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力发电厂污泥掺烧技术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洪浩 李文军 +3 位作者 徐众 杨剑锋 曾俊 刘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利用火力发电厂掺烧的方式处置城市污泥是目前公认最具前景的途径。为了考察掺烧污泥时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本文以2台300 MW容量等级、亚临界蒸汽参数、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煤粉炉为试验对象,进行污泥掺烧试验,分别在不同负荷和不同掺烧比... 利用火力发电厂掺烧的方式处置城市污泥是目前公认最具前景的途径。为了考察掺烧污泥时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本文以2台300 MW容量等级、亚临界蒸汽参数、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煤粉炉为试验对象,进行污泥掺烧试验,分别在不同负荷和不同掺烧比例的条件下,对比了炉膛温度、锅炉效率和NOx质量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掺烧污泥比例的增加,炉膛温度下降,NOx质量浓度有所增加;在10%的掺烧比例范围内,锅炉效率无明显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电厂污泥掺烧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污泥 掺烧试验 掺烧比例 燃烧稳定性 锅炉效率
下载PDF
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稳降压联合吹管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帅 蒋森年 +6 位作者 吕当振 杨剑锋 何洪浩 王安 李雄飞 陈珣 杨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8-154,共7页
锅炉吹管是新建火电机组调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还缺乏大容量双切圆锅炉吹管工艺的详细描述及分析。本文结合现场调试过程,对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稳压吹管、降压吹管相结合的过热器再热器一段吹管工艺,尤其是每个阶段主要... 锅炉吹管是新建火电机组调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还缺乏大容量双切圆锅炉吹管工艺的详细描述及分析。本文结合现场调试过程,对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稳压吹管、降压吹管相结合的过热器再热器一段吹管工艺,尤其是每个阶段主要控制参数的调整及其对介质温度和管壁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全程描述和深入分析。吹管过程表明:此次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吹管工艺设计合理,各参数控制优良,靶板检验合格,满足吹管标准,可为同类型机组锅炉吹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机组 双切圆锅炉 联合吹管 稳压吹管 降压吹管 控制参数
下载PDF
300MW电站煤粉锅炉大比例掺烧半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剑锋 杜进 +5 位作者 黄璞 黎海平 陈一平 申明 王志超 刘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6,共8页
为推动煤热解产物半焦在电站锅炉上的安全高效利用,在某300 MW机组煤粉锅炉上开展了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半焦掺烧比例下的锅炉性能及NOx排放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焦具有良好的着火性能,掺烧后能够改善原煤质的... 为推动煤热解产物半焦在电站锅炉上的安全高效利用,在某300 MW机组煤粉锅炉上开展了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半焦掺烧比例下的锅炉性能及NOx排放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焦具有良好的着火性能,掺烧后能够改善原煤质的燃烧特性;采用“分磨制粉、分仓储存、炉内分层掺混”的掺烧方式可以实现半焦掺烧比例50%下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在300 MW负荷下,与掺烧前相比,半焦掺烧比例为50%时,锅炉效率从90.36%升高至92.79%,炉堂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从493.85 mg/m3降低至435.86 mg/m^3。煤粉锅炉大比例掺烧半焦可提高锅炉效率,降低NOx排放质量浓度,但是炉膛出口温度稍有增加,减温水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掺烧 大比例 锅炉效率 NOX排放 运行优化 煤粉锅炉
下载PDF
燃煤机组辅机设备运行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锡辉 朱晓星 +3 位作者 陈厚涛 盛锴 何洪浩 王志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97-2605,共9页
加强辅机设备健康状态实时评估与预警对宽负荷调峰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火电机组主要辅机设备如送、引风机以及汽动给水泵的运行特性分析,提出设备运行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方法。采用参数异常变化监控法对独立影响设备的... 加强辅机设备健康状态实时评估与预警对宽负荷调峰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火电机组主要辅机设备如送、引风机以及汽动给水泵的运行特性分析,提出设备运行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方法。采用参数异常变化监控法对独立影响设备的参数进行趋势预判,采用特征向量类比分析法从系统的角度实时评估设备各运行参数是否失配,进而综合评价设备健康状态。在某630MW机组上的应用结果显示,参数异常变化监控法成功识别了送风机轴承温度大幅度跳变的工况,并预警相关人员采取防御措施,避免了设备跳闸。采用该机组某次深调工况下引风机失速的历史数据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特征向量类比分析法可以在设备运行异常的瞬间发出参数失配预警,为操盘人员在事故工况下赢得黄金抢救时间,避免事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负荷调峰 燃煤机组 辅机设备 特征向量 运行 在线评估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垂直水冷壁壁温分布特性及偏差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当振 周延华 +4 位作者 刘帅 李文军 宾谊沅 蒋森年 何洪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12-3320,共9页
在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上进行了不同工况的燃烧试验,研究了主二次风(拱上C风、拱下F风)、乏气风配风方式对垂直管屏水冷壁壁温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W火焰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分布受配风影响显著,尤其是沿炉宽度方向上壁温均匀性显著依... 在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上进行了不同工况的燃烧试验,研究了主二次风(拱上C风、拱下F风)、乏气风配风方式对垂直管屏水冷壁壁温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W火焰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分布受配风影响显著,尤其是沿炉宽度方向上壁温均匀性显著依赖于各燃烧器配风均匀性。通过对接近满负荷工况下水冷壁壁温偏差、壁温峰值以及壁温均值等关键参数分析,阐明了锅炉前、后墙水冷壁壁温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壁温分布与配风内在关系,确定了调整水冷壁壁温分布及控制壁温偏差的优化配风方法,同时通过变负荷工况下壁温分布试验,验证了优化配风的适用性。研究显示:F风起到控制下炉膛主燃烧区域火焰形状的作用,前、后墙F风配风不一致会引起火焰偏斜,火焰偏斜一侧水冷壁出现显著壁温尖峰;C风有利于增大燃烧器煤粉气流下冲深度,但过大的C风易造成局部燃烧集中,水冷壁壁温均匀性变差;乏气风主要调整主燃烧器风煤比,乏气风开度过大,使得主燃烧器煤粉着火提前与火焰集中,易造成燃烧器周边水冷壁热负荷高,水冷壁壁温分布不均且出现壁温尖峰。在确保煤粉着火与稳燃的前提下,尽量关小乏气风,以保证煤粉气流有足够的下冲深度,提高下炉膛火焰充满度和水冷壁均匀吸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水冷壁 配风 壁温分布 壁温偏差控制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轴流风机并列与过程控制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吕当振 宾谊沅 +5 位作者 李文军 蒋森年 曾俊 刘帅 陈文 谢国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574-5582,共9页
通过开展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风机并列试验,研究一次风机并列过程中失速原因,结合轴流风机"驼峰型"失速线与机组锅炉最低稳燃需求,在充分考虑风机并列过程中风压波动的基础上,采用失速裕度定量分析了风机失速风险,计算获得风... 通过开展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风机并列试验,研究一次风机并列过程中失速原因,结合轴流风机"驼峰型"失速线与机组锅炉最低稳燃需求,在充分考虑风机并列过程中风压波动的基础上,采用失速裕度定量分析了风机失速风险,计算获得风机并列最佳工作点下风压上、下限值。同时根据联合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运行特点,阐述3种风机不同并列方法,重点研究一次风系统母管制设计方式对风机并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风机工作点的风压与风量共同决定了风机失速裕度,风机失速裕度越大,抵抗系统干扰能力越强。结合机组负荷、入炉煤质以及一次风系统布置特点,选择合适的一次风压,准确计算一次风机动叶开度目标值以及预先隔离并入风机的系统,是一次风机并列操作的3个关键因素,可有效降低系统附加阻力及风压波动对风机并列的影响。此外针对一次风机风压直接作用于瞬时入炉燃料量,其并列过程显著影响炉内燃烧稳定性,通过多组试验总结并制定一次风机并列标准流程与步序,显著提高一次风机并列过程的成功率与安全性,最大限度缩短并风机的时间,同时减少对运行人员操作水平的依赖,降低因运行人员个体差异等因素造成的炉膛压力大幅波动甚至锅炉灭火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超临界锅炉 风机 失速线 失速裕度 并列方法
下载PDF
630MW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何洪浩 李文军 +4 位作者 陈文 宾谊沅 朱光明 蒋森年 王锡辉 《电站系统工程》 2022年第1期50-52,共3页
提高煤电机组灵活性,是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现实选择,以一台630 MW超临界机组为例,通过掺烧优质烟煤和调节烟气旁路控制脱硝系统入口烟温的方法对机组调峰能力进行试验,实现了32%额定负荷下的稳定运行,分析了调峰运行过程中燃烧... 提高煤电机组灵活性,是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现实选择,以一台630 MW超临界机组为例,通过掺烧优质烟煤和调节烟气旁路控制脱硝系统入口烟温的方法对机组调峰能力进行试验,实现了32%额定负荷下的稳定运行,分析了调峰运行过程中燃烧器、水冷壁及脱硝系统在调峰负荷下的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在32%负荷下,炉膛燃烧稳定,四周水冷壁壁温偏差在40℃以内,水冷壁安全性满足要求,脱硝系统入口烟温下降至290℃,达到调峰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火电机组 深度调峰 烟气温度
原文传递
回热系统运行状况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余兴刚 陈非 +2 位作者 李旭 张柏林 宾谊沅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2,56,共5页
基于机组热平衡图和改进弗留格尔公式,建立了汽轮机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以某超临界620MW机组为研究对象,75%THA工况和50%THA工况下典型参数的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相比误差均小于1%。运用所建立的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研究了THA、75%THA... 基于机组热平衡图和改进弗留格尔公式,建立了汽轮机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以某超临界620MW机组为研究对象,75%THA工况和50%THA工况下典型参数的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相比误差均小于1%。运用所建立的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研究了THA、75%THA和50%THA工况下加热器端差、抽气管道压损、加热器旁路泄漏量以及加热器事故疏水泄漏量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得到了各工况下上述4组参数变化对机组热耗率影响的具体数值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用于定量估算机组回热系统运行状况变化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数值,为机组节能诊断和检修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 加热器端差 抽汽管道压损 加热器旁路泄漏量 事故疏水泄漏量 热耗率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加热器异常时运行优化措施和疏水系统改进建议 被引量:7
9
作者 余兴刚 李旭 +2 位作者 陈非 李明 谢诞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648-6655,共8页
以某62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组热平衡图,通过与高加解列工况设计数据对比,建立适合研究加热器异常工况的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变工况计算模型研究汽轮机热耗验收工况(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75%THA和... 以某62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组热平衡图,通过与高加解列工况设计数据对比,建立适合研究加热器异常工况的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变工况计算模型研究汽轮机热耗验收工况(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75%THA和50%THA工况下切除各加热器汽侧和因故隔离加热器正常疏水调门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以机组热耗率最低为原则,对各加热器发生异常后回热系统的运行方式给出了优化建议;鉴于计算结果显示高压加热器的异常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较大,提出增设高压加热器跨级疏水管道的设计改进方案,变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增设高压加热器跨级疏水管道可显著降低高压加热器异常工况下机组的热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0MW超临界机组 变工况 加热器异常 热耗率 跨级疏水管道
下载PDF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雨区阻力与变工况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兴刚 宾谊沅 +2 位作者 李旭 陈文 谢诞梅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8,共7页
以某10000 m2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为对象,计算了不同淋水密度和填料层风速下的雨区阻力系数,得到了适用范围更广的雨区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基于麦克尔焓差法构建了冷却塔一维热力计算模型,模型计算得到的出塔水温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仅... 以某10000 m2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为对象,计算了不同淋水密度和填料层风速下的雨区阻力系数,得到了适用范围更广的雨区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基于麦克尔焓差法构建了冷却塔一维热力计算模型,模型计算得到的出塔水温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仅为1.6%;运用所建立的一维热力计算模型开展了该冷却塔变工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出塔水温将随着循环水流量的增大而升高,当循环水流量变化量相同时,出塔水温的变化量将随着热负荷的增大、干球温度的降低、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升高;热负荷对出塔水温的影响受循环水流量、干球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受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出塔水温和冷却幅高随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大分别呈升高和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大气压力的影响基本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雨区阻力系数 一维热力计算模型 变工况特性 出塔水温
下载PDF
超临界620MW汽轮机盘车装置脱扣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兴刚 李旭 杨贱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8-310,共3页
某新建火电厂两台超临界620MW汽轮机在调试期间均出现了盘车脱扣、转子自转问题,通过逐一排查,发现导致盘车脱扣的原因为高压顶轴油使转子自转,且自转转速高于盘车转速。对顶轴油母管油压和顶起高度重新调整后,两台机组在接下来的整套... 某新建火电厂两台超临界620MW汽轮机在调试期间均出现了盘车脱扣、转子自转问题,通过逐一排查,发现导致盘车脱扣的原因为高压顶轴油使转子自转,且自转转速高于盘车转速。对顶轴油母管油压和顶起高度重新调整后,两台机组在接下来的整套启动期间均未发生盘车脱扣的问题,为今后同类型机组盘车装置和顶轴油系统调试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620MW汽轮机 盘车脱扣 转子自转 顶起高度
下载PDF
高压加热器危急疏水降压逸汽系统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兴刚 宾谊沅 +1 位作者 李旭 陈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1-454,共4页
以某超临界660MW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组设计数据和改进弗留格尔公式建立了汽轮机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模型计算得到的机组热耗率与设计值相比最大偏差仅7.39 kJ/(kW·h)。运用所建立的变工况模型计算了高压加热器危急疏水阀泄漏... 以某超临界660MW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组设计数据和改进弗留格尔公式建立了汽轮机定功率变工况计算模型,模型计算得到的机组热耗率与设计值相比最大偏差仅7.39 kJ/(kW·h)。运用所建立的变工况模型计算了高压加热器危急疏水阀泄漏工况和异常工况下高压加热器危急疏水系统分别采用传统设计方式和降压逸汽系统时机组的热耗率,结果表明:采用危急疏水降压逸汽系统后可显著降低高压加热器危急疏水阀的泄漏和高压加热器的异常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若不考虑高压加热器切除的影响,对于1~3号高加,与危急疏水系统传统设计方式相比,采用危急疏水降压逸汽系统后可使机组热耗率增量分别降低约88.5%、91.5%和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660MW机组 热耗率 高压加热器 危急疏水降压逸汽系统
下载PDF
CaO掺杂对熔盐储能耦合污泥热解焦油产物生成特性影响研究
13
作者 刘帅 陈卓 +4 位作者 张文静 龙彦伯 左沅君 曹承阳 胡红云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熔盐储能耦合污泥热解是一种污泥新型热处理方法,通过构建快速、均匀的热解环境有望同步实现污泥减量处置和热解焦油回收。通过高精度宽升温速率热解实验台架模拟了熔盐储能耦合污泥热解过程高升温速率热解环境,解析了升温速率、CaO掺... 熔盐储能耦合污泥热解是一种污泥新型热处理方法,通过构建快速、均匀的热解环境有望同步实现污泥减量处置和热解焦油回收。通过高精度宽升温速率热解实验台架模拟了熔盐储能耦合污泥热解过程高升温速率热解环境,解析了升温速率、CaO掺杂比对污泥快速热解焦油产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在低热解温度下对污泥热解焦油产率影响较大,热解温度为350℃时,升温速率从60℃/min提升到6 000℃/min,焦油产率相对增加了约14%;同时,CaO的掺杂会使焦油产率大幅下降,掺杂质量分数10%的CaO会致使焦油产率下降约39%~43%;CaO掺杂比对焦油内多组分相对质量分数影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CaO可以在热解过程中充当催化剂和传热阻滞剂。研究成果有助于熔盐储能耦合污泥热解技术热解工况调控,获取高附加值污泥热解焦油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熔盐储能 热解 焦油 CAO
下载PDF
纺织固废直燃和混燃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小云 何洪浩 +3 位作者 陈文 宾谊沅 曾俊 潘志荣 《电站系统工程》 2022年第2期5-7,11,共4页
以实验研究方法对纺织固废及其同煤混烧的燃烧特性及燃烧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纺织固废有着较高的热值,相当于70%标准煤的热值,着火点温度在300℃左右,有着较好的资源利用价值。其燃烧显现出了挥发分析出、挥发分燃烧和焦炭燃烧三个阶... 以实验研究方法对纺织固废及其同煤混烧的燃烧特性及燃烧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纺织固废有着较高的热值,相当于70%标准煤的热值,着火点温度在300℃左右,有着较好的资源利用价值。其燃烧显现出了挥发分析出、挥发分燃烧和焦炭燃烧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受氧气浓度变化影响较少,从而使其着火温度受氧气浓度影响不大,而后一阶段显著依赖氧气浓度,也是CO_(2)生成的主要阶段。相比于原煤,纺织固废具有更高的燃烧速率和平均燃烧速率,以及更低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在混烧过程中,纺织固废较高的挥发分容易发生"抢风"现象,使得原煤着火后延,CO_(2)析出推迟,加大了碳烟生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固废 混烧 燃烧特性 污染物排放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