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喧哗与骚动背后的媒体化浪潮——2019年香港“反修例事件”的启示
1
作者 丹尼尔•胡德 《经济导刊》 2020年第7期63-67,共5页
被全球自由主义媒体塑造的香港“反修例事件”发生于香港的2019年“反修例事件”被解读为一次媒体化运作事件,抑或是媒体对地缘政治的影响甚至指挥,是2019年度甚至近年记忆中最突出的全球媒体事件。Mary Hui的研究表明,本次“反修例事... 被全球自由主义媒体塑造的香港“反修例事件”发生于香港的2019年“反修例事件”被解读为一次媒体化运作事件,抑或是媒体对地缘政治的影响甚至指挥,是2019年度甚至近年记忆中最突出的全球媒体事件。Mary Hui的研究表明,本次“反修例事件”乃是人类历史上被直播最多的一场社会运动,直播的传播速度又极大地增加了运动本身的现实效应及直观感受(Hui 2019),并得到了“全球自由主义阵营”及社交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明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观感受 社交媒体 现实效应 喧哗与骚动 传播速度 全球媒体 媒体化 地缘政治
原文传递
现实映射与类型多元:2023年中国电视剧年度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志忠 陈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2023年,中国电视剧呈现出现实深化与类型多元发展的特质:年代剧仍继续保持着创作的热度,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坚持讲述具有时代共情特质的故事;国产剧版《三体》上线,预示着中国科幻剧元年的到来;悬疑剧精品迭出,拓... 2023年,中国电视剧呈现出现实深化与类型多元发展的特质:年代剧仍继续保持着创作的热度,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坚持讲述具有时代共情特质的故事;国产剧版《三体》上线,预示着中国科幻剧元年的到来;悬疑剧精品迭出,拓展了新的审美空间和叙事深度;都市剧以温情、温暖及人物成长的叙事逻辑,表现出创新趋势;“她题材”直面女性角色的困境与压力,多角度地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承载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表达和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 中国电视剧 年度综述
下载PDF
以舞蹈塑造木兰精神——芭蕾舞剧《花木兰》的戏剧性研究
3
作者 吴羽洁 汪文君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芭蕾舞剧《花木兰》充分利用舞蹈与戏剧性生动再现了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是一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全新舞剧作品。本文从个人、家国、战友、生命四个层面依次递进,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孝、悌、忠、义四种内核,论述该剧... 芭蕾舞剧《花木兰》充分利用舞蹈与戏剧性生动再现了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是一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全新舞剧作品。本文从个人、家国、战友、生命四个层面依次递进,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孝、悌、忠、义四种内核,论述该剧所展现的舞蹈语言、矛盾冲突、情节突转、舞剧道具四个角度的戏剧性,深入探讨其中蕴藏的“木兰精神”核心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蕾舞 舞剧 花木兰 戏剧性
下载PDF
“北方”的重组与重述——以剧版《平原上的摩西》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苏鑫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56,共16页
剧版《平原上的摩西》对原著的故事背景、家庭关系、人物命运进行了改编:地理空间的腾挪放大重建了北方土地在20世纪90年代历史里的共同体意味,家庭结构的扩写提供了透视社会事件进入个人生活的路径,最终角色的设计指向了对“历史背负... 剧版《平原上的摩西》对原著的故事背景、家庭关系、人物命运进行了改编:地理空间的腾挪放大重建了北方土地在20世纪90年代历史里的共同体意味,家庭结构的扩写提供了透视社会事件进入个人生活的路径,最终角色的设计指向了对“历史背负者”的理解,三者提示了“社会-家庭-个人”逐层深入的解读维度。剧版的改编最终呈现对90年代历史变动的重述姿态,“北方”这一与阶级、历史、地理、文化等范畴相涉密切的语汇得以重组,提示去重新审视在21世纪被拾起并被赋形的更广大的“北方”范畴蕴含的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上的摩西》 北方 家庭结构 历史重述
原文传递
论元结构构式在汉语母语者与二语学习者句子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郝暾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101,共12页
投射论与构式论既是两种不同的论元实现模型,也是两种不同的句子理解模型。投射论以动词为句子分析与理解的中心,构式论则认为构式同样是具备独立意义的分析理解单位。本文旨在探索论元结构构式和动词在汉语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句子... 投射论与构式论既是两种不同的论元实现模型,也是两种不同的句子理解模型。投射论以动词为句子分析与理解的中心,构式论则认为构式同样是具备独立意义的分析理解单位。本文旨在探索论元结构构式和动词在汉语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句子理解中的作用,以分类实验的范式验证了论元结构构式和动词皆为母语者和学习者理解汉语句子的有效线索,其中母语者在句子理解中更加显著地依赖构式的作用。与此前研究比较后进一步发现:汉语与英语相比,构式在汉语句子理解中更加重要;母语者与二语学习者相比,构式在母语者句子理解中更加重要。结果支持了构式论的句子理解模型,为构式语法的跨语言适用性和心理现实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结构构式 句子理解 母语者 二语学习者
原文传递
圣像解码:晚明《诵念珠规程》插图的本土化转译
6
作者 王馨桐 《宗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79,共10页
本文聚焦晚明入华天主教出版的首部玫瑰经《诵念珠规程》,分析其中收录插图的本土化转译过程。通过对图像与历史文献的综合考察,本文将具体解析《诵念珠规程》插图的转译方式、宗教功能与神学内涵、模件化生产模式以及其中反映的耶稣会... 本文聚焦晚明入华天主教出版的首部玫瑰经《诵念珠规程》,分析其中收录插图的本土化转译过程。通过对图像与历史文献的综合考察,本文将具体解析《诵念珠规程》插图的转译方式、宗教功能与神学内涵、模件化生产模式以及其中反映的耶稣会士与中国工匠之间的跨文化合作。借鉴图像学、宗教学与文化研究理论,本文尝试将新的视角带入图像分析,不仅展现在华天主教出版物本土化的过程与特征,也试图揭示中西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念珠规程》 天主教版画 图像转译 文化间性 本土化
原文传递
永靖炳灵寺石窟造像榜题名号混用现象探究——以第169窟为中心
7
作者 熊烨 《法音》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炳灵寺,位于我国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保存窟约216处^([1]),在众多洞窟中,位于下寺窟群的第169窟不但存有中国石窟寺中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题记,而且存有中国石窟寺中已知最早的附有造像榜题的无量寿佛三圣像... 炳灵寺,位于我国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保存窟约216处^([1]),在众多洞窟中,位于下寺窟群的第169窟不但存有中国石窟寺中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题记,而且存有中国石窟寺中已知最早的附有造像榜题的无量寿佛三圣像、维摩像等泥塑与壁画,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小积石山 石窟寺 榜题 下寺 甘肃省永靖县 无量寿佛 三圣像
原文传递
最后的“救世主”:《沙丘》与帝国美学政治的再造 被引量:1
8
作者 朵悦 苏鑫 《东方学刊》 2023年第2期43-51,共9页
2021年,备受关注的好莱坞科幻电影《沙丘》在全球收获了中等水平的票房和两极分化的口碑。“太空歌剧”“生态美学”的赞扬,与“殖民叙事”“白人男性救世主幻想”的骂名同时涌现。2022年年初,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将最佳摄影、最佳剪辑... 2021年,备受关注的好莱坞科幻电影《沙丘》在全球收获了中等水平的票房和两极分化的口碑。“太空歌剧”“生态美学”的赞扬,与“殖民叙事”“白人男性救世主幻想”的骂名同时涌现。2022年年初,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将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最佳音效和最佳艺术指导尽数颁给《沙丘》,算是为《沙丘》在视听美学方面取得的成就“盖棺定论”。有第三世界的激进左翼评论家认为,尽管取材于阿拉伯世界,但《沙丘》中的厄拉科斯人并不是故土上的伊拉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摄影 视听美学 阿拉伯世界 伊拉克人 最佳原创 殖民叙事 生态美学 救世主
原文传递
重新阅读萧红:从《饿》的多义性谈起
9
作者 赵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发表在《文学》上的《饿》是萧红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对它的研究可以从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两个层面进行。在文学文本层面:首先,同样描写饥饿妇女的《祝福》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文本”;其次,萧军同期发表在《文学》上的三篇小说也可... 发表在《文学》上的《饿》是萧红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对它的研究可以从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两个层面进行。在文学文本层面:首先,同样描写饥饿妇女的《祝福》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文本”;其次,萧军同期发表在《文学》上的三篇小说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关联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在社会文本层面:一方面,在《饿》中“我”与访客“曹老师”的对话是对五四时期开始流行并到20世纪30年代已经十分复杂的“娜拉”话语的一个回响;另一方面,与《文学》杂志和茅盾的关联,也将《饿》还原到30年代的历史现场,使其内容与左翼作家群、左翼刊物和文坛话语等重要论题相勾连。这些相关文学文本和社会历史因素既成为理解《饿》的多义性和萧红创作复杂性的重要查考文本,同时也因为萧红创作的介入而有了更多元的理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互文 《饿》 文学文本 社会文本
下载PDF
注释出历史的缺失——“国际风格”、现代主义与西川诗歌里的世界文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柯夏智 江承志 《江汉学术》 2014年第5期41-50,共10页
阅读诗歌以及中国诗歌也许能够帮助理解或解决现代主义和世界文学本身固有的矛盾。如果文学现代主义确如艾略特·温伯格所言,倾向于发现从前未予关注的作品,并以"国际风格"无明显地域性的普遍主义为显著特征,那么用非西... 阅读诗歌以及中国诗歌也许能够帮助理解或解决现代主义和世界文学本身固有的矛盾。如果文学现代主义确如艾略特·温伯格所言,倾向于发现从前未予关注的作品,并以"国际风格"无明显地域性的普遍主义为显著特征,那么用非西方语言创作的所谓现代主义诗歌并非代表着在西方文化逻辑驱动下对地方文化的消除,而是代表着当地文化重新发掘各自自我的过去以应对西方伦理及美学。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诗人西川以"后朦胧"抒情诗人姿态步入诗坛,后来发展到以散文诗形式持续探究古文化奥秘。通过细读西川诗文,可以探索现代主义确定性特征的方方面面,并将它们彼此联系;可考查在文学研究、尤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学理论流派;最后,将西川诗与中西美学的双重关系为参照,可探究翻译其诗的特别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世界文学 西川 国际风格
下载PDF
中国医生的话语策略:坏消息传递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越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9年第2期14-20,共7页
医生对坏消息传递是医疗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探讨我国内地医生在坏消息传递时使用的话语策略,以及分析中西方医疗语境中坏消息传递方式的异同,文章以我国内地一部医疗题材电视剧《心术》中的医患对话为依据,采用对话分析作为理论框架... 医生对坏消息传递是医疗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探讨我国内地医生在坏消息传递时使用的话语策略,以及分析中西方医疗语境中坏消息传递方式的异同,文章以我国内地一部医疗题材电视剧《心术》中的医患对话为依据,采用对话分析作为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内地医生在医疗语境进行坏消息传递中如何使用话语策略,以及使用的话语策略有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内地医生在选择坏消息的告知对象时会采用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告知方式多采用率直策略;对坏消息的解释能够采用多种解释策略;以及对坏消息传递能够总体上贯彻完全披露、同理心和诚实的原则。根据上述结果,建议我国医生对坏消息传递应总结自身优势,反思自身不足,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努力创造更好的医疗沟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对话 医患关系 坏消息传递 对话分析 话语策略
下载PDF
广西德保壮族对歌传统“吟诗”的音韵格律及歌路举要——以《德保歌圩山歌》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汉波 戴忠沛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6,共22页
广西德保县壮族侬府支系的吟诗是结合音乐与诗句为一体的对唱歌谣。从民间鉴赏习惯来看,吟诗的音乐只是外表,诗句的文学性才是其内涵,但是过去对吟诗的研究却往往只侧重音乐,而忽略了其本质所在的文学性。壮族吟诗在自然对歌的场合中虽... 广西德保县壮族侬府支系的吟诗是结合音乐与诗句为一体的对唱歌谣。从民间鉴赏习惯来看,吟诗的音乐只是外表,诗句的文学性才是其内涵,但是过去对吟诗的研究却往往只侧重音乐,而忽略了其本质所在的文学性。壮族吟诗在自然对歌的场合中虽然均为“临机自撰”的现场创作,但依然有“歌路”的要求。文章以《德保歌圩山歌》记录的作品为例,探讨吟诗的歌路及相关鉴赏原则与标准,包括对歌“求、抢、斗、情”等程序结构,“赋、比、兴”及暗喻等文学表现手法,还有诗句字数、平仄及押韵的音韵格律要求,务求将吟诗包含的本土知识、话语关系及传统法则梳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诗歌 “吟诗” 德保县 歌路 音韵 格律
原文传递
清初迁海时期澳门考略(1661—1683)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德华 《学术研究》 1988年第4期63-67,共5页
清初,统治集团为了扑灭在台湾的郑氏势力,决定在东南沿海5省实行迁徙政策。广东经康熙元年(1662)和三年(1664)两次大迁徙,从饶平县的分水关至钦州的防城沿海一带,几乎成了无人居住的禁区,惟独澳门例外。以往论及迁徙问题的论著不少,但... 清初,统治集团为了扑灭在台湾的郑氏势力,决定在东南沿海5省实行迁徙政策。广东经康熙元年(1662)和三年(1664)两次大迁徙,从饶平县的分水关至钦州的防城沿海一带,几乎成了无人居住的禁区,惟独澳门例外。以往论及迁徙问题的论著不少,但奇怪的是,在这些论著中却很少论及澳门问题,或往往“点到即止”。因而,清初朝廷对澳门的基本政策,迁徙时期澳门采取的措施,这个时期澳门贸易状况等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人 澳门问题 大迁徙 明末清初 康熙 贸易状况 明朝 转口贸易 清朝 基本政策
下载PDF
论明太祖与功臣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振兴 《中州学刊》 1985年第6期108-112,共5页
明太相朱元璋(1329—1398)以“濠梁之民”、“淮右布衣”的身份,参加了元末群雄起事的行列。凭借着他自己的雄才大略,加上文臣武将的辅佐,终于“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创建了大明帝国。大明帝国建立后,已经遁归漠北的元顺帝妥懂帖睦尔与... 明太相朱元璋(1329—1398)以“濠梁之民”、“淮右布衣”的身份,参加了元末群雄起事的行列。凭借着他自己的雄才大略,加上文臣武将的辅佐,终于“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创建了大明帝国。大明帝国建立后,已经遁归漠北的元顺帝妥懂帖睦尔与故元将领扩廓帖木儿、纳哈出,组成三股环伺明室北境的蒙元复国势力,从北方左、中、右三路长期威胁明室的存亡。在这种形势的驱使下,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就有必要安抚部众,使他们戮力皇室,延绵明祚,于是,分封功臣便提到了日程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臣 明太祖 胡惟庸 李善长 朱标 武将 蓝玉 太子 吴晗 颁示
下载PDF
论毛文龙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振兴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5期97-101,共5页
明与后金战争中,皮岛曾承担重要的牵制责任。当明军在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攻占这西朝鲜湾中的蕞(艹尔)小岛后,“便与辽东沿海诸岛及旅顺明军互为犄角,虎视辽东沿海诸城,威协后金腹地”,使后金的侵明行动遭到阻挠。领导辽东军士... 明与后金战争中,皮岛曾承担重要的牵制责任。当明军在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攻占这西朝鲜湾中的蕞(艹尔)小岛后,“便与辽东沿海诸岛及旅顺明军互为犄角,虎视辽东沿海诸城,威协后金腹地”,使后金的侵明行动遭到阻挠。领导辽东军士确立这明室唯一海外牵制重镇的,便是曾被后世史认为“酿乱东江”、“死当厥辜”的晚明将领毛文龙(1576—1629)。毛文龙备受时人及后世重视,固然由他“发纵奇功”的“镇江之捷”所促成。但他在双岛惨遭袁崇焕(1584—1630)先斩后奏的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文龙 袁崇焕 辽东 镇江 天启 历史语言研究所 历史地位 战争 天命 中华书局
下载PDF
“移花接木”——壮族“吟诗”词源与格律源流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汉波 戴忠沛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61,共11页
广西西南部德保靖西一带的壮族俠侬支系将对歌传统称为“吟诗”,与中国古代“吟诗”传统在名称上不谋而合。通过语言学的音韵比较可得知,壮语的吟诗一词实际上便是中古汉语的借词“吟诗”;从壮族吟诗和古代汉族律诗之间的诗歌格律的比... 广西西南部德保靖西一带的壮族俠侬支系将对歌传统称为“吟诗”,与中国古代“吟诗”传统在名称上不谋而合。通过语言学的音韵比较可得知,壮语的吟诗一词实际上便是中古汉语的借词“吟诗”;从壮族吟诗和古代汉族律诗之间的诗歌格律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推断,壮族吟诗传统虽然源自越人源远流长的对歌习俗,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唐宋以降的汉语律诗的强烈影响而格律化,在保留越人诗歌固有的“脚腰韵”的同时,还发展出了兼具汉语律诗尾韵“一韵到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诗歌 吟诗 德保县 词源 格律
原文传递
跨越时空的人性唱和——中国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与越南电影《恋恋三季》对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珊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9-162,共4页
通过对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部文艺作品的对读与比较,认为尽管这两部作品在时空上毫无交点,但都有如此众多的相似之处,其答案可将其归结为一种共通的"人性",这种"人性"是放之世界古今而皆准的,这种"人性... 通过对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部文艺作品的对读与比较,认为尽管这两部作品在时空上毫无交点,但都有如此众多的相似之处,其答案可将其归结为一种共通的"人性",这种"人性"是放之世界古今而皆准的,这种"人性"使世界各国的一系列优秀的文艺作品跨越时空,遥相呼应,使文艺作品成为无国界的世界性的财富,它们可以通过极其相似的艺术构思,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种族与文化的相互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典小说 越南 现代电影 对读
原文传递
谈耿昭忠与安岐的两方“珍秘”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元铮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耿昭忠与安岐各有一方"珍秘"印,形制极为相似,在鉴藏史研究中引发了混淆。本文证明耿氏的"珍秘"印与安氏的"珍秘"印是归属不同的两方印章,并揭示各自的钤盖规则。
关键词 收藏印鉴 耿昭忠 耿嘉祚 安岐 珍秘 印式
原文传递
中华文化教学系统化探索
19
作者 施仲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2期13-17,共5页
文章探讨了中华文化教学的目标和背景,以及教学大纲如何制订,核心教材怎样编写,实验教学如何实施,研究成效如何评估,配套活动如何配合等问题,探讨了小学、中学、大学的文化教学怎样渐进化和系统化进行,如何因应不同学习阶段和不... 文章探讨了中华文化教学的目标和背景,以及教学大纲如何制订,核心教材怎样编写,实验教学如何实施,研究成效如何评估,配套活动如何配合等问题,探讨了小学、中学、大学的文化教学怎样渐进化和系统化进行,如何因应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有所侧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教学大纲 实验教材 渐进化 系统化
下载PDF
文化教学体系构想——中华文化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仲谋 《国际汉语学报》 2011年第1期23-41,共19页
中华文化教学的目标是使我们的下一代增进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认识、反思和认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并为衡量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意义奠定基础。文化教学应怎样施行?教材应如何编写?各个阶段的... 中华文化教学的目标是使我们的下一代增进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认识、反思和认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并为衡量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意义奠定基础。文化教学应怎样施行?教材应如何编写?各个阶段的文化教学,应如何因应不同学习阶段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有所侧重?本文旨在对文化教学的渐进式和系统化体系提出初步构想,期望引起海内外文化教育界朋友的共鸣,促进21世纪中华文化教学在学校系统的全面实施,并为中华文化的复兴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教学 文化传承 教学实验 朗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