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 T磁共振3D-ASL联合DWI技术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春梅 吴学永 邓新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7期89-91,共3页
目的: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联合应用磁共振三维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和DWI的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磁共振三... 目的: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联合应用磁共振三维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和DWI的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磁共振三维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患者加以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8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进行DWI检查结果发现高信号表现和低信号改变分别位于DWI梗死区域以及ADC图像上,而观察3D-ASL的CBF图像发现梗死区存在低灌注情况的有75例,梗死区域无灌注异常表现的有5例,梗死区域存在高灌注表现的有5例;梗死区高灌注患者均表现为大面积的脑梗死,5例对侧半球灌注存在降低情况。75例低灌注表现患者中低灌注区域范围超过DWI高信号范围的有34例,低灌注区域患者有着和DWI高信号相同的范围。75例梗死区域低灌注患者进行DWI检查发现,高信号区域的CBF值显著低于对侧(P<0.05);3D-ASL低灌注区域范围和DWI不相匹配的区域CBF值显著低于对侧(P<0.05),3D-ASL低灌注区域和不匹配区域相比CBF值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和梗死区域的ADC值降低明显,和之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DWI成像和3D-ASL诊断能够对缺血情况进行检验并对供血动脉加以识别,对梗死附近高灌注情况和侧支循环进行全面的观察,对疾病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ASL DWI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罗志程 邓新源 梁菊香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6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高州市人民医院22例乳腺病变患者乳腺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情况,比较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及两者相联合的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用...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高州市人民医院22例乳腺病变患者乳腺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情况,比较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及两者相联合的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95.2%)、特异性(90.1%)、准确性(93.8%)、阳性预测值(96.2%)及阴性预测值(90.1%)均显著高于MRI诊断和DWI诊断。应用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二者分别用于诊断的情况。结论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用于乳腺病变的诊断不仅可相互弥补因平台期和ADC重叠部分带来的不足,还可照单一的诊断形式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MR动态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临床应用评价
下载PDF
3.0 TMR高分辨心肌灌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罗志程 邓新源 +2 位作者 梁菊香 凌岳 李春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3期442-444,452,共4页
目的:研究3.0TMR高分辨心肌灌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38例心肌梗死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间。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实施常规MRI扫描与高分辨率扫描的1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 目的:研究3.0TMR高分辨心肌灌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38例心肌梗死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间。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实施常规MRI扫描与高分辨率扫描的1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为实施3.0TMR高分辨心肌灌注的27例患者。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观察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所得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肌心态学改变比例为74.07%,心肌节段受累比例为19.61%,室壁运动异常比例为85.19%;首过心肌灌注信号减低比例、延迟强化比例分别为77.78%、92.59%。结论:3.0TMR高分辨心肌灌注具有较高的心肌梗死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MR 高分辨 心肌灌注 诊断
下载PDF
MRI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志程 邓新源 +2 位作者 梁菊香 何州 李春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5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胆红素脑病(AB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8月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A、B、C三组,对所有患儿进行MRI扫描,测定...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胆红素脑病(AB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8月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A、B、C三组,对所有患儿进行MRI扫描,测定并比较三组患儿T1WI、T2WI和DWI扫描序列两侧苍白球的信号强度,并测定三组患儿双侧苍白球ADC、eADC值.结果 14例患儿双侧苍白球T1WI信号增强,60例患儿双侧苍白球T2WI和DWI信号强度肉眼观察无差异;B组患儿T1WI信号强度高于A组,C组患儿T1WI信号强度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三组患儿双侧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同组患儿左侧和右侧苍白球比较,T1WI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T2WI信号强度及双侧苍白球ADC、eADC值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7例确诊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均位于C组,MRI表现为两侧苍白球T1WI呈对称性高信号,信号强度平均值左侧为(1186.65±62.34),右侧为(1192.47±63.38),高于同组平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T2WI和DWI信号强度无改变.结论 MRI扫描在ABE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两侧苍白球T1WI对称性高信号是ABE主要的MRI表现,信号强度随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增高,T1WI信号强度增高是临床诊断ABE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 急性胆红素脑病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梁菊香 邓新源 +2 位作者 罗志程 沈成威 李春梅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MRI检査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对MRI平扫成像结合增强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和MRI...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MRI检査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对MRI平扫成像结合增强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和MRI平扫结合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进行比较,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内膜正常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不同分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对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RI平扫结合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后,对内膜癌的诊断灵敏度达到98.1%。并且I期诊断准确率为84.4%,Ⅱ期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3.8%,显著高于单纯的MRI平扫加增强成像的诊断准确率。内膜正常组的ADC值为(1.40±0.16)×10-3mm2/s,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0.98±0.1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采用LSD检验对三期之间的ADC值进行两两比较,Ⅰ期和Ⅲ期比较、Ⅱ期和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显著提高术前癌变分期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诊断 扩散加权成像 子宫内膜癌
原文传递
3.0T MR心肌延迟强化诊断心肌病的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志程 邓新源 +2 位作者 梁菊香 凌岳 李春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2期84-85,共2页
目的分析3.0T MR心肌延迟强化(LGE)诊断心肌病的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48例原发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根据是否进行LGE检查分为LGE组和无LGE组,LGE组36例,无LGE... 目的分析3.0T MR心肌延迟强化(LGE)诊断心肌病的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48例原发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根据是否进行LGE检查分为LGE组和无LGE组,LGE组36例,无LGE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参数差异,分析其对心功能分级的影响和影像学特点。结果48例患者经心肌MR对比剂延迟显像后,表现为受累心肌节段延迟强化的患者共有36例,表现为无延迟强化的患者共有12例。LGE组患者年龄低于无LGE组患者,受累节段数、受累节段厚度大于非延迟强化组(P<0.05);LGE形态:共有27例呈局限性强化,占比为75.00%,共有3例呈弥漫性强化,占比为25.00%,LGE最常见于第2节段和第8节段;LGE组患者NYHA分级较高,心功能较差,两组NYH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心肌延迟强化在心肌病的诊断与心功能的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延迟强化患者的受累节段数、厚度及年龄与非延迟强化患者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心肌延迟 诊断价值 影像特点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志程 邓新源 梁菊香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9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例CNC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和病历资料。结果全部7例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与透明隔分界不清,病变呈不规则形...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例CNC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和病历资料。结果全部7例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与透明隔分界不清,病变呈不规则形肿块影,周边可有分叶,肿块前后径较长,左右径较短。CT平扫显示7例肿块实质与脑组织呈等或稍高密度,6例肿块内部见囊变区和钙化影,病灶周边清楚,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呈中度或强化,囊变区无强化;MRI平扫显示6例肿瘤由囊性部分和实性部分组成,1例由实性部分组成,实性部分与周围脑组织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与脑脊液呈等信号,肿瘤内部囊变区之间见丝网状分隔.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综合分析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室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凌岳 罗志程 +4 位作者 叶小玲 钟小东 沈城威 邓新源 梁菊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196例为观察对象,均实施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S-EPI DWI)和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rFOV DW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 目的探讨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196例为观察对象,均实施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S-EPI DWI)和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rFOV DW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情况以及ADC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FOV DWI检查乳腺癌腺体病灶对比度评分(3.56±0.48),解剖结构(3.44±0.61),伪影(3.63±0.72),图像质量评分(10.67±0.95);与Ss-EPI DWI检查对比度评分(3.09±0.55),解剖结构(3.03±0.63),伪影(3.02±0.41),图像质量评分(9.14±0.97);两组比较(Z=-7.263、-6.115、-8.412、-7.803,P<0.001)有统计学意义。rFOV DWI检查乳腺癌腺体ADC值(1.182±0.24)×10-3 mm 2/s,与Ss-EPI DWI检查乳腺癌腺体ADC值(1.232±0.19)×10-3 mm 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02,P<0.005)。rFOV DWI检查正常腺体ADC值(1.871±0.25)×10-3 mm 2/s,与Ss-EPI DWI检查正常腺体ADC值(1.945±0.29)×10-3 mm 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93,P>0.005)。结论乳腺癌实施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病灶的解剖结构、对比度等图像质量更优,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更高,临床检查中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评估在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志程 邓新源 +1 位作者 梁菊香 李春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检查中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联合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扫描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检查中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联合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扫描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扫描,比较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诊断的三叉神经和血管的接触情况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患侧和健侧三叉神经脑池段横截面积。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共计122条,其中3D-TOF序列扫描显示患侧阳性率为95.00%,3D-FIEST序列扫描显示患侧阳性率为95.16%,3D-FIEST联合3D-TOF序列扫描显示患侧阳性率为96.72%,手术结果患侧阳性率为98.36%。经统计学分析,3D-FIEST联合3D-TOF序列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好(K=0.939);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横截面积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可优势互补,能够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的位置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手术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手术 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 三维时间飞跃
下载PDF
3.0T 3D FS-SPGR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小东 刘伟 +2 位作者 李先民 邓新源 郭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8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中应用3.0T 3D FS-SPGR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6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先进行MR扫描检查后进行关节镜检查。比较MR不同序列诊断效能差异及与金标准关节镜检查... 目的:探讨分析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中应用3.0T 3D FS-SPGR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6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先进行MR扫描检查后进行关节镜检查。比较MR不同序列诊断效能差异及与金标准关节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FS-FSE-T2W序列诊断的敏感性96.60%、特异性72.80%及Kappa值0.605比3D FS-SPGR序列诊断的敏感性96.91%、特异性95.82%及Kappa值0.771低。结论:3.0T MR3D FS-SPGR序列检查具有无创、可多次重复、安全性高等特点,其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软骨损伤 3D FS-SPGR序列 3.0T磁共振 诊断效果
下载PDF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志程 邓新源 梁菊香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3年8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例EGIST临床资料和CT、MRI检查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肠系膜3...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3年8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例EGIST临床资料和CT、MRI检查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肠系膜3例,大网膜2例,腹腔1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腹壁1例,CT平扫显示软组织肿块影,3例内部密度均匀,6例内部密度不均,可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并可见线条状强化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MRI扫描显示较大的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影,实性部分T1呈稍低信号,T2呈稍高信号,2例信号均匀,6例肿块内部信号不均,内部见长T1、长T2信号区,增强扫描6例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变、坏死区无明显强化,3例肿块呈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可为EGIST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EGIST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外间质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凌岳 叶小玲 +1 位作者 阮兵 古文熠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5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5—2017-12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的检查结果及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单纯性阑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5—2017-12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的检查结果及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0例。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视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为95. 00%。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多层螺旋CT 超声诊断
下载PDF
MR征象对卵巢畸胎瘤成熟度分型的价值
13
作者 沈成威 邓新源 梁菊香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9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探讨MR征象对卵巢畸胎瘤成熟度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成熟型畸胎瘤(MT)和14例未成熟型畸胎瘤(IT)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比较两组间各MR征象的差异。结果:MT及IT在肿块大小、类型、囊性部分信号、实性成分最... 目的:探讨MR征象对卵巢畸胎瘤成熟度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成熟型畸胎瘤(MT)和14例未成熟型畸胎瘤(IT)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比较两组间各MR征象的差异。结果:MT及IT在肿块大小、类型、囊性部分信号、实性成分最大径、实性区软组织信号及小囊影、强化程度等方面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侧别、形状、实性区内钙化或骨化信号、腹水等方面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与IT的MR征象有一些显著性差异,MR对于卵巢畸胎瘤成熟度分型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畸胎瘤 磁共振成像 成熟度
下载PDF
3.0T MRI 3D-SPACE序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4
作者 凌岳 叶小玲 +4 位作者 阮兵 邓新源 罗志程 梁菊香 沈城威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3.0TMRI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关节镜确诊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6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3.0TMRI3D-SPACE序列与2D-SPACE序列扫描。对2种检查方法诊断半月板损伤准确率及半月板和... 目的:探讨3.0TMRI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关节镜确诊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6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3.0TMRI3D-SPACE序列与2D-SPACE序列扫描。对2种检查方法诊断半月板损伤准确率及半月板和各种组织的对比噪声比进行比较。结果:3D-SPACE序列图像半月板与韧带的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2D-SPACE序列(P<0.05)。3D-SPACE序列诊断半月板斜行撕裂的准确率明显高于2D-SPACE序列(P<0.05)。结论:3.0TMRI3D-SPACE序列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可有效提高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 胫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新源 梁菊香 罗志程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磁共振诊断半月板损伤分级、分型结果与关节镜诊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作为一种诊断半月板损伤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磁共振诊断半月板损伤分级、分型结果与关节镜诊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作为一种诊断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方法,具有无创性、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半月板 损伤 诊断
下载PDF
LAVA序列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凌岳 罗志程 +3 位作者 邓新源 叶小玲 钟小东 阮兵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LAVA)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1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84例胆总管小结石(直径≤5mm)。所有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包括T2... 目的研究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LAVA)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1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84例胆总管小结石(直径≤5mm)。所有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包括T2加权成像、T1加权成像、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弥散加权成像、MRCP、LAVA,磁共振检查后1个星期内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成像(ERCP)检查并取石或胆总管外科手术。选取84例胆总管小结石在MRCP和LAVA序列上的影像表现,分析MRCP和LAVA对小结石的检出阳性率。结果84例胆总管小结石,66例LAVA序列胆总管小结石为高信号改变;62例MRCP胆总管小结石表现为充盈缺损;LAVA结合MRCP胆总管小结石阳性数82例。结论LAVA结合MRCP有助于提高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敏感性,比LAVA序列或MRCP序列对胆总管小结石的检出阳性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肝脏容积加速采集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丁勇泉 黄伯师 +2 位作者 邹其源 张少林 李汉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953-954,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行MRI检查 ,测量其整个腺体及移行带的重量与 6 0例开放性手术切除标本重量比较。结果 MRI能准确测量前列腺及增生腺体的大小及中叶增...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行MRI检查 ,测量其整个腺体及移行带的重量与 6 0例开放性手术切除标本重量比较。结果 MRI能准确测量前列腺及增生腺体的大小及中叶增生情况 ,通过直线相关分析 ,整个腺体及移行带的重量与手术切除标本重量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978和 0 .989。结论 移行带重量更能反映手术切除腺体的重量 ,术前行MRI前列腺检查 ,可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增生症 诊断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