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12.76 cal. 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的高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枫 吴立 +10 位作者 朱诚 孙伟 王晓翠 孟华平 刘辉 齐士峥 龚琪岚 朱光耀 周凤琴 李溯源 欧阳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78-884,共7页
选择位于江汉平原的JZ-2010湖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AMS14C测年建立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时间序列。对湖相沉积物中元素Rb和Sr的差异分布、Rb/Sr值、Ti元素含量以及磁化率等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江... 选择位于江汉平原的JZ-2010湖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AMS14C测年建立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时间序列。对湖相沉积物中元素Rb和Sr的差异分布、Rb/Sr值、Ti元素含量以及磁化率等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经历了晚冰期由偏干转向偏湿波动、全新世开始湿度增强、全新世中期偏湿到湿润再至干湿波动,全新世晚期至现代偏湿到偏干的过程。磁化率波动与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出现或转型相关。江汉平原环境干湿变化体现东亚季风环流影响,驱动机制主要是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还受到东北、北、西三面环山而东南面向夏季风倾斜开放的地势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Ti元素含量 RB/SR 磁化率 干湿变化
下载PDF
中国台湾最高峰玉山山脉第四纪冰川地貌调研分析
2
作者 朱诚 齐士峥 +3 位作者 何立德 张威 蒋小芳 吴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414-419,共6页
台湾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m,2009年6月经两岸学者联合调研发现:在3500m等高线以上存在着NE、NW、SW和SE四个方向上的冰斗群,以及由冰斗群刨蚀、掘蚀和冰斗后壁后退而成的玉山主峰地区的角峰和四条刃脊。由于玉山主峰东侧面临太平洋,为主... 台湾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m,2009年6月经两岸学者联合调研发现:在3500m等高线以上存在着NE、NW、SW和SE四个方向上的冰斗群,以及由冰斗群刨蚀、掘蚀和冰斗后壁后退而成的玉山主峰地区的角峰和四条刃脊。由于玉山主峰东侧面临太平洋,为主迎风坡,水汽来源充足,在第四纪冰期雪线(3500m)以上,积雪成冰量较大,冰雪掘蚀、刨蚀成的冰斗规模大于玉山主峰西侧,其冰斗长度>宽度,冰川谷地延伸距离较长,可从八通关到达老浓溪谷地。相反,玉山主峰西侧面临台湾海峡,水汽来源数量不如玉山主峰东侧,在末次冰期台湾岛甚至与大陆连为一体,不存在台湾海峡,所以玉山主峰西侧3500m以上地区的冰斗规模相对较小,其冰斗长度<宽度。从玉山主峰西侧排云山庄—玉山主峰峰顶一带地形调研看,该区至少存在两期古冰川遗迹:规模较大的可能为倒数第二次冰期(200~130ka BP)或MIS 3b冰进(54~44ka BP)末次冰期中冰阶,其冰川遗迹证据包括排云山庄向玉山主峰行进中所见的三道被切开的基岩冰坎地形及大型圈谷地形和圈谷中间的中碛垅和两侧的侧碛垅。下山途中在排云山庄上方海拔3418m处发现的擦痕石表明第四纪冰川末端至少到达过海拔3418m的位置;此外,也表明由石英砂岩构成的冰川擦痕石位于古冰川侧碛垅的位置,不易受后期谷地中部流速快的泥(土)石流改造和破坏,故而得以保存下来。今后对玉山地区第四纪冰川地貌的研究应将所有古冰川地貌的分布和年代调查数据宏观上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终获得该区第四纪环境演变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认识。这符合当前国际前沿学科的研究趋势,也有助于两岸同行共同推动台湾和华东乃至东亚地区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最高峰 玉山山脉 第四纪 冰川地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