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9
1
作者 吴国光 朱玲 刘颖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8-610,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 ,对 2 8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 (观察组 )首次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以同期收治的 5 6例初次异位妊娠患者 (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为对照 ,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 ,对 2 8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 (观察组 )首次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以同期收治的 5 6例初次异位妊娠患者 (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为对照 ,观察两组患者发病时年龄、结婚年龄、孕次、产次、避孕方式、停经天数、阴道出血天数、血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 ,β hCG)最高值、腹腔内出血量、异位妊娠类型、治疗方式和输卵管有无炎症表现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查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变量分析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比数比 (OR)值为 :治疗方式为输卵管吻合 (OR =6 2 74 ,P =0 0 4 3)、输卵管炎症表现 (OR =5 4 85 ,P =0 0 0 0 )、无避孕措施 (OR =11 2 9,P =0 0 0 2 )和避孕措施为不严格阴茎套 (工具 )避孕 (OR =4 75 ,P =0 0 4 6 ) ;保护性因素OR值为 :治疗方式为输卵管切除加对侧绝育 (OR =0 0 6 ,P =0 0 4 9)、口服避孕药避孕 (OR =0 10 ,P =0 0 5 0 )和治疗方式为药物保守治疗 (OR =0 33,P =0 0 0 2 )。结论 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炎症表现、无避孕措施和不严格工具避孕 ,为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 ,治疗方式为输卵管切除加对侧绝育、口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异位妊娠 相关因素 结婚年龄 孕次 产次 避孕方式
原文传递
高血压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43
2
作者 崔灵 《护理管理杂志》 2002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 :确定对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对 5 2名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 7个主题 ,共 38项 ,按 4点评分法进行打分 ,然后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患者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出院前需要了解的情况... 目的 :确定对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对 5 2名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 7个主题 ,共 38项 ,按 4点评分法进行打分 ,然后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患者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出院前需要了解的情况、高血压疾病知识的需求放在前 3位 ,而对健康教育的方式、入院宣教适当时间及出院后所需的咨询方式争议较大。结论 :这 7个主题较全面地反应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其中效果评价、出院前所需知识、有关疾病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而健康教育方式、教育时间及咨询方式则应因人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住院病人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诊治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马爽 杜文莹 +1 位作者 曹平生 张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95-239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肺外合并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593例小儿MP肺炎中107例合并肺外合并症,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MP肺炎肺外合并症发生率为18%(107/59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肺外合并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593例小儿MP肺炎中107例合并肺外合并症,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MP肺炎肺外合并症发生率为18%(107/593)。常见的肺外合并症有渗出性胸膜炎、皮疹、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其发生率分别为32.71%,29.91%,24.30%和7.48%。部分患儿同时有2种以上合并症。少数以肺外合并症为首发症状者误诊为其他疾病。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有肺外合并症,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并发症 胸膜炎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比较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海清 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2007年1月~2012年1月1034例TLH和LAVH的手术时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2007年1月~2012年1月1034例TLH和LAVH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子宫重量及术后病率、泌尿系损伤、肠管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果 10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TLH组手术时间(80.4±19.2)min与LAVH组(80.2±17.8)min无显著性差异(t=0.166,P=0.868);LAVH组出血量(53.4±14.3)ml显著多于TLH组(49.8±16.8)ml(t=-3.596,P=0.000);LAVH组排气时间(27.1±5.5)h显著长于TLH组(24.6±5.1)h(t=-7.059,P=0.000);LAVH组住院时间(5.4±1.2)d显著长于TLH组(5.1±1.4)d(t=-3.581,P=0.000)。LAVH组切除的子宫重量(286.1±28.2)g,与TLH组(279.6±27.4)g有显著性差异(t=-3.528,P=0.000)。术后病率TLH组1.4%和LAVH组1.7%无显著性差异(χ2=0.122,P=0.727)。术后泌尿系统损伤1例(LAVH组)、肠管损伤1例(TLH组)、血管损伤2例(2组各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0.6%(2/345)vs.0.3%(2/689),χ2=0.031,P=0.861]。术后随访0.5~5年,平均3.9年,无切口感染、切口疝、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TLH和LAVH均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5
作者 黄外军 姜爱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比较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的方法治疗,选取颈部和肩背部阳性反应点;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目的:比较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的方法治疗,选取颈部和肩背部阳性反应点;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主穴取天柱、风池、曲池、外关、C4~C6夹脊穴、阿是穴,配穴取阴郄、膈俞。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首次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症状体征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84.1%(37/44),优于对照组的65.1%(28/43,P<0.05)。结论: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和常规针刺均能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首次治疗后的即刻疗效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 合谷刺 输刺 阳性反应点 夹脊穴
原文传递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苑立敬 王健平 袁力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于我院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与氨...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于我院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下降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血脂情况,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下载PDF
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23
7
作者 秦建军 景铁良 +4 位作者 阴伟 李文龙 李六飞 蔡涛 邢文志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6期368-369,共2页
下肢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损伤严重,常伴有伤口严重污染.胫前软组织少.下肢血液循环差.治疗不当.常常引起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形成骨髓炎,严重者甚至需截肢.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
下载PDF
三种常用的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梅毒螺旋抗体的检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贾敏利 田慧芳 王瑞军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抗体采用三种血清学方式即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梅毒患者120例,设为阳性组,另选...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抗体采用三种血清学方式即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梅毒患者120例,设为阳性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120例设为阴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CLIA、TPPA及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重复检测,对比分析三种检测方法在阳性组中的阳性率、特异性率、灵敏度和阴性组中的假阳性率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CLIA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率95.8%,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P<0.05),但其假阳性率也较高,为7.5%,TPPA法的假阳性率最低为1.7%,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P<0.05);胶体金法的灵敏度(71.8%)和特异性(88.3%)较低,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P<0.05)。结论:三种检测方法中,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率高、假阳性率低、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综合效果最好;而CLIA阳性率最高,但其容易出现假阳性;胶体金试验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均较多,临床可作为辅助检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 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 胶体金试验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7期3016-3018,共3页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吲达帕胺2.5 mg/d,每日1次晨服,测坐位血压,服药12周时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吲达帕胺2.5 mg/d,每日1次晨服,测坐位血压,服药12周时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12周时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糖、肾功能、肝功能、血钠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率和达标率较高,疗效确切,长期用药无耐药性,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 吲达帕胺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文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7期126-127,共2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原因,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首都机场医院等两所二级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收集资料...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原因,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首都机场医院等两所二级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收集资料。结果评估的6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存在问题主要为抑郁、躯体化症状、焦虑等,其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其中抑郁和躯体化等最明显,其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组(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疾病的不可治愈性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不适或痛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明确影响因素,进行积极干预,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下载PDF
首都机场地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燕娜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5期55-57,共3页
目的了解首都机场地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为机场地区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07名调查者,通过统一作答和入户的方式调查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97.9%的调... 目的了解首都机场地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为机场地区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07名调查者,通过统一作答和入户的方式调查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97.9%的调查人群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因素,吸烟率、饮酒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6%、40.4%、43.0%、18.5%;调查人群中体育运动不足者占61.8%。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0%、39.9%、7.6%。结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处于高水平状态,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可能造成慢性病的发病率增高,应迅速开展对慢性病的干预活动,控制慢性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 机场地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危险因素 调查
下载PDF
奥硝唑牙周条联合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安京涛 周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5期1695-1697,共3页
目的探讨奥硝唑牙周条联合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行常规刮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硝唑... 目的探讨奥硝唑牙周条联合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行常规刮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硝唑牙周条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龈沟液(GCF)变化和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OP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I、BI、PD和GCF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龈沟液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牙周条联合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牙周状况,减轻炎症,提高OPG水平,保护牙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刮治术 慢性牙周炎 炎症 骨保护素
下载PDF
肾盂成形术后梗阻的治疗(附31例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军 黄澄如 +4 位作者 白继武 梁若馨 孙宁 张潍平 徐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57-559,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肾盂成形术后失败再治疗的经验,包括手术失败的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72 ~1998 年共收治肾盂成形术失败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持续梗阻的患儿31例,其中25 例再次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 例保...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肾盂成形术后失败再治疗的经验,包括手术失败的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72 ~1998 年共收治肾盂成形术失败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持续梗阻的患儿31例,其中25 例再次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 例保守治疗,另有4 例在再次手术时行肾切除术。 结果 26 例成功地解除梗阻;1 例患儿行两次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目前仍带肾造瘘管。再次治疗的总成功率为84 % 。 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很高,如术后梗阻仍未解除,可根据情况再次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对于梗阻不严重的病例,可试行放置双 J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成形术 术后梗阻 治疗 术后
原文传递
不同病理类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微小RNA差异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忆南 邵蕾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8-785,共8页
背景目前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参与大多数人类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类似于抑癌基因或癌基因。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其发生和转移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探讨UM组织中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有望为UM的... 背景目前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参与大多数人类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类似于抑癌基因或癌基因。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其发生和转移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探讨UM组织中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有望为UM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目的筛选不同病理类型的UM组织中特异性miRNA表达谱。方法收集于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手术局部切除并经常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为梭型细胞型UM的标本4例和上皮细胞型UM标本4例,采用miRNA芯片分别检测2种UM组织中miRNA的表达,收集同期死于非肿瘤疾病的8个供体眼的正常葡萄膜组织作为对照,利用组间差异倍数筛选出差异≥2倍差异表达的miRNA;用在线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靶基因参与的信号功能通路。采用实时定量PCR法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收集的梭形细胞型和上皮细胞型UM标本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得到确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梭形细胞型及上皮细胞型UM组织中HMB45、黑色素-A和S-100均呈阳性反应。与正常葡萄膜组织比较,在梭形细胞型UM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有109个,其中29个上调,80个下调,上调的miRNA包括miR-146a-5P、miR-25-3P和miR-29b-1-5P,下调的miRNA包括miR-126-5P、miR-183-5P和miR-96-5P;上皮细胞型UM中差异表达的miRNA有50个,其中23个上调,27个下调,上调的miRNA包括miR-155-5p、miR-210和miR-378a-5p;下调的miRNA包括miR-199a-5p、miR-143-3p和miR-143-5p。在梭形细胞型和上皮细胞型UM组织中共同上调的miRNA为miR-132-3p、miR-21-5P、miR-34a-5P和miR-34b-5P,共同下调的miRNA为miR-125b-2-3P、miR-126-3p、miR-199a-3P和miR-214-3P。梭形细胞型和上皮细胞型UM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所预测的靶基因分别参与癌症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病理 微小RNA 信号转导通路 差异表达谱
下载PDF
252例先兆流产妇女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谢瑞兰 李斌 +1 位作者 张海青 刘颖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先兆流产的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访252例先兆流产妇女的妊娠结局,通过病史询问和理化检查获得并登记影响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结果20·23%先兆流产的患者最终发生自然流产,不良妊娠率...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先兆流产的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访252例先兆流产妇女的妊娠结局,通过病史询问和理化检查获得并登记影响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结果20·23%先兆流产的患者最终发生自然流产,不良妊娠率为27·78%。在不良妊娠结局组中,高龄妊娠、低收入、污染接触职业、早期阴道流血、阴道多量流血、宫内大血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5)。流产史、夫妻关系不和、吸烟、酗酒、吸毒、流产家族史和配偶冶游史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妊娠、低收入、宫内大血肿及早期阴道流血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早期阴道流血OR值为2·542,P<0·01,其次,宫内大血肿OR值为2·37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妊娠和低收入的OR值分别为1·764和1·930,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早期阴道流血、宫内大血肿是不良妊娠结局独立危险因素,高龄妊娠与低收入是可能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危险因素 妊娠结局 不良妊娠
下载PDF
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文龙 秦建军 +1 位作者 孙滨 任海东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7期72-74,共3页
目的评价并分析重建钢板和克氏针方法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6例锁骨骨折患者,重建钢板固定组22例。克氏针、钢丝固定组34例。结果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21个月。重建钢板固定组:两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 目的评价并分析重建钢板和克氏针方法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6例锁骨骨折患者,重建钢板固定组22例。克氏针、钢丝固定组34例。结果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21个月。重建钢板固定组:两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均发生于锁骨粉碎骨折伴复合伤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6个月。克氏针、钢丝固定组:克氏针及钢丝松动3例,2例骨折轻微移位,但骨折基本愈合,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3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结果按照Karlasson标准评定均为优。结论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符合微创技术的现代骨折治疗理念,对于非粉碎性锁骨骨折的治疗仍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内固定 重建钢板 克氏针
下载PDF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海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3期2569-2570,共2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予甲氨蝶呤20 mg注入病灶,术后口服米非司酮...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予甲氨蝶呤20 mg注入病灶,术后口服米非司酮50 mg 2次/d,共3 d。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持续性宫外孕(PEP)发生率、术后宫内妊娠率以及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2组患者血β-HCG值均明显下降(P均<0.05),术后14 d 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输卵管妊娠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18
作者 娄峰阁 沈茜 +6 位作者 徐林 李洪龙 谢志平 葛杰 邱长春 丛明宇 刘兆琪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民航飞行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飞行员高血压等常见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1年按照民航总局飞行员健康检查标准,对我国部分民航飞行员常规健康检查,并对血压水平进行测量,分析不同组间... [目的]通过对民航飞行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飞行员高血压等常见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1年按照民航总局飞行员健康检查标准,对我国部分民航飞行员常规健康检查,并对血压水平进行测量,分析不同组间高血压患病分布,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危险因素。[结果]在18 230名飞行员中,有904人患高血压,患病率为4.96%。不同年龄、性别、国籍、体质指数(BMI)、工种、高血压家族史和总飞行时间的飞行员高血压患病率不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民航飞行员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2.597)、性别(OR=1.290)、高血压家族史(OR=4.333)、BMI(OR=2.252)、工种(OR=1.377)、总飞行时间(OR=1.377)、总胆固醇(OR=1.178)、低密度脂蛋白(OR=1.304)和空腹血糖(OR=2.064)。[结论]对年龄较大、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工种为驾驶员或机械员、总飞行时间较长并且体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异常的民航飞行员应加强高血压的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飞行员 高血压 肥胖 糖尿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从患方的主动记录看患者的维权意识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平生 王亚平 杜立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年第1期50-51,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医患关系也较之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患方的变化,一向以对医方的言听计从到敢于以怀疑监督的态度,向医方提出质询[1].这种变化将会推动医患关系达到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医患关系也较之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患方的变化,一向以对医方的言听计从到敢于以怀疑监督的态度,向医方提出质询[1].这种变化将会推动医患关系达到一个新的层次的和谐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方 主动记录 维权意识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原文传递
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龋法治疗老年根面龋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春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8期60-62,共3页
目的评价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龋法治疗老年根面龋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老年根面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化学机械去龋,对照组选用常规车针去龋,去龋后两组均行FujilⅡ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疼痛感受和1年、... 目的评价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龋法治疗老年根面龋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老年根面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化学机械去龋,对照组选用常规车针去龋,去龋后两组均行FujilⅡ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疼痛感受和1年、2年的随访疗效。结果化学去龋组去龋过程中的疼痛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车针去龋组(P<0.05)。1年、2年的随访复查表明,化学机械去龋组和常规车针去龋组在充填体脱落和牙髓炎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伢典去龋时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而且伢典去龋不增加充填体脱落率和牙髓炎的发生率,所以伢典化学去龋法治疗老年人根面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伢典 化学机械去龋 根面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