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94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天宇 程序 +4 位作者 苏崇玉 易玲 周世杰 张洪涛 刘志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102-4107,共6页
目的:探讨miR-94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标本库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胸外二科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5例,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940的表达水平。将miR-940 ... 目的:探讨miR-94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标本库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胸外二科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5例,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940的表达水平。将miR-940 mimics和miR-940 inhibitors转染至A549细胞中,检测转染后各组A549细胞中miR-940的表达水平。根据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940的靶基因。结果:miR-94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miR-940 mimics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miR-940 inhibitors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940 mimics组的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miR-940 inhibitors组(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iR-940 mimics组的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miR-940 inhibitors组的侵袭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bl-b是miR-940的直接靶基因。结论:miR-94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低表达,miR-940可能通过靶向抑制Cbl-b基因,进而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940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CBL-B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江昌 易玲 +2 位作者 高翔 张洪涛 张树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3,共8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不断进入临床实践,标志着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免疫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现状,但仅有少部分患者能从中持久性获益。因此,如何筛选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是当下研究热点。本文聚焦NSCLC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并对近年NSCLC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为免疫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PD-L1 TMB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刺激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戈启萍 贺正一 +5 位作者 高微微 杜凤娇 韦攀健 贾红彦 马玙 张宗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6(ESAT-6)/培养滤过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刺激后Th1、Th2细胞百分率,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局部抗原特异性Th1、Th2反应特点及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6(ESAT-6)/培养滤过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刺激后Th1、Th2细胞百分率,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局部抗原特异性Th1、Th2反应特点及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期间在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40例为结核组,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6~53岁,平均(29±12)岁;同期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为肿瘤组,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35~65岁,平均(47±15)岁。分离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并冻存,经细胞复苏、与抗原共培养(同时设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应用流式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抗原特异性Th1、Th2细胞百分率。两组问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结核组单个核细胞经抗原刺激后Th1百分率及Th1/Th2比值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3.06%(1.59%~6.92%)和17.00(7.38~35.53),显著高于阴性对照[0.38%(0.02%~1.80%)和3.59(0.49—25.09)]和肿瘤组[0.12%(0.05%~0.39%)和1.05(0.25~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6.624~-3.314,均P〈0.01),Th2细胞百分率(0.22±0.19)%显著高于阴性对照(0.1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8,P〈0.01);与肿瘤组[(0.15±0.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4,P〉0.05)。Th1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0.937)和敏感度(85.4%)显著高于Th1/Th2(0.883和81.5%),两种方法的特异度一致(均为90.6%)。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中ESAT-6/CFP-10融合蛋白特异性Th1、Th2反应为以Th1占明显优势的Th1/Th2混合反应,Th1和Th1/Th2有望成为流式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胸腔积液 细胞因子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