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国栋 刘兵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20年4月在马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患者均于发病<4.5 h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20年4月在马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患者均于发病<4.5 h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后24 h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48例(30.77%)和非END组108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基线资料,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END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溶栓前血糖、发病至溶栓时间、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ND组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高于非END组(66.67%vs 47.22%,χ^(2)=5.046,P=0.02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溶栓前血糖、发病至溶栓时间、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静脉溶栓后END的影响因素较多,对患者进行脑卒中分型、缩短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对症控制血糖及相关异常指标,以降低EN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计数 高血糖症
下载PDF
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蔚 朱奕 +7 位作者 杨思雨 常春红 王英 李海燕 汪琴 王炜 王彤 吴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摸索有效的、具体的有氧运动方案。方法:选取门诊就诊和招募的6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有氧训练方案采用踩车的运动方...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摸索有效的、具体的有氧运动方案。方法:选取门诊就诊和招募的6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有氧训练方案采用踩车的运动方式,强度为运动试验中最大心率的70%(中等强度),每次训练时间为持续40min(包括热身运动5min,靶强度运动30min,整理运动5min),3次/周,为期3个月。对照组不进行有氧训练干预,仅进行日常活动。两组试验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ADAS-cog)、阿尔茨海默病协作研究日常能力量表(ADCS-ADL),以及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进行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共54例AD患者(有氧训练组26例,对照组28例)完成全部试验,有氧训练组AD患者在训练结束后MMSE、ADCS-ADL、QOL-AD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ADAS-cog分值较训练前下降,与基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AD患者试验前后MMSE、ADAS-cog、ADCS-ADL、QOL-A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间比较,有氧训练组MMSE、ADAS-cog、ADCS-ADL、QOL-AD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有氧训练组患者QOL-AD分值的提高与ADCS-ADL分数改变有相关性,而与ADAS-cog分数变化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中采用的药物辅助下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方案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核因子-κB的表达及黄芪多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兵荣 丁新生 +3 位作者 张勇 王京娥 肖瑾 顾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0-163,I0006,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 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APS抗炎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注射至大鼠右侧苍白球诱导ICH模型并于造模术后...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 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APS抗炎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注射至大鼠右侧苍白球诱导ICH模型并于造模术后2 h行APS腹腔注射,分别于6 h和1、3、5 d 4个时间点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NF-κB表达的动态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术后3 d血肿周围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PS干预后3 d和5 d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干预6 h及1、35、d时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亦比模型组减轻。结论APS可抑制NF-κB激活,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核因子-ΚB 超微结构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常春红 王蔚 +5 位作者 朱奕 杨思雨 李海燕 汪琴 王炜 吴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1-1134,1161,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AD患者分为有氧训练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按AD常规治疗,试验组接受强度分别为50%—70%最大强度的16周有氧训练,每次持续60—90min,每周3次。分别在治...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AD患者分为有氧训练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按AD常规治疗,试验组接受强度分别为50%—70%最大强度的16周有氧训练,每次持续60—90min,每周3次。分别在治疗前、8周和16周后利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CS-ADL)和生活质量量表(QOL-AD)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ADL能力、生活质量评价,并在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利用临床医生面谈印象变化量表(CIBIC plus)对AD患者临床总体印象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有3例患者未完成规定的有氧训练;有氧训练对患者的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氧训练组MMSE评分、ADCS-ADL评分和QOL评分在8周和16周均较基线明显改善(P<0.05);有氧训练组在第16周时ADCS-ADL评分较第8周时明显降低(P<0.05);16周时,试验组患者总体临床印象变化CIBIC plus改善率是对照组患者的3.5倍。结论:有氧训练疗法可显著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ADL能力、生活质量和临床总体印象,有氧训练可以作为AD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有氧训练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峰 肖瑾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并筛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并筛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分析患者预后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病史,脂蛋白a,胱抑素,CRP,胆红素,尿酸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患者预后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史,脂蛋白a,胱抑素,crp,胆红素,尿酸相关,其中性别为保护因素,以吸烟史(P=0.006,OR=I.26,95%CI=1.45~1.71),脂蛋白a(P=0.002,OR=3.46,95%CI=1.14~1.51),胱抑素(P=0.001,OR=I.97,95%CI=1.34~1.61),胆红素(P=0.001,OR=I.46,95%CI=1.24~1.71)危险度较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病史,脂蛋白a,胱抑素,CRP,胆红素,尿酸密切相关,其中性别为保护因素,吸烟史,脂蛋白a,胱抑素,胆红素为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戴健 肖瑾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0期1217-1219,共3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8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斑块数,性质及部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IMT明显...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8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斑块数,性质及部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P<0.01),颈总动脉内径明显增大(P<0.05),斑块检出率增高(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颈总动脉内径增大,颈动脉粥样化斑块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彩色超声多普勒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国栋 周志明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7-400,共4页
抑郁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与残疾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和无价... 抑郁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与残疾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和无价值感,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3。PSD会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恢复,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增高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障碍
原文传递
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英 沈飞飞 +5 位作者 朱奕 杨思雨 李海燕 汪琴 王炜 吴婷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年第5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2例AD患者分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组(13例)、高强度有氧运动(高强度)组(13例)和对照组(26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按AD常规治疗,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分别... 目的探讨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2例AD患者分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组(13例)、高强度有氧运动(高强度)组(13例)和对照组(26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按AD常规治疗,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分别接受强度为50%和70%最大运动能力的有氧运动训练12周,每周3次。于治疗前、治疗后8和12周对3组患者进行AD相关量表(MMSE、ADCS-ADL、NPI、NPI-D和ADAS-cog)评价,同时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常规等检查。结果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有氧运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精神神经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有氧运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有益影响。第8周,高强度组MMSE和NPI评分较中等强度组改善更多(P<0.05);而12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氧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神经症状,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影响;短期内高强度有氧运动较中等强度可能获益更多,长期则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与高强度的获益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有氧运动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海燕 肖瑾 +1 位作者 刘兵荣 吴婷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B组,将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研...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B组,将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B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短于A组,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急性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24、5.359、6.617、6.355、2.495,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77%、93.36%。结论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脑钠肽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戴健 肖瑾 《安徽医学》 2013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TIA后32例(26.0%)患者于2周内发生脑梗死;在年龄≥60岁、单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糖尿病、ABCD2评分>3分、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P<0.01)、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P<0.05)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而在语言障碍不伴肢体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高血压病、饮酒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BCD2评分>3分、糖尿病、既往脑卒中史是TIA后2周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后进展为脑梗死与年龄≥60岁、单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糖尿病、ABCD2评分>3分、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P<0.01)、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密切相关;ABCD2评分>3分、糖尿病和既往脑卒中病史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ABCD2评分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可帮助临床医生评判高危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防止发生脑梗死;ABCD2评分法进一步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CRP及Hcy水平与急性期脑梗死和脑出血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荣 肖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4期621-623,共3页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不断升高,其具有发病骤急、致残率、病死率高的显著特点,对患者及家庭的危害极大。在已发现的诸多与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中,部分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对于脑卒中...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不断升高,其具有发病骤急、致残率、病死率高的显著特点,对患者及家庭的危害极大。在已发现的诸多与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中,部分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对于脑卒中发病的预防及病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1-3]。但是,脑卒中病症中脑出血和脑梗死发病的病理生理改变虽然都在于血管病变,二者发病成因却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发病 急性期脑梗死 脑出血病 CRP HCY水平 中脑出血 人口老龄化趋势 病理生理 检测水平 急性期脑出血
下载PDF
心房颤动伴脑栓塞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案的复发情况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志勇 肖瑾 +1 位作者 王峰 万琪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在伴有心房颤动的心源性脑栓塞二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0例伴有心房颤动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口服抗栓药物不同分组,分为阿司匹林组45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目的探讨华法林、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在伴有心房颤动的心源性脑栓塞二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0例伴有心房颤动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口服抗栓药物不同分组,分为阿司匹林组45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华法林组49例,以起始计量2.5 mg/d,4 d后根据监测INR调整剂量,若INR未达2.0~2.5者,每次增加华法林0.625~1.25 mg,直到INR2.0~2.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36例,予以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口服。通过电话随访,对3组患者出院后9个月卒中再发情况和各组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华法林组复发脑梗死3例,阿司匹林组复发脑梗死11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复发脑梗死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无致命性出血,其中华法林组有出血并发症6例(12.2%),阿司匹林组出血2例(4.4%),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出血5例(13.9%),三组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华法林在脑栓塞二级预防中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以及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及含水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兵荣 肖瑾 丁新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及含水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3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与黄芪多糖治疗组。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法制作SD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及含水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3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与黄芪多糖治疗组。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法制作SD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Ⅶ型胶原酶;黄芪多糖治疗组给予黄芪多糖25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直至处死。分别于脑出血后12h、24h、2d、4d、7d5个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和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1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4d血肿周围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脑出血组与黄芪多糖治疗组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HO-1表达以及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均P<0.01);脑出血后12hHO-1蛋白即有表达,2d达高峰,尔后逐渐下降。黄芪多糖治疗组与脑出血组比较,HO-1表达的变化相同,但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脑出血组(P<0.05~0.01);脑组织含水量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0.01);4d、7d时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均P<0.01),神经元超微结构病理改变轻。结论黄芪多糖可促进脑出血后脑组织HO-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红素氧合酶-1 脑水肿 黄芪多糖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文伟 赵薛旭 +1 位作者 李作汉 戴健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8期584-587,共4页
血管性痴呆是我国老年人痴呆的首要原因,是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文章就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病理生理学 影像学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防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萍 张延红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583-58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病变 内科住院患者 护理干预 跌倒 坠床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防止 2009年
原文传递
脑出血大鼠脑组织5-脂氧酶的表达及黄芪多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兵荣 肖瑾 丁新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脑出血后病情的恶化往往与继发性脑水肿有关。脑水肿的形成涉及到炎性反应在内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生成白三烯类(leukotrienes,LTS)的关键酶,其... 脑出血后病情的恶化往往与继发性脑水肿有关。脑水肿的形成涉及到炎性反应在内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生成白三烯类(leukotrienes,LTS)的关键酶,其产物中半胱氨酰白三烯类可诱导强烈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黄芪多糖 5-脂氧酶
下载PDF
自主性运动对β淀粉样蛋白_(25-35)诱导小鼠神经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婷 汪琴 +5 位作者 孙建国 李敏 王蔚 燕兰云 王炜 李海燕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研究自主性运动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影响及其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2月龄C57bl/6雄性小鼠双侧侧脑室注射Aβ25-35快速部分模拟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学习记忆损伤;Y迷宫检测小... 目的研究自主性运动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影响及其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2月龄C57bl/6雄性小鼠双侧侧脑室注射Aβ25-35快速部分模拟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学习记忆损伤;Y迷宫检测小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羟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Hochest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短期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进臂正确率:52.43±2.34、62.43±0.53,t=4.166,P=0.044);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4.43±0.30、1.81±0.33,t=-5.863,P=0.004);血清MDA含量上升(43.51±5.22、21.03±1.29,t=-4.181,P=0.043)。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小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进臂正确率:72.72±1.71,52.43±2.34,t=-6.838,P=0.002);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下降(2.86±0.22、4.43±0.30、t=4.260,P=0.013);血清GSH、GSH-Px、T-AOC活力显著提升。结论自主性运动能提高Aβ25-35小鼠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Aβ25-35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25-35 自主性运动 氧化应激 凋亡 学习记忆损伤
原文传递
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线粒体脑肌病一例
18
作者 刘兵荣 马继民 +1 位作者 肖瑾 丁新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6-1098,共3页
患者杨某,男性,49岁,其母亲有糖尿病病史。于2011年8月15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以前额为明显,无恶心、呕吐,无双侧眼球一过性黑朦,无二便失禁。当时症状可耐受,未引起注意,同年8月17日家人发现患者反应迟钝、行为异常,言语... 患者杨某,男性,49岁,其母亲有糖尿病病史。于2011年8月15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以前额为明显,无恶心、呕吐,无双侧眼球一过性黑朦,无二便失禁。当时症状可耐受,未引起注意,同年8月17日家人发现患者反应迟钝、行为异常,言语不能伴有意识模糊,8月18日晨急诊来本院就诊,体温37.6℃,入院途中呕吐一次,非喷射性。急诊行头颅CT检查:左侧额叶稍低密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线粒体脑肌病 主要表现 头颅CT检查 一过性黑朦 二便失禁 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戴健 肖瑾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3期1938-1939,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9例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99例脑梗死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1)。结论:总胆固醇...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9例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99例脑梗死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1)。结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脑梗死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与脑梗死负相关,控制血脂水平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对防治脑梗死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8
20
作者 陈国栋 刘兵荣 +1 位作者 肖瑾 储照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马鞍山中心医院治疗的108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62例)组和稳定性...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马鞍山中心医院治疗的108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62例)组和稳定性斑块(46例)组,比较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危险因素,并分析上述因素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1)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间同型半胱氨酸[(13.60±2.20) μmol/L比(6.29±1.42) μmol/L]、血清胱抑素C[(1.24±0.22)mg/L比(0.87±0.22)mg/L]、C反应蛋白[(12.6±2.29)mg/L比(6.18±2.31)mg/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2.8±1.10) mmol/L比(1.94±0.58)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49、51.98、32.73、13.19,均P<0.01);(2)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血浆同型半氨酸之间存在弱相关性(r=0.26,P=0.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胱抑素C与同型半氨酸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95%CI:1.01~6.55,P=0.05;OR=1.43,95%CI:1.07~1.92,P=0.017;OR=3.89,95%CI:1.27~11.9,P=0.016;OR =2.18,95%CI:1.63~2.93,P=0.000).结论 除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外,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也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半胱氨酸 颈动脉疾病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