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石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雷景伟 朱合伟 +2 位作者 张元立 孟欢 张闯伟 《现代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结节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胸部CT扫描发现存在孤立性肺结节的147例患者,采用GE宝石能谱CT对其胸部依次进行动、静脉期扫描,利用AW4.4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所有...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结节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胸部CT扫描发现存在孤立性肺结节的147例患者,采用GE宝石能谱CT对其胸部依次进行动、静脉期扫描,利用AW4.4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所有能量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GSI Viewer软件对所有患者的CT能谱成像定量参数进行分析,CEA、CYFRA21-1、NSE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结节在动、静脉期40~140 keV下CT值都高于结核球(P<0.01);恶性结节在动脉期40~60 keV、静脉期40~90 keV下的CT值均高于良性肿瘤(P<0.05或P<0.01)。恶性结节静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 3段斜率均大于良性肿瘤(P<0.05);恶性结节动脉期70~100 keV及静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 3段斜率均大于结核球(P<0.05或P<0.01)。结论:不同keV下CT值,能谱曲线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 3段斜率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能量衰减曲线斜率结合肿瘤标志物可作为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能谱成像 CT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在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性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元立 朱合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6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探究CT能谱成像在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风险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54例,依据其是否存在EVB分为非出血组、出血组,各27例,并... 目的:探究CT能谱成像在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风险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54例,依据其是否存在EVB分为非出血组、出血组,各27例,并选取同期经脏脏CT检查显示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评估门静脉期右叶、左叶与尾状叶等肝实质与脾实质碘浓度以及胃冠状静脉(GCV)直径对预测EVB的鉴别效能,并选择上述参数行联合鉴别分析,评估联合诊断价值。结果:非出血组与出血组右叶、左叶、尾状叶等肝实质与脾实质碘浓度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出血组均低于非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出血组与出血组GCV直径均较对照组升高,且出血组均高于非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肝右叶、左叶、尾状叶等肝实质与脾实质碘浓度预测EVB临界值为18.78 mg/ml、17.25 mg/ml、24.13 mg/ml、35.66 mg/ml时,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0.824、0.705、0.953,鉴别特异性为75.44%、68.42%、59.65%、82.46%,敏感性为88.89%、81.48%、70.37%、92.59%,当GCV直径预测EVB临界值为5.76 mm时,其AUC为0.716,鉴别特异性、敏感性为63.16%、77.78%,应用多种参数进行鉴别分析时回代符合率为91.31%。结论:CT能谱成像在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性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预测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64排容积CT血管成像表现与临床意义
3
作者 朱合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64排容积CT血管成像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观察组60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和对照组29例,经外周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进行64排容积CT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重建,观察2组患者的门静脉血管显示级别。结果对照组可...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64排容积CT血管成像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观察组60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和对照组29例,经外周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进行64排容积CT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重建,观察2组患者的门静脉血管显示级别。结果对照组可显示4~5级门静脉分支,29例中门静脉分级为4级7例,5级22例,血管成像密度高,轮廓光滑,走行自然,分支在肝内逐级变细,均匀分布于肝脏叶、段、亚段,末梢血管分布可达肝实质边缘,类似于门静脉解剖。肝硬化患者可显示3~5级门静脉分支,60例中门静脉分级为3级34例,4级18例,5级8例;门静脉1~3级分支增粗,扭曲扩张;3级以下分支纤细、减少,走行扭曲、僵硬不规则,呈枯树枝状,末梢血管仅分布至肝实质外缘下3/4范围;肝功能越差,门静脉分支显示级别越低,侧支静脉血管形成增多。结论门静脉64排容积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和侧枝静脉血管,对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64排容积CT 血管重建
下载PDF
螺旋CTMPR重建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刘华娟 袁书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图像重建(MPR)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95例,均行螺旋CT检查,并对兴趣段行MPR重建,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图像重建(MPR)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95例,均行螺旋CT检查,并对兴趣段行MPR重建,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50.526%患者为Ⅱ型狭窄,40.000%为Ⅲ型狭窄,仅9.474%为Ⅰ型狭窄,其狭窄部位主要位于L4~L5之间;MPR图像直观反映出突出椎间盘同神经根的关系,以及椎管狭窄程度和其全方位影像表现。结论螺旋CT MPR重建能够有效反映出退行性腰椎间管的全方位影像资料,有助于对患者的狭窄程度、狭窄病因等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螺旋CT 多平面图像重建 临床价值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合伟 张元立 +3 位作者 孟欢 雷景伟 张红玉 阮素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或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或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小于70次/min且平稳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最佳,可较准确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对于搭桥血管及支架植入是否通畅及是否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无创、快速,对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桥血管及内支架术后疗效随访等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扫描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A125水平检测对早期肺癌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元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5期456-458,共3页
肺癌为人类顽疾之一,近几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不断攀升,各期肺癌特别是晚期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极低。早期肺癌临床症状与肺部良性病变极为相似,故易被患者忽视,待确诊时已至晚期,虽可进行放、化疗,但预后较差,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 肺癌为人类顽疾之一,近几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不断攀升,各期肺癌特别是晚期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极低。早期肺癌临床症状与肺部良性病变极为相似,故易被患者忽视,待确诊时已至晚期,虽可进行放、化疗,但预后较差,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及早诊治肺癌,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提升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低剂量螺旋CT扫描 早期肺癌 抗原CA125 价值分析 水平检测 诊断 血清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腹部X线片在肠梗阻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华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肠梗阻是指患者肠道内容物通过肠道时受阻,主要由肠道内异物、良恶性肿瘤或先天性异常等引发,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毒血症等并发症,甚至休克或病死。肠梗阻依照发病原因不... 肠梗阻是指患者肠道内容物通过肠道时受阻,主要由肠道内异物、良恶性肿瘤或先天性异常等引发,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毒血症等并发症,甚至休克或病死。肠梗阻依照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其中机械性梗阻主要由血管栓塞造成,动力性肠梗阻主要由肠管内肌肉运动障碍引发,且不同性质、部位、原因的肠梗阻患者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CT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宝石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与诊疗中的价值
8
作者 张元立 朱合伟 +3 位作者 阮素娜 雷景伟 孟欢 张闯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宝石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与诊疗中运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选择行脑血管疾病筛查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检查,部分患者行磁... 目的探讨宝石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与诊疗中运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选择行脑血管疾病筛查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检查,部分患者行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部分患者根据综合检查结果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各类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及诊疗中的效果。结果采取CT血管造影检查检出脑血管病变35例,5例患者脑血管无明显异常状况,采取CT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病变的检出率88%。CT血管造影检出脑血管病变35例患者中1例脑动脉瘤患者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血管无异常,其余患者采取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及手术治疗等综合诊断均确诊。采取综合诊断确诊40例患者中存在脑血管病变34例,无血管病变6例。采取CT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98%与综合诊断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与诊疗中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障碍 诊断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54例
9
作者 张金凤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的125I粒子的最佳数量,然后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均匀植入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1~2个月复查...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的125I粒子的最佳数量,然后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均匀植入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1~2个月复查CT1次,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54例54个病灶共植入粒子2808粒,平均每个病灶植入粒子52粒。其中病灶完全缓解21个,部分缓解30个,无变化3个,总有效率为94.4%。结论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为一种近期疗效满意、微创、低毒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肺癌 微创
原文传递
介入输卵管再通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张金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1例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女性使用输卵管通水、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结果输卵管再通率84.83%。输卵管角部、狭部、壶腹部和伞部的再通率分别为94.28%,64.86%,30.76%和66.67%。... 目的探讨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1例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女性使用输卵管通水、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结果输卵管再通率84.83%。输卵管角部、狭部、壶腹部和伞部的再通率分别为94.28%,64.86%,30.76%和66.67%。结论介入输卵管再通术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卵管阻塞原因不孕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介入输卵管再通术 输卵管再通率
下载PDF
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文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9期179-179,183,共2页
目的通过这次试验观察腮腺肿瘤良性和恶性在CT影像学表现中的差异,为之后的腮腺肿瘤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经验。方法在这次试验中,选取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腮腺肿瘤的患者56人作为这次的试验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5... 目的通过这次试验观察腮腺肿瘤良性和恶性在CT影像学表现中的差异,为之后的腮腺肿瘤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经验。方法在这次试验中,选取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腮腺肿瘤的患者56人作为这次的试验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56名试验对象分成两组,每组28人。一组的试验成员均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这组称为观察组;一组的试验成员均确诊为腮腺恶性肿瘤,这组称为对照组。分析试验结果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肿瘤的边缘清晰程度,一个是肿瘤的分布是否均匀程度。结果经过试验可以发现,在实验成员均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的观察组中,肿瘤的边缘清晰的患者有24人,肿瘤分布均匀的有27人;在试验成员均确诊为恶性肿瘤的对照组中,肿瘤的边缘清晰的患者有2人,肿瘤分布均匀的有4人。结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腮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在CT影像检测中有很明显的不同,在之后的腮腺肿瘤检测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CT影像学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成像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雷景伟 张海三 +3 位作者 朱合伟 张元立 孟欢 张闯伟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期204-204,共1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方法自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从我院选取1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资料,12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和穿刺活组织检查后病理证实。以上检...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方法自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从我院选取1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资料,12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和穿刺活组织检查后病理证实。以上检查过程均在宝石能谱CT上进行。待扫描完毕后,将CT所成图像载入宝石能谱成像软件中,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宝石能谱CT成像进行鉴别诊断。结果除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以外,其他如错构瘤和硬化性血管瘤以及炎性假瘤等碘含量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值得在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研究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患者 宝石能谱CT成像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肾脏三时期增强扫描技术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合伟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1期56-56,共1页
CT增强扫描是早期检出和定性肾内小肿块的最佳手段,以往普通肾脏增强扫描在造影剂应用方面、扫描技术方面,肾三个时期扫描时间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肾脏皮质期的增强扫描及病变的血供特征,在文献资料中很少描述.本文对26例肾内小肿块... CT增强扫描是早期检出和定性肾内小肿块的最佳手段,以往普通肾脏增强扫描在造影剂应用方面、扫描技术方面,肾三个时期扫描时间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肾脏皮质期的增强扫描及病变的血供特征,在文献资料中很少描述.本文对26例肾内小肿块实施三个时期的增强CT扫描:一方面观察对肾脏小肿块的发现率或敏感性,另一方面观察肾内占位性病变特征性表现,目的是为了肾内小肿块的早期发现或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增强扫描 占位性病变 肿块 观察 早期发现 血供 时期 特征 技术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金凤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7期111-111,共1页
目的回顾分析肺部肿块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PPB)的临床应用,并总结经验。方法本组对56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PPB检查,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部肿瘤CT引导下PPB的穿中率为100%。本组56例患者,恶性肿瘤40例。肺内良性病灶16例。气胸... 目的回顾分析肺部肿块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PPB)的临床应用,并总结经验。方法本组对56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PPB检查,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部肿瘤CT引导下PPB的穿中率为100%。本组56例患者,恶性肿瘤40例。肺内良性病灶16例。气胸为PPB最常见并发症。患者年龄、有无肺气肿,肿块大小、肿块内部有无坏死是PPB正确率和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结论CT导引下PPB安全、准确、简便,是临床术前和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块 CT引导 穿刺活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