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知识图谱: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铭锐 闫志明 +2 位作者 孙铭璐 刘方媛 张昕 《现代教育技术》 2023年第8期38-47,共10页
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感知智能”技术提供数据层面的支持,而且需要“认知智能”技术提供语义层面的支持,教师知识图谱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文章首先基于TPACK理论从要素和结构的视角设计... 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感知智能”技术提供数据层面的支持,而且需要“认知智能”技术提供语义层面的支持,教师知识图谱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文章首先基于TPACK理论从要素和结构的视角设计了教师知识图谱概念模型,从要素视角看,该模型包括学科知识节点(学科主题)、教学法知识节点(教学活动)和技术知识节点(技术工具)三类知识节点,及同类知识节点之间与不同类知识节点之间的关联;从结构视角看,该模型包括学科—教学法图式、学科—技术图式、教学法—技术图式三个图式。然后,文章从教师知识数据获取、教师知识抽取、教师知识融合和教师知识推理四方面剖析了教师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提出了教师知识图谱的六大应用场景。最后,文章总结了教师知识图谱研究与实践的未来议题,以期为人工智能更有效地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知识图谱 TPACK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框架设计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魏雪峰 魏铭慧 +3 位作者 由小玉 张雪 李爱霞 陈红霞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3,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综合学习方式。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组成,其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贯穿于整个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培...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综合学习方式。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组成,其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贯穿于整个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是其他三个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体现。如何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一线信息科技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研究以活动理论系统模型为依据,构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框架D-OCROF,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资源、活动组织、活动反馈五个要素;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开展了三轮迭代实验以完善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准实验方法,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作品质量、学习报告三个方面检验了此框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框架D-OCROF显著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最后,从数字化学习环境创设、数字化学习资源研发、多元化活动反馈设计三个维度,提出了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跨学科主题学习 小学信息科技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理论探讨
3
作者 郭佳 闫志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教育强国背景下,需将“互联网+教育”明确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首先明确了“互联网+教育”内涵与属性;随后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从内容要素、组织与运行、政策实施几方面构建了基本公... 教育强国背景下,需将“互联网+教育”明确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首先明确了“互联网+教育”内涵与属性;随后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从内容要素、组织与运行、政策实施几方面构建了基本公共“互联网+教育”服务体系。研究对教育强国背景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提质扩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理论探讨
下载PDF
文史结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路径
4
作者 姬世杰 田茂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4-87,共4页
“文史结合”这一传统由来已久,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是指把文史资料引入历史课堂,发挥文史资料的历史价值,从而辅助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习广博的文史知识,既可以实现以文释... “文史结合”这一传统由来已久,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是指把文史资料引入历史课堂,发挥文史资料的历史价值,从而辅助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习广博的文史知识,既可以实现以文释史,涵育史料史证素养,又可以在文史阐释中感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文史知识的学习,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为此,历史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多元一体的文史结合教学模式,运用文史资料来创设故事情境,借用诗词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史实,采用思辨性史料来训练学生历史思维,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 文史结合
下载PDF
从重点布局到适度均衡:我国城市群高等教育布局重构的目标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书国 石特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9,共14页
目前,我国城市群高等教育正在进入新一轮布局重构阶段。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市群高等教育布局重构面临政策方向更加明确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等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矛盾凸显、教育数字化转型下高等... 目前,我国城市群高等教育正在进入新一轮布局重构阶段。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市群高等教育布局重构面临政策方向更加明确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等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矛盾凸显、教育数字化转型下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任务艰巨、人才自主培养层次亟待提升、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滞后制约地方化发展等挑战。为此,我国应明确城市群高等教育布局重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目标设计,坚持“做大基部,做优主体,做强顶部”,实现从重点布局到适度均衡的战略转变,具体做到: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布局重构科学规划,支持各级政府科学决策;适应人口结构和产业布局新趋势,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布局新模式;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地方化趋势,适度调整高等教育入学率指标;以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为依托,分级打造区域高等教育新高地;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重点加强博士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高等教育 区域高等教育 教育结构 布局重构 城镇化 普及化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技术伦理观照与风险消解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磊磊 赵玉洁 张黎 《中国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46-58,共13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教育技术伦理及其风险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教育技术伦理的概念诠释与历史变革回顾,结合数字化转型赋予教育技术伦理的新变化,...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教育技术伦理及其风险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教育技术伦理的概念诠释与历史变革回顾,结合数字化转型赋予教育技术伦理的新变化,拆解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技术伦理的基本向度。当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技术伦理仍存在数字教育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信息资源分配不均加重数字鸿沟、师生数字教育掌舵者地位遭遇挑战与威胁、虚拟交互失范引发道德情感缺失等多方面风险。据此,本研究提出构建指向数字教育系统向善的生态伦理治理体系、完善数字化赋能优质资源供给的决策与保障机制、增强对教育主体权利嬗变的风险监测与评估、营造技术助力情感与人文关怀的数字文化愿景等风险消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教育技术伦理 伦理观照 风险消解 生态伦理
原文传递
“双新”背景下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妍茵 赵玉洁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双新”背景下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多重价值意蕴,不仅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还能够优化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成长。在剖析“双新”背景下赋予初中语文教学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四条路径:巧... “双新”背景下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多重价值意蕴,不仅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还能够优化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成长。在剖析“双新”背景下赋予初中语文教学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四条路径:巧用多样化资源,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从课堂走向生活,助力知识学以致用;注重实践性体验,提高思维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新 生活教育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更能提升学习成效?——基于20项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
8
作者 和文斌 赵帅 +2 位作者 阿不来提·瓦依提 塔卫刚 徐恩伟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为人机协同学习注入了动力。然而,学界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20项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并从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干预时长等维度探讨调节变量对基于生成式人工...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为人机协同学习注入了动力。然而,学界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20项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并从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干预时长等维度探讨调节变量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学习方式,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成效。调节分析表明,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在社会科学领域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中的表现更好;干预周期越长影响越弱;群体学习、角色设定与翻转课堂对人机协同学习成效的影响最突出;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学习方式等的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者需加强实践适切性设计,开展围炉群证式学习,注重角色精细化指引和探索模式深度融合,以助推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学习 学习成效 元分析
下载PDF
数智赋能下的学习分析:国际焦点与前瞻
9
作者 王炜 赵帅 《数字教育》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第十二届学习分析与知识国际会议(LAK)作为学习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平台,是探索该领域国际焦点与前瞻的抓手。研究采用LDA主题模型、社会网络及引文回溯等语义挖掘方式对LAK22收录文献进行评述与分析,发现学习分析在多模态学习数... 第十二届学习分析与知识国际会议(LAK)作为学习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平台,是探索该领域国际焦点与前瞻的抓手。研究采用LDA主题模型、社会网络及引文回溯等语义挖掘方式对LAK22收录文献进行评述与分析,发现学习分析在多模态学习数据挖掘、学习者精准学业预测、学习动态监控与反馈、个性化教学干预决策、安全与道德伦理保障等方面的研究焦点及其在理论、应用与技术层面的前瞻动向。这启示我们,未来学习分析研究应关注涵盖安全伦理道德的学习分析理论建设、关注各类传感器在多模态数据挖掘中的应用、关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监控反馈中的应用、关注情感算法在学业精准预测中的技术开发、关注符合脑认知学的干预决策系统技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与知识国际会议 学习分析 多模态数据挖掘 学业预测:教学干预 教育公平与伦理
下载PDF
王充以“实知”为中心的学习观述评
10
作者 张惠娟 《教育评论》 2024年第1期157-162,共6页
在学习观方面,王充基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论立场,否定“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主张“学之乃知”、不学不知,强调学习过程的学、思、行三统一的原则,将能够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和实际才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其以“实... 在学习观方面,王充基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论立场,否定“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主张“学之乃知”、不学不知,强调学习过程的学、思、行三统一的原则,将能够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和实际才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其以“实知”“效验”为主要议题的学习观,对学校教育发展回归理性定位和经世致用的实学价值有引领变革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 学习观 实知 效验
下载PDF
学生课程理解的“缺席”与“在场”:基于在场理论
11
作者 陈晴晴 《教学研究》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学生课程理解关系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定位和话语权力,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自律性的养成和创造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生课程理解在现实中却存在“缺席”问题,主要表现为:师生对课堂教学存有刻板印象,导致了学生“失语”... 学生课程理解关系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定位和话语权力,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自律性的养成和创造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生课程理解在现实中却存在“缺席”问题,主要表现为:师生对课堂教学存有刻板印象,导致了学生“失语”;学生对辅助工具盲目应用,造成了独立理解“缺位”;学生个体“资本”积弱,带来了理解过程踟蹰。从理论、价值和实践3个层面明晰学生课程理解的“在场”逻辑,有助于回应学生课程理解问题的自洽性、必要性以及合理性。于教师而言,需要发挥角色责任唤醒学生课程理解意识,利用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培养学生的课程理解能力,引领学生转换学习动机促进课程理解自觉,以期实现学生课程理解的真正“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 课程理解 在场理论 教师责任
下载PDF
《孝经》义理的教育学阐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6-195,共10页
《孝经》作为教孝、教忠的经典,自汉代起至清末一直是古代儒学教育的核心教材。以教育学视角观照《孝经》,可将其义理概括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为德本、教所由生”“孝无终始皆可及”“孝道可以刑四海”四个方面。修身以成孝德是古... 《孝经》作为教孝、教忠的经典,自汉代起至清末一直是古代儒学教育的核心教材。以教育学视角观照《孝经》,可将其义理概括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为德本、教所由生”“孝无终始皆可及”“孝道可以刑四海”四个方面。修身以成孝德是古代孝道教育的路径。《孝经》中所蕴涵的“贵生”、“立身行道”、上行下效等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至今对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经》 孝道教育 传统文化 修身 工夫
下载PDF
广域多重联动双螺旋:面向学习动机提升的翻转课堂新模式
13
作者 张昕 陈羽 +1 位作者 张铭锐 闫志明 《开放学习研究》 2023年第5期51-62,共12页
翻转课堂从引入我国至今面临诸多挑战,实施效果不仅受教师专业能力、课时安排等外在因素影响,还受学生学习动机等内在因素制约。本文以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为旨趣,构建一种翻转课堂“广域多重联动双螺旋”模式,优化、设计翻转课堂的组织形... 翻转课堂从引入我国至今面临诸多挑战,实施效果不仅受教师专业能力、课时安排等外在因素影响,还受学生学习动机等内在因素制约。本文以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为旨趣,构建一种翻转课堂“广域多重联动双螺旋”模式,优化、设计翻转课堂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活动。首先,本文创新翻转课堂实施场域划分方式,回归“自学”与“互学”颠倒的本质;其次,搭建表征教师“教”与学生“学”两过程的双螺旋基本结构,释解其中多要素、多重交互的价值和方式;最后,设计面向动机提升的教与学的活动,关照多种方式对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该模式进行验证,证明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与学习动机,且师生具有良好的课程体验。通过进一步分析表明,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很大程度上与其自主感、冲突感、价值感的满足与体验密不可分,由此凸显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体验新旧知识冲突、进行分享与讨论的关键价值,为提高翻转课堂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广域多重联动双螺旋模式 学习动机 学习空间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基于地区科研资源对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
14
作者 郭雅丹 崔永峰 +2 位作者 牟真 刘文芳 刘丽静 《科技风》 2023年第24期96-98,共3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专业课程的构建需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与格局。本文以“物理化学”为例,在“双碳”背景下,探索一种“绿色”发展环境下新型的产教一体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背景... 为实现“双碳”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专业课程的构建需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与格局。本文以“物理化学”为例,在“双碳”背景下,探索一种“绿色”发展环境下新型的产教一体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背景。根据化学专业的学科特点,结合地区科研资源,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产教融合以及就业导向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双碳”背景下基于地区科研资源的化学专业课程建设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背景 科研资源 物理化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集团化办学的效能转换及其实现
15
作者 张夫伟 周翠英 《教育文汇》 2023年第3期13-16,20,共5页
名校办学高效能如何实现在普通校之间的转换是决定集团化办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一环。集团化办学效能转换呈现出目的性、整体性、合作性、适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推进集团化办学效能转换要坚守育人为本的立场、确立互动共生的关... 名校办学高效能如何实现在普通校之间的转换是决定集团化办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一环。集团化办学效能转换呈现出目的性、整体性、合作性、适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推进集团化办学效能转换要坚守育人为本的立场、确立互动共生的关系、提升关键人物的素养、优化多元治理的生态、发挥技术赋能教育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效能转换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理念”定位
16
作者 张志刚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3-68,共6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语文学习任务群”定位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定位在“课程理念”。文章采用比较研究和概念分析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语文学习任务群”进入到义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语文学习任务群”定位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定位在“课程理念”。文章采用比较研究和概念分析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语文学习任务群”进入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顶层的理念,具有统摄指导性、综合性、实践性、场域性、整合性、逻辑性、动态灵活性;它反映了对语文课程认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升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层次和地位,为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抓手,未来可能会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理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习任务群 定位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理念
下载PDF
提升师范生国学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17
作者 张惠娟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9期191-194,共4页
当前,师范生的国学素养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存在诸如学习目标不清、知识基础有限、学习的自觉性和行动力缺乏等普遍性问题。学校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师范生国学素养的教育实施,在观念上要明确国学课程的教师教育价值,在... 当前,师范生的国学素养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存在诸如学习目标不清、知识基础有限、学习的自觉性和行动力缺乏等普遍性问题。学校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师范生国学素养的教育实施,在观念上要明确国学课程的教师教育价值,在知识上要注重夯实包括文言文在内的传统文化功底,在外部教育环境的创设上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文化资源和各种有成长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师范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国学、传承国学的文化土壤和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国学素养 培养路径
下载PDF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项目式学习策略--以“视力与复式统计图”项目为例
18
作者 李美泉 《学园》 2023年第28期38-40,共3页
项目式学习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新走向,为优化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带来创新性突破。从“视力与复式统计图”项目入手,讲授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爱护眼睛--复式统计图”一课,从项目简介和教学流程... 项目式学习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新走向,为优化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带来创新性突破。从“视力与复式统计图”项目入手,讲授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爱护眼睛--复式统计图”一课,从项目简介和教学流程两个方面出发,对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作品生成阶段、项目评价阶段进行教学设计,实现项目式学习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相融合,旨在为相关教学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项目式学习 统计与概率
原文传递
“两测四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探析
19
作者 徐美 韩延伦 +1 位作者 张丽霞 韩琳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2-80,共9页
“两测四评”是一种基于逆向设计,以学习目标为起点,以评价设计先于并嵌入教学设计为路径,对教学活动要素进行重新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测”是指前测和后测,是对教学技能水平的评测;“四评”是自评、组评、班评、师评四种评价方式... “两测四评”是一种基于逆向设计,以学习目标为起点,以评价设计先于并嵌入教学设计为路径,对教学活动要素进行重新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测”是指前测和后测,是对教学技能水平的评测;“四评”是自评、组评、班评、师评四种评价方式。教学中要根据需要组合形成自评-师评-组评、自评-组评-师评、自评-师评-班评、自评-班评-师评、自评-组评-师评-班评、自评-组评-班评-师评等教学评测路径,不同技能的学习可以选择不同的评测路径。“两测四评”培养模式发展了师范生自我评价、自我诊断和自我定位的能力,通过在不同团队中的融合进行评与测,建构师范生理念、态度、生命情感等内在品质,有利于促进“师范性”和“学术性”融合、实现教学技能的主体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学技能 “两测四评”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负“学生身份”之重——青少年创造性学习的困境及纾解
20
作者 陈晴晴 《教育研究与实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91,共10页
“学生身份”是影响青少年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遭遇“身份区隔”以及与学习规范间的复杂博弈,当“学生身份”内化于青少年的学习思维与行动,会产生认知与行为层面的危机,青少年对创造性学习呈现一种妥协或... “学生身份”是影响青少年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遭遇“身份区隔”以及与学习规范间的复杂博弈,当“学生身份”内化于青少年的学习思维与行动,会产生认知与行为层面的危机,青少年对创造性学习呈现一种妥协或逃离倾向。基于此,需要从尊重个体的已有认知与经验,正确理解“学生身份”;立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理性对待“学生身份”;消除班级群体间的等级化关系,切实保障“学生身份”;藉由证据树立“创造者”身份,实现青少年的新身份认同等方面为“学生身份”解缚,探索青少年创造性学习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创造性学习 学生身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