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事宗易学研究方法析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忠天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52,共14页
夫援史证《易》本为易家释《易》普遍之现象,然自赵宋三李一杨(李光、李杞、李中正、杨万里)开宗奠基后,历宋元明三朝而踵继者众,至有清一朝,更以超迈往古之姿,创猗欤盛哉之势,将史事易学推至极盛。由于此派易学著作甚多,易家援引史事... 夫援史证《易》本为易家释《易》普遍之现象,然自赵宋三李一杨(李光、李杞、李中正、杨万里)开宗奠基后,历宋元明三朝而踵继者众,至有清一朝,更以超迈往古之姿,创猗欤盛哉之势,将史事易学推至极盛。由于此派易学著作甚多,易家援引史事形貌多样,不仅丰富史事易学之内容,亦充实义理易学之内涵,并建构出此派易学独特之体系,值得吾人深入研究。海内外曾从事相关研究者虽不乏其人,惟此派易学研究方法仍有讨论之空间,愿将个人研究之拙见,提供未来研究者之参考,冀收后出转精之效。其内容包括史事易学之定义、史事易家之典型、史事易学发展史略、援史证《易》研究之重点(如援史动机、援史类型、援史与卦爻比附之切当性、援史之史观、以说理为本以援史为末),以及史事易学研究之发展性等等,希望透过文献资料之搜集与分析,进而从易学与易学史之角度推论,俾有助于史事宗易学研究方法之建立,与史事易学研究深度广度之推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事易 史事宗 易学 易学史 易经
下载PDF
叶矫然《易史参录》述要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忠天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30,43,共11页
叶矫然生当明末清初之际,此时期亦为史事派易学著作,如吴曰慎《周易本义爻征》、金士升《易内传》、胡世安《易史》等相继问世之时。《四库全书总目》于上述诸书,虽未选录于经部易类,然于叶矫然《易史参录》一书,则载诸《存目》,欲研究... 叶矫然生当明末清初之际,此时期亦为史事派易学著作,如吴曰慎《周易本义爻征》、金士升《易内传》、胡世安《易史》等相继问世之时。《四库全书总目》于上述诸书,虽未选录于经部易类,然于叶矫然《易史参录》一书,则载诸《存目》,欲研究清初史事易学,探究史事易学何以至清而趋于极盛,则叶氏其人其书,自有不可不涉猎者。本文主要从《易史参录》著述背景与体制、易学渊源、援史证《易》特色、价值得失,并就《四库全书提要》主要论点提出一愚之见,略作修正与补充。由于叶矫然《易史参录》为清初史事宗易学重要之易家,其书亦影响同治年间另一史事易家曹为霖《易学史镜》甚巨,希望藉由本文之作,能提供未来从事清代史事易学,或清代易学史研究者之参考,进而有裨于吾人于清代易学全貌之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矫然 史事易 易学史 易经 清代
下载PDF
史事易学的转化──谈史料易的发展历程及其易学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忠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2-18,49,共8页
事物的归纳与分类,原是便于学者掌握其内涵与属性。随着易学多元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化,易学的分类自有重新调整的必要。《四库全书总目》曾将易学分为象数与义理两派,又从中各衍生三宗,此即所谓"两派六宗"之说。本文撰述动机,... 事物的归纳与分类,原是便于学者掌握其内涵与属性。随着易学多元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化,易学的分类自有重新调整的必要。《四库全书总目》曾将易学分为象数与义理两派,又从中各衍生三宗,此即所谓"两派六宗"之说。本文撰述动机,即拟在义理三宗的史事宗,试图因应易学的发展,重新调整其分类体系,建构史事派易学的"树状结构",藉以厘清史事易、史证易、史料易三者间的关系,并说明史料易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易学价值。史事派易学中,援史证《易》的"史证易",为史事易家最主要也最寻常的释《易》方式。惟以上古史事或春秋史事来核实卦爻辞,即视《易》为史的"史料易",其发展虽可远溯《周易》卦爻辞中的史事与干宝诸易家。不过,二十世纪前,此类著作却不多见。惟从民初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新史学"兴起后,"史料易"的研究与相关著作,便如雨后春笋,其影响所及,颇为深远,值得吾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事易 史料易 易学史 史学 《易经》
下载PDF
《二程集》易说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忠天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71,共7页
《二程集》易说虽不全是程颐之语,但仍是研究程氏易学的重要资料.其中不仅记录了《程氏易传》撰作与传习之情况,而且畅论读《易》之方,推重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易学,要求学《易》先识卦义卦体,并对《周易》经传之义理多作发明,堪与... 《二程集》易说虽不全是程颐之语,但仍是研究程氏易学的重要资料.其中不仅记录了《程氏易传》撰作与传习之情况,而且畅论读《易》之方,推重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易学,要求学《易》先识卦义卦体,并对《周易》经传之义理多作发明,堪与《程传》推阐相发.且《二程集》易亦颇有可以雠校《程传》者,亦颇有可增补《程传》对《易传》未加阐述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集 程颐 易传 义理
下载PDF
民间信仰中“南巡”一词使用之探讨——以大甲妈祖百年南巡绕境为例
5
作者 陈致颖 《妈祖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48-57,共10页
前清集权统治瓦解之后,原具有皇权垄断色彩的“南巡”“巡狩”等词汇逐渐被民间信仰广泛使用,致使“南巡”原本的运用场景与范围合宜性逐渐被淡化乃至遗忘。因此,本文透过“湄洲妈祖”与“大甲妈祖”的实际案例,对“巡境”“迎神”“竭... 前清集权统治瓦解之后,原具有皇权垄断色彩的“南巡”“巡狩”等词汇逐渐被民间信仰广泛使用,致使“南巡”原本的运用场景与范围合宜性逐渐被淡化乃至遗忘。因此,本文透过“湄洲妈祖”与“大甲妈祖”的实际案例,对“巡境”“迎神”“竭祖”“会香”的词汇与概念加以界定与整理,探讨与梳理民间宗教“南巡”现象的产生及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巡 大甲妈祖 湄洲祖庙 会香
下载PDF
论妈祖 “六佾舞于庭”礼义乎--以台湾为例
6
作者 陈致颖 《妈祖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63-76,共14页
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台湾海岛的地理而言,因四面环海,所以岛民的生活、信仰、习俗多,也多与海相关连,受海洋文化影响甚深。依台湾民间信仰现况来看,海神信仰以妈祖为主,且有越历久而弥新的现象... 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台湾海岛的地理而言,因四面环海,所以岛民的生活、信仰、习俗多,也多与海相关连,受海洋文化影响甚深。依台湾民间信仰现况来看,海神信仰以妈祖为主,且有越历久而弥新的现象。台湾妈祖祭典中以“六佾”祭之,犹是罕见,甚至可以说是创见。因此欲梳理其复古弥纶性,仍需藉由史料文献等进行整理;方能知道此修举,是文化泯之复,或是文化为之创也。本文欲探讨妈祖“六佾舞于庭”礼义乎,借由古籍文献探讨此复古的依据点为何,进而探讨现代是否有复其礼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佾舞 春秋祀典 清朝 钦定大清会典
下载PDF
从“自然主体观察”论《周易》经传的书写
7
作者 黄忠天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5,共11页
传统以来,中国社会向以儒家人文精神为主体,如此虽提升了人文精神,然亦导致后学末流过度重视人的主体性,而忽略经典中对"自然"的书写,及其中蕴含的超越性。再加上西方理性思潮的影响、科技文明的进步,更助长人的主导与支配性... 传统以来,中国社会向以儒家人文精神为主体,如此虽提升了人文精神,然亦导致后学末流过度重视人的主体性,而忽略经典中对"自然"的书写,及其中蕴含的超越性。再加上西方理性思潮的影响、科技文明的进步,更助长人的主导与支配性格,如此不仅破坏了自然的秩序,无形中也斫丧了人的超越性。《周易》哲学在揭示自然与人类相互间的关系,故前人往往侧重天人的观照。本文尝试以"自然"为主体观察,试图阐发《周易》经传中对"自然"的书写及其与人文、宗教三者的关系与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体 天人哲学 《易传》 《易经》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经典谈射箭的道与术
8
作者 黄忠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5-50,共6页
射箭在中国古代不仅作为狩猎与军事之用,更发展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其中结合了礼仪的规范、道德的讲究、修养的境界、技术的要求,藉以达到道术兼备、内外合一的最高境界。近代随着火药武器的精进,射箭已从战场、狩猎场一变而为运动场上的... 射箭在中国古代不仅作为狩猎与军事之用,更发展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其中结合了礼仪的规范、道德的讲究、修养的境界、技术的要求,藉以达到道术兼备、内外合一的最高境界。近代随着火药武器的精进,射箭已从战场、狩猎场一变而为运动场上的竞技项目,尽管现代国际射箭比赛方法和规则或有差异,不过,除了力道与准确度外,已失去中国古代射礼文化所蕴含的多重精神况味。本文撰写的目的,即在藉由中国传统经典所涉及的射事,阐扬中国的射礼文化,使我们体会先秦诸子在射事中所表现的道与术,从中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厚与高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 箭术 箭道 道术 经典
下载PDF
刘钰《易经卦爻辞本事考》述要
9
作者 黄忠天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57-66,共10页
刘钰《易经卦爻辞本事考》一书久无传本,世所罕闻。自2008年文听阁图书公司出版林庆彰先生主编《民国时期经学丛书》以来,此书亦幸得以重见天日。此书所侧重者,不在象数易例的使用与义理思想的阐发,惟在考辨卦爻辞中的字义与史实,盖属... 刘钰《易经卦爻辞本事考》一书久无传本,世所罕闻。自2008年文听阁图书公司出版林庆彰先生主编《民国时期经学丛书》以来,此书亦幸得以重见天日。此书所侧重者,不在象数易例的使用与义理思想的阐发,惟在考辨卦爻辞中的字义与史实,盖属易学与史学的会通。本文撰作上以《易经卦爻辞本事考》一书为研究素材,分别论述其著述背景与体制,并从中探究刘钰易学渊源,尤其于此书稽古治《易》方式,更多着墨,分之为(一)考究史实,不论时位;(二)广引典籍,考订字义;(三)证明史实,不推演理论;(四)随文求解,不争门户;(五)原文考事,多闻阙疑等五大特点,一一加以阐述说明,最后则论及此书的价值与得失。由于刘钰《易经卦爻辞本事考》于民国史事易学,特别是其中的"史料易"易学一派,堪称集大成之作,故本文中亦兼论易学史上史料易学的发展梗概。大体而言,《易经卦爻辞本事考》书中考掘之史事,虽未必尽属可信,惟在新旧学术交替之际,在出土文献尚未大量发现之20世纪初期,刘钰与当时古史辨派学者的研究,在中国易学史上仍有其时代的意义与价值。希望透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吾人借以了解民国时期易学梗概,并藉资阐发前辈学者的潜德幽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钰 易经卦爻辞本事考 民国易学 易学史 易经
原文传递
从贽见礼等级序列辨析《左传》昭公四年“竖牛”的身份
10
作者 黄文慧 《唐都学刊》 2021年第6期86-91,共6页
家臣制度在先秦史的研究中是一大主题,尤其到了春秋,家臣甚至可以大幅地出现在历史文献的版面中,进而演变为后世官僚制度的先河。在家臣的发展过程中,透过不同家臣人物的故事,结合当时的礼制,探寻特定官职本身所具有的实际权力与角色意... 家臣制度在先秦史的研究中是一大主题,尤其到了春秋,家臣甚至可以大幅地出现在历史文献的版面中,进而演变为后世官僚制度的先河。在家臣的发展过程中,透过不同家臣人物的故事,结合当时的礼制,探寻特定官职本身所具有的实际权力与角色意涵。对于《左传》昭公四年中的“竖牛”,通过文献中所记载的“献雉”“奉雉”“问名”“赐名”,以及所涉及的“委质”制度等,逐一探讨“竖牛”作为鲁国叔孙氏的家臣,其实际身份级别应当为何,又如何与春秋制度的时代变革生成交互影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竖牛 贽见礼 等级序列 委质 春秋家臣
下载PDF
从元遗山论诗绝句看潘岳诗品与人品的出入 被引量:3
11
作者 吉广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2-126,176,共6页
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六》以潘安仁《闲居赋》文行相违之事例,指出诗人之高情不容伪饰,裁示诗品与人品失真之流弊,牵涉到:一、心画心声失真之偏向。二、《闲居赋》的评价。三、潘岳“拜路尘”的品格考察。指陈出诗品与人... 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六》以潘安仁《闲居赋》文行相违之事例,指出诗人之高情不容伪饰,裁示诗品与人品失真之流弊,牵涉到:一、心画心声失真之偏向。二、《闲居赋》的评价。三、潘岳“拜路尘”的品格考察。指陈出诗品与人品的交合分歧问题,以真淳为诗学之大根大本,示人鉴别真伪之要紧关扳。元遗山以潘岳诗文示例,惟其诗文中存在之品格问题尚无具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潘岳 诗品 人品 悼亡诗
下载PDF
张载礼乐观论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政扬 《唐都学刊》 2018年第4期33-42,共10页
身为"北宋理学五子"之一,张载不仅为关学奠立了思想规模,更以知礼闻名于世。然而,当代对张载思想的研究,多着重在其气论,而少言其礼乐观。即便有学者着眼于张载礼学,但所论多仅及于"礼",而多未论及"乐"... 身为"北宋理学五子"之一,张载不仅为关学奠立了思想规模,更以知礼闻名于世。然而,当代对张载思想的研究,多着重在其气论,而少言其礼乐观。即便有学者着眼于张载礼学,但所论多仅及于"礼",而多未论及"乐"。如此一来,则难以全面呈现张载礼乐观与天道观间的思想联系。实则,张载先将礼乐推本于"天",藉由"气"概念所含蕴的一体性,连系天人,由此替礼乐之治找到普遍恒常的立法基础。他重视古代圣贤制礼作乐的建制精神,而非形式规范。并依此主张,礼乐当为众人共悦之志所贞定,主政者必须因革损益礼乐之制以合乎时宜。儒者不仅当对主政者提出谏言,更应通过礼乐教化,唤醒世人本具的道德意识,在人伦日用中依礼乐成身,进而实现富而好礼的人文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礼乐教化
下载PDF
台湾地区小学班主任制度实施现况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香河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35,共9页
台湾地区的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与骨干,对于班级活动的实施与学生的领导,具有相当程度的关键因素。班主任制度的实施,除了影响学校教育成效,也决定班级生活的成败。本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的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与骨干,对于班级活动的实施与学生的领导,具有相当程度的关键因素。班主任制度的实施,除了影响学校教育成效,也决定班级生活的成败。本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台湾地区小学班主任制度实施现况与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小学班主任的选拔、职责、工作、考核等机制,从法规层面说明班主任制度的法源基础,从学理与实际的对话、制度与机制的论证,提出处方性的学理建议,作为建立完整班主任机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级任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评鉴 小学教育 班主任制度
原文传递
《碧琳琅丛书》本《金氏尚书注》十二卷伪作补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根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56-68,105,共14页
金履祥为宋季元初之大学者,其学师事王柏,为朱熹嫡脉四传。其经学、史学、考证之学皆有极深造诣。金氏经学以《尚书》为大宗,其《资治通鉴前编》即据《尚书》为架构所成之代表性巨著。金氏《尚书》学说之专著,传于今者盖有二焉:《尚书... 金履祥为宋季元初之大学者,其学师事王柏,为朱熹嫡脉四传。其经学、史学、考证之学皆有极深造诣。金氏经学以《尚书》为大宗,其《资治通鉴前编》即据《尚书》为架构所成之代表性巨著。金氏《尚书》学说之专著,传于今者盖有二焉:《尚书注》十二卷,其一也;《尚书表注》二卷,其二也。《尚书表注》一书乃金氏晚岁定说,绝无可疑;至于《尚书注》十二卷,《经义考》引张云章序文,谓此书乃仁山早岁所为章释句解之《尚书》注,晚后掇其要而为《表注》。后之传是篇者,类皆沿此论述。然其说无所凭据,可疑之甚。本人尝著《金履祥〈尚书注〉十二卷考异》一文,以《尚书注》十二卷(据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本》)对比金氏《尚书表注》、《资治通鉴前编》,以及《仁山集》中论及《尚书》事之文,已经确证金履祥《尚书注》,实乃后之伪作者拼凑掇辑金氏《资治通鉴前编》中所述《尚书》学说而成之伪作,借金氏少作之名以售其欺蒙之计。2011年,台湾有许育龙君据本人研究之启发,并得悉号称金氏《尚书注》十二卷者,尚有方功惠《碧琳琅馆丛书》本之《尚书金氏注》十二卷,而此本与《十万卷楼丛书》本内容差异极大。进而考得《碧琳琅本》亦为伪作,乃据元朝陈师凯《书蔡传旁通》为底本,外加与金氏相关文献材料,前后拼凑为序跋,鱼目以售其欺。许君以所得撰《〈碧琳琅馆丛书〉本〈金氏尚书注〉著者考疑》一文,既刊登矣。其结论谓此书当是清代中叶之后人所伪作。许君所考论,徇可信矣,然其中尚有多项关键材料未能厘清。本论文即进为之补考,并推论伪作嫌疑者之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履祥 《尚书》注 伪书 《碧琳琅馆丛书》 方功惠
下载PDF
王夫之对张载“心”论的承继与新诠——以《张子正蒙注》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政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18,共16页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对张载的"心"概念既有承继,也有新诠。张载是在气论的基础上,藉由"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重新诠释孟子所言"尽心以知性知天"。船山与横渠虽皆以"心"为儒家合天人之...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对张载的"心"概念既有承继,也有新诠。张载是在气论的基础上,藉由"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重新诠释孟子所言"尽心以知性知天"。船山与横渠虽皆以"心"为儒家合天人之道的关键,但横渠气论是从形而上贯通形而下,由客观天道阐发大心说的真实无妄。船山则侧重"人"是创造价值的主体,由"心"具权衡价值的自主性,阐发由人之道以合天的实践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子正蒙注》 心统性情 心即理 天人合一 张横渠 王夫之
下载PDF
儒家文化的传统性、经典性与现代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忠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7-21,30,共6页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维系不同的地域族群的共存共荣,免于国家的分崩离析。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在神州大陆不断地扮演着传承与开新,凝聚了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大中华文化,历久而弥新。惟近百年来,在帝国主义侵略之下,...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维系不同的地域族群的共存共荣,免于国家的分崩离析。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在神州大陆不断地扮演着传承与开新,凝聚了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大中华文化,历久而弥新。惟近百年来,在帝国主义侵略之下,国势积弱不振,加以崇洋媚外的心理,中华传统文化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固然与西力东渐有关,然而其中更大的症结,来自于国人对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认识不清所致。因此,本文拟从儒家文化的传统性、经典性、现代性三方面,来说明儒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诚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作创造性的转化,成为滋养现代社会的源头活水。而全文的要旨则在说明要重建文化,必须先以重新正确地认识儒家文化开始,藉以建立符合现代性的儒家文化,并再度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文化 经典 儒家 现代化 中华文化
下载PDF
陈延杰及其《周易程传参正》
17
作者 黄忠天 《周易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286-297,共12页
义理派易学发展繁富多元,独树一帜,而堪为一代义理派易学宗师者,亦不乏其人,然在千百种义理派易学典籍当中,论其影响最广,阅读最众,迄今盛而未衰者,殆推程颐《易传》一书。无怪乎清初大儒顾炎武亦慨叹曰:"昔说《易》者,无虑数千百家,... 义理派易学发展繁富多元,独树一帜,而堪为一代义理派易学宗师者,亦不乏其人,然在千百种义理派易学典籍当中,论其影响最广,阅读最众,迄今盛而未衰者,殆推程颐《易传》一书。无怪乎清初大儒顾炎武亦慨叹曰:"昔说《易》者,无虑数千百家,然未见有过于《程传》者。"四库馆臣亦推誉为"言理精粹,自非汉唐诸儒可及"。因此,历宋元明清四代,九百余年来,《程传》成为官学系统,而为学者必读之书。洎清末以降,西学东渐,国故陵夷,至民国初年废止读经,易经传习转趋驳杂多元,有以古史治易者,如郭沬若、李镜池等;有以象数言易者,如王阐运、尚秉和等;至于以医学、科学、数学等等论《易》者,更屡见不鲜,而其间能独守传统程朱易学,阐其奥义,复能独抒己见者,则金陵陈延杰(1888~1965)《周易程传参正》一书,盖其中之佼佼者。是书据程颐《易传》阐发补述、折衷是正,复采诸家易解互相发明。本文即以此书为研究主轴,探析其与《程传》之关系,希望透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吾人藉以了解民国时期之易学梗概,并藉资阐发前辈学者之潜德幽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延杰 《周易程传参正》 民国易学 易学史 易经
下载PDF
“旋随新叶起新知”——林乐昌著《张载理学与文献探研》评析
18
作者 陈政扬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160,共2页
哲理剖析的精准客观,当以文献整理的详实考究为必要条件。林乐昌教授所著《张载理学与文献探研》(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以下简称《探研》),正是兼具此两者之长的新成果。在《探研》一书中,作者将哲学批判思维与古代材料的搜整排比交互应... 哲理剖析的精准客观,当以文献整理的详实考究为必要条件。林乐昌教授所著《张载理学与文献探研》(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以下简称《探研》),正是兼具此两者之长的新成果。在《探研》一书中,作者将哲学批判思维与古代材料的搜整排比交互应用,让学者见证唯有在踏实费功的文献整理基础上,哲学诠释才不会陷入纯出胸臆的虚妄泥沼。《探研》共分两编:上编“张载理学探索”,下编“张载文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整理 张载 理学 哲学诠释 人民出版社 必要条件 古代材料 批判思维
原文传递
晚清四川学者之易学研究
19
作者 黃忠天 《儒藏论坛》 2007年第1期1-27,共27页
一、前言有清一代,鉴于晚明经学之衰颓,欲力矫其空疏之积病,讲倡实学,地是经学复盛,超迈前代。就易学言之,康熙五十四年,有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乾隆二十年。
关键词 研究 易学 空疏 周易 积病 经学 学者 欲力
原文传递
清代扬州盐商与戏曲活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丘慧莹 《戏曲研究》 2005年第1期205-231,共27页
前言——盐业与扬州扬州,古名维扬、邗上、邗城,汉景帝更名为江都、武帝更名为广陵。一说隋朝之前名杨州。隋置江都郡,唐曰南兖州、邗州、扬州,宋曰扬州广陵郡,元曰扬州路,明清皆曰扬州府。据《雍正扬州府志·疆域志》,扬州府统辖... 前言——盐业与扬州扬州,古名维扬、邗上、邗城,汉景帝更名为江都、武帝更名为广陵。一说隋朝之前名杨州。隋置江都郡,唐曰南兖州、邗州、扬州,宋曰扬州广陵郡,元曰扬州路,明清皆曰扬州府。据《雍正扬州府志·疆域志》,扬州府统辖江都、甘泉、仪征、泰州、高邮、宝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活动 家班 扬州盐商 扬州府志 吴新雷 家乐 春台班 江都 徽班 苏州织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