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鼻咽癌顺铂耐药细胞系(CNE2/DDP)的建立及耐药相关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37
1
作者 姜润德 张立新 +6 位作者 岳文 朱运峰 路浩军 刘昕 岑信棠 关新元 李春海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7-345,共9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癌细胞耐药性的产生常常导致药物治疗的失败,因此,筛查鼻咽癌耐药相关基因、寻找逆转药物耐受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用鼻咽癌药物敏感细胞CNE2作为亲本细胞诱导建...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癌细胞耐药性的产生常常导致药物治疗的失败,因此,筛查鼻咽癌耐药相关基因、寻找逆转药物耐受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用鼻咽癌药物敏感细胞CNE2作为亲本细胞诱导建立耐药细胞系,并在此基础上,筛选鼻咽癌耐药相关基因,探讨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顺铂(cisplatin,DDP)为诱导剂,采用大剂量冲击与剂量逐渐递加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建立人鼻咽癌耐药细胞系CNE2/DDP。采用MTT法测定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内荧光药物罗丹明的蓄积,并进行细胞生长曲线测绘、倍增时间测定及细胞形态学观察。随后,采用基于PCR技术改良的消减杂交法筛选并克隆耐药相关基因。反向点杂交鉴定排除假阳性,DNA测序分析差异表达片段,RT-PCR对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做进一步验证。结果:所建立的人鼻咽癌耐药细胞系CNE2/DDP对DDP的耐药指数为27.9,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及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的耐药指数分别可达227.9和55.5,表明其具有多药耐药的特征。流式细胞测定显示耐药细胞内罗丹明的蓄积明显低于敏感细胞(12.98vs.243.62)。镜下观察耐药细胞体积变小,形态变圆,细胞倍增时间明显延长(26hvs.19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细胞多 多药耐药 消减杂交
下载PDF
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分析鼻咽癌变多阶段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_1过表达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鑫 赵晓荣 +3 位作者 王一 周建华 关新元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5-389,共5页
为了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鼻咽癌变多阶段病变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与鼻咽癌变的关系 ,应用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技术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D1在鼻咽癌旁粘膜上皮单纯性增生 /化生 (simplehyperplasia/metaplas... 为了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鼻咽癌变多阶段病变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与鼻咽癌变的关系 ,应用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技术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D1在鼻咽癌旁粘膜上皮单纯性增生 /化生 (simplehyperplasia/metaplasia ,SH/SM )、异型增生 /化生 (atypicalhyperplasia/metaplasia,AH/AM )和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的蛋白质表达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0 0 % (3/ 10 )、 90 0 % (18/ 2 0 )和6 2 9% (39/ 6 2 ) ,其中在异型增生 /化生中呈“一过性增高” .表明CyclinD1高表达可能为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异型增生 /化生可能是鼻咽癌变的重要“关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微阵列技术 分析 鼻咽癌变 多阶段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 过表达
下载PDF
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OC_3/TAX_(300)建立及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红霞 关新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3-747,共5页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探讨其基因表达谱差异与紫杉醇耐药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反复大剂量紫杉醇冲击法,由亲本细胞OC_3建立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OC_3/TAX_(300)。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 bridiz...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探讨其基因表达谱差异与紫杉醇耐药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反复大剂量紫杉醇冲击法,由亲本细胞OC_3建立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OC_3/TAX_(300)。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 bridization,CGH)及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耐药及敏感株细胞染色体DNA拷贝数和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OC_3/TAX_(300)耐药株历时10个月建成,耐药性稳定,耐药指数为6.70。CGH结果显示OC_3/TAX_(300)细胞染色体2p22的高水平扩增。基因表达谱芯片共筛选出显著表达差异基因134条,其中117种基因表达水平下调,17种基因表达上调,有代表性的下调基因为KCNK2、COP9,上调的基因为JAK2。结论:建立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OC_3/TAX_(300),耐药性稳定,可以作为筛选耐药基因和耐药逆转剂的细胞模型。OC_3/TAX_(300)细胞染色体2p22的高度扩增、KCNK2、COP9基因下调和JAK2基因上调与卵巢癌化疗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紫杉醇 多药抗药相关蛋白类 细胞 培养的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组印迹
下载PDF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标志在肺癌组织芯片中表达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乔贵宾 吴一龙 +6 位作者 区伟 杨学宁 钟文昭 林嘉颖 赵建 谢丹 关新元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67-470,共4页
目的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组织芯片肿瘤标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方法 建立含有 4 18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组织芯片 ,并随机选取了 5 0例与组织芯片标本相对应的全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并对比了Ki 6 7和p5 3在组... 目的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组织芯片肿瘤标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方法 建立含有 4 18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组织芯片 ,并随机选取了 5 0例与组织芯片标本相对应的全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并对比了Ki 6 7和p5 3在组织芯片和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符合程度和可靠性。结果 组织芯片和全组织切片中Ki 6 7和 p5 3表达的一致率分别为 98%和 96 %。非小细胞肺癌三位点组织芯片检测Ki 6 7和p5 3表达的可靠性好 ,Kappa值分别为0 .95和 0 .91。结论 三位点组织芯片可有效、可靠地检测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本研究表明组织芯片技术特别适用于大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组织芯片 KI-67 P53
下载PDF
棉籽酚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瑾 王向红 +1 位作者 周淑雅 DanielDCHUA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研究棉籽酚gossypol对结肠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方式。方法 :将不同浓度棉籽酚与结肠癌细胞株HT2 9和Lovo作用 ,采用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经棉籽酚处理后的细胞存活曲线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用药后细胞周期时相改变。结果 :HT2 9和Lovo... 研究棉籽酚gossypol对结肠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方式。方法 :将不同浓度棉籽酚与结肠癌细胞株HT2 9和Lovo作用 ,采用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经棉籽酚处理后的细胞存活曲线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用药后细胞周期时相改变。结果 :HT2 9和Lovo经棉籽酚处理后增殖能力降低 ,2种细胞均显示明显凋亡征象 ,表现典型DNA梯 ,2种细胞均于用药后 2 4与 48h出现凋亡峰 (亚G1峰 ) ,并随药物浓度和用药时间增加而增加。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变化。结论 :棉籽酚在体外能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G1期凋亡 ,抑制细胞增殖 ,是一种具有潜在抗肿瘤作用的化疗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棉籽酚 细胞凋亡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乔贵宾 吴一龙 +6 位作者 区伟 杨学宁 钟文昭 林嘉颖 赵健 谢丹 关新元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阵列仪构建365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对该芯片进行Ecadherin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Ecadherin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阵列仪构建365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对该芯片进行Ecadherin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Ecadherin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的关系。365例中,鳞癌116例、腺癌199例、腺鳞癌等组织类型50例。结果Ecadherin蛋白主要在肿瘤细胞的胞膜和细胞质中表达,有32.1%(117/365)为Ecadherin低表达。Ecadherin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16.430,P=0.001)、肿瘤细胞低分化(χ2=9.243,P=0.010)以及临床病理分期(χ2=9.421,P=0.024)呈正相关,而与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Ecadherin表达与NSCLC预后差密切相关(P<0.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Ecadherin表达是NSCLC预后差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Ecadherin可能与NSCLC的进展有关,其表达状态是NSCLC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表达 表达及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肺癌组织 免疫组化染色 临床病理资料 临床病理分期 肿瘤细胞 预后因素 癌组织标本 淋巴结转移 组织芯片 手术切除 LC患者 组织类型 病理类型 生存分析 低表达
原文传递
人鼻咽癌顺铂耐药细胞系(CNE2/DDP)及其亲代细胞(CNE2)的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姜润德 胡亮 +4 位作者 关新元 张立新 岳文 岑信棠 李春海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背景与目的: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是一种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用于检测两个基因组间相对DNA拷贝数的改变(缺失或扩增),并将这些变化在染色体上进行定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为全面... 背景与目的: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是一种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用于检测两个基因组间相对DNA拷贝数的改变(缺失或扩增),并将这些变化在染色体上进行定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为全面了解鼻咽癌耐药细胞与药物敏感细胞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肿瘤耐药性产生中的意义,我们用CGH技术对鼻咽癌耐药细胞系(CNE2/DDP)和其亲代药物敏感细胞(CNE2)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提取两种癌细胞及正常胎盘组织的基因组DNA,以随机引物法进行荧光标记(CNE2/DDP和CNE2DNA以Fluorescein-12-dUTP标记,探针显绿色荧光;正常胎盘组织以Tetramethylrhodamine-5-dUTP标记,探针显红色荧光),将标记的DNA探针同时与正常淋巴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杂交,杂交信号在荧光显微镜下经CCD(chargecoupleddevice)摄像装置摄取,并通过荧光数字图像分析系统(quipsCGHprogram)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两种荧光的比率并绘制分析图。结果:CNE2细胞存在广泛的染色体改变,主要表现在1q,3q,5p,6p,7p,8q,9q,11p,12q,19q的扩增和4q,12p,13p,14p,15p,18,20q,21p,22的缺失。从CNE2诱导的耐药细胞系CNE2/DDP恒定表现为8q,19q的扩增和8p的缺失,其它的染色体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鼻咽癌 顺铂 耐药细胞系 CNE2 DDP 亲代细胞 CNE2 基因组杂交 CGH 肿瘤
下载PDF
鼻咽癌转移相关基因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和cDNA微阵列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曾亮 关新元 +5 位作者 唐发清 赵燕 胡智 罗非君 顾唤华 曹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8-593,共6页
为筛选在鼻咽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 (CGH)和cDNA微阵列方法研究成瘤和转移能力不同的鼻咽癌细胞株 6 10B和 5 8F .CGH结果显示 ,2种细胞株在 5p、7q、8p、9q、11p、12q和 17p的一定区域存在差异性扩增 ,在 2... 为筛选在鼻咽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 (CGH)和cDNA微阵列方法研究成瘤和转移能力不同的鼻咽癌细胞株 6 10B和 5 8F .CGH结果显示 ,2种细胞株在 5p、7q、8p、9q、11p、12q和 17p的一定区域存在差异性扩增 ,在 2q存在差异性缺失 ;cDNA微阵列显示 ,相对于非转移性 6 10B细胞株 ,高转移性 5 8F细胞表现一些基因表达的上调及下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相关基因 比较基因组杂交 CDNA微阵列
下载PDF
家族性染色体复杂重排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钱卫平 谭跃球 +3 位作者 谢慧玫 宋丹 关新元 卢光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确诊染色体复杂重排,并探讨其临床效应。方法对1例涉及5号、16号和20号染色体复杂重排核型的男性携带者,应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和显微切割技术进一步分析确定其核型,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该病例为涉及5号、20号... 目的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确诊染色体复杂重排,并探讨其临床效应。方法对1例涉及5号、16号和20号染色体复杂重排核型的男性携带者,应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和显微切割技术进一步分析确定其核型,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该病例为涉及5号、20号及16号染色体复杂易位,并伴有20号染色体的一个带插入到5号染色体。家系调查发现该病例的母亲及妹妹均有相同的染色体异常。结论多色荧光原位杂交结合显微切割技术能够确诊染色体复杂结构重排。染色体复杂重排仍可在家庭中稳定传递,携带者具有出生正常后代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疾病 遗传因素 染色体重排 分子细胞遗传学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染色体2p22的过度扩增及hmsh2基因的高表达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红霞 关新元 +1 位作者 张素梅 尹冬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研究染色体特定区域DNA拷贝改变、基因差异表达及其与紫杉醇耐药的关系。方法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及RTPCR技术,分析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株染色体基因组变化和hmsh2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染色体特定区域DNA拷贝改变、基因差异表达及其与紫杉醇耐药的关系。方法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及RTPCR技术,分析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株染色体基因组变化和hmsh2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GH结果显示最有意义的变化是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株OC3/Tax300细胞染色体2p22过度扩增。RTPCR检测发现hmsh2基因在OC3/Tax300细胞高度表达。hmsh2基因表达阳性率在组1和组2分别为93.9%(31/33)及47.6%(10/21),差异有显著性;在低分化癌为93.3%,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癌的54.2%。结论2p22拷贝数的过度扩增及hmsh2基因的高度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紫杉醇耐药细胞系 比较基因组杂交 HMSH2基因
下载PDF
信号素3B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虹 秦艳茹 +7 位作者 吴育锋 王莉莉 何振 朱辉 李少梅 王献增 关新元 王启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配对食管黏膜组织中信号素3B(SEMA3B)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异常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生物素-亲和素-酶结合物(ABC)法,分...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配对食管黏膜组织中信号素3B(SEMA3B)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异常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生物素-亲和素-酶结合物(ABC)法,分别检测159例食管鳞癌患者中癌组织与癌旁配对的食管黏膜组织中SEMA3B蛋白表达.结果 SEMA3B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配对食管黏膜组织(49.1%比67.3%,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SEMA3B蛋白的表达下调与淋巴结转移、TMN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大体分型元明显相关(P>0.05);SEMA3B蛋白表达缺失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正常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显著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SEMA3B蛋白表达为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SEMA3B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素3B 食管鳞状细胞癌 芯片分析技术
原文传递
ALC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芳芳 马磊 +4 位作者 张振 朱颖慧 关新元 王鹏 秦艳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ALC1(amplified in liver cancer 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率关系,检测过表达ALC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LC1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ALC1(amplified in liver cancer 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率关系,检测过表达ALC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LC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远处淋巴结转移关系及总生存率关系;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等观察高表达ALC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中的增殖、侵袭及迁移作用。结果:AL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1.6%vs.21.2%,P<0.05);ALC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ALC1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率低。ALC1基因能够促进KYSE30食管癌细胞过度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ALC1表达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导致总生存率下降,高表达的ALC1基因增强KYSE30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检测ALC1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ALC1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肝癌转移机制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钦伦秀 汤钊猷 +4 位作者 马曾辰 叶胜龙 周信达 吴志全 关新元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索肝癌转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机制。方法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com 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 ,CGH)技术分析 10对肝细胞癌原发癌及其转移癌灶的染色体变化。结果(1)肝癌中常见的染色体扩增包括 1q (10 / 10 )、8q (6 /... 目的 探索肝癌转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机制。方法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com 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 ,CGH)技术分析 10对肝细胞癌原发癌及其转移癌灶的染色体变化。结果(1)肝癌中常见的染色体扩增包括 1q (10 / 10 )、8q (6 / 10 )及 5p (3/ 10 )。 4例肝癌原发癌及 6例转移灶中发现 1q12 q2 2狭小区域的明显扩增。 (2 )常见的染色体缺失为 4q (7/ 10 )、1p (6 / 10 ) (且多局限于1pter p35 )、17p (5 / 10 )、19p (4 / 10 )、16q (4 / 10 )及 8p(3/ 10 )。 (3)转移癌灶中各染色体异常的比例略高于原发癌 ,但最有意义的发现是 8例转移癌灶 (8/ 10 ,80 % )中存在 8p的缺失 ,而原发癌中仅 3例 (3/10 ,30 % )存在 8p缺失 (P =0 0 3) ,5例肝细胞癌在其获得转移表型时存在 8p的缺失。 (4 )另一重要发现是在所有 10对肝癌的原发癌及其转移癌灶中均存在 1q的扩增 ,并在部分癌灶中发现小区域的明显扩增。结论 染色体 8p的缺失可能与肝癌的转移特性有关 ,8p可能存在抑制肝癌转移的基因。 1q12 q2 2可能存在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染色体 肿瘤转移 分子细胞遗传学
原文传递
食管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SEMA3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虹 谢发君 +3 位作者 艾教育 戴永东 秦艳茹 关新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信号素3B(SEMA3B)在食管鳞癌(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及相应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SEMA3B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对照组SEMA3B基因...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信号素3B(SEMA3B)在食管鳞癌(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及相应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SEMA3B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对照组SEMA3B基因均表达,观察组SEMA3B基因表达缺失率为58.8%(30/51,P<0.05);SEMA3B基因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结论SEMA3B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SEMA3B可作为反映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抑癌基因信号素3B 食管鳞癌
下载PDF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贲门癌和淋巴结转移灶的染色体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艳茹 王立东 +2 位作者 邝丽芸 关新元 庄则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测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筛选与贲门癌变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范围. 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来分析原... 目的:探测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筛选与贲门癌变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范围. 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来分析原发性贲门癌患者30例及其相应淋巴结转移灶7例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 结果:在贲门癌30个样本中总共有126增加和117丢失:每例患者平均DNA拷贝数的增加和丢失分别为4.2 和3.9.染色体基因组增加频率最高的是20q(43%),其次为6q(40%),8q(37%),7p(27%),6p(33%),7q(33%), 1q(30%),13q(23%),11q(20%)和5p(20%).染色体基因组丢失频率最高的是17p(57%),其他为19q(50%), 1p(47%),3p(30%)和4p(20%).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灶7例中,总共有75增加和58个丢失,平均DNA 拷贝数的增加和丢失分别为10.7和8.3.染色体增加为8q(5/7),20(4/7)和1q,2p,3q,6,7,11P11- q13,11q14-q23,13(均为3/7),染色体的丢失为9p13-qter(4/7),4(3/7)和1pter-1q33,7p12-qter, 16p,17p,18(均为2/7). 结论:20q,6q,8q,7p,6p,7q,1q,13q,11q, 5p的染色体基因组增加和17p,19q,1P,3p,4p 的丢失与贲门癌相关,而8q,20的增加和9p13-qter, 4Pq的丢失可能与贲门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淋巴结转移灶 染色体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丢失 患者 增加 拷贝数 DNA 筛选
下载PDF
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OC_3/PIX_3及OC_3/PIX_5的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殷冬梅 李红霞 +2 位作者 关新元 周友珍 张素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了解两种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株(OC3/PIX3及OC3/PIX5)和其亲代细胞紫杉醇敏感株(OC3)染色体DNA拷贝数的差异变化,探讨耐药细胞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 ic hybrid ization,CGH)技术,将OC3/PIX3及... 目的:了解两种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株(OC3/PIX3及OC3/PIX5)和其亲代细胞紫杉醇敏感株(OC3)染色体DNA拷贝数的差异变化,探讨耐药细胞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 ic hybrid ization,CGH)技术,将OC3/PIX3及OC3/PIX5与其亲代细胞株OC3的染色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细胞株的染色体2pter-p21、3q、5p、9均有遗传物质表达增加;10号染色体表达增加仅见于OC3。染色体1,4,6的遗传物质在3种细胞株的表达均有减少。3p的减少发生在OC3和OC3/PIX5。仅在OC3细胞中见到7q、8p减少。OC3和OC3/PIX5出现染色体10q22过度扩增。最有意义的变化是OC3/PIX3细胞染色体2p22的过度扩增。结论:2p22拷贝数过度扩增可能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紫杉醇 耐药细胞系 基因组杂交
下载PDF
细胞黏附样分子L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虹 吴育锋 +4 位作者 贾永旭 秦艳茹 王启鸣 王献增 关新元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8-164,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样分子L1(CALL)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纳入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获取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应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样分子L1(CALL)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纳入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获取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组织中CALL的表达情况。建立CALL过表达的食管癌细胞株,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验证CALL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应用纤丝状肌动蛋白(F-actin)染色分析CALL对肌动蛋白微丝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t检验。 结果CALL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正常表达率为56%(56/100),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5%(9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14,P〈0.01)。CALL蛋白质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2、5.317、21.453,Fisher确切概率法;P均〈0.05)。CALL蛋白质表达下调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疾病相关生存率为0(0/49),低于CALL蛋白质正常表达者的25.5%(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8,P〈0.01);CALL蛋白质表达下调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正常表达组为38个月。CALL蛋白质表达是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0.353,95%CI 0.188~0.666,P=0.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划痕后24 h CALL过表达组CALL-k30细胞较对照组Vec-k30细胞迁移能力弱。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CALL-k30细胞附着于膜下表面的迁移细胞数为44.000±13.748,少于对照组Vec-k30细胞的154.333±2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6,P=0.036)。F-actin染色结果显示,CALL-k30细胞中肌动蛋白微丝数量为234.667±65.118,低于Vec-k30细胞中的597.000±119.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7,P=0.042)。 结论CALL通过抑制F-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组织芯片 肌动蛋白
原文传递
肝癌HBV整合点附近Cyclin E1基因高表达的研究
18
作者 王涛 王一 +1 位作者 Sze Hang Lau 关新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肝癌基因组位点附近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方法先后应用Southern blot、基因组文库构建与杂交筛选技术,在1例肝癌组织中克隆、筛选与鉴定了2个HBV DNA在人基因组中的阳性整合克隆,并对全长序列进行了测序...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肝癌基因组位点附近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方法先后应用Southern blot、基因组文库构建与杂交筛选技术,在1例肝癌组织中克隆、筛选与鉴定了2个HBV DNA在人基因组中的阳性整合克隆,并对全长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病毒插入点附近基因Cyclin E1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 E1在由143例肝癌组织构成的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组织中有2条>3.2kb的阳性杂交带,分别为4.5kb和12kb,并有2个不同的整合位点。测序分析表明,其中一个病毒整合点的两端均位于人染色体19q12,插入的片段长度为1108bp,整合过程造成了2107bp HBV DNA缺失。另一个病毒序列整合到染色体的5p13,插入的病毒序列长度为2587bp,发生了基因重排。病毒插入位点附近Cyclin E1基因呈高表达。51.7%(74/143例)肝癌组织Cyclin E1表达阳性。结论 HBV DNA插入人基因组可能导致细胞Cyclin E1高表达,提示病毒整合人染色体的潜在致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文库 蛋白质阵列分析 细胞周期蛋白E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田野 蔡清淟 岑信棠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9-431,共3页
目的评估同期放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急性毒性反应、依从性和晚期损伤情况。方法74例Ⅲ、Ⅳ期中国人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北美Intergroup0099方案接受了同期放疗加辅助化疗的治疗,其急性与晚期毒性反应采用美国放... 目的评估同期放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急性毒性反应、依从性和晚期损伤情况。方法74例Ⅲ、Ⅳ期中国人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北美Intergroup0099方案接受了同期放疗加辅助化疗的治疗,其急性与晚期毒性反应采用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74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3%和43.5%。无5级毒性反应发生,3,4级急性毒性反应主要为造血系统25例,占33.8%;咽部黏膜19例,占25.7%;放疗区皮肤损伤6例,占8.1%。完成放疗、同期放化疗和全部化疗者分别为100.0%、75.7%和47.3%;3~4级晚期并发症主要为唾液腺损伤(17例)、听力损伤(13例)、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7例),晚期损伤的5年累积发生率为44.3%。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同期放化疗方案有助于中国人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的提高,其急性毒性反应有所增加,晚期损伤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唾液腺损伤
原文传递
食管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细胞染色体变化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秦艳茹 王立东 +5 位作者 邝丽芸 关新元 庄则豪 范宗民 邓文 曹世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8-1053,共6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可发生局部淋巴或血行转移,这是导致复发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但是,食管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征,寻找或定位与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加...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可发生局部淋巴或血行转移,这是导致复发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但是,食管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征,寻找或定位与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加深对其转移机制的了解。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分析15例食管癌患者原发灶和其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的染色体基因组改变。结果:最常见染色体DNA拷贝数增加的部位是3q,8q,6p,20p,5p,18p,2p,2q,1q;常见的染色体DNA拷贝数丢失的部位是10p,10q,17p,18q,4p,13q。其中,最有意义的发现是6p增加(原发灶:2/15,13%,转移灶:7/15,47%),20p增加(原发灶:5/15,33.3%,转移灶:11/15,73.3%)。第二个发现是10p丢失(原发灶:2/15,13.3%,转移灶:8/15,53%),10q丢失(原发灶:2/15,13.3%,转移灶:7/15,46.6%)。结论: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细胞染色体基因组改变最显著的部位是6p,20p的增加和10p,10q的丢失;这些部位可能存在与食管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比较基因组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