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静 张红梅 +2 位作者 赵立森 孟宪聪 王秀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身状态、心理控制源、心理痛苦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4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1例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纳入观察组,81例未合并胸腔... 目的探究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身状态、心理控制源、心理痛苦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4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1例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纳入观察组,81例未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身状态、心理控制源及心理痛苦评分,并分析心身状态与心理控制源、心理痛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维度、心理维度、躯体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有势力的他人控制量表(powerful others health locus of control,PHLC)评分和心理痛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内控性量表(internality health locus of control,IHLC)和机遇量表(chance health locus of control,CHL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存在心理痛苦源中睡眠问题及呼吸困难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者心身状态各维度评分和总分与心理痛苦评分均呈正相关(r_(社会维度)=0.336,r_(心理维度)=0.477,r躯体维度=0.258,r_(心理行为可塑性维度)=0.486,r_(总分)=0.562;P_均<0.05);心理维度、心理行为可塑性维度、心身状态总分与PHLC评分均呈正相关(r_(心理维度)=0.612,r_(心理行为可塑性维度)=0.642,r_(总分)=0.478;P_均<0.05),与IHLC评分均呈负相关(r_(心理维度)=-0.680,r心理行为可塑性维度=-0.681,r_(总分)=-0.566;P_均<0.05);心身状态总分与CHLC评分呈正相关(r_(总分)=0.246,P <0.05)。结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其心身状态与心理控制源、心理痛苦均有显著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需予以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心身状态 心理控制源 心理痛苦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肿瘤淋巴结病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贺伟 贺文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1期3667-3670,共4页
淋巴结的状态对肿瘤的预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是磁共振功能成像的一部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能被用来检测和描述包括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开始较多地被用... 淋巴结的状态对肿瘤的预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是磁共振功能成像的一部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能被用来检测和描述包括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开始较多地被用于颅脑、淋巴结与全身肿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对弥散加权成像的概念、原理、技术改革、弥散加权成像淋巴结成像的基础及其在肿瘤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肿瘤 转移 淋巴结
下载PDF
CT与MRI在胸椎占位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赵国梅 王伟 +2 位作者 张宁 傅岩 高炳霞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诊断胸椎占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47例胸椎占位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诊断胸椎占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47例胸椎占位患者的临床数据。入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前均行胸椎CT及胸椎MRI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CT、MRI对胸椎占位的诊断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1)47例胸椎占位的患者中,共22例确诊胸椎结核,16例确诊胸椎肿瘤,9例为胸椎炎性病变。(2)CT诊断胸椎结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1.82%、96.00%、89.36%。MRI诊断胸椎结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6.00%、97.87%。在胸椎结核诊断中,CT和MRI特异性和准确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诊断胸椎结核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T(P<0.05)。(3)CT诊断胸椎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7.50%、96.77%、93.62%。MRI诊断胸椎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3.75%、96.77%、95.74%。在胸椎肿瘤诊断中,CT和MRI在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诊断胸椎占位方面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较好地诊断胸椎结核及胸椎肿瘤。MRI在诊断胸椎结核方面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胸椎结核 胸椎肿瘤
下载PDF
数控注射器在CT增强时的护理操作体会 被引量:47
4
作者 张红 《实用护理杂志》 2000年第12期33-34,共2页
总结了我院CT室 1995年 9月~ 1999年 6月 12 6 8例患者应用数控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时的护理体会。本组病例中男性 85 5例 ,女性 413例。最小年龄 3岁 ,最大年龄 87岁 ,平均年龄 5 2 5岁。 6 0~ 6 9岁年龄段患者作CT增强检查最多 ,占C... 总结了我院CT室 1995年 9月~ 1999年 6月 12 6 8例患者应用数控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时的护理体会。本组病例中男性 85 5例 ,女性 413例。最小年龄 3岁 ,最大年龄 87岁 ,平均年龄 5 2 5岁。 6 0~ 6 9岁年龄段患者作CT增强检查最多 ,占CT增强总人数的 34 5 %。 12 6 8例病人中随访除穿刺部位局部渗漏 2 8例 ,上臂浅静脉炎 6例 ,上肢肿涨 2例外 ,无空气栓塞 ,无心脑血管病意外发生。说明数控注射器推注造影剂配合CT增强扫描是准确 ,安全 ,可靠的。指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操作方法 ,严谨的管道内排气 ,正确的编程 ,适当的造影剂注入流量、流速及总量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注射器 CT增强扫描 静脉穿刺 造影剂 护理
原文传递
CT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高分辨率CT图像扫描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25
5
作者 卢东生 李铁一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获得适当的高分辨扫描条件并与普通扫描进行对比。方法用随机带来的水模进行扫描,计算出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结果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对于高档机(PQ2000),选择高分辨率扫描条件(小焦点、锐利卷积函数、... 目的获得适当的高分辨扫描条件并与普通扫描进行对比。方法用随机带来的水模进行扫描,计算出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结果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对于高档机(PQ2000),选择高分辨率扫描条件(小焦点、锐利卷积函数、130kV、400mAs、2mm层厚)可得到20个线对的空间分辨率,由于选择大mAs,可使密度分辨率的下降得到一定补偿。此外,扫描后用平滑卷积函数重建可使密度分辨率提高到3.9mm。对于中低档机(IQXTRA),高分辨率扫描条件的应用反而使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下降。结论对于中低档机应由工程师进行技术参数的测量,来决定能否进行高分辨率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图像质量 高分辨率 CT扫描
原文传递
CT平扫、血管造影及血流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春玲 徐忠宝 +3 位作者 李继梅 何青 高凤玲 刘占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评价头部CT、CTA、CTP3项联合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方法 对70例患者进行3项联合检查。结果 12例TIA患者中,半球腔隙性梗死3例,9例血管病变,4例CTP显示血流灌注异常。2 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1例枕叶梗死,4例基... 目的 评价头部CT、CTA、CTP3项联合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方法 对70例患者进行3项联合检查。结果 12例TIA患者中,半球腔隙性梗死3例,9例血管病变,4例CTP显示血流灌注异常。2 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1例枕叶梗死,4例基底节腔隙性梗死,椎基底动脉系血管病变2 7例,6例血流灌注异常。2 9例脑梗死患者中,2例超早期CT未见异常,检出MCA闭塞和供血区血流灌注减低,余2 7例(含腔隙性脑梗死12例)中,检出动脉病变2 5例,血流灌注减低区15例。结论 对TIA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患者,3项联合检查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并能指导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诊断价值 血流灌注成像 CT平扫 血管造影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血流灌注异常 腔隙性梗死 椎基底动脉系 腔隙性脑梗死 联合检查 血管病变 TIA患者 脑梗死患者 头部CT 枕叶梗死 早期CT 动脉病变 诊断资料 溶栓治疗
下载PDF
SARS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胸部CT表现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疆红 马大庆 +3 位作者 贺文 王振光 刘颖 吴晓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康复期的CT表现。方法 随访观察 6 5例确诊为SARS的康复者 ,根据病史分为重症 2 1例 ,轻症 4 4例 ,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扫描、肺功能等检查。结果  2 8例CT扫描未见异常。其余CT表现为...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康复期的CT表现。方法 随访观察 6 5例确诊为SARS的康复者 ,根据病史分为重症 2 1例 ,轻症 4 4例 ,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扫描、肺功能等检查。结果  2 8例CT扫描未见异常。其余CT表现为 :(1)磨玻璃样密度灶 35例 ,包括 :局限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病灶 11例 ;多叶多段磨玻璃样密度灶 19例 ;双肺弥漫磨玻璃样密度病灶 5例。 (2 )小叶内间质及小叶间隔增厚 30例。 (3)胸膜下弧线影 9例。 (4 )不规则纤维索条影 19例。(5 )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 3例。 (6 )结节状气腔实变病灶 2例。 (7)空洞病灶 1例。未见明显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多次复查肺内影像及肺功能均有好转。比较重症组和轻症组CT表现及肺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部分SARS康复期患者肺部表现基本正常 (2 8/ 6 5 ,占 4 3 1% )。磨玻璃样密度病灶为康复期的主要CT表现 (35 / 6 5 ,占 5 3 8% ) ,并伴有程度不等的肺间质增生。重症组较轻症组患者肺内表现严重 ,肺功能差。随着时间的延长 ,肺内病变及肺功能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康复 胸部CT表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不同高压注射增强方式对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冯剑秋 徐志锋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高压注射增强方式对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提高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将某院114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8例,A组患者仅进行单筒团注对比剂,B组患者先注射对比剂,随后注射生理... 目的 :分析不同高压注射增强方式对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提高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将某院114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8例,A组患者仅进行单筒团注对比剂,B组患者先注射对比剂,随后注射生理盐水,C组将对比剂与生理盐水按60∶40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同步注射,对比3组主动脉(包括弓层面、水平面、分叉部位以及整体)CT值、图像质量以及上腔静脉伪影。结果:3组患者平均延迟时间以及对比剂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相比,B、C 2组平均延迟时间、对比剂使用量减少(P<0.05);3组主动脉弓层面、水平面、分叉部位、主动脉平均CT值以及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2组CT值以及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3组患者1、2、3级上腔静脉伪影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1级伪影少于A组,3级伪影多于A组(P<0.05)。结论:相比单筒高压注射增强方式,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增强方式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较好,上腔静脉伪影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器 增强方式 CT增强扫描 图像质量 伪影
下载PDF
脂肪肝背景下肝小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诊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丽 吴雅峰 +4 位作者 刘桂梅 蒋涛 于泽兴 唐华 姜晓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观察不同回声型小血管瘤的灌注及其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超声造影对重度脂肪肝患者伴发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常规超声不能明确定性或CT检查漏诊的典型脂肪肝伴疑诊肝小血管瘤患者的27个病灶,采用超声造影进一...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观察不同回声型小血管瘤的灌注及其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超声造影对重度脂肪肝患者伴发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常规超声不能明确定性或CT检查漏诊的典型脂肪肝伴疑诊肝小血管瘤患者的27个病灶,采用超声造影进一步检查,并与增强CT或MRI结果比较。结果注射造影剂后平均(17.0±4.4)s病灶开始出现回声增强,12个(12/17)直径≤2cm的病灶呈现整体均匀或不均匀增强,边界较清晰,回声明显强于周围脂肪肝组织背景或呈现强回声“淹没征”;8个(8/10)直径〉2.0cm的病灶表现由周边向中心呈“片状”或“环状”不规则增强;1例CT未显示的直径1.3cm的弱回声病灶注射造影剂后12s出现边缘增强,持续至6min肝实质期开始消退。直径〉2cm与≤2cm病灶超声造影剂增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脂肪肝背景下伴发肝小血管瘤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脂肪肝 血管瘤
原文传递
CT定量测定探讨单纯性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金勇 王朝晖 +1 位作者 戴娜 翟兴红 《中国病案》 2013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在我院门诊、病房及体检中心就诊,经腹部CT检出有脂肪肝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对单纯性肥胖患者按体重指数分成轻、中、重度三组,分别测量肝脾CT值,求出肝脾CT值比值,再求出...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在我院门诊、病房及体检中心就诊,经腹部CT检出有脂肪肝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对单纯性肥胖患者按体重指数分成轻、中、重度三组,分别测量肝脾CT值,求出肝脾CT值比值,再求出各组肝脾CT值比值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中度肥胖与轻度肥胖相比,P<0.05,重度肥胖与轻度肥胖相比,P<0.01。结论肥胖指数越高其肝脾CT比值越小,而比值越小脂肪肝程度越重,说明肥胖程度与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脂肪肝 肥胖指数 肝脾CT比值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腰椎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定位扫描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凤全 雷仲民 +1 位作者 郑新 梁永胜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的腰椎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应用SPSS17统计软件对患者术前24 h、术后24 h、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日本矫形...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的腰椎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应用SPSS17统计软件对患者术前24 h、术后24 h、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24 h、1周、1个月及3个月的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t=5.41,t=7.36,t=10.57;P<0.05)。结论:腰椎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是在CT引导下进行的一种微创手术,治疗符合其适应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良好,且具有操作安全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以及出血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机 腰椎电流导管射频消融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下载PDF
增强技术在小儿CT检查中的应用
12
作者 蒋玲 邓书华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0年第10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CT 诊断 增强扫描 应用
原文传递
血行播散性曲霉菌病一例
13
作者 孙国强 曾津津 王晓曼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小儿霉菌性败血症少见,1997年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9岁。5个月前上腹部钝痛伴恶心呕吐。半个月后发热,达38℃,皮肤、巩膜黄染,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并发生抽搐1次。CT腹部扫描,显示肝脾增大,右肾轻度增大,... 小儿霉菌性败血症少见,1997年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9岁。5个月前上腹部钝痛伴恶心呕吐。半个月后发热,达38℃,皮肤、巩膜黄染,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并发生抽搐1次。CT腹部扫描,显示肝脾增大,右肾轻度增大,密度不均匀(图1)。增强扫描见右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病 血行播散性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磁共振成像患者的护理
14
作者 铁红红 郭淼 姜红 《护理学报》 2011年第2期61-63,共3页
报道了32例行腺苷负荷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的护理经验。检查前严格按照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筛检患者;检查前停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至少48 h,停用茶碱类药物至少12 h,空腹4 h后进行检查;给予恰当... 报道了32例行腺苷负荷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的护理经验。检查前严格按照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筛检患者;检查前停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至少48 h,停用茶碱类药物至少12 h,空腹4 h后进行检查;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预防患者出现幽闭恐惧症;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及早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和治疗。32例患者全部检查成功,所有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腺苷负荷 心肌灌注 磁共振成像 护理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性评估 被引量:70
15
作者 陈煜 王宝恩 +9 位作者 贾继东 钱林学 王泰龄 陈敏华 陈光勇 贺文 丁惠国 尹珊珊 张岩 董忠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 用超声、CT、血清学等无创性的指标来评价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方法 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用超声、CT、血清纤维化指标等同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由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5项参数... 目的 用超声、CT、血清学等无创性的指标来评价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方法 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用超声、CT、血清纤维化指标等同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由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5项参数综合而成的超声总积分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为0.822。经ROC分析,超声总积分大于10分,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95.5%。肝脏CT图象的形态学观察诊断肝硬化患者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48.5%。在变换电压(KV100和KV140)时,肝硬化患者CT值的改变明显低于正常组及非肝硬化组(F=5.805,P<0.01)。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 Ⅳ)除在S_2与S_3组之间、正常组和S_1组之间无差别外,在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经ROC分析,HA以108(μg/L)为界值,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80.3%;CⅣ以188(μg/L)为界值,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78.8%。B型超声和血清学指标结合起来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95.5%。结论 超声总积分尽管对精确区分S_1~S_3期的患者尚有困难,但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CT诊断早期肝硬化患者虽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变换电压肝脏CT值的变化可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无创性评估 超声 CT 血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