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科手机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邓小虹 孙正 +3 位作者 乔宏 邓宏燕 肖潇 苏静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牙科手机(简称手机)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可能性。方法2001至2004年在同一城市中随机抽取具有口腔门诊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各10所,调查使用后手机消毒与灭菌处理方式、消毒与灭菌处理前后HBsAg污染情况。利用血... 目的探讨牙科手机(简称手机)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可能性。方法2001至2004年在同一城市中随机抽取具有口腔门诊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各10所,调查使用后手机消毒与灭菌处理方式、消毒与灭菌处理前后HBsAg污染情况。利用血清斑点杂交方法观察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污染手机后,在洗脱液中DHBV检测阴性的情况下,能否排除其对动物的感染性。结果2001至2004年,抽检的医院中压力蒸汽灭菌处理手机的比例显著上升,从2001年的27.06%上升至2004年的84.51%;化学消毒剂浸泡、擦拭及其他方法处理手机的比例显著下降,从2001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04年的10%左右。使用后手机HBsAg抗原性检测阳性率为1.65%。用血清斑点杂交方法检测,在手机洗脱液中DHBV检测阴性的情况下,转染动物后仍可引起动物DHBV感染,证明未灭菌手机HBsAg抗原性检测阴性并不能排除手机仍存在传播HBV的可能性。结论手机传播HBV的可能性存在。压力蒸汽灭菌可杀灭手机上污染的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机 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 洗脱液 蒸汽灭菌
原文传递
情景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荣 陈文彰 孙正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第12期8-9,共2页
分析五年制定向生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情景模式的教学方式,介绍了该教学法在学校的实际应用过程,同时比较情景模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指出情景模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 医学英语 教学方法 英语口语教学
下载PDF
牙科手机传播乙型肝炎可能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邓宏燕 谢尧 +3 位作者 邓小虹 李壮 孙正 苏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血清污染牙科手机,观察污染剂量在斑点杂交方法检不出的情况下,是否具有对动物的感染性。方法用强阳性鸭肝炎病毒污染的牙科手机,将手机洗脱液一部分运用斑点杂交法对残留病毒DHBV-DNA进行检测作为体外实验;... 目的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血清污染牙科手机,观察污染剂量在斑点杂交方法检不出的情况下,是否具有对动物的感染性。方法用强阳性鸭肝炎病毒污染的牙科手机,将手机洗脱液一部分运用斑点杂交法对残留病毒DHBV-DNA进行检测作为体外实验;另一部分转染1d龄北京鸭,10d后取血检测DHBV-DNA复制情况作为体内实验。结果体外实验检测结果均呈现阴性,OD值最大为0.422,而体内实验的检测结果发现所有鸭子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DHBV-DNA复制,OD值最大达到0.861。结论即使DHBV污染的牙科手机在斑点杂交检测为阴性结果的情况下,也不能排除传播肝炎病毒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机 鸭肝炎病毒 斑点杂交
下载PDF
Bio-oss骨胶原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对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荣 刘亦然 +1 位作者 范勇斌 耿威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Bio-oss骨胶原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对4例因多生牙拔除和2例因拔牙窝感染而造成牙齿移动区骨量不足病例。应用Bio-oss骨胶原修复6个月后,排齐整平牙列。观察牙齿在骨缺损修复区移动以及牙根吸收的情... 目的:评价应用Bio-oss骨胶原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对4例因多生牙拔除和2例因拔牙窝感染而造成牙齿移动区骨量不足病例。应用Bio-oss骨胶原修复6个月后,排齐整平牙列。观察牙齿在骨缺损修复区移动以及牙根吸收的情况。结果:6例骨缺损修复区愈合良好,牙槽嵴丰满,牙齿在骨缺损修复区移动的月平均距离为0.9mm,移动后6个月,12个月未见明显根吸收。结论:Bio-oss骨胶原吸收较缓慢,但未对牙齿的移动造成影响,可以考虑作为正畸临床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BIO-OSS骨胶原 牙齿移动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伸长磨牙对患者龈沟液中AST及ALP活性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荣 刘亦然 +1 位作者 范亚贤 孙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对龈沟液(GCF)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需要压低伸长磨牙26颗(患者26例)分成2组:一组采用德国非凡公司的mandica微螺钉(1... 目的:探讨应用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对龈沟液(GCF)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需要压低伸长磨牙26颗(患者26例)分成2组:一组采用德国非凡公司的mandica微螺钉(13例),另一组采用中国陕西中邦微螺钉(13例)。压低力值为1.47~1.96N。压入量为3~5mm。每名患者一侧第一或第二磨牙为压低组,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组,以对颌同名牙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收集全部样本在加力前、加力后24h、48h、7d、14d和28d、3月、6月时磨牙近远中龈沟内GCF,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GCF中ALP和AST的水平,应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阶段时龈沟液内ALP的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28d时达到高峰,3、6个月后也有所增加,但是与28d无统计差别。龈沟液内AST的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3个月达到高峰。各时间段两组种植钉问龈沟液中AST及ALP活性水平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压低磨牙可引起受力牙龈沟液AST、ALP水平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龈沟液 天冬氨酸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上颌骨复合体骨缝牵张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东伟 高晓辉 王邦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索颅颌面骨发育不足治疗新方法,采用骨缝牵张成骨技术刺激猴上颌骨诸骨缝再生,延长面中三分之一。方法实验选用猕猴6只,分为A(4岁)、B(4岁)、C(6岁)、D(8岁)4只,对照组E(5岁)、F(5岁)2只。相当于人类年龄的12.6~22.5岁。对应... 目的探索颅颌面骨发育不足治疗新方法,采用骨缝牵张成骨技术刺激猴上颌骨诸骨缝再生,延长面中三分之一。方法实验选用猕猴6只,分为A(4岁)、B(4岁)、C(6岁)、D(8岁)4只,对照组E(5岁)、F(5岁)2只。相当于人类年龄的12.6~22.5岁。对应于人类青少年中后期与成熟期早期。于牵张前3月采用自行研制的前牵引支抗种植体行骨融合种植体植入术。部位为前鼻嵴下方牙槽突内及颧牙槽嵴上各植入两枚种植体。待骨融合后,麻醉状态下安放颅骨坚强外固定架。将NiTi-SMA螺簧连接于支抗种植体与固定架面具之间,进行牵张延长面中三分之一。采用力值为A,B猴500g,C猴800g,D猴1200g。E,F不加力自然生长。牵引方向与(牙合)平面平行。牵张后4、8、10、12周分别取材。进行头颅标本与大体观察;模型测量;X线检查。结果实验组上颌骨均得到不同程度延长。结论不同年龄组实验动物可以通过骨缝牵张诱导缝区大量新骨形成,各缝因受力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反应,牵张力值较大者形成的新骨多,加大牵引力值可使成年动物达到同样效果:前牵引支抗种植体能够承受实验所加力值。颅骨外固定坚强牵引牵张器具有稳定可靠的牵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缝牵张 组织再生 上颌前牵引 支抗种植体
下载PDF
支抗种植体在上颌前牵引中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东伟 高晓辉 王邦康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采用种植体支抗直接牵张上颌骨骨缝成骨技术探索颅颌面骨发育不足治疗新方法,观察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支抗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方法:实验选用猕猴4只,分为A(4岁)、B(4岁)、C(6岁)、D(8岁)。采用自行研制的前牵引支抗种植体行种植体... 目的∶采用种植体支抗直接牵张上颌骨骨缝成骨技术探索颅颌面骨发育不足治疗新方法,观察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支抗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方法:实验选用猕猴4只,分为A(4岁)、B(4岁)、C(6岁)、D(8岁)。采用自行研制的前牵引支抗种植体行种植体植入术。位于前鼻嵴下方及颧牙槽嵴上各植入两枚种植体。以种植体为支抗进行牵张延长面中三分之一。牵张后4、6、8、12周分别取材。采用四环素荧光标记和组织学方法对上颌前牵引种植体支抗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前牵引过程中稳定,组织学发现上颌前牵引支抗种植体周围有明显新骨形成,骨沉积存在于受到拉应力的一方;胶原纤维与应力方向一致。结论:种植体支抗在牵张过程中也能达到骨结合,成骨主要发生在受到拉应力的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再生 上颌前牵引 支抗种植体 骨牵张成骨
下载PDF
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检查和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时清 杨军 +2 位作者 尚佳健 耿九玉 陈兰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3-255,共3页
为观察青少年期牙龈炎的临床特征和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GCF AST)的变化 ,选择 1 0~ 1 6岁的受试者 ,分为牙龈健康组和牙龈炎症组 ,作口腔检查 ,记录临床参数 ,收集龈沟液 (GCF) ,检测其中AST水平 ;采取龈沟细菌标本 ,镜下记录杆... 为观察青少年期牙龈炎的临床特征和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GCF AST)的变化 ,选择 1 0~ 1 6岁的受试者 ,分为牙龈健康组和牙龈炎症组 ,作口腔检查 ,记录临床参数 ,收集龈沟液 (GCF) ,检测其中AST水平 ;采取龈沟细菌标本 ,镜下记录杆菌、球菌、螺旋体及梭形菌的百分计数。将 2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检查结果为 :菌斑控制记录 (PCR) 73% ;牙垢指数 (OHI) :Ⅱ度 36 % ,Ⅲ度 6 4 % ;牙龈指数 (GI) :Ⅰ度 2 5 % ,Ⅱ度 4 3% ,Ⅲ度32 % ;出血指数 (GBI) 5 4 %。青少年牙龈炎组GCF和GCF AST明显高于健康组 (P <0 .0 1 ) ;龈沟液中螺旋体计数龈炎组显著高于健康组 ,杆菌、球菌、梭形菌计数 2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青少年期的牙龈炎有进行性发展的危险性 ,包括向牙周炎的转变。龈沟液中AST水平与临床参数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牙龈炎 临床 龈沟液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外置式下颌骨牵张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东伟 高晓辉 王邦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55-657,共3页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用于下颌骨的新型种植型骨牵张器。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钛合金材料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机械加工制成,植入山羊的下颌骨完成牵张实验。结果:山羊的下颌骨成功延长15 mm,牵张器稳定性良好。结论:该牵张器结构轻巧、操...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用于下颌骨的新型种植型骨牵张器。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钛合金材料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机械加工制成,植入山羊的下颌骨完成牵张实验。结果:山羊的下颌骨成功延长15 mm,牵张器稳定性良好。结论:该牵张器结构轻巧、操作简便,克服了以往牵张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种植体 山羊
下载PDF
上颌前牵引支抗种植体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杨东伟 温广武 +1 位作者 高晓辉 王邦康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6年第1期14-16,27,共4页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用于上颌骨前牵引的新型支抗种植体。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钛合金材料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为两段式种植体机械加工制成,植入猴的上颌骨完成牵张实验。结果在所有实验中支抗种植体稳定性良好。结论支抗种植体结构合理、...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用于上颌骨前牵引的新型支抗种植体。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钛合金材料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为两段式种植体机械加工制成,植入猴的上颌骨完成牵张实验。结果在所有实验中支抗种植体稳定性良好。结论支抗种植体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克服了以往上颌骨前牵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牵张成骨 支抗种植体 上颌骨前牵引
下载PDF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年轻成人上颌牙弓狭窄的CBCT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贾海潮 厉松 +1 位作者 刘松林 张楠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26-131,共6页
目的 探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年轻成人上颌狭窄的效果.方法 样本包括15.5~28.0岁上颌骨性狭窄病例10例(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20.1±5.4)岁.使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分别于治疗前、扩弓后和保持3个月后拍摄CB... 目的 探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年轻成人上颌狭窄的效果.方法 样本包括15.5~28.0岁上颌骨性狭窄病例10例(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20.1±5.4)岁.使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分别于治疗前、扩弓后和保持3个月后拍摄CBCT,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扩弓后腭中缝前部和后部分别增加3.49 mm和2.94 mm,后部腭中缝增量占扩弓器扩大量的47.9%,后部腭中缝增量占第一磨牙间宽度增量的52.3%.鼻腔宽度、上颌基骨和牙槽宽度扩弓后增加(P<0.05),且保持三个月后增加量无明显改变.牙槽骨高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能有效开展年轻成人腭中缝,矫正骨性牙弓狭窄,并减少牙支抗扩弓引起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 上颌狭窄 年轻成人
原文传递
两组成人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辉 孙涛 +1 位作者 纪昌蓉 王邦康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 :观察两实验组的错畸形类型和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存在何种差异。方法 :112名 18- 2 9岁成人正畸患者根据主诉被分为两实验组 ,因关节不适而就诊的实验Ⅰ组和因美观要求而就诊的实验Ⅱ组。实验Ⅰ组 5 0人 ,男性 19人 ,女性 31人 ... 目的 :观察两实验组的错畸形类型和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存在何种差异。方法 :112名 18- 2 9岁成人正畸患者根据主诉被分为两实验组 ,因关节不适而就诊的实验Ⅰ组和因美观要求而就诊的实验Ⅱ组。实验Ⅰ组 5 0人 ,男性 19人 ,女性 31人 ;实验Ⅱ组 6 2人 ,男性 2 2人 ,女性 40人。每位患者治疗前均作详尽的正畸临床检查、颞下颌关节临床检查、并拍摄开、闭口薛氏位片。结果 :1 实验Ⅰ组TMD发生率明显比Ⅱ组高 ,分别占 72 %和 2 5 81% ,P <0 0 0 5。 2 实验Ⅰ组中安氏Ⅱ、Ⅲ类患者占绝大多数 ,共占 84% ;而实验Ⅱ组安氏Ⅰ类患者占多数 ,5 1 6 2 % ,P <0 0 0 5。 3 两实验组依安氏分类TMD发生率大小顺序排列均为 :安氏Ⅱ类 1分类、安氏Ⅲ类、安氏Ⅱ类 2分类、安氏Ⅰ类。结论 :1 某些严重错畸形如 :后牙反、开、下颌偏斜、深覆盖、严重拥挤伴深覆 (按TMD发生率大小顺序排列 )较易发生TMD。 2 夜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畸形 颞下颌关节紊乱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正畸牙移动与月经周期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杰 车晓霞 +2 位作者 赵青 陈扬熙 曾祥龙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加力正畸牙移动速度的差异及正畸治疗对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在Wistar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给予正畸加力的实验模型,测量记录相应的牙移动距离差异,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阶段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加力正畸牙移动速度的差异及正畸治疗对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在Wistar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给予正畸加力的实验模型,测量记录相应的牙移动距离差异,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阶段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动情周期同一阶段加力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以Student-Newman-Keuls(S-N-K)法进行同一组内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各亚组间的两两比较,同时采用余弦节律分析法进行血清雌激素含量变化节律的时间生物学分析。结果: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血清雌二醇含量存在近5天的节律变化,其中在动情期最低(P<0.05),此时加力牙移动速度最快(P<0.05),移动距离为(2.10±0.14)mm;在动情前期最高(P<0.05),牙移动最慢(P<0.05),移动距离为(1.79+0.03)mm。正畸加力使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升高,但未改变其节律性波动的变化规律。结论:女性正畸患者可能存在一个牙移动最快的最佳加力时机,在雌激素水平最低的月经来潮前给予正畸加力,可能会获得最快的牙移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月经周期 血清雌激素
下载PDF
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1亚基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车晓霞 白玉兴 +1 位作者 郭杰 李小玉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nAChR)α1亚基的表达,结果显示nAChRα1亚基mRNA和蛋白质在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上呈阳性表达,提示骨内可能存...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nAChR)α1亚基的表达,结果显示nAChRα1亚基mRNA和蛋白质在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上呈阳性表达,提示骨内可能存在胆碱能神经和突触样结构,调控骨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细胞培养 成骨细胞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下载PDF
体外培养成肌细胞贴壁速度与细胞物理性状及成熟度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车晓霞 郭杰 +3 位作者 任超超 许妍 王邦康 白玉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差速贴壁机制,研究成肌细胞不同贴壁速度与物理性状和成熟度间的关系。方法:分离SD大鼠后肢肌肉获得成肌细胞,体外培养第3代时采用差速贴壁法传代,分别在贴壁20min、1、2、26h时收获细胞,流式细胞仪按照一定...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差速贴壁机制,研究成肌细胞不同贴壁速度与物理性状和成熟度间的关系。方法:分离SD大鼠后肢肌肉获得成肌细胞,体外培养第3代时采用差速贴壁法传代,分别在贴壁20min、1、2、26h时收获细胞,流式细胞仪按照一定阈值检测细胞的前向角散射(forward scatter,FSC)、侧向角散射(side scatter,SSC)分布及CD34、Pax7、M-cadherin的表达情况。将原代成肌细胞进行六步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CD34、Pax7、M-cadherin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成肌细胞第3代经差速贴壁法传代后快速贴壁细胞在阈值范围内FSC的阳性细胞少,SSC的阳性细胞多,而贴壁较慢的细胞则反之,26h后还未贴壁的细胞在阈值范围内FSC、SSC细胞分布更少;说明早期贴壁细胞小,所含颗粒多,稍晚贴壁细胞面积大,所含颗粒少,26h后还未贴壁是更为幼稚的细胞。CD34、Pax7等阳性细胞主要出现在较晚贴壁的细胞中。流式细胞仪检测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原代成肌细胞的不同亚群,结果显示在15%~25%Percoll分离组分中富集CD34、Pax7阳性细胞。结论:细胞贴壁速度与物理性状和成熟度密切相关,可以采用15%~25%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快速分离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肌肉形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细胞 细胞贴壁 细胞密度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多媒体配合分步模型展示在修复教学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怀远 李翠英 郑晓雁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口腔修复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实习 模型 应用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课间实习
下载PDF
不同粘接剂及表面处理对氧化锆的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振海 徐小川 +1 位作者 高卫民 张振庭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粘接剂及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陶瓷与粘接剂的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较大氧化锆瓷片和较小氧化锆瓷片派对,随机分成12组,每组10对。粘接剂选用Ketac Cem Easymix、Rely X luting、Bifix QM和Panavia F,对氧化锆的表面分... 目的:评价不同粘接剂及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陶瓷与粘接剂的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较大氧化锆瓷片和较小氧化锆瓷片派对,随机分成12组,每组10对。粘接剂选用Ketac Cem Easymix、Rely X luting、Bifix QM和Panavia F,对氧化锆的表面分别喷砂、硅烷化或喷砂联合硅烷化处理,并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结果:在使用Ketac Cem Easymix和Rely X luting时,喷砂提高了粘接强度(P<0.01)。在使用Bifix QM和Panavia F时,喷砂、硅烷化或喷砂联合硅烷化处理提高了粘接强度(P<0.01)。表面处理相同时,Panavia F与氧化锆的粘接强度高于其它粘接剂(P<0.01)。结论:使用Panavia F联合喷砂加硅烷化处理的粘接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粘接强度 粘接剂 氧化锆陶瓷 表面处理
下载PDF
使用不同氟制剂后唾液游离氟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玮 李玉晶 宿颖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 观测志愿者使用不同氟制剂后唾液游离氟浓度的动态变化 ,探讨各种氟制剂对唾液游离氟浓度的影响 ,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氟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4 0名志愿者 ,采用离子选择性氟电极测定使用氟保护漆(FluorProtector)、双氟漆、0 .2 %... 目的 观测志愿者使用不同氟制剂后唾液游离氟浓度的动态变化 ,探讨各种氟制剂对唾液游离氟浓度的影响 ,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氟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4 0名志愿者 ,采用离子选择性氟电极测定使用氟保护漆(FluorProtector)、双氟漆、0 .2 %NaF漱口水、1.2 3%APF泡沫 4种氟制剂前后 0 .2 5、0 .5、1、2、6、2 4小时唾液游离氟的浓度 ,并与基线水平相比较。结果 各种氟制剂使用后 ,唾液氟浓度均迅速提高 ,以后降低。FluorProtector和0 .2 %NaF漱口水 2小时 ,1.2 3%APF泡沫和双氟漆 6小时唾液氟浓度回到基线水平 (P >0 .0 5 ) ;双氟漆在 2 4小时又显著高于基线 (P <0 .0 5 ) ,在唾液中停留的时间最长 ;FluorProtector 6小时氟浓度升高 ,与其它各组水平相当。结论 双氟漆和氟保护漆延长了氟在唾液中的停留时间 ,使唾液氟的清除速度降低 ,有利于防龋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氟浓度 制剂 游离 氟保护漆 防龋作用 临床选择 漱口水 停留时间 泡沫
下载PDF
使用不同氟制剂后菌斑氟浓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玮 李玉晶 宿颖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志愿者使用不同氟制剂后菌斑氟浓度,观察FluorProtector,Bilfluoride,0.2%NaF漱口水,1.23%APF泡沫四种氟制剂使用后,氟在口腔菌斑中的动态变化,了解不同剂型的氟制剂在口腔中的释放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氟制剂提供实验依... 目的通过测定志愿者使用不同氟制剂后菌斑氟浓度,观察FluorProtector,Bilfluoride,0.2%NaF漱口水,1.23%APF泡沫四种氟制剂使用后,氟在口腔菌斑中的动态变化,了解不同剂型的氟制剂在口腔中的释放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氟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56名志愿者,用离子选择性氟电极测定使用四种氟制剂后1、3、7天菌斑氟浓度,并与基线水平相比较。结果无论是使用哪种类型的氟制剂,菌斑氟浓度都显著提高,0.2%NaF漱口水,1.23%APF泡沫只在第一天时高于基线,FluorProtector和Bilfluoride在第一天、第三天都高于基线,Bilfluoride在第七天时仍然高于基线。结论作为缓释制剂的双氟漆和氟保护漆延长了氟在菌斑中的停留时间,使氟的清除速度降低,这有利于防龋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 氟制剂 氟浓度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蛋白酶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锐 杨圣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蛋白酶 疫苗 牙周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