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 Ⅱ型受体和Smad4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晓洁 陈雪 +4 位作者 张杰 李雪 赵红颖 贺强 樊华 《中国医药》 2018年第6期886-890,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和Smad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胰腺癌及18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TβRⅡ和Smad4的表达情况,分析TβRⅡ和Smad4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时...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和Smad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胰腺癌及18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TβRⅡ和Smad4的表达情况,分析TβRⅡ和Smad4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TβR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55.8%(29/52)比26.9%(14/52),χ~2=8.921,P=0.003];胰腺癌组织Smad4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48.1%(25/52)比92.3%(48/52),χ~2=24.31,P<0.001]。TβRⅡ的表达与胰腺癌TNM分期存在相关性(χ~2=6.195,P=0.045)。胰腺癌组织中Smad4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表达阴性患者(12.1个月比7.9个月,Log-Rank=14.622,P<0.001)。结论胰腺癌中Smad4表达阴性的患者生存时间更短,预后差,且与TβRⅡ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 SMAD4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特殊形态假体复合自体软骨大三角支架:一种鼻综合整形的新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颖杰 王天国 +1 位作者 周林 陈犹白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11期10-15,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以特殊形态假体抬高鼻背,利用自体软骨构建大三角支架塑形鼻尖的鼻综合整形术式,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鼻背处使用特殊形态的硅胶或膨体假体,尾侧正中矢状面剖开,将修剪好的片状鼻中隔软骨(或肋软骨)作为支撑材料置入假体... 目的介绍一种以特殊形态假体抬高鼻背,利用自体软骨构建大三角支架塑形鼻尖的鼻综合整形术式,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鼻背处使用特殊形态的硅胶或膨体假体,尾侧正中矢状面剖开,将修剪好的片状鼻中隔软骨(或肋软骨)作为支撑材料置入假体尾侧中缝,下端与鼻中隔软骨尾侧端重合5 mm以上。在重合区域的两侧用两片耳软骨片作为辅助支撑材料加固,其下端与前鼻棘衔接。我们回顾性分析了47例接受了此法的鼻综合整形患者,评估其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本组47例患者术后即刻均能获得满意外形效果,鼻根鼻背高度增加,鼻背曲线,鼻额角、鼻尖突出度和角度、鼻唇角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其中29例(61.7%)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鼻部形态保持良好,支架结构稳定,未发现鼻尖下降、鼻头偏斜、鼻长缩短等症状。结论特殊形态假体复合自体软骨大三角支架的鼻综合整形术式,稳定性高,术后效果好,尤其是用于鼻整形修复手术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综合整形术 特殊形态假体复合自体软骨大三角支架 整体支架 鼻尖抬高 短鼻延长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9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煜 张欣雪 +1 位作者 代扬 樊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9(TNFSF9)在人肝癌组织的表达,探讨TNFSF9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NFSF9在50例人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利...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9(TNFSF9)在人肝癌组织的表达,探讨TNFSF9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NFSF9在50例人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TNFSF9的肝癌HepG2细胞株,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NFSF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NFSF9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0.30±0.03)比较,TNFSF9在肝癌组织的mRNA表达量较低(0.18±0.02),其蛋白在肝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较低(26.0%比54.0%,P=0.004)。体外实验结果显示,TNFSF9过表达减少PCNA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105.5±11.2)个]比较,TNFSF9组侵袭的肝癌细胞数([52.8±7.4)个]明显减少(P=0.000)。结论TNFSF9在人肝癌组织低表达,其过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9 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急诊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4
作者 蔺建宇 樊华 +1 位作者 张栋 朱继巧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急诊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FTS组52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FTS组入院即贯彻FTS理念,术前禁食水6 h,不留置胃管和尿管,手术顺利及...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急诊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FTS组52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FTS组入院即贯彻FTS理念,术前禁食水6 h,不留置胃管和尿管,手术顺利及局部炎症渗出较轻者不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早期(12 h左右)指导患者进清淡流质和下床活动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未发生胆漏、黄疸、腹腔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FTS组开始进食、下床活动、排气、术后输液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FTS理念的应用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胆囊炎 急诊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重度急性胆囊炎急诊腹腔镜手术时胆管损伤的预防策略 被引量:37
5
作者 孙文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33-436,共4页
重度急性胆囊炎(SAC)病理改变严重且复杂,对保守治疗反应差。近十多年来,在SAC的治疗原则中,急诊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越来越受重视,但手术难度大,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于SAC,急诊LC的最主要目的是及时引流胆囊... 重度急性胆囊炎(SAC)病理改变严重且复杂,对保守治疗反应差。近十多年来,在SAC的治疗原则中,急诊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越来越受重视,但手术难度大,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于SAC,急诊LC的最主要目的是及时引流胆囊、尽快改善全身炎症反应。清除结石和切除胆囊组织则应根据术中情况而定,不应过分追求。SAC急诊LC技术策略包括沿胆囊壁逐步分离技术、胆囊次全切除术、胆囊腔开放引导技术、胆囊部分切除术和鳄鱼嘴式胆囊切开取石。名称虽有不同,但理念一致,就是“胆囊三角尽量不碰,胆囊管尽量不分,以残留胆囊壁组织换取安全性”。其核心是“避绕胆囊三角,预防胆管损伤”。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多种策略混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理念 策略
原文传递
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 被引量:26
6
作者 高君 范瑞芳 +19 位作者 杨家印 崔彦 纪建松 马宽生 李晓龙 张龙 许崇良 孔新亮 柯山 丁雪梅 王劭宏 宋晶晶 翟博 宁纯民 国世刚 辛宗海 董永红 卢俊 朱化强 孙文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9-295,共7页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报道,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 ~ 20.0%,尸检发现率为0.4% ~ 7.3% .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报道,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 ~ 20.0%,尸检发现率为0.4% ~ 7.3% .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5 cm),生长趋势明显或/和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常需要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血管瘤 共识
原文传递
外伤性脾破裂现代救治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8
7
作者 高君 张延峰 +1 位作者 丁雪梅 孙文兵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1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现代救治 脾切除术后 腹部钝性损伤 免疫功能缺陷 循环稳定 凶险性感染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留置胃管所致患者不适反应程度及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艳 王娜卿 +1 位作者 刘均娥 郎韧 《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调查留置胃管患者的不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对外科系统200例留置胃管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放置胃管时的不适反应、留置胃管期间的不适反应及程度。结果放置胃管时的不适反应包括鼻咽部疼... 目的调查留置胃管患者的不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对外科系统200例留置胃管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放置胃管时的不适反应、留置胃管期间的不适反应及程度。结果放置胃管时的不适反应包括鼻咽部疼痛(90.00%)、流泪(72.00%)、恶心(60.00%)、呛咳(39.00%)、呕吐(35.00%),轻度不适45.00%,中度不适48.50%,重度不适6.50%。留置胃管期间各种不适反应有鼻咽部疼痛,恶心呕吐,口渴难忍,咳嗽痰多,口腔不适;同时是否一次置管成功以及放置胃管时的不适反应程度是影响患者留置胃管期间不适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留置胃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导致患者不适程度的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对胃管的耐受性,减轻不适感,降低患者自行拔管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胃管 不适反应 护理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黄世英 温庆芝 段艳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射频消融术后达到出院标准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依次分为观...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射频消融术后达到出院标准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依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与自我护理技能的自我护理能力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功能领域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疲倦、恶心呕吐和疼痛的症状领域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术 延续性护理干预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劭宏 高君 +4 位作者 柯山 丁雪梅 周意明 钱晓军 孙文兵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直径≥5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射频消融治疗50例大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瘤大小分为2组,5~10cm组和≥10cm组...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直径≥5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射频消融治疗50例大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瘤大小分为2组,5~10cm组和≥10cm组,比较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50例患者共有55个肝血管瘤,其中32例患者有36个大血管瘤(直径5~10cm),18例患者有19个巨大血管瘤(直径≥10cm)。2组血管瘤平均直径分别为(7.1±1.2)cm与(13.2±2.4)cm(t=-12.57,P〈0.01);2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7例大肝血管瘤和18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分别出现了13个和61个RFA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88%和100%(χ^2=28.13,P〈0.01);94.55%血管瘤(52/55)获得完全消融,其中,大血管瘤的完全消融率为100%(36/36),巨大血管瘤的完全消融率为84.21%(16/19)(Fisher,P=0.04)。RFA后1个月,2组消融灶的平均直径分别降至(5.3-4-1.0)cm和(10.62±1.8)cm(t=-14.30,P〈0.01),未发现消融灶增大、复发。结论RFA治疗5~10cm大肝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而RFA治疗≥10cm巨大肝血管瘤并发症发生率高,其可行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脉冲射频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高君 孙文兵 +2 位作者 张延峰 柯山 丁雪梅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我院对40例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行LSC.根据局部病理情况,采取3种LSC术式.其保留部分胆囊床(LSC Ⅰ式)9例,保留部分胆囊壶腹(LSC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我院对40例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行LSC.根据局部病理情况,采取3种LSC术式.其保留部分胆囊床(LSC Ⅰ式)9例,保留部分胆囊壶腹(LSC Ⅱ式)18例,保留部分胆囊床和壶腹(LSC Ⅲ式)13例.并在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384例病例中,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炎症类型、手术难度相近的原则,选择40例与LSC组一一配对,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LSC组和LC组均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术中出血量LSC组[(73±26)ml]多于LC组[(41±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3,P〈0.05).手术时间LSC组[(77±15)min]与LC组[(81±1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8,P〉0.05).住院天数LSC组[(6±6)d]与LC组[(7±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6,P〉0.05).LSC组的术者主要为腔镜经验5~10年(5~10年与10年以上的比例为32/8).LC组的术者主要为腔镜经验10年以上(5~10年与10年以上的比例为7/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90,P〈0.05).LSC组中2例(5.0%),LC组中3例(7.5%)术后出现胆漏(χ^2=0.231.P〉0.05),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均病愈出院,术后随访无胆道狭窄、梗阻和残留小胆囊等并发症.结论 胆囊解剖困难时,LSC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可避免传统的中转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双语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8
12
作者 寇建涛 姜涛 樊华 《中国病案》 2015年第8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双语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见习中的效果。方法在30名七年制医学生的临床见习中实施双语Seminar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选取肝胆外科相关的典型病例,采用英语、汉语双语Seminar教学法完成临床见习教学。以填写评价单作为教学... 目的观察双语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见习中的效果。方法在30名七年制医学生的临床见习中实施双语Seminar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选取肝胆外科相关的典型病例,采用英语、汉语双语Seminar教学法完成临床见习教学。以填写评价单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实施双语Seminar教学法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非常好,不仅可以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又能以英文表述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要领。90%以上的学生对此教学方法非常满意。结论双语Seminar教学法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的特点,能够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Seminar教学法 临床见习 医学生
原文传递
大部肝切除术中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的具体措施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秀珍 李明颖 +2 位作者 任超楠 赵秋华 孙文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9-471,共3页
大部肝切除术(MH)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常用手段。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是减少MH术中累计出血量和输血需求的重要措施。本文对MH时CLCVP的应用标准进行了探讨,并对实现CLCVP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具体包括:液体量控制... 大部肝切除术(MH)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常用手段。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是减少MH术中累计出血量和输血需求的重要措施。本文对MH时CLCVP的应用标准进行了探讨,并对实现CLCVP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具体包括:液体量控制、药物应用、体位调整、降低潮气量、暂停呼吸通气、完全性和部分性肝下下腔静脉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措施
原文传递
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秀珍 杨鸥 +3 位作者 吴楠 孔健 王振元 吴瑛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全麻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麻醉科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实施腹股沟疝手术的小儿患者521例,评估全麻后EA的发生率,观察患儿年龄、性别、既往... 目的探讨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全麻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麻醉科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实施腹股沟疝手术的小儿患者521例,评估全麻后EA的发生率,观察患儿年龄、性别、既往手术史、患儿与家长分离行为、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苏醒时间与EA发生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儿发生了EA,发生率为23%。单因素分析发现,2~6岁年龄和难以与父母分开对全麻后EA的发生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2~6岁年龄是E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2~6岁年龄是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全麻后EA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手术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危险因素 患儿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强 孔新亮 +2 位作者 徐衍杰 桑遥彩 孙文兵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病,占胆石症的10%~20%[1],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最传统的是通过外科手术行开腹胆总管探... 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病,占胆石症的10%~20%[1],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最传统的是通过外科手术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CBD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 胆管内置T管引流 胆管一期缝合术 胆肠吻合术
下载PDF
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和严重性的细节性措施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文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1-486,共6页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最主要死亡原因。PD后胰瘘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固有规律。降低其发生率及其严重性,需要从解析其发生和发展机制入手,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管理。影响Whipple式或Child式PD后胰瘘发生...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最主要死亡原因。PD后胰瘘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固有规律。降低其发生率及其严重性,需要从解析其发生和发展机制入手,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管理。影响Whipple式或Child式PD后胰瘘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胰肠吻合口缝合不全及其周围肠袢内压力升高;影响胰瘘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混合性胰瘘和胰肠吻合口周围引流不畅。防止PD后胰瘘发生发展的细节性措施主要包括提升胰肠吻合口缝合质量、有效降低肠袢内压力、通过胆胰分离式消化道重建降低漏出液腐蚀性和保证胰肠(胃)吻合口周围引流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痿 发生率 严重性 预防
原文传递
胆管探查术后一期胆管缝合:一百三十多年的追求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孙文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5,共5页
胆管探查术(CBDE)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经典手术方式,胆管内置T管外引流术(TTD)和一期胆管缝合术(PDC)是胆管切开后修复胆管的两种手段。复习早期文献可知,尽管1889年实施的第一例CBDE采用了PDC术式修复胆管,随之,人们也认识到了CBDE... 胆管探查术(CBDE)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经典手术方式,胆管内置T管外引流术(TTD)和一期胆管缝合术(PDC)是胆管切开后修复胆管的两种手段。复习早期文献可知,尽管1889年实施的第一例CBDE采用了PDC术式修复胆管,随之,人们也认识到了CBDE后PDC在安全性和微创性方面均优于TTD,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直到现在,CBDE后修复胆管仍以TTD为主要手段,PDC并没有像早年预期的那样获得广泛应用,其技术规范尚未确立,PDC和TT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尚无明晰的界定。本文通过回顾PDC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应用研究状况,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探查术 T管引流术 一期胆管缝合术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持续应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国世刚 孔健 +7 位作者 李国明 辛宗海 丁雪梅 高君 柯山 张永利 李尚胜 孙文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持续应用与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对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择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评估.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应用阿司匹...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持续应用与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对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择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评估.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应用阿司匹林组和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48 h再手术)率、腹腔引流量、术后输血事件、主要血栓栓塞性事件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共入组118例患者,研究中退出2例.持续应用阿司匹林组57例,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组59例.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48 h再手术)率、腹腔引流量、术后输血事件、主要血栓栓塞性事件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持续应用阿司匹林(75~ 100 mg/d)不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阿司匹林 出血
原文传递
单发小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煜 代扬 +3 位作者 张欣雪 李沈铭 刘荣军 樊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937-194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R)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NR)治疗合并MVI的单发小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合并MVI的单发小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AR组... 目的对比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R)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NR)治疗合并MVI的单发小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合并MVI的单发小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AR组,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NR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1)AR组平均手术时间(170±41)min,术中出血量≥300 ml 8例(8/35),术中输血例数7例(7/35),NR组平均手术时间(148±35)min,术中出血量≥300 ml 19例(19/49),术中输血例数18例(18/4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R组的1、2、3年的总生存率为85.7%、68.6%、57.1%,NR组的1、2、3年的总生存率为79.6%、53.1%、42.9%。AR组的1、2、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为80.0%、62.9%、51.4%,NR组的1、2、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1.4%、49.0%、38.8%(P〈0.05)。(3)影响合并MVI的HCC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和手术方式是影响合并MVI的HCC患者总体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相关因素,AFP水平是影响合并MVI的HCC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为3.0~5.0 cm和手术方式为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是合并MVI的HCC患者总体生存和无进展生存不良的独立因素,AFP≥20 μg/L和总胆红素≥20 μmol/L是合并MVI的HCC患者无进展生存不良的独立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微血管侵犯的单发小肝癌患者进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肝切除术 小肝癌 微血管侵犯 疗效
原文传递
血清Ghrelin监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度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军 樊华 +2 位作者 寇建涛 李立新 贺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8期3864-3866,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人院后48h和出院时外周血标本,依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8,RANSON评分≥3分,CT评分≥4分,将患者分为...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人院后48h和出院时外周血标本,依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8,RANSON评分≥3分,CT评分≥4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重型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Ghrelin水平;并与APACHEII评分、C反应蛋白(CRP)作相关性分析,对血清Ghrelin水平作ROC曲线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47例,其中重型胰腺炎组17例,轻型胰腺炎组30例。血清Ghrelin水平在入院24h两组分别为(358.6±119.3)ng/L与(212.1±42.7)ng/L,P〈0.001,48h后分别为(253.1±71.2)与(275.5±73.6)ng/L,P=0.572,出院时为(327.8±103.8)与(319.4±87.1)ng/L,P=0.816。血清Ghrelin水平与APACHEII评分、CRP呈正相关,ROC曲线面积0.8414-0.057,95%可信区间为0.729—0.952。P〈0.001。结论血清Ghrelin水平在急性胰腺炎早期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早期预测胰腺坏死程度及临床严重程度的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血清Ghrelin ROC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