FEV1%pred和RV%pred)。结果 COPD急性期组血浆脂联素和IL-17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COPD稳定期组血浆脂联素和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OPD急性期组、稳定期组血浆脂联素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822,P<0.001;r=0.732,P<0.001),与RV%pred呈正相关(rs=0.764,P<0.001;rs=0.967,P<0.001),与FEV1%pred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可能与IL-17以及肺脏过度充气有关。脂联素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脂联素 白介素17
下载PDF
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丁旻珺 谢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56-395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抢救。方法:按Utsein模式要求登记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院内外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154例,对其可能与预后相关的指标分别进行...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抢救。方法:按Utsein模式要求登记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院内外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154例,对其可能与预后相关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对患者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开始至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时间、复苏后72h内的体温、复苏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后血pH值、复苏后D-二聚体指标等7个指标对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心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开始至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时间、复苏后72h内的体温、复苏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后血pH值及复苏后D-二聚体指标。结论:心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开始至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时间、复苏后72h内的体温、复苏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后血pH值及复苏后D-二聚体指标是影响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基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Utsiein模式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龙威 谢娟 +2 位作者 唐建国 张奕翠 张羽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4-625,共2页
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大部分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其中以细菌感染为主,部分病因难以确定.
关键词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清降钙素原 患者 治疗 测定 呼吸道感染 COPD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的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龙威 邓星奇 +5 位作者 陆刚 谢娟 高育瑶 何伟 陆伟 张羽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的老年AECOPD患者267例,分为常规治疗组135例(常规组)和PCT指导治疗组132例(PCT组)。常规组由经治医师按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的老年AECOPD患者267例,分为常规治疗组135例(常规组)和PCT指导治疗组132例(PCT组)。常规组由经治医师按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PCT组按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费用及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使用率、住院病死率、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发生次数及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及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发生次数及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CT组的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及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10882(3808-16651)元、6934(2390-10660)元、76.5%]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13637(4650~19730)元、8589(3144~12117)元、87.4%](均为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老年AECOPD患者在PCT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量,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抗生素
原文传递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Myo/H-FABP比值在诊断创伤后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9
作者 郎宇璜 缪京丰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红蛋白(Myo)/H—FABP比值在诊断创伤后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2007年1月~2008年6月42例创伤患者血清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并根据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分为合并心肌...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红蛋白(Myo)/H—FABP比值在诊断创伤后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2007年1月~2008年6月42例创伤患者血清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并根据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分为合并心肌损伤组13例(A组)和无合并心肌损伤组29例(B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42例健康体检者和42例创伤患者伤后3、6、12小时血清cTnⅠ、H—FABP和Myo含量,绘制H—FABP和Myo/H—FABP比值诊断创伤后心肌损伤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 curve),并比较陆线下面积(AUC)。结果H—FABP和Myo/H—FABP比值对诊断伤后3、6、12小时心肌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7、0.9098,0.9125、0.8329,0.8276、0.7772,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Myo/H—FABP比值明显高于同时间段A组Myo/H—FABP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和Myo/H-FABP比值对创伤后心肌损伤均具有早期诊断价值。Myo/H—FABP比值可用于区分创伤后心肌或骨骼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红蛋白 比值
下载PDF
降钙素原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龙威 邓星奇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4年第5期216-219,共4页
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诸多研究表明其与多种感染关系密切,与炎症性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联,本文对近些年的文献作一综述。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血清炎症 败血症 SIRS PCT 免疫抑制
下载PDF
降钙素原测定对危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龙威 邓星奇 +3 位作者 张学敏 谢娟 杨敬业 钟远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危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危重哮喘急性加重患者77例,随机分配到两组:PCT指导治疗组38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39例(对照组),检测血清PC...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危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危重哮喘急性加重患者77例,随机分配到两组:PCT指导治疗组38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39例(对照组),检测血清PCT水平。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由经治医师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疗程,PCT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何时停用抗生素,在血清PCT≥0.25 ng/mL时,进行抗生素治疗,PCT<0.25 ng/mL时,停止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 PCT组抗生素疗程[7(5~11)d]短于对照组[11(7~16)d](Z值=-2.26,P=0.025),抗生素费用[2125(1560~4347)元]低于对照组[3588(2677~5280)元](Z值=-2.01,P=0.033),两组的住院时间及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危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PCT使用抗生素,能够缩短抗生素疗程,减少抗生素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降钙素原 抗生素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血浆内脂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谢娟 陆一鸣 +2 位作者 施劲东 邓星奇 龙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浓度变化,探讨Visfatin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以及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上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ICU、普... 目的通过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浓度变化,探讨Visfatin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以及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上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ICU、普通病房的70例肺炎患者,其中重症肺炎组(A组)40例、非重症肺炎组(B组)30例,另选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所有人选者均排除严重心、脑、肾疾病,以及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个月内特殊治疗史者。所有人群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Visfatin、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CRP并测定血常规。肺炎患者再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U评分)。组间资料比较用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结果A组血浆Visfatin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高于C组(P〈0.01)。A组血浆中Visfatin水平与CRP、TNF-ft.、APACHEⅡ评分、PMN%呈正相关(rho=0.653,r=0.554,r=0.558,r=0.484,均P〈0.05),与Pa02、Pa02/Fi02呈负相关(rho=0.422,r=-0.543,均P〈0.05)。结论Visfatin可能作为促炎因子参与重症肺炎的全身炎症反应,在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内脂素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中性粒细胞比例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龙威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8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首次报道 临床应用 UTI
原文传递
监测降钙素原对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龙威 李利娟 +4 位作者 钟远 郭慧峰 杨敬业 张羽 陆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在老年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EOP)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 方法 179例老年EOP患者被随机分2组:常规治疗组(88例)和降钙素原指导治疗组(91例),常规组按照我国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疗...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在老年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EOP)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 方法 179例老年EOP患者被随机分2组:常规治疗组(88例)和降钙素原指导治疗组(91例),常规组按照我国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疗程;降钙素原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5d后,按照血清降钙素原<0.25 μg/L时,停用抗生素;降钙素原≥0.25μg/L时,继续使用抗生素.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后28 d病死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BI). 结果 降钙素原组与常规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5.7%比86.3%)、治疗后28 d病死率(8.8%比7.9%)、NIHSS评分(四分位数)[10.1(7.8,16.2)比9.8(6.0,15.5)]和BI指数[60.1(42.5,82.3)比57.9(39.2,8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降钙素原组的住院时间[19(10,38)d]、抗生素疗程[10(7,14)d]、住院费用[7532(4810,12116)元]及抗生素费用[3350(2052,6163)元]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26(17,42)d,15(6,21)d,10355(6877,15421)元,5358(3089,8144)元,均P<0.05]. 结论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水平指导老年卒中合并EOP的抗生素使用安全,能够缩短抗生素疗程和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降钙素原 卒中
原文传递
有创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重度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龙威 王逢强 +3 位作者 陆伟 丁春梅 张羽 何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比较有创与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所致重度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我院EICU、RICU收治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52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面罩机械通气(FMMV)组25例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ETMV)组27例,比较... 目的比较有创与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所致重度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我院EICU、RICU收治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52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面罩机械通气(FMMV)组25例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ETMV)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及临床指标。结果机械通气2h后,ETMV组的pH、PaCO2、PaO2、HR、RR、Kelly评分明显改善(P均<0.01),FMMV组仅PaO2、HR、RR出现明显改善(P<0.01,P<0.05,P<0.05),pH、PaCO2、Kelly评分在4h后才出现明显改善(P<0.05,P<0.01,P<0.01);FMMV组的气管插管率为44%;ETMV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FMMV组(P<0.01);两组的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别(P均>0.05)。结论在治疗AE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时,ETMV能更快地改善血气指标,逆转高碳酸血症性脑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FMMV;FMMV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气管插管;接受此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在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碳酸血症性脑病 面罩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重指数和骨密度 骨骼肌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怿虹 施劲东 +3 位作者 刘勤 诸卫英 唐建国 陈德昌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营养状态、骨密度和骨骼肌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测定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56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低BMI组26例、正常BMI组30例)及30例健康...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营养状态、骨密度和骨骼肌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测定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56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低BMI组26例、正常BMI组30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营养指标(身高、体重、血浆白蛋白)、骨密度、骨代谢指标[1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血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尿脱氧吡啶啉(DPD)]、肌电图(神经传导时间、动作电位波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 min步行距离(6MWD),分析BMI与骨密度和骨骼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低BMI组血浆白蛋白、动脉血氧分压(PaO_2)、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6MWD低于正常BMI组和对照组(P<0.05);(2)低BMI组、正常BMI组TRAP和DPD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PI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BMI组骨密度(L1-L4、全髋)指标均低于正常BMI组患者和对照组(均P<0.05)。(3)低BMI组膈神经、股神经动作电位时间明显高于正常BMI组和对照组(均P<0.05),低BMI组膈神经、股神经动作电位幅度明显低于正常BMI组(P<0.05)和对照组(P<0.05)。(4)BMI与PINP无相关性(r=0.164,P=0.248),与TRAP、DPD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51和-0.463,P<0.05),与骨密度(L1-L4)、骨密度(全髋)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0和0.681,P<0.05),BMI与膈神经动作电位时间(r=-0.351,P=0.011)、股神经动作电位时间(r=-0.382,P=0.000)呈显著负相关,BMI与膈神经传导幅度(r=0.455,P=0.001)、股神经传导幅度(r=0.701,P=0.00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BMI与慢阻肺患者骨密度、骨骼肌功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同时评估慢阻肺患者营养状态、骨质疏松和骨骼肌功能的指标,对慢阻肺综合评估和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重指数 骨骼肌功能 骨密度 肌电图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诱导痰中脂联素水平及其与白介素-17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娟 邓星奇 +2 位作者 施劲东 何明祯 李善群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AECOPD患者30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30例(COPD稳定期组),及3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AECOPD患者30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30例(COPD稳定期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正常体质量(体质量指数18.5-24.9kg/m^2)的男性。收集3组人群的诱导痰,行痰细胞分类计数,用酶连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中APN和IL-17的水平,分析APN与IL-17、气道中性粒细胞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组诱导痰中APN、IL-17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01),COPD稳定期组诱导痰中APN、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诱导痰中APN与IL-17均呈正相关(r=0.644,P〈0.001;r=0.631,P〈0.001);AECOPD组诱导痰中APN与气道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760,P〈0.001)。结论:COPD患者诱导痰中脂联素水平升高,可能与IL-17有关。脂联素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参与了COPD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介素17 脂联素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缺血性斑马鱼模型中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飞 乔祺 +2 位作者 王张生 许澎 陆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TanⅡA)对缺血性斑马鱼模型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RKI)诱导血管损伤斑马鱼模型,分别予以50、100、200μmol/L的TanⅡA处理。观察TanⅡA在上述浓度下...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TanⅡA)对缺血性斑马鱼模型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RKI)诱导血管损伤斑马鱼模型,分别予以50、100、200μmol/L的TanⅡA处理。观察TanⅡA在上述浓度下对缺血性斑马鱼肠下静脉血管(SIVs)和节间血管(ISVs)的影响,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flt-1、flk-1A(kdrl)、flk-1B(kdr)3个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在VRKI诱导的血管损伤斑马鱼模型中,TanⅡA呈浓度依赖性地逐渐恢复ISVs和SIVs血管;通过VEGF通路上的相关基因[flt-1、flk-1A(kdrl)、flk-1B(kdr)]进行调控。结论:在缺血性斑马鱼模型中,TanⅡA可通过VEGF信号通路发挥其促血管新生和保护血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血管新生 斑马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龙威 唐建国 +2 位作者 谢娟 张羽 张奕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时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哮喘急性加重患者158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配到两组:PCT指导治疗组77例...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时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哮喘急性加重患者158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配到两组:PCT指导治疗组77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81例(对照组),检测血清PCT水平.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由经治医师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PCT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在血清PCT≥0.25 ng/mL时,进行抗生素治疗,PCT<0.25ng/mL时,不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采用t检验、x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T组的抗生素使用率(45.4%)低于对照组(77.8%)(x2=17.51,P=0.000),两者预后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可在PCY指导下安全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降钙素原 抗生素
原文传递
339例严重创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郎宇璜 薛杨勇 缪京丰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严重创伤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年8月-2006年7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严重创伤病人339例,前3位的伤因依次是:道路交通伤、坠落伤、斗殴致伤。20~49岁是严重创伤的高危人群... 目的探讨现阶段严重创伤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年8月-2006年7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严重创伤病人339例,前3位的伤因依次是:道路交通伤、坠落伤、斗殴致伤。20~49岁是严重创伤的高危人群。平均院前时间(38.19±15.92)分钟,不同转运方式的院前急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施院前急救与否患者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胸、骨盆、四肢是创伤的高发部位,其中以颅脑为首发损伤部位,亦是首位死亡原因。结论应加强对严重创伤的预防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建设,提高公众现场急救意识和能力。强调严重创伤救治的连续性、整体性、时效性,重视严重创伤临床救治的研究和培训是减少创伤造成的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流行病学 预防 救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