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 被引量:327
1
作者 王绍光 刘欣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9,共17页
Based on a 1998 survey of urban residents in four Chinese citi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a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trust. It first breaks trust into four categories, namely, trust in... Based on a 1998 survey of urban residents in four Chinese citi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a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trust. It first breaks trust into four categories, namely, trust in family members, trust in friends, trust in acquaintances, and trust in strangers, the last of which is called “social trust”. After reviewing the existing theories of social trust, the second section puts forward a hypothesis that the more resources one possesses, the more likely s/he trusts others. This is so because when one owns more resources, her/his “disaster threshold” would be higher and s/he would be less vulnerable to potential losses due to others’ untrustworthiness. The final section finds empir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ra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程度 差序格局论 影响因素 相对易损性 社会信任 分类 单元解释 信任
原文传递
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 被引量:36
2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4-53,共10页
关键词 民间非营利部门 民间组织 经济结构 资金 基金会 公共物品 中国
原文传递
民族主义与民主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绍光 《公共管理评论》 2004年第1期83-99,共17页
中外学界都有人认为民族主义与民主是水火互不相容的。据此不少人对中国出现的民族主义思潮大加鞭挞,断言它会阻碍中国民主化的进程。本文认为这种流行的观点既不符合理论逻辑,也不符合历史逻辑。作者不否认在实践中民族主义可能为反民... 中外学界都有人认为民族主义与民主是水火互不相容的。据此不少人对中国出现的民族主义思潮大加鞭挞,断言它会阻碍中国民主化的进程。本文认为这种流行的观点既不符合理论逻辑,也不符合历史逻辑。作者不否认在实践中民族主义可能为反民主运动推波助澜,但他同时指出在民族主义与民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关系。恰恰相反,民族主义是实现民主的必要条件,尽管它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民族主义,就难以实现民主;即使实现了也不会牢固。当然仅仅有民族主义,民主并不会自动产生。阐明了民族主义要素是实现民主的必要条件,论证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的正面价值便水到渠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民主 中国民族主义
下载PDF
混合型监管:政策工具视野下的中国药品安全监管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鹏 《公共管理学报》 2007年第1期12-24,共13页
在当代中国,社会性监管正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公共卫生、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治理过程。以药品安全监管为个案,结合西方社会性监管的有关理论,从建章立制、设立标准、建立奖惩机制以及优化执行系统四个政策工具角度,对当代中国药... 在当代中国,社会性监管正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公共卫生、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治理过程。以药品安全监管为个案,结合西方社会性监管的有关理论,从建章立制、设立标准、建立奖惩机制以及优化执行系统四个政策工具角度,对当代中国药品安全监管的政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影响,中国药品安全监管模式可以被界定为“混合型监管”。一方面,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政策在形式上已经具有了一些现代监管型政府的特点,例如建章立制、设立标准,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另一方面,却在许多方面仍然带有许多前监管型政府特征,而这些特征大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虽然监管型政府正在逐渐取代全能型政府而成为未来中国政府可能的治理模式,但是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来看,监管型政府的建设在中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一个高效的现代监管型政府,仍然是市场经济时代下中国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型政府 社会性监管 政策工具 药品安全监管 混合型监管
下载PDF
合作医疗与政治合法性——一项卫生政治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31,共8页
当前中国政治合法性建设有两种发展路径:福利政治与权利政治。本文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例,指出党和政府倾向于通过建立福利政治、重建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方式来达到扩大政治合法性来源的目的。虽然这是一种政治文明进步的体现,但是缺... 当前中国政治合法性建设有两种发展路径:福利政治与权利政治。本文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例,指出党和政府倾向于通过建立福利政治、重建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方式来达到扩大政治合法性来源的目的。虽然这是一种政治文明进步的体现,但是缺乏公民参与权利的福利政治会严重制约福利政治的建立与实施,也会影响政治合法性资源的扩大效果。因此,本文建议应当树立权利政治思维,在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构过程中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权、知情权、自治权,从而使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权利保障的福利政策之上,才不失为一种更稳固和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合作医疗 福利政治 权利政治
下载PDF
混合型监管:当代中国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鹏 《公共管理研究》 2007年第0期114-151,共38页
在当代中国,一个新型的监管型政府正在取代全能型政府成为主导的治理主体。社会性监管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公共卫生、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治理过程。本文以药品安全监管为个案,追溯了中国监管型政府的兴起背景和历史轨迹,并分析了... 在当代中国,一个新型的监管型政府正在取代全能型政府成为主导的治理主体。社会性监管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公共卫生、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治理过程。本文以药品安全监管为个案,追溯了中国监管型政府的兴起背景和历史轨迹,并分析了中国监管型政府的具体特征。文章从监管者、监管对象和监管过程三个不同角度对药品安全监管政策进行了分析:从监管者角度而言,中国药品安全管理经历了部门管理、行业管理和政府监管三个不同阶段;从监管对象来看,近三十年来,中国药品安全监管对象经历了所有制多样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过程,给药品安全监管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监管过程来看,结合西方社会性监管的有关理论,本文从建章立制、设立标准、建立奖惩机制以及优化执行系统四个政策工具角度,对当代中国药品安全监管的政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影响,中国药品安全监管模式可以被界定为"混合型监管":一方面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政策在形式上已经具有了一些现代监管型政府的特点,例如建章立制、设立标准,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另一方面却在许多方面仍然带有许多指令型政府特征,而这些特征大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产物。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虽然监管型政府正在逐渐取代全能型政府而成为中国政府治理的主导模式,但是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来看,监管型政府在中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监管型政府仍然是中国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正在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型政府 指令性政府 社会性监管 药品安全监管 混合型监管
原文传递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被引量:6
7
作者 魏英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7-189,共13页
在当今中国的新疆,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地方治理结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前者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常态模式,而后者则是一个政、军、企合一的治权混合体。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在当今中国的新疆,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地方治理结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前者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常态模式,而后者则是一个政、军、企合一的治权混合体。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产生、运行以及撤销和恢复给予理论性的解释,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1981年。新疆兵团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受着国内、国际政治的双重制约,关键的行为体在这项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历史制度主义 政治结构 制度变迁 行为体
下载PDF
财政重整与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制度化——基于一个市辖区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游宇 耿曙 +1 位作者 李妍 黄一凡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52,167,共14页
文本通过对一个市辖区的关键案例研究和地方债务管控的制度分析,尝试阐明中国地方财政重整的目标、过程与主要影响。具体而言,通过与财政重整的国际经验进行对比,发现我国现下推行的财政重整重点并不止于整体债务率的降低,更是尝试在地... 文本通过对一个市辖区的关键案例研究和地方债务管控的制度分析,尝试阐明中国地方财政重整的目标、过程与主要影响。具体而言,通过与财政重整的国际经验进行对比,发现我国现下推行的财政重整重点并不止于整体债务率的降低,更是尝试在地方层面建立债务规则,从而落实财政规则。对Z市Y区的案例分析,则进一步发现:财政重整的基本措施与地方政府"四本账"的预算架构存在天然张力,Y区政府通过增收节支、优化支出、售卖国有资产等传统重整手段难以达到债务付息率双10%的要求,地方政府只得进一步依赖土地收入降低专项债务付息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地方负债经营的制度分析,本文认为,财政重整体现了对地方债务风险成因的针对性设计,是全国地方债务管控体系建立的关键一步,更对后续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规范、绩效评价等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如何进一步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改变地方政府负债经营的运作模式,则是进一步制度化变革的方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重整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管控 财政规则 案例研究
原文传递
风险社会下的药品召回制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华琳 《中国处方药》 2007年第11期38-40,共3页
本期所讨论的专题是“风险社会下的药品召回制度”,呈现给读者的是来自上海、厦门、武汉和香港的四位青年学者,以正在网上讨论的《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研究对象,展开的从规制理论、法律理论以及比较法角度进行的风格... 本期所讨论的专题是“风险社会下的药品召回制度”,呈现给读者的是来自上海、厦门、武汉和香港的四位青年学者,以正在网上讨论的《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研究对象,展开的从规制理论、法律理论以及比较法角度进行的风格各异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召回制度 风险社会 政治学分析 监管 比较法
下载PDF
违宪审查的形成过程——法国和中国的经验比较
10
作者 StéphanieBalme 《公共管理评论》 2005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本文主要探讨法国建立宪法司法机构和司法审查机制的漫长而曲折的进程。肇端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生活应当受到宪法权力约束的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却一直饱受争议,其中由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歪曲的部分批评... 本文主要探讨法国建立宪法司法机构和司法审查机制的漫长而曲折的进程。肇端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生活应当受到宪法权力约束的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却一直饱受争议,其中由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歪曲的部分批评还不无见地。如今,宪法委员会使得法国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的观点,已经变成了广泛的共识。但自其诞生伊始,宪法委员会就远非是一个完美的机构,由此,它不得不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规范,并力求获得自身的正当性。宪法委员会取得的另一个重要成就在于,它改变了宪法在法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得宪法从一个政治文本变为法律文本,而且是法律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文本。在构建宪政型政府方面,如果将法国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中国的现实进行比较,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已经完成了其中最为艰难的步骤;当下有关致力于构建宪政型政府的宪政运动即是其中一方面。就此而言,中国应当以建设性的方式考虑建立旨在维系制度间平衡的司法审查机制,中国也应借鉴国外的不同经验,因为国外本来就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法治,而且西方的宪政制度本身也是相互借鉴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宪审查 法国宪法委员会 宪政
下载PDF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被引量:607
11
作者 王绍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99,共14页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在...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议程设置 政治变迁
原文传递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被引量:387
12
作者 王绍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48,共20页
在1990年代短暂地经历了"市场社会"的梦魇之后,中国已出现了蓬勃的反向运动,并正在催生一个"社会市场"。在社会市场里,市场仍然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但政府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尽力对与人类生存权相关的领域进行&qu... 在1990年代短暂地经历了"市场社会"的梦魇之后,中国已出现了蓬勃的反向运动,并正在催生一个"社会市场"。在社会市场里,市场仍然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但政府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尽力对与人类生存权相关的领域进行"去商品化",让全体人民分享市场运作的成果,让社会各阶层分担市场运作的成本,从而把市场重新"嵌入"社会伦理关系之中。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显示,中国政府既有政治意愿也有财政能力来充当社会市场的助产士,虽然无论在意愿还是能力上,两者都有待加强。今天中国社会还存在大量严重的问题,但社会政策的最终出现具有历史转折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经济 市场经济 去商品化 社会政策
原文传递
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 被引量:310
13
作者 王绍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133,共23页
适应能力对任何国家都十分重要,因为人类社会必须应对种种复杂局面、未知环境、不确定性、价值和利益冲突;而所有人,包括决策者、政策研究者和专家都只具备有限理性。适应能力的基础是学习。依据学习的推动者(决策者或政策倡导者)和学习... 适应能力对任何国家都十分重要,因为人类社会必须应对种种复杂局面、未知环境、不确定性、价值和利益冲突;而所有人,包括决策者、政策研究者和专家都只具备有限理性。适应能力的基础是学习。依据学习的推动者(决策者或政策倡导者)和学习源(实践或实验)两个向度可区分出四类学习模式。通过考察中国农村医疗融资体制过去60年的演变历史,发现我们的决策者和政策倡导者能够利用各种形式的实践和实验进行学习和获取必要的经验教训,进而调整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以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此间高适应体制的"中国模式"逐渐成型,其活力来源于从不相信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模式 适应能力 中国模式 合作医疗 医疗融资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 被引量:253
14
作者 王绍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0,共3页
一、对国家治理能力中“治理”一词的相关分析 “治理”这个词,不管是在中文里还是在英文里都耳熟能详,但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却被赋予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个之间几乎可以说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所讲到治理... 一、对国家治理能力中“治理”一词的相关分析 “治理”这个词,不管是在中文里还是在英文里都耳熟能详,但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却被赋予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个之间几乎可以说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所讲到治理的标的都不是人,而是物。“治理”在英文里其实也是个新东西,它是新自由主义潮流的副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被引入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能力 20世纪90年代初 新自由主义 相关分析 治理能力 副产品 英文
下载PDF
走向“预算国家”--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 被引量:168
15
作者 王绍光 马骏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1期1-37,198,共38页
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重构财政制度至关重要,财政转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国家治理制度转型。在西方国家建设历史上,出现过两次重要的财政转型——从"领地国家"到"税收国家"再到"预算国家"。预算国家是采... 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重构财政制度至关重要,财政转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国家治理制度转型。在西方国家建设历史上,出现过两次重要的财政转型——从"领地国家"到"税收国家"再到"预算国家"。预算国家是采用现代预算制度来组织和管理财政收支的国家,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财政集中和预算监督。随着这些国家成功地向预算国家转型,它们的国家治理也变得更加高效而且负责。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逐步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型。随着1999年启动预算改革,中国开始迈向"预算国家"。不过,在建立预算国家的道路上,中国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不仅预算监督亟待加强,集中统一也需要继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转型 国家建设 预算国家
下载PDF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被引量:81
16
作者 王绍光 《开放时代》 CSSCI 2008年第2期42-56,共15页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在...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制度 议程设置 公共政策 决策过程 议事日程 民众参与 发展趋势 设置模式
原文传递
国家汲取能力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验 被引量:74
17
作者 王绍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93,共17页
国家汲取能力是指政府从社会获取财政资源的渗透能力 ,它是国家制度建设 (statebuilding)的首要任务。在 1 94 9— 1 95 3年短短四年间 ,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汲取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 :新政权具有高度自主性 ,从而能... 国家汲取能力是指政府从社会获取财政资源的渗透能力 ,它是国家制度建设 (statebuilding)的首要任务。在 1 94 9— 1 95 3年短短四年间 ,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汲取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 :新政权具有高度自主性 ,从而能够在没有进行大规模国有化的条件下 ,克服重重困难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确保税收人员和纳税人遵从国家统一的意志。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经验 ,本文认为中国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将国家汲取能力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汲取能力 制度建设 税收 税收 纳税人 纳税规则 收税规则 税收政策 税收人员 纳税约束机制 税收评估
原文传递
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被引量:77
18
作者 王绍光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74,8-9,共23页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既然如此,一国人民如何看待"当家作主"的含义、一国体制如何落实"当家作主"就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上区分了两类民主: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依据实证材料,本文提出三个论点:第一,中国人...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既然如此,一国人民如何看待"当家作主"的含义、一国体制如何落实"当家作主"就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上区分了两类民主: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依据实证材料,本文提出三个论点:第一,中国人民期待一种不同形式的民主,即实质性民主,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这是民主的需求方。第二,中国已在理论和实践发展出一种不同的类型的民主,即代表型民主,而不是代议型民主。这是民主的供给方。第三,尽管中国的政治体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基本上符合中国人民对民主的期待,使得中国现在的体制在老百姓心中享有较高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代议型民主 代表型民主 正当性 群众路线
原文传递
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 被引量:60
19
作者 王绍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9,共16页
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将维持正增长的强烈反差对比之下,重新审视中国坚守的方向和走过的道路,意义非同寻常。共和国的前30年为后30年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和国的后30年继续进行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将维持正增长的强烈反差对比之下,重新审视中国坚守的方向和走过的道路,意义非同寻常。共和国的前30年为后30年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和国的后30年继续进行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的辉煌成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详尽的蓝图,而是有没有认清社会主义方向的视野,有没有不折不挠地迈向社会主义未来的勇气。尽管今天的中国还存在着大量问题,面临着多重严峻的挑战,但只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未来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中国 经济增长 人类发展
原文传递
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 被引量:50
20
作者 王绍光 《开放时代》 CSSCI 2009年第7期36-40,共5页
世界上的政治体制也可以按是否具有学习/适应能力来划分。而学习模式的优劣、适应能力的强弱与有没有竞争性选举毫无关系。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体制属于高适应性体制,而许多选战喧嚣的体制却只能归入低适应性体制。从动态的角度看,适应... 世界上的政治体制也可以按是否具有学习/适应能力来划分。而学习模式的优劣、适应能力的强弱与有没有竞争性选举毫无关系。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体制属于高适应性体制,而许多选战喧嚣的体制却只能归入低适应性体制。从动态的角度看,适应能力也许比什么都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学习机制 适应能力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