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博物馆“读城”系列研学项目的策划与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雨蕉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4,共5页
近年来,博物馆已成为我国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博物馆既可以作为承接方,也可以作为主导方,这给博物馆常规的开放和社教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读城"系列研学项目是以首都博物馆为主导方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近年来,博物馆已成为我国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博物馆既可以作为承接方,也可以作为主导方,这给博物馆常规的开放和社教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读城"系列研学项目是以首都博物馆为主导方的一次创新性尝试。基于对该项目的分析评估,博物馆配合及组织实施研学旅行活动时,应建立规范标准,提升社教活动的专业性、共享性和公平性,使博物馆研学真正做到"可游、可学、可思、可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研学旅行 博物馆研学 首都博物馆 “读城”系列研学项目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信息传播途径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蕾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169-174,共6页
网络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到来,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移动互联网迅速占据了人们所有时间、空间以及关注度。新媒体技术推动了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也为博物馆的传播机制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本文浅析了新媒体的出现对博物馆文化传... 网络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到来,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移动互联网迅速占据了人们所有时间、空间以及关注度。新媒体技术推动了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也为博物馆的传播机制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本文浅析了新媒体的出现对博物馆文化传播中的实践应用,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要积极利用好各种网络工具,通过网络延伸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范围,调整博物馆信息文化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博物馆 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博物馆教育视角下的跨学科学习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丹丹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0年第1期84-90,共7页
博物馆教育以其终生性、开放性、拓展性的行业特点,在组织学生跨学科学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博物馆展品所承载的信息具有跨学科属性、博物馆展览所呈现的信息具有跨学科表达。跨学科学习的要素始终渗透在博物馆教育的各个培养... 博物馆教育以其终生性、开放性、拓展性的行业特点,在组织学生跨学科学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博物馆展品所承载的信息具有跨学科属性、博物馆展览所呈现的信息具有跨学科表达。跨学科学习的要素始终渗透在博物馆教育的各个培养目标中,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两个可实施的目标方面更为明显。博物馆教育视角下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组织,可以服务于学校的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但由于博物馆教育目标的评估标准和体系尚未有效形成,故博物馆教育视角下的跨学科学习有待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教育职能 跨学科学习 综合 探究
原文传递
浅谈参与式文化下的博物馆社交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丹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143-151,共9页
本文从参与式文化的内涵出发,概括阐述了参与式文化对博物馆发展的影响。重点讨论参与式文化下博物馆社交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以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为例,介绍了其作为博物馆社交平台的内容和功能,从参与式文化的角度探讨该平台和用户... 本文从参与式文化的内涵出发,概括阐述了参与式文化对博物馆发展的影响。重点讨论参与式文化下博物馆社交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以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为例,介绍了其作为博物馆社交平台的内容和功能,从参与式文化的角度探讨该平台和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文化 博物馆社交平台 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原文传递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线上宣传策略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叶萌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现代博物馆以教育推广为目标,为人们提供服务,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也顺应潮流,开始通过建设虚拟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等多种线上宣传方式实现自身功能。本文简要... 现代博物馆以教育推广为目标,为人们提供服务,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也顺应潮流,开始通过建设虚拟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等多种线上宣传方式实现自身功能。本文简要概括了博物馆开展线上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线上宣传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博物馆线上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为博物馆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新媒体时代 线上宣传
原文传递
博物馆戏剧活化实践探讨——以首博“博物馆之夜”活动为例
6
作者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2年第1期33-38,共6页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始终是当下博物馆人思考最多的问题,“博物馆活化”成为了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在首博主会场举办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为案例,结合博物馆学和戏剧学理论探讨博物馆如何合理运...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始终是当下博物馆人思考最多的问题,“博物馆活化”成为了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在首博主会场举办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为案例,结合博物馆学和戏剧学理论探讨博物馆如何合理运用戏剧活化形式。同时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活化的难点所在,有待今后寻求更佳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戏剧活化 合理交融 戏剧空间 观演模式
原文传递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释展——以首博官方微博为例
7
作者 颜芳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2年第1期43-48,共6页
近年来博物馆依托新技术不断完善展览的呈现形式。由于环境的变化,技术的革新,受众的改变,对展览的解读方式、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释展这一概念出发,探讨博物馆如何在展厅之外运用传播媒介展现更契合公众心理需求的展览信息... 近年来博物馆依托新技术不断完善展览的呈现形式。由于环境的变化,技术的革新,受众的改变,对展览的解读方式、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释展这一概念出发,探讨博物馆如何在展厅之外运用传播媒介展现更契合公众心理需求的展览信息。以首都博物馆官方微博策划的展览相关内容为例,就如何在坚持博物馆文化核心的同时运用多种展现手段弥合学术及观众体验需求之间的落差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对于现状及不足提出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展 新媒体 首都博物馆官方微博 展览宣传
原文传递
浅谈中小型博物馆在线上展览的热潮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8
作者 叶萌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2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数字化、网络化不断发展的科技浪潮中,线上展览已成为博物馆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新冠疫情期间越发凸显了博物馆网络宣传的重要性。在线上展览的热潮中,中小型博物馆需要适应通过网络传播方式呈现展览的方式,在潮流中抓住机遇,但同... 在数字化、网络化不断发展的科技浪潮中,线上展览已成为博物馆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新冠疫情期间越发凸显了博物馆网络宣传的重要性。在线上展览的热潮中,中小型博物馆需要适应通过网络传播方式呈现展览的方式,在潮流中抓住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虚拟博物馆及其线上展览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围绕中小型博物馆在新趋势下面临的技术、内容、宣传、管理、资金和人才这几方面的挑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展览 虚拟博物馆 中小型博物馆
原文传递
博物馆传播探索与实践——以展览纪录片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余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152-160,共9页
在全媒体大发展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已进入实践阶段,正逐渐以更高水准深度发展,博物馆自身本就发挥着其独特的传播功能,而今天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媒体格局、传播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博物馆传播应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 在全媒体大发展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已进入实践阶段,正逐渐以更高水准深度发展,博物馆自身本就发挥着其独特的传播功能,而今天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媒体格局、传播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博物馆传播应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本文着重就打造不落幕的展览,以展览纪录片拍摄为例,强调博物馆在全媒体发展下找到自身传播定位,发展独特内容优势,逐步形成展览纪录媒体库,亦是为明天而收藏今天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传播 传播学 展览纪录片 拍摄制作
原文传递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的地标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新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07,共7页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标,在唤醒城市记忆复苏、引领城市形态构建与彰显城市风格特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璀璨文化与绿色生态相互融合,使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创...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标,在唤醒城市记忆复苏、引领城市形态构建与彰显城市风格特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璀璨文化与绿色生态相互融合,使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创造不可限量的地标价值。应以传承城市文脉复兴人文精神为源动力,以复原生态形成蓝绿交织格局为手段,促进发展经济新模式业态及动力结构,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社会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 通州段 地标价值
下载PDF
从事件文化角度分析博物馆宣传对品牌化的影响——以首博两大特展宣传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丹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8年第1期62-70,共9页
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和品牌化建设日益重要。本、文概括阐述了近年来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变革,提出了将事件文化与博物馆文化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增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树立和维持品牌形象。通过对比分析首... 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和品牌化建设日益重要。本、文概括阐述了近年来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变革,提出了将事件文化与博物馆文化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增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树立和维持品牌形象。通过对比分析首博近年来两大特展作为事件宣传的特点、模式和影响力,说明事件文化传播对博物馆品牌建设的积极影响与作用,并提出未来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文化 事件 博物馆宣传 品牌
原文传递
现代博物馆观众承载量评估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凡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161-168,共8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旅游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国家在基于国情的基础上,推广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建设文化强国,博物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文针对现代博物馆的特点,结合旅游承载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旅游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国家在基于国情的基础上,推广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建设文化强国,博物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文针对现代博物馆的特点,结合旅游承载量评估的基本要素,探讨博物馆观众承载量核定的指标体系和步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现代博物馆 观众承载量 观众管理
原文传递
伎乐铜屋音乐场景初探
13
作者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回顾首博"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有浙江省博镇馆之宝——伎乐铜屋。本文以铜屋中音乐场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场景中出现的筝,探究所呈现的音乐活动性质。笔者将吴越赣三地出土筝的墓葬作为线索,根据"真秦之声"探讨... 回顾首博"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有浙江省博镇馆之宝——伎乐铜屋。本文以铜屋中音乐场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场景中出现的筝,探究所呈现的音乐活动性质。笔者将吴越赣三地出土筝的墓葬作为线索,根据"真秦之声"探讨筝的起源;借鉴历史学界争议了近百年的秦人起源研究成果,推断筝源于东方;再根据东西两地筝乐并存的现象,跟随徐人迁徙路线,分析吴越赣地区有筝的历史背景。最后结合以上问题推断伎乐铜屋音乐场景为先秦徐人祭祀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秦之声 秦人族源 徐人迁徙
原文传递
“读城”项目的新思考与新目标
14
作者 袁玥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首都博物馆"读城"系列展览自创办以来不断开拓创新,趋于完善。一期明确了首博作为首都城市综合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教育责任并重点关注到核心受众对展览内容的影响。同时持续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二期在延续一期策展理念的同时... 首都博物馆"读城"系列展览自创办以来不断开拓创新,趋于完善。一期明确了首博作为首都城市综合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教育责任并重点关注到核心受众对展览内容的影响。同时持续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二期在延续一期策展理念的同时,加大观众参与及教育活动跨领域合作,丰富了一期的展览形式。如何让三期在前期活动中加大调研工作,做到有针对性的办展、有目的性的开展活动、有目标的总结展览,将成为接下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城 四合院 中轴线 调研 观众参与策展 创新型社教活动
原文传递
“读城——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展览形式设计解读
15
作者 王新迎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90-99,共10页
"读城——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是首都博物馆专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读城"系列主题展览之一,其在形式设计方面努力与内容设计、社教互动的理念相结合,氛围、空间、色彩、场景、展品、材料、手段等方面均受内容设计中... "读城——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是首都博物馆专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读城"系列主题展览之一,其在形式设计方面努力与内容设计、社教互动的理念相结合,氛围、空间、色彩、场景、展品、材料、手段等方面均受内容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影响;为满足社会教育需求,在量身定制与互动体验的原则上,突出表现参与性、探索性和人性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城 四合院 形式设计 社教互动
原文传递
赵励墓散乐图与同类壁画对比研究
16
作者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263-272,共10页
2002年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附近工地发现一座砖砌壁画墓,墓中壁画保存较完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2005年将该墓墓壁一组五幅壁画移交首博,目前首博通史展厅可见该组壁画复制品。壁画墓自汉起有之,发展至两宋时期壁画内容更富于生活气息,其... 2002年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附近工地发现一座砖砌壁画墓,墓中壁画保存较完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2005年将该墓墓壁一组五幅壁画移交首博,目前首博通史展厅可见该组壁画复制品。壁画墓自汉起有之,发展至两宋时期壁画内容更富于生活气息,其中不乏乐舞类壁画,目前普遍统称为散乐图。本文即基于前人对宋辽金时期散乐图的研究成果,将北京地区金初赵励墓墓壁西南隅的散乐图置于其中,通过分类对比研究,试图探析其用乐性质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乐图 备茶 宴饮 葬俗礼制 供盏节次
原文传递
传播学视角下论突发公共事件对博物馆媒介化的影响
17
作者 罗丹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1年第1期71-77,共7页
在博物馆信息传播系统中,当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干扰影响时,是否可以利用其他媒介替代博物馆的传播功能,以保障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通畅性?提出此问题,源于正在媒介化的博物馆与其他媒介(如电视、互联网等)既有共性,也有其... 在博物馆信息传播系统中,当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干扰影响时,是否可以利用其他媒介替代博物馆的传播功能,以保障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通畅性?提出此问题,源于正在媒介化的博物馆与其他媒介(如电视、互联网等)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博物馆的传播模式有许多可能性值得探讨,也只有认清博物馆在媒介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根源,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博物馆的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媒介化 博物馆传播 信息传播模式 干扰因素 突发公共事件
原文传递
浅谈青铜器■匝的知识传播问题
18
作者 黄超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本文尝试从匜的铭文知识传播研究匜作为礼器的存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匜除了作为礼器外,亦是通过铭文记录真实历史事件,匯的早期形式或作为盉的形式出现。本文以■匜为例,对■匜的知识传播途径及知识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梳理,... 本文尝试从匜的铭文知识传播研究匜作为礼器的存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匜除了作为礼器外,亦是通过铭文记录真实历史事件,匯的早期形式或作为盉的形式出现。本文以■匜为例,对■匜的知识传播途径及知识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梳理,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礼器——■匜的知识,或可提高更多观众、学者、专家等对中国古代青铜礼器的鉴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匜(yí) ■(yìng)匜 铭文释义 ■匜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