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三分框架体系下的三十一个训诂学理论——兼论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例和王力《古代汉语》“通论”对构建训诂学理论体系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冯蒸 《辞书研究》 2020年第3期1-24,I0001,共25页
长期以来,训诂学界多认为训诂学没有理论,这从近百年来出版的75部训诂学通论性著作中可见一斑。文章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文章在确立训诂学新体系应该是:“古籍训解学+古汉语语义学与词汇学+古汉语音义学”三分的框架下,首次确认了训诂学... 长期以来,训诂学界多认为训诂学没有理论,这从近百年来出版的75部训诂学通论性著作中可见一斑。文章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文章在确立训诂学新体系应该是:“古籍训解学+古汉语语义学与词汇学+古汉语音义学”三分的框架下,首次确认了训诂学的三十一个理论及其名称,并对每个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做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新体系三分说 三十一个训诂学理论
下载PDF
论北岛“流散写作”中的“漂移”诗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晓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138,共14页
北岛的"流散写作"始于80年代末,置身于东、西方思想碰撞和交汇之中,频繁的异域流散经历对其思想和创作影响至深。去国后,生存现场与语境生发空间的转化,促使诗人重新考量个人身份与写作姿态,审视并反思历史和日常经验,他的诗... 北岛的"流散写作"始于80年代末,置身于东、西方思想碰撞和交汇之中,频繁的异域流散经历对其思想和创作影响至深。去国后,生存现场与语境生发空间的转化,促使诗人重新考量个人身份与写作姿态,审视并反思历史和日常经验,他的诗歌创作转而着力于向心灵、生活和语言内部延伸。论文主要由居伊·德波的漂移理论衍生出"漂移"诗学,并以该视角针对北岛"流散写作"中的主体身份建构、写作路向生成、语言特质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其去国后的诗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岛 流散写作 “漂移”诗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