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毒症患者瘙痒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51
1
作者 段晓峰 王开颜 刘惠兰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2期669-672,共4页
关键词 尿毒症瘙痒 UP 发病机制 治疗 血液透析
下载PDF
钠与超滤模式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 被引量:66
2
作者 周亦伦 刘惠兰 +3 位作者 段晓峰 姚英 孙懿 刘群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比较线性钠模式(SP)、线性超滤模式(UP)、线性钠和线性超滤结合模式(SP+UP)与标准透析(SD)在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12例稳定血透患者,SD、SP、UP、SP+UP各进行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比较线性钠模式(SP)、线性超滤模式(UP)、线性钠和线性超滤结合模式(SP+UP)与标准透析(SD)在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12例稳定血透患者,SD、SP、UP、SP+UP各进行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下腔静脉宽度(IVCD)、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血钠、血浆渗透浓度的变化及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例次。结果(1)4种模式透前IVCD、MAP、HR、体重、透析过程中钠清除量、超滤量无明显差异。(2)SP+UP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例次显著低于其他3种模式。(3)SP+UP在透析4、5h时RBV值高于SD、SP、UP(P<0.01)。(4)SD、SP、UP透析4h时MAP明显低于SP+UP(P<0.05);透析5h时HR明显高于SP+UP(P<0.01)。(5)UP在透析3h时SV低于其他3种模式(P<0.05),CO较透前降低(P<0.05)。(6)透析1h时SP及SP+UP的血钠、血浆渗透浓度明显高于SD、UP。结论在钠清除量大致相等情况下,SP+UP比SD、SP、UP具有较好维持血容量作用,可显著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钠模式 超滤模式 血容量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44
3
作者 孙懿 刘惠兰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本文就内瘘动脉瘤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透析患者 80例 ,鼻烟窝内瘘 9例 ,左、右前臂内瘘 71例 ,其中在同侧行二次手术为 16例 ;常规血液透析 ,内瘘穿刺方法为绳梯式和局域穿刺 ;透析后内瘘止血方... 目的 本文就内瘘动脉瘤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透析患者 80例 ,鼻烟窝内瘘 9例 ,左、右前臂内瘘 71例 ,其中在同侧行二次手术为 16例 ;常规血液透析 ,内瘘穿刺方法为绳梯式和局域穿刺 ;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为弹力绷带压迫法和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结果  80例中有动脉瘤共 13例 ,假性动脉瘤 1例 ,其中血液透析后采用弹力绷带环扎止血的有 12例 ,其余 2例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 ,10例穿刺部位动脉瘤中有 6例存在局域穿刺 ;瘘口手术术式在鼻烟窝、第二次瘘在同侧手臂及左、右前臂一次瘘处各出现 2例动脉瘤 ,前两者出现动脉瘤几率较多。结论 内瘘动脉瘤形成与血管局部反复穿刺、透析后止血方式及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 ,分析动脉瘤形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对内瘘的长期保护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动脉瘤形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惠兰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全球晚期慢性肾衰竭(CRF)和维持性透析(MD)治疗的患者中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PEM)常见.在成人,PEM是预测合并症和死亡率的最强烈指标之一.不同报告提示,MD患者PEM发生率为18%~70%.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营养问题 维持性透析 慢性肾衰竭 营养不良 PEM 蛋白质 死亡率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徐丰博 孙懿 刘惠兰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12个月。治疗0个月(治疗前)、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 目的前瞻性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12个月。治疗0个月(治疗前)、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结果转换为高通量透析12个月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下降(P<0.05),高敏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时间高通量血液透析不会加剧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而且可能对微炎症状态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左旋肉毒碱(可益能)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晓洁 刘惠兰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0期18-21,共4页
目的 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肉毒碱水平及静脉补充左旋肉毒碱(可益能)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透析中心50例病情稳定、透析2年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酶法检测其透析前后的血浆肉毒碱水平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目的 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肉毒碱水平及静脉补充左旋肉毒碱(可益能)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透析中心50例病情稳定、透析2年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酶法检测其透析前后的血浆肉毒碱水平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旋肉毒碱5ml(1克),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应用2个月(26次透析)。复查两组患者血浆左旋肉毒碱水平及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血脂、血红蛋白浓度等,同时应用症状分级评分法观察两组用药前后体力、精神状态、食欲、恶心、呕吐、心功能、心悸、心律失常、肌肉疼痛、骨痛、透析低血压、肌肉痉孪、透析后虚弱无力持续时间等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①两组患者存在明显的肉毒碱缺乏。②治疗组静脉补充可益能2月后,透析前后血浆肉毒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透析后仍维持在正常值水平。对照组透析前后血浆肉毒碱水平无明显变化。③治疗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干体重也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④治疗组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但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脂四项均无显著性变化。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肉毒碱 血液透析 肉碱毒缺乏症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旋肉碱(可益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惠兰 张晓洁 曹峰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6期298-300,310,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旋肉碱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探讨治疗肉碱缺乏的给药途径、剂量、疗程。方法 选择9例本透析中心病情稳定的患者,男5例,女4例。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回血前3分钟,静脉推注1g左旋肉碱,共用药8周(26次透析)。应...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旋肉碱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探讨治疗肉碱缺乏的给药途径、剂量、疗程。方法 选择9例本透析中心病情稳定的患者,男5例,女4例。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回血前3分钟,静脉推注1g左旋肉碱,共用药8周(26次透析)。应用酶法检测首次给药前(0时)、给药后1.5分钟、3分钟、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肉碱的血药浓度,分析单次静脉应用左旋肉碱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另外,于首次给药、给药2周、4周、6周、8周分别检测透析前后、透析液中肉碱浓度,研究多次用药后血浆肉碱水平变化和透析液中的清除量。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药前血浆肉碱浓度大大低于正常值40-50umol/L;首次于透析结束时静脉给予1g左旋肉碱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给药后血药浓度很快增加,然后迅速下降,AUC大,但半衰期与正常人接近;每次透析过程中均可清除大量的肉碱,并且随着血药浓度增加而清除增加;连续给药期6至8周后透析前后肉碱水平基本维持稳定。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外源性补充肉碱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正常人不同,透析清除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因此须6-8周连续透析后补充用药,使组织及血浆肉碱水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应用 左旋肉碱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肉碱缺乏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营养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惠兰 王英 +1 位作者 姚英 李国刚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及其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及健康人各 30例 ,于空腹取血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瘦素水平 ;同时检测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 目的 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及其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及健康人各 30例 ,于空腹取血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瘦素水平 ;同时检测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胰岛素水平等。结果 血透患者的血浆瘦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含量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1)。血透组患者血浆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 (BMI,体重 /身高2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和胰岛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5 3、0 6 6、0 5 7,P <0 0 1) ,而与血尿素氮 (BUN)、肌酐 (Scr)、甘油三脂 (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标准化蛋白分解率等则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瘦素浓度明显升高 ,其浓度与BMI、TSF及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 ,未发现瘦素浓度与常用的评价营养指标、尿素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营养障碍 瘦素
原文传递
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亦伦 刘惠兰 +4 位作者 段晓峰 姚英 孙懿 刘群 张香玲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 观察透析过程中在线监测相对血容量 (RBV)变化对预测和防止透析中低血压及调整透析患者干体重的作用。方法 监测 1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RBV、血压、心率的变化 ,并用超声心动同步测定下腔静脉宽度 (IVCD)及心脏参数。结果... 目的 观察透析过程中在线监测相对血容量 (RBV)变化对预测和防止透析中低血压及调整透析患者干体重的作用。方法 监测 1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RBV、血压、心率的变化 ,并用超声心动同步测定下腔静脉宽度 (IVCD)及心脏参数。结果 透析结束时RBV变化范围在 78.9%~ 10 2 .6 % ,在有和无症状性低血压的透析过程最低血容量 (mRBV)有显著差别 [(84 .4 1± 3.85 )v (87.38± 4 .6 6 ) % ,P =0 .0 1],RBV与超滤量及心率变化均呈线性相关 (r值分别为 0 .2 93,- 0 .35 9;P <0 .0 1) ;IVCD变化率与RBV变化呈线性相关 (r=0 .311,P <0 .0 5 ) ;透析结束时RBV降低小于 5 %的患者经下调干体重高血压好转。结论 尽管血液透析过程中RBV变化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 ,RBV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故血容量监测对预测和防止低血压具有一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容量 血液透析 RBV 低血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透析用水及透析液中内毒素污染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惠兰 李国刚 +2 位作者 张晓洁 段晓峰 姚咏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06-809,共4页
目的 研究透析用水、透析液内毒素及细菌污染状况。方法 对北京18 家医院透析室反渗水、透析液用改良鲎试验检测内毒素,用血琼脂培养基做细菌培养,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白介素(IL)1、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TN... 目的 研究透析用水、透析液内毒素及细菌污染状况。方法 对北京18 家医院透析室反渗水、透析液用改良鲎试验检测内毒素,用血琼脂培养基做细菌培养,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白介素(IL)1、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反渗水内毒素为(0.116±0 .063) EU/ml;细菌培养有两家医院阳性,均为100 CFU/ml。B浓缩透析液内毒素为(0.46 ±0.35) EU/ml,而A浓缩透析液内毒素仅(0.091±0 .084) EU/ml(P<0 .001) ;B浓缩透析液细菌培养11 家阳性,其中8 家≥2 000 CFU/ml,A浓缩透析液细菌培养阳性仅3 家,均< 2 000 CFU/ml。16 例患者中有5 例透析器入口透析液内毒素>0.5 EU/ml,且透后血IL6 及TNFα显著增高。结论 目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存在内毒素及细菌的污染,定期检测反渗水、透析液的内毒素水平及进行细菌培养,定期消毒反渗水装置及透析液容器,对减少热源反应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 内毒素 反渗水 IL-6
原文传递
ANP、cGMP和ICVD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价的意义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惠兰 周亦伦 段晓峰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2期648-650,658,共4页
目的 观察血浆心钠素 (ANP)、环磷酸鸟苷 (cGMP)和彩色超声心动测定下腔静脉直径 (ICVD)对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作用。方法 利用临床经验法和观察指标评价并调整 4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 ,检测透析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 ,并与 ... 目的 观察血浆心钠素 (ANP)、环磷酸鸟苷 (cGMP)和彩色超声心动测定下腔静脉直径 (ICVD)对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作用。方法 利用临床经验法和观察指标评价并调整 4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 ,检测透析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 ,并与 3 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透析后ANP、cGMP较透析前明显降低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临床判断有容量过负荷的患者 ,降低干体重后 ,ANP和cGMP明显降低 ;用ICVD评价为超负荷的患者 ,其ANP和cGMP明显高于低负荷及正常负荷者。结论 血浆ANP、cGMP的测定可较好反映高容量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ANP 环磷酸鸟苷 CGMP 下腔静脉直径 ICVD 血液透析 治疗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及骨转运指标的测定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1
12
作者 贾艳丽 刘惠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3-80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甲状旁腺素1-84(parathyroid hormone1-84,PTH1-84)、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骨...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甲状旁腺素1-84(parathyroid hormone1-84,PTH1-84)、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浓度的测定,试评价不同的骨转运指标在诊断肾性骨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名,采集临床病史及生化系列结果;健康对照组30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测定2组血清iPTH、PTH1-84、BALP、OC浓度;甲状旁腺素7-84(parathyroid hormone7-84,PTH7-84)浓度由iPTH、PTH1-84相减而得。结果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清iPTH、PTH1-84、PTH7-84、BAL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O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血透患者的iPTH、PTH1-84均与BALP、OC呈显著正相关(P=0.000)。iPTH与PTH1-84呈显著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血液透析组患者的iPTH与PTH1-84浓度升高,并且与BALP、OC显著相关。将甲状旁腺素的测定与BALP、OC等骨转运指标联合应用,对于肾性骨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素 骨转运
下载PDF
应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惠兰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5期233-235,共3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HCV) 乙型肝炎病毒(HBV) 防治 尿毒症患者 长期存活率 血液透析技术 血液透析治疗 治疗手段
下载PDF
血液透析的慢性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惠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1期4-6,共3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血液透析不断发展、完善,为数以万计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带来福音,血液透析是他们赖以长期、有质量地生存的方法之一。但是血液透析毕竟是一种不完全性的肾功能替代疗法,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患者代谢的紊乱和清除体内蓄... 半个多世纪以来血液透析不断发展、完善,为数以万计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带来福音,血液透析是他们赖以长期、有质量地生存的方法之一。但是血液透析毕竟是一种不完全性的肾功能替代疗法,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患者代谢的紊乱和清除体内蓄积的毒性物质。随着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常会产生一些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烦恼。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慢性并发症的诊断和防治水平,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 肾功能替代疗法 防治 终末期肾脏病 毒性物质 体内蓄积
原文传递
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机的变迁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莉 王梅 +15 位作者 李雪梅 孙懿 黄雯 张凌 吴华 贾强 刘文虎 孙雪峰 李冀军 伦立德 周春华 张爱华 王铠 王世相 孙蔚明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2期855-859,共5页
目的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何时开始透析治疗仍然是一个未能得到共识的热门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北京市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是如何变迁的. 方法 所有资料均来自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的2012年度报告.入选条件:①开始... 目的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何时开始透析治疗仍然是一个未能得到共识的热门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北京市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是如何变迁的. 方法 所有资料均来自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的2012年度报告.入选条件:①开始透析时间在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所有终末期肾脏病患者;②开始透析前90天内或进入透析后90天内有血肌酐的化验结果.根据进入透析时的血肌酐水平,通过CKD-EPI公式计算得到eGFR,并以此评估透析时机.根据eGFR水平将透析时机分为3组,分别为Group 1[eGFR:0~4.9 ml/(min· 1.73m^2)]、Group 2[eGFR:5.0~9.9 ml/(min·1.73m^2)]和Group 3[eGFR:10 ml/(min·1.73m^2)及以上]. 结果 共有7 200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平均年龄为57.5±16.0岁,男性占56.3%.自2007年至2012年间,分别有341、682、1137、1577、1886、1577例患者开始透析治疗.比较历年的eGFR分组情况,自2007~2010年,Group 3组的患者比例逐渐升高,至最高峰20.7%,之后下降至2012年的15.6%.Group 2组的患者比例在2012年为最高峰,52.8%.无论哪一个年度,均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进入透析治疗时的eGFR在5~10 ml/(min· 1.73m^2)范围;低于5 ml/(min·1.73m^2)进入透析的患者比例约为1/3,明显高于美国USRDS的统计结果. 结论 北京市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近些年仍有持续的增长,透析时机比美国USRDS的报道明显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时机 血液透析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丰博 刘惠兰 +7 位作者 左力 吴华 李冀军 蔡砺 汤天清 殷培 程叙扬 鲍云飞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2期662-664,共3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6个月。试验0、3、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白蛋白水平,进行食欲评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6个月。试验0、3、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白蛋白水平,进行食欲评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结果对全部入选者的白蛋白水平无影响;升高了白蛋白低于25%分位患者的白蛋白,在0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36.4±3.1)g/L、(39.9±3.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06)。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食欲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49)。SGA在试验3个月及6个月均较0个月有显著升高(P<0.05),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营养基线水平较低的患者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 低通量透析 营养状况
下载PDF
10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归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国刚 刘惠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1期664-665,共2页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患者 腹透 转归分析 肾脏替代治疗 卧床 CAPD 肾功能 心血管 生存率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价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亦伦 刘惠兰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设定至关重要 ,临床物理检查的方法准确性差 ,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宽度、血浆心钠素和环磷酸鸟苷的测定、血容量监测、生物电阻抗分析等新方法的应用 ,有助于更加准确设定干体重。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重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丰博 孙懿 +1 位作者 王银娜 程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0-633,共4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探讨MHD患者钙磷代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胎球蛋白A的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应...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探讨MHD患者钙磷代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胎球蛋白A的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FGF23、胎球蛋白A水平,同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磷等指标。所有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并计算冠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CS)。根据CCS是否大于400分将所有患者分为CCS≤400分组和CCS〉400分组。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及FGF23、胎球蛋白A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CCS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例MHD患者CCS为826分(P25-P75为144-2044分)。其中大于0分者占94.44%,大于100分者占79.63%,大于400分者占59.26%。(2)根据CCS是否大于400分分组后,CCS≤400分组年龄〔(58.15±14.18)岁〕明显小于CCS〉400分组年龄〔(68.22±13.82)岁〕,CCS≤400分组FGF23〔(210.22±250.91)pg/m L〕明显小于CCS〉400分组〔(600.84±625.91)pg/m L,P〈0.05〕。CCS≤400分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CCS〉400分组所占比例。两组间透析龄、血钙、血磷、尿酸、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糖尿病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GF23水平(r=0.363,P=0.007)和CCS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及FGF23水平为影响C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严重,血FGF23水平为影响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胎球蛋白A 冠状动脉钙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英 刘惠兰 +1 位作者 王银娜 刘群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8期4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探讨尿毒症患者不同于一般人群的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分辨二维超声测量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探讨尿毒症患者不同于一般人群的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分辨二维超声测量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监测血磷水平。结果IMT≥0.93mm(最高三分位值)组患者年龄、血磷和血浆tHcy水平高于IMT<0.93mm组的患者(P<0.05)。IMT与年龄、血磷、Hs-CRP和tHcy呈正相关关系,与白蛋白呈负相关关系。以IMT增厚(IMT≥0.85mm,中位数)为因变量,性别、吸烟、年龄、血磷、白蛋白、tHcy和Hs-CR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和血磷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除年龄外,高血磷是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磷血症 超声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