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 被引量:45
1
作者 陈清棠 李晓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线粒体肌病 脑肌病 骨骼肌 中枢神经系统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大鼠脑血栓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瑜 胡文立 +5 位作者 宋爱利 刘国贞 许兰萍 卢玲巧 杨慧 董小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1992-1993,共2页
目的:通过实验建立能快速评价溶栓药疗效并与临床接近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导管从大鼠颈外动脉逆行至颈总动脉,注入已形成血栓。于手术后3、6、10、18h观察行为障碍并评分,分别取脑观察梗死灶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该模型行为障... 目的:通过实验建立能快速评价溶栓药疗效并与临床接近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导管从大鼠颈外动脉逆行至颈总动脉,注入已形成血栓。于手术后3、6、10、18h观察行为障碍并评分,分别取脑观察梗死灶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该模型行为障碍和脑梗死体积较为恒定,光镜下6h脑组织神经细胞开始肿胀,10h、18h病变严重。结论:该模型简便易行,对动物损伤小,重复性较好,可为脑缺血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脑血栓的治疗研究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血栓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纤维蛋白
下载PDF
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分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微微 黄勇华 +5 位作者 马志刚 刘建国 刘莹 刘纬 秦伟 张茁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显示的亚型分布情况,使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病因学和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4个区6家医院2004年接诊的6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情况及影像学... 目的研究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显示的亚型分布情况,使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病因学和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4个区6家医院2004年接诊的6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北京市五家医院急性脑梗死的亚型构成为:腔隙性脑梗死46.5%,小梗死38.1%,中梗死9.4%,大梗死6.0%。结论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的分布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多发,提示小动脉病变是北京市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病理改变。根据影像学的分型法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血管意外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黄翠玲 何有娣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89-891,共3页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组和甲钴胺对照组;观察患者血脂、血流动力学、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组和甲钴胺对照组;观察患者血脂、血流动力学、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56.8%,治疗组在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奉辉 胡文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晶 陈天风 +2 位作者 潘映辐 高春锦 周立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1-342,共2页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指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经过2~60 d"假愈期",突然出现以急性痴呆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神经系统损害[1].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迟发脑病患者进行了一些电生理方面的研究,评价大脑功能状态,但是关于事件...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指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经过2~60 d"假愈期",突然出现以急性痴呆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神经系统损害[1].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迟发脑病患者进行了一些电生理方面的研究,评价大脑功能状态,但是关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采用"脱落刺激"、被动方式诱发事件相关电位,对2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的P300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临床量表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 事件相关电位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脑和血清中IL-17A的变化及其对缺血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津泠 李淑娟 +3 位作者 魏海萍 朱弘倚 韩松 李俊发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观察白介素-17A(IL-17A)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和脑脊液的变化。在离体氧糖剥夺(OGD)模型和基因敲除小鼠中,进一步探讨IL-17A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可能的作用及其损伤途径。方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和脑皮层原代神经元氧糖... 目的观察白介素-17A(IL-17A)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和脑脊液的变化。在离体氧糖剥夺(OGD)模型和基因敲除小鼠中,进一步探讨IL-17A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可能的作用及其损伤途径。方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和脑皮层原代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6及12 h和1、3及7 d的血清(n=7)、脑脊液和12 h梗死区周围皮层(n=5)IL-17A的含量,经5、10、100和500 ng/m L重组IL-17A(r IL-17A)处理后的野生小鼠(n=8)与未经r IL-17A处理的基因敲除小鼠原代神经元进行OGD(n=5),用MTS比色法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其对缺血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MCAO 1 h再灌12 h,梗死区周围脑皮层匀浆IL-17A升高(P<0.001),脑脊液中IL-17A在12 h达到高峰(P<0.05);MCAO 1 h再灌1 d,血清IL-17A开始升高,再灌3 d达到高峰(P<0.001);r IL-17A对常氧下神经元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可呈剂量依赖性明显加重OGD损伤后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OGD处理野生型(IL-17A+/+)小鼠脑皮层原代神经元,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和Cl/pro-caspase 3的比值明显升高,缺乏IL-17A可以逆转OGD的作用(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血清和脑脊液中IL-17A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IL-17A可能通过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途径加重神经元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A(IL-17A) 缺血性脑卒中 脑脊液(CSF) 氧糖剥夺(OGD) 小鼠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分析(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晶 陈天风 +2 位作者 潘映辐 高春锦 周立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27-152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事件相关电位(P3a)各成分潜伏期及波幅的关系,探讨P3的出现率及对预后的判断。方法对2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测试前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Blessed行为量表评分... 目的通过分析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事件相关电位(P3a)各成分潜伏期及波幅的关系,探讨P3的出现率及对预后的判断。方法对2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测试前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Blessed行为量表评分;采用阴性刺激,被动方式,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诱发P3a成分。结果P3出现率为55%,N2出现率70%;引出P3者与对照组相比,P3、N2潜伏期显著延长,未引出P3者与对照组相比,N1、P2潜伏期延长;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昏迷时间长短与N2潜伏期之间有线性关系;引出P3和未引出P3患者临床Blessed量表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随访病例中,多数引出P3者,临床症状好转。结论P300可能成为测试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认知损害严重性和判断预后的一项客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退发脑病 事件相关电位 潜伏期 波幅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应归于心源性卒中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成林 郝咏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缺血性卒中不是一个病,而是不同原因导致的综合征,因此,对每一个缺血性卒中患者都应该寻找病因。国际上多将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类:心源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小动脉闭塞、其他病因和病因不明。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 缺血性卒中不是一个病,而是不同原因导致的综合征,因此,对每一个缺血性卒中患者都应该寻找病因。国际上多将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类:心源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小动脉闭塞、其他病因和病因不明。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中小动脉闭塞这一型称之为“穿支动脉疾病”。除了需要诊断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还要判断发病机制,在CISS中我们将大功脉粥样硬化性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分为: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动脉到动脉栓塞、单纯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和混合型。在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中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在2010年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论坛,邀请了《卒中规范治疗国际学院》多位学员参与了某些有争议问题的辩论,其中“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归类到哪个病因分类更合适?”就是其中的一个辩题。辩论赛后邀请了参与辩论的辩手将内容整理并完善后写成文稿,刊登在这期专刊上。因此,文中的观点并非一定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目的是使更多医生认识到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栓塞 心源性
下载PDF
线粒体肌病患者的线粒体功能缺陷起源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东 高枫 陈清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研究线粒体肌病患者的线粒体功能缺陷的起源。方法 运用含溴化乙锭的培养液培养食管癌细胞 ,在体外建立性质稳定、长期存活的无线粒体DNA的细胞系 ,与线粒体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进行细胞融合 ,测定其融合细胞的线粒体... 目的 研究线粒体肌病患者的线粒体功能缺陷的起源。方法 运用含溴化乙锭的培养液培养食管癌细胞 ,在体外建立性质稳定、长期存活的无线粒体DNA的细胞系 ,与线粒体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进行细胞融合 ,测定其融合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结果 使用含溴化乙锭的培养液培养食管癌细胞 12天后 ,细胞完全脱失线粒体DNA ,并可稳定培养传代。此细胞与线粒体肌病患者的血小板所形成的融合细胞的线粒体功能明显较对照组为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肌病 细胞系 细胞融合
下载PDF
高压氧暴露对脊髓损伤大鼠 IKK-NF-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李茁 高春锦 +4 位作者 刘雪华 梁芳 杨晶 李淑娟 苏庆军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 SCI )后抑制性κB激酶( IKKβ)表达的变化及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 ,HBO)暴露对它的影响,探讨HBO暴露调控IKK-NF-κB信号通路、减轻SCI后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 SCI )后抑制性κB激酶( IKKβ)表达的变化及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 ,HBO)暴露对它的影响,探讨HBO暴露调控IKK-NF-κB信号通路、减轻SCI后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108只成年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脊髓损伤组( SCI组)、脊髓损伤+高压氧组( SCI+HBO组),每组根据观察时间点的不同,再分为12 h和1、2、3、7、14 d 6个亚组,每组6只。应用SCI大鼠功能恢复评分( BBB评分)在制模后12 h和1、2、3、7、14 d分别观察上述3组相应亚组的后肢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IKKβ蛋白及mRNA的含量。结果 SCI后损伤组织IKKβ蛋白的含量除12 h外,其余各时间点均明显增加,与S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1 d:SCI组为0.250±0.043,SCI+HBO组为0.135±0.023,SH组为0.075±0.006);与SH组比较,SCI组IKKβmRNA的含量在12 h、1、2、3 d明显升高(P<0.01)(SH组分别为:0.753±0.275,0.830±0.342,0.895±0.181,0.958±0.528;SCI组分别为:1.868±1.019,3.435±2.282,4.232±3.080,2.777±1.579),在第7天升高(P<0.05),在第14天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O暴露后,脊髓IKKβ蛋白的含量在各时间点均较SCI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HBO组IKKβmRNA的含量在12 h、1、3、7 d时低于S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 d和14 d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组比较,SCI+HBO组7、14 d BBB评分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CI后IKKβ蛋白和mRNA的含量升高,HBO暴露可能通过下调IKKβ激酶表达,调控IKK-NF-κB信号通路,减轻SCI后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脊髓损伤 抑制性κB激酶(IKKβ) 大鼠
原文传递
尿激酶热敏脂质体的体内溶栓实验
12
作者 刘瑜 刘国贞 +3 位作者 宋爱利 胡文立 钟萍萍 董小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以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和尿激酶(UK)为原料制备的UK热敏脂质体对兔颈总动脉血栓的溶栓效果。方法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UK热敏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输PBS液)、15万U/kg UK组、5万U/kg UK热敏脂质... 目的观察以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和尿激酶(UK)为原料制备的UK热敏脂质体对兔颈总动脉血栓的溶栓效果。方法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UK热敏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输PBS液)、15万U/kg UK组、5万U/kg UK热敏脂质体组、7.5万U/kg UK热敏脂质体组,每组6只;FeCl3包裹兔颈总动脉,建立血栓模型;颈动脉压降至最低点时,分别给4组输入不同药物,记录血压动态变化;最后取各组血栓段血管和心、肝、脾、肺、肾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所制备的UK热敏脂质体包封率为65%,脂质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08-0.36μm;7.5万U/kg UK热敏脂质体组与15万U/kg UK组比较溶栓效果相似,但前者UK用量仅为后者的1/2,且各脏器均未见出血。结论UK热敏脂质体在溶栓治疗中有良好的靶向性,且出血副作用小。如能进一步优化,可为临床的溶栓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血栓形成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脂质体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冬梅 胡文立 +1 位作者 许兰萍 谭秀萍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内科门诊 综合医院 神经内科 抑郁症 临床护理 心理因素 疾病产生 医院就诊 经济负担 预防方案
下载PDF
从理论到实践推进医学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兰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模式 心身疾病 哲学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风相关性的研究现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项宁 秦伟 +2 位作者 胡文立 李晓东 魏雪飞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7期29-31,共3页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睡眠呼吸暂停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是许多严重疾病的致病因素,二者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人们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简单概括。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风相关性 研究现况 睡眠障碍
下载PDF
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兰萍 张冬梅 吴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神经科门诊 抑郁症 临床研究 治疗 流行病学
下载PDF
42例正常人脱落刺激诱发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17
作者 杨晶 陈天风 +2 位作者 周立春 吴月 李艳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脱落刺激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各成份变化。方法:42例正常人,采用阴性刺激,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诱发事件相关电位成份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受试者中,P30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P300波幅与年龄呈负相关。中... 目的:探讨正常人脱落刺激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各成份变化。方法:42例正常人,采用阴性刺激,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诱发事件相关电位成份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受试者中,P30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P300波幅与年龄呈负相关。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P300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性刺激,即脱落刺激,是诱发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刺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脱落刺激 诱发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潜伏期
下载PDF
急诊头晕的病因分层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乔文颖 刘建国 +6 位作者 曾红 刘禹赓 贾伟华 王虹虹 刘波 谭静 李长青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头晕的病因分层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效率与水平。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急诊的1857例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年龄与性别分层进行病因构成分析。结果(1)本组1857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急诊头晕的病因分层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效率与水平。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急诊的1857例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年龄与性别分层进行病因构成分析。结果(1)本组1857例患者的前3位病因依次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31.7%)、高血压(24.0%)、后循环缺血(PCI,20.5%);(2)按年龄进行分层,病因构成居前三位分别为:<18岁:BPPV 6例、偏头痛性眩晕2例、不明原因1例;18~44岁:BPPV(51.5%)、偏头痛性眩晕(14.5%)、精神因素(7.3%);45~59岁:BPPV(36.8%)、高血压(22.4%)、偏头痛性眩晕(11.2%);60~74岁:高血压(30.8%)、PCI(29.8%)、BPPV(22.9%);75~92岁:PCI(30.7%)、高血压(28.6%)、BPPV(25.5%);(3)按性别分层,BPPV、偏头痛及精神因素以女性多见,高血压与PCI以男性为多。结论 BPPV、PCI、高血压、偏头痛、精神因素均为急诊头晕的重要病因构成,具有较明显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1)对于青少年与中年急诊头晕患者,特别是反复发作性与头位相关性眩晕,应首先考虑BPPV,其次为偏头痛性眩晕、精神因素及梅尼埃病,其中,前三者病因均以女性更为多见;(2)中老年头晕患者若以头沉、头胀感为主,应注意排除高血压因素;(3) PCI及其他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头晕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但不能忽视BPPV,该病在60岁以上的病因构成比仅次于PCI与高血压;(4)对于中老年头晕患者,还要重视精神因素的分析与及时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头晕 眩晕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岳丽娜 高春锦 +4 位作者 周立春 庞宝森 赵奇煌 王国忠 武连华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观察重度侧位液压撞击脑损伤SD大鼠在高压氧治疗前后损伤灶局部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变化,以探讨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液压撞击仪建立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用ELISA... 目的观察重度侧位液压撞击脑损伤SD大鼠在高压氧治疗前后损伤灶局部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变化,以探讨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液压撞击仪建立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高压氧治疗后脑组织匀浆中IL-1β和TNF-α含量低于相应时间点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能通过抑制IL-1β和TNF-α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微栓子监测在非卒中疾病中的诊疗价值
20
作者 郭倩倩 周立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6期4830-4832,共3页
伴随神经超声的迅猛发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愈来愈广泛.尽管TCD没有诸如MRI等其他影像检查直观和形象,但是TCD可以检测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这就使得脑血管评估达到病理... 伴随神经超声的迅猛发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愈来愈广泛.尽管TCD没有诸如MRI等其他影像检查直观和形象,但是TCD可以检测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这就使得脑血管评估达到病理生理学高度.在卒中疾病的应用包括: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微栓子(microembolus,ME)检测、脑血流储备等,但在非卒中疾病,TCD也有极大的应用,其中微栓子监测在多种非卒中疾病和介入术中有广泛应用,这给予某些非卒中疾病的病因探索以导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栓子监测 TCD CAS 术中 MES 斑块 病理过程 栓子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