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香港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1949-1975) |
潘碧华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2
|
潮籍华人对马来西亚教育文化事业之贡献 |
陈徽治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3
|
砂拉越诗巫福州人再移民——以澳洲珀斯与塔斯马尼亚岛屿为比较研究 |
林芳燕
|
《闽江学院学报》
|
2016 |
0 |
|
4
|
昨日之岛 |
陈志鸿
|
《布老虎青春文学》
|
2005 |
0 |
|
5
|
游幕、地方戏与“藉张吾楚”意识——论杨恩寿的游幕生活与戏曲的关系 |
张惠思
|
《戏曲研究》
CSSCI
|
2012 |
0 |
|
6
|
从《红楼梦》的书写策略论刘姥姥角色的微妙性 |
许文荣
|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7
|
马华文学中的三江并流:论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微妙同构 |
许文荣
|
《华文文学》
|
2010 |
11
|
|
8
|
从出走台湾到回归雨林的婆罗洲之子——马华旅台作家张贵兴小说精神流变的分析 |
金进
|
《华文文学》
|
2009 |
7
|
|
9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边缘意识:马华文学少数民族书写的主题建构 |
许文荣
庄薏洁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0
|
混合的肉身在文学史中的游走——论马华文学混血及其他 |
许文荣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1
|
以绘本为载体的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探索——以春节主题绘本为例 |
孙好为
廖冰凌
|
《汉字文化》
|
2024 |
0 |
|
12
|
郁达夫南洋时期的人格转变及南洋经历关系之考辨 |
金进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3
|
谁是佛教徒?佛教徒是谁?——马来西亚华人佛教信仰探析 |
陈爱梅
|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4
|
马华文学的弱势民族书写:一个文学史的视野 |
许文荣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5
|
华语文学对中华性的接受与颉颃——以马华文学为个案 |
许文荣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6
|
当年的灯都不在了——李天葆的南洋遗事怀旧书写方式论析 |
金进
|
《华文文学》
|
2010 |
3
|
|
17
|
黎紫书论:男女爱欲、父爱匮乏及细碎多变 |
许文荣
|
《东吴学术》
|
2013 |
3
|
|
18
|
论唐代的端午竞渡诗 |
詹杭伦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19
|
现代主义的理论旅行:从叶芝、艾略特、余光中到马华天狼星及神州诗社 |
李树枝
|
《华文文学》
|
2010 |
2
|
|
20
|
历史中的困惑与成熟——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成长角度看朱天心的文学创作 |
金进
|
《华文文学》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