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灾难故事”──“文革小说”叙事研究之一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子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67,共8页
本文是拙著《叙述文革——解读五十部当代小说》(即将出版)中的一节。该书 主要讨论近二十年来,当代小说怎样成为中国(大陆)知识分子和民众记忆、阅读与诠释文革 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同一个作为“历史文本”的文革,又怎么会出现... 本文是拙著《叙述文革——解读五十部当代小说》(即将出版)中的一节。该书 主要讨论近二十年来,当代小说怎样成为中国(大陆)知识分子和民众记忆、阅读与诠释文革 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同一个作为“历史文本”的文革,又怎么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解读策略,既 满足着不同读者及不同诠释群体的不同需求,又合成某种意义上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叙述文革》的研究前提是假定各种有关文革的小说虽然倾向不同、形态各异,但叙事模 式却很有规则可寻。各种各样的“文革故事”最后都可简约、归纳为数量有限的“情节功 能”——我在普洛普(Vladimir Propp)的定义上,使用功能这个概念。文革小说中形形色色的 人物形象,也都可以归类为若干“基本角色”(如受害者、迫害者、背叛者、旁观者、解救者)。《叙 述文革》试图分析诸多“情节功能”之间的复杂次序并分辨“文革小说”叙述模式的几个阶段: 如灾难的前因与预兆、灾难的降临方式、灾难中的拯救主题及灾难后的反省与忏悔,等等。 本文根据《叙述文革》第五章第一节改写而成。文中所讨论的“文革小说”,特指1977年以 后在中国大陆写作、发表、出版的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小说作品。1966年至1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情节功能 叙述结构 文革后 审美趣味 序结构 《芙蓉镇》 叙事研究 男主人公 当代小说
下载PDF
中国先锋派小说家的博尔赫斯情结:重读先锋派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璞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1999年第1期36-49,共14页
关键词 博尔赫斯 中国先锋派小说 中国先锋小说 中国小说 叶兆言小说 叙述方式 马原小说 卡尔维诺 作品 作家
原文传递
精读理论 细释文章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炳良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7-22,共6页
本文简略地介绍了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在中国文学研究上的运用。笔者认为,这两派的方法是研究中国文学入门的方法。这样,可以训练学生自动地去独立思考,使他们不必依靠前人的评论去绎解文学作品,进而打破那阵陈相因的死框框。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新批评派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下载PDF
怪诞小说:董说《西游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燕萍 《中国比较文学》 1996年第2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西游补》 怪诞小说 秦桧 陌生化 不协调元 《变形记》 讽刺文学 菲利普 文人小说 魏忠贤
原文传递
“雄浑”试解兼论《二十四诗品》的主旨
5
作者 陈炳良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78-83,共6页
本文认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谈的主要是创作论,此外还涉及到读者诠释问题,借此,以摆脱前人定下的风格论框架。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风格 创作 雄浑 主题 内容
下载PDF
两个情人(节录)
6
作者 王璞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5年第2期31-35,共5页
故事的主角不是那个男人,而是女人之中的一个,她叫瑞茜,是个有夫之妇。但是,丈夫早已不爱她了,他借口去海外发展,到了新加坡,一去两年,把她独自撂在家里。寂寞总得想方法排遣,毕竟,不是所有的弃妇都终日以泪洗面。何况,这位名叫瑞茜的... 故事的主角不是那个男人,而是女人之中的一个,她叫瑞茜,是个有夫之妇。但是,丈夫早已不爱她了,他借口去海外发展,到了新加坡,一去两年,把她独自撂在家里。寂寞总得想方法排遣,毕竟,不是所有的弃妇都终日以泪洗面。何况,这位名叫瑞茜的女人也并非等闲之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录 有夫之妇 “物以稀为贵” 打电话给 您是哪位 三七二十一 手臂 星期三 地位改变 忧心仲仲
下载PDF
“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杜牧诗看自然之道中的历史感 被引量:8
7
作者 邝龑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51,共21页
唐代喜欢咏史怀古的诗人很多,杜牧可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杜牧诗中涉及咏史怀古主题的篇什,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历史感;对国计民生的关心及希望以古训今的情思,是他和历代怀着社会理想的诗人相通之处。然杜牧诗中的历史感更深刻之处,在于... 唐代喜欢咏史怀古的诗人很多,杜牧可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杜牧诗中涉及咏史怀古主题的篇什,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历史感;对国计民生的关心及希望以古训今的情思,是他和历代怀着社会理想的诗人相通之处。然杜牧诗中的历史感更深刻之处,在于他能领悟历史过程偶然和不测的一面,进而神思方外,从历史范围外观照历史,显示出它在自然宇宙中短暂、微小和渺茫的性质。诗人转念于人间兴衰和自然运化之际,往复于入世、出世与关切、淡泊之间,体会到置身于无涯无尽时空里的人间历史,其轮廓和意义都不再清晰确定。这种如暗雾桠枝、遥空过鸟、烟雨楼台的精神和艺术视象,同时有别于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的历史哲学观,是诗人超越而透视性的历史感最独特同时也最易被忽略的地方,隐然有自成一家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史怀古 历史感 自然之道 绝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