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1949-1975) 被引量:3
1
作者 潘碧华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8-96,共9页
新马是中、港、台之外的华文文学重镇,华文文学自1919年扎根于新马,一直接受中国文学的灌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促使马华文学向本土独特性方向发展,同时因殖民地政府政策,禁止中国书籍输入,断绝了中国与新马之间的文学交... 新马是中、港、台之外的华文文学重镇,华文文学自1919年扎根于新马,一直接受中国文学的灌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促使马华文学向本土独特性方向发展,同时因殖民地政府政策,禁止中国书籍输入,断绝了中国与新马之间的文学交流长达40年。香港在1959—1975年取代中国的角色,大量向新马输入各种文艺书刊,影响马华文学的发展甚大。此文从香港期刊、香港文艺丛书和作家方面,说明香港文学对新马文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 马华文学 比较研究 影响研究
下载PDF
潮籍华人对马来西亚教育文化事业之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徽治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9-96,共8页
马来西亚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长足的进步 ,其中华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尤其是潮籍华人 ,文章根据丰富的资料 ,全面地阐述了潮籍华人自 2 0世纪初以来在华文教育与其他文化事业方面对马来西亚做出的贡献 ,指出他们不仅在经济... 马来西亚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长足的进步 ,其中华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尤其是潮籍华人 ,文章根据丰富的资料 ,全面地阐述了潮籍华人自 2 0世纪初以来在华文教育与其他文化事业方面对马来西亚做出的贡献 ,指出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 ,而且在教育文化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籍华人 马来西亚 教育 文化
下载PDF
砂拉越诗巫福州人再移民——以澳洲珀斯与塔斯马尼亚岛屿为比较研究
3
作者 林芳燕 《闽江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7-34,共8页
1901年,福州人由黄乃裳率领南下前往婆罗洲岛上的拉让江畔诗巫展开一段血泪拓荒史。114年来,历代的福州后裔在砂拉越及马来西亚各个领域皆拥有杰出的表现。迄今诗巫福州人勇于冒险的精神继续在其后代中延续着,先辈在诗巫崛起后,其下一... 1901年,福州人由黄乃裳率领南下前往婆罗洲岛上的拉让江畔诗巫展开一段血泪拓荒史。114年来,历代的福州后裔在砂拉越及马来西亚各个领域皆拥有杰出的表现。迄今诗巫福州人勇于冒险的精神继续在其后代中延续着,先辈在诗巫崛起后,其下一代又再移民至其他国家。一百多年来,诗巫福州人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以澳大利亚的珀斯及塔斯马尼亚岛屿为个案,在实地勘察两地诗巫福州人再移民后的各种生活面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可见出诗巫福州人再移民澳洲的原因、移民后的生活状况、所从事的职业、福州语言及文化的赓续以及卫理教会的发展等各方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巫福州人 拓荒史 再移民 澳大利亚 珀斯 塔斯马尼亚
下载PDF
昨日之岛
4
作者 陈志鸿 《布老虎青春文学》 2005年第5期107-118,共12页
关键词 母亲 妻子 菜市场 死者 脚踏车 玫瑰 椅背 船舱 中年女子 老屋
原文传递
游幕、地方戏与“藉张吾楚”意识——论杨恩寿的游幕生活与戏曲的关系
5
作者 张惠思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125-136,共12页
文人游幕是清代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清代戏曲家亦有佐幕经历。从戏曲史角度来看,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戏曲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光之际的戏曲家杨恩寿即为一显例。杨恩寿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有多次游幕的经历。他平生著述颇富。
关键词 杨恩寿 戏曲创作 续词余丛话 戏曲作品 戏曲史 祝融 八音班 刘岳昭 时事剧 凤仪亭
原文传递
从《红楼梦》的书写策略论刘姥姥角色的微妙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文荣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284,共12页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具有斑斓光彩的人物。与其说刘姥姥是一个单纯的人物角色,毋宁说是一种多元写作策略的体现。因此刘姥姥这个角色在文本的结构上、视角上、场景上及语言上,被巧妙运用的书写策略需要分析论证。
关键词 刘姥姥 书写策略 结构 视点 场景 语言
原文传递
马华文学中的三江并流:论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微妙同构 被引量:11
7
作者 许文荣 《华文文学》 2010年第1期39-47,共9页
从史的角度看,马华文学中的"三江并流"倾向,即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微妙同构,是马华文本中的本质特征,唯有从这视域出发才能掌握马华文学的全貌。"三江并流"的形成、发展及转化经过了三个时期,中国性、本土性和现代性的概念/范... 从史的角度看,马华文学中的"三江并流"倾向,即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微妙同构,是马华文本中的本质特征,唯有从这视域出发才能掌握马华文学的全貌。"三江并流"的形成、发展及转化经过了三个时期,中国性、本土性和现代性的概念/范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在不同的时段具有不同的形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三江并流 中国性 本土性 现代性
下载PDF
从出走台湾到回归雨林的婆罗洲之子——马华旅台作家张贵兴小说精神流变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金进 《华文文学》 2009年第6期91-97,共7页
张贵兴的早期小说曾受到台湾文坛热捧,但其创作中的异质风格与台湾文坛创作风气是不同的。从留台生文学的青涩模仿,到不同经验的书写实践,再到自成一脉的雨林书写,他用自己的笔墨展现出自己创作生涯中的不同的艺术实践过程,后期的南洋... 张贵兴的早期小说曾受到台湾文坛热捧,但其创作中的异质风格与台湾文坛创作风气是不同的。从留台生文学的青涩模仿,到不同经验的书写实践,再到自成一脉的雨林书写,他用自己的笔墨展现出自己创作生涯中的不同的艺术实践过程,后期的南洋雨林魔幻世界的书写,集合象征、寓言和历史再现于一体,展现出一位旅台马华作家对原乡书写的不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台作家 台湾 雨林 婆罗洲之子
下载PDF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边缘意识:马华文学少数民族书写的主题建构 被引量:4
9
作者 许文荣 庄薏洁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6,共7页
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建构不只是隐含着作者的思想建构,同时也潜藏着特定时代的话语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张力。马华作家从"他者的镜像"中观照比他们更边缘的少数民族,这样的书写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是创作主体族裔自觉自省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建构不只是隐含着作者的思想建构,同时也潜藏着特定时代的话语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张力。马华作家从"他者的镜像"中观照比他们更边缘的少数民族,这样的书写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是创作主体族裔自觉自省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崛起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扩展。从文本类型的发展脉络来看,马华作者多从三大层面,即"族群关系"、"文明进程"与"魔幻写实"来建构有关少数民族书写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少数民族 主题建构 多元 族群 边缘
原文传递
混合的肉身在文学史中的游走——论马华文学混血及其他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文荣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105,共16页
马华文学的书写必然受到马华文化多元混杂状况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便是文体的混血。从初期的文学史开始,这种混血的范式便不断地交织与演化,虽在不同的文学史时期有它的突出点,但混血的肉身却没有本质的改变。对不同时期的混血情... 马华文学的书写必然受到马华文化多元混杂状况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便是文体的混血。从初期的文学史开始,这种混血的范式便不断地交织与演化,虽在不同的文学史时期有它的突出点,但混血的肉身却没有本质的改变。对不同时期的混血情状进行透视,不仅揭示了马华文本美学视角的转移,同时也透露了创作主体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心理。其中,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相互撞击、摆荡、渗透与交融,周而复始,形塑了马华文学混血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混血 文学史 中国性 本土性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以绘本为载体的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探索——以春节主题绘本为例
11
作者 孙好为 廖冰凌 《汉字文化》 2024年第2期92-94,共3页
在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肩负着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由于面向二语学习者的文化教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本研究聚焦以绘本为载体的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探索运用绘本提升文化教学效果的路径。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 在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肩负着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由于面向二语学习者的文化教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本研究聚焦以绘本为载体的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探索运用绘本提升文化教学效果的路径。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基于前人在国际中文教育及绘本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中选择绘本的原则和绘本教学的价值,并根据国际中文文化教学的特点、难点以及绘本的特性,以两本春节主题的绘本为例,探讨绘本教学法在中国文化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 国际中文教育 文化教学
原文传递
郁达夫南洋时期的人格转变及南洋经历关系之考辨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69,共8页
郁达夫自1938年12月28日来到新加坡后,在南洋坚持办报三年零三个月,传播五四新文学精神和培养南洋本土文艺青年,这一时期的郁达夫已经从早期"沉沦"时期的浪漫颓废人格,转化为"感时忧国"的爱国情怀,本文将从郁达夫... 郁达夫自1938年12月28日来到新加坡后,在南洋坚持办报三年零三个月,传播五四新文学精神和培养南洋本土文艺青年,这一时期的郁达夫已经从早期"沉沦"时期的浪漫颓废人格,转化为"感时忧国"的爱国情怀,本文将从郁达夫南来前后人格转变的契机以及南洋时期的郁达夫的人格转变如何体现在他的文学活动中,并最终完成人格转变等三个角度来讨论郁达夫南洋传薪的经历,勾勒出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精神核心和背后所蕴藏的人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颓废 人格转变 感时忧国 南洋传薪
原文传递
谁是佛教徒?佛教徒是谁?——马来西亚华人佛教信仰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爱梅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6,共7页
宗教信仰身份的归属问题,有时是别人给予的定位,有时是自我的认知和认同。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档案、参与观察和问卷调查,选取官方数据的华人宗教和佛教、当代马来西亚佛教徒的类型两个主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马来西亚华人和佛教的关系。
关键词 佛教徒类型 马来西亚 华人宗教
原文传递
马华文学的弱势民族书写:一个文学史的视野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文荣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95,共14页
马华文学中的弱势民族书写是本土性建构的重要元素,也是叩入华族与其他弱势族群微妙与复杂关系的一扇门。本文以文学史的视域宏观地把握马华文坛的这种创作现象,在粗线的文化/文学概念观照下,同时结合微观的具体文本阐释,在所划分的三... 马华文学中的弱势民族书写是本土性建构的重要元素,也是叩入华族与其他弱势族群微妙与复杂关系的一扇门。本文以文学史的视域宏观地把握马华文坛的这种创作现象,在粗线的文化/文学概念观照下,同时结合微观的具体文本阐释,在所划分的三大文学史时期中,窥探各期的书写特征,同时也内在地展示不同阶段文本的异同。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国族观念、身份认同、文化取向、社会关系、经济条件、审美追寻等的催发下,弱势民族书写了在南岛雨林中散发出异丽多彩的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弱势民族写作 文学史 本土性
原文传递
华语文学对中华性的接受与颉颃——以马华文学为个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文荣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0,共9页
在华语语系文学中,马华文学与中华性(广义的,包括政治、文化、美学、习俗等)的纠葛相信是历史最悠久而又极端的个案。马华文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中国性经营,大致上可分成政治中华、文化中华与美学中华这三个重要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华语语系文学中,马华文学与中华性(广义的,包括政治、文化、美学、习俗等)的纠葛相信是历史最悠久而又极端的个案。马华文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中国性经营,大致上可分成政治中华、文化中华与美学中华这三个重要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殊的形成背景与变化过程。主观与客观因素经常制约着马华族裔的文学书写与文化观念,主观上要建构文学的自主性/独特性,以及客观上又面对来自官方的文化霸权与同质化压抑,使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的心态与认同总是欲理还乱、若即若离,不时在依附/拥抱与稀释/离弃中摆荡。本文尝试从历史的宏观视角,运用具体的文学文本与论述作为例证,探讨马华族裔在文学的建构上与中华性的微妙互动以及这种互动中所孕育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文学史 政治中华 文化中华 美学中华
下载PDF
当年的灯都不在了——李天葆的南洋遗事怀旧书写方式论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进 《华文文学》 2010年第6期72-79,共8页
从目前李天葆的创作来看,南洋遗事的怀旧书写是他运用最成功的题材。本文主要讨论李天葆小说中的单一的"怀旧"风格如何成就了他的名气,同时对学界久已流传他是"张派传人"的说法进行梳理,从而展示李天葆在面对南洋... 从目前李天葆的创作来看,南洋遗事的怀旧书写是他运用最成功的题材。本文主要讨论李天葆小说中的单一的"怀旧"风格如何成就了他的名气,同时对学界久已流传他是"张派传人"的说法进行梳理,从而展示李天葆在面对南洋怀旧遗事的时候,对人物原型、故事情节、书写方式的处理情况,力求把握住李天葆小说世界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笔法 南洋女史谱系 南洋风物 张派传人
下载PDF
黎紫书论:男女爱欲、父爱匮乏及细碎多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文荣 《东吴学术》 2013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黎紫书以热带的忧郁笔触、怀旧的沧桑、对人性暗角的挖掘、精致细腻的笔功在华文文坛崛起。以她并不太丰盈的创作量,与她在马华文坛很高的知名度比对,甚至有论者如黄锦树称之为“奇迹”。①她至今只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 黎紫书以热带的忧郁笔触、怀旧的沧桑、对人性暗角的挖掘、精致细腻的笔功在华文文坛崛起。以她并不太丰盈的创作量,与她在马华文坛很高的知名度比对,甚至有论者如黄锦树称之为“奇迹”。①她至今只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二0一0)以及三部短篇小说集《天国之门》(一九九九)、《山瘟》(二00一)及《野菩萨))(二0一0)。此外,还有几部“锻炼自己、洗脱匠气”②的微型小说集与散文集。无论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华文文学界,她若没有真正的实力,难有一席之地,更甭说成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爱欲 男女 书论 父爱 长篇小说 知名度 散文集
原文传递
论唐代的端午竞渡诗 被引量:3
18
作者 詹杭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16-20,共5页
分初盛中晚唐四个阶段,选取《全唐诗》中与端午或竞渡有关的诗歌进行重点分析,得出五点与前人不尽相同的结论:武则天时期的鹢舟竞渡可以视为今日凤舟竞渡活动的前身之一,唐朝的竞渡活动是龙凤齐翔;端午竞渡及其诗歌唱和活动首先发生在宫... 分初盛中晚唐四个阶段,选取《全唐诗》中与端午或竞渡有关的诗歌进行重点分析,得出五点与前人不尽相同的结论:武则天时期的鹢舟竞渡可以视为今日凤舟竞渡活动的前身之一,唐朝的竞渡活动是龙凤齐翔;端午竞渡及其诗歌唱和活动首先发生在宫廷,再由宫廷逐步推广到民间;唐人端午竞渡诗中明确表达了端午龙舟竞渡与屈原有关;唐代不少写作端午竞渡题材的诗人将自己参加科举考试或在官场的感受糅进诗歌之中;盛唐、中唐的端午竞渡诗气势磅礴,景象雄浑,而晚唐的端午竞渡诗则气象衰煞,景色暗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端午 竞渡诗
下载PDF
现代主义的理论旅行:从叶芝、艾略特、余光中到马华天狼星及神州诗社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树枝 《华文文学》 2010年第6期80-86,共7页
余光中对叶芝、艾略特现代主义诗艺及诗学的翻译和吸收,影响了余光中诗歌创作的理式;而马华天狼星、神州诗人群汲取余光中融会古典和现代的书写策略,形成了马华文学独有的中国性现代主义书写。欧美现代主义透过翻译及介译的理论旅行,经... 余光中对叶芝、艾略特现代主义诗艺及诗学的翻译和吸收,影响了余光中诗歌创作的理式;而马华天狼星、神州诗人群汲取余光中融会古典和现代的书写策略,形成了马华文学独有的中国性现代主义书写。欧美现代主义透过翻译及介译的理论旅行,经港台,抵达马华文坛旅途中,余光中是一位最重要的触媒和发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艾略特 现代主义 余光中 马华中国性现代主义诗歌
下载PDF
历史中的困惑与成熟——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成长角度看朱天心的文学创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进 《华文文学》 2008年第6期71-78,共8页
朱天心及其创作是台湾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风景,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成长角度来看,朱天心过去30年的创作与她的生命体密切相连,如何勾勒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长的发展轨迹,并力图从中看出作为文学创作个体的朱天心,如何经由青春写作、现... 朱天心及其创作是台湾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风景,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成长角度来看,朱天心过去30年的创作与她的生命体密切相连,如何勾勒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长的发展轨迹,并力图从中看出作为文学创作个体的朱天心,如何经由青春写作、现实困惑到历史反思的创作过程,展现出她笔下独特的文学风景,在一种成长互文的作家与作品关系的角度,探索这位女作家的写作心路,是一个新的研究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马来西亚 青春写作 现实困惑 历史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