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检hMLH1和hMSH2微小突变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渊智 盛剑秋 +2 位作者 陈彪 张宏 李世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2315-2320,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的快速筛检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微小突变的技术平台。方法:自行设计PCR扩增hMLH1和hMSH2各外显子的引物,应用DHPLC检测26个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的先证者hMLH1和hMSH2种系... 目的:建立基于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的快速筛检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微小突变的技术平台。方法:自行设计PCR扩增hMLH1和hMSH2各外显子的引物,应用DHPLC检测26个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的先证者hMLH1和hMSH2种系微小突变,并与先前进行的DNA直接测序结果相比较。结果:hMLH1与hMSH2各外显子的PCR扩增引物,均能很好地扩增出相应的外显子及剪接区;DHPLC检出了所有已知突变,突变阳性筛检与阴性筛检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hMLH1的扩增子12A和hMSH2的扩增子2、3、7、5中相应外显子的剪接区跨越2个温度,而且相差较大(2.2-8.5℃):与DNA直接测序相比较,DHPLC具有快速、高效、低劳动强度、费用低、人为误差小、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结论:基于DH- PLC的突变筛检平台,能够有效地筛检hMLH1和hMSH2微小突变,并具有较高的费用效率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错配修复基因 外显子 突变 筛检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皮林 华琦 陈彪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I/D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检测300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并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a...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I/D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检测300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并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检测,根据ACE基因I/D多态性分组比较胰岛素抵抗情况,再根据胰岛素抵抗情况分组比较I/D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DD和ID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Ⅱ型,DD型FIN显著高于Ⅱ型。EH胰岛素抵抗组DD型频率显著高于EH无胰岛素抵抗组。EH胰岛素抵抗组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EH无胰岛素抵抗组。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与ACE基因I/D多态性有关,D等位基因为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累积患癌风险研究
3
作者 张渊智 盛剑秋 +2 位作者 张宏 陈彪 李世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5期2854-2857,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方法:通过随访14个HNPCC家系中222例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与非携带者,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分析...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方法:通过随访14个HNPCC家系中222例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与非携带者,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分析种系突变携带者在不同年龄点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及两种基因种系突变累积患癌风险的差异。结果: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肿瘤发生率为63.8%(60/94),非突变携带者肿瘤发生率为0.8%(1/128),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为非突变携带者的317.6倍;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大,在60岁时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等的平均累积风险度分别为92.4%、81.3%、29.6%,40岁以前发生胃癌的平均风险度较低(6.1%);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等累积风险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为HNPCC家系中患癌高危人群,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最常发生恶性肿瘤的部位为胃和结直肠;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 错配修复基因 累积患癌风险度
原文传递
旋毛虫Ts87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识别肽段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洁 顾园 +2 位作者 诸欣平 于顺 李尧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13,共8页
将原核系统成功表达的Ts87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动物,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Ts87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免疫印迹、免疫组化等方法筛选出能分泌抗Ts87抗原的抗体的阳性克隆,在1000个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中,有3株融合细胞分泌... 将原核系统成功表达的Ts87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动物,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Ts87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免疫印迹、免疫组化等方法筛选出能分泌抗Ts87抗原的抗体的阳性克隆,在1000个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中,有3株融合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2A2,5A3,6G12)鉴定结果为阳性。这3株融合细胞分泌的抗体均能识别Ts87重组蛋白、旋毛虫成虫和幼虫的Ts87抗原以及旋毛虫幼虫组织切片。获得的抗Ts87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将来的研究中可作为旋毛虫病的诊断试剂。为了进一步鉴定抗体识别的相应抗原表位和模拟抗原表位,选择了其中一株单克隆抗体5A3筛选噬菌体十二肽库。噬菌体M7展示的肽段是抗体识别Ts87抗原的线性表位,其他的噬菌体克隆展示的肽段是Ts87抗原的模拟表位。该技术为旋毛虫病多表位疫苗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展示肽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