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吸烟人群使用电子烟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晟姝 肖丹 +2 位作者 褚水莲 秦海燕 王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吸烟人群使用电子烟的情况及其对电子烟的态度。方法对北京市共1188名吸烟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共956例吸烟者完成调查,其中122例(12.8%)吸烟者曾使用过电子烟,545例(57.0%)听说但未使用过电子烟。吸烟者主要通过电... 目的调查北京市吸烟人群使用电子烟的情况及其对电子烟的态度。方法对北京市共1188名吸烟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共956例吸烟者完成调查,其中122例(12.8%)吸烟者曾使用过电子烟,545例(57.0%)听说但未使用过电子烟。吸烟者主要通过电视广告、朋友介绍等方式了解电子烟。城市吸烟者的电子烟使用率明显高于农村吸烟者(18.2%VS 9.3%,χ2=16.21,P=0.000)。吸烟者使用电子烟后,8.3%曾戒烟,47.1%吸卷烟量减少。65.3%的吸烟者不愿意使用电子烟,主要原因是无戒烟意愿,不相信电子烟的效果和担忧电子烟的安全性。结论目前大部分吸烟者对电子烟有一定的了解,但使用电子烟的意愿不高,使用率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电话调查 戒烟 尼古丁 安全性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刀豆蛋白A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外组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雷箴 温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细胞外组蛋白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B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Con A染毒组(n=8)和松果菊苷+Con A组(n=8)。Con A染...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细胞外组蛋白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B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Con A染毒组(n=8)和松果菊苷+Con A组(n=8)。Con A染毒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Con A(30mg/kg)诱导急性肝损伤,松果菊苷+Con A组小鼠先给予松果菊苷(50mg/kg)连续灌胃3d,然后再给予Con A染毒;正常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计算各组小鼠的生存率,HE染色观察肝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外组蛋白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芯片系统测定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n A染毒组小鼠肝损伤严重,病理学观察可见大量肝细胞凋亡变性坏死,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细胞外组蛋白和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Con A染毒组比较,松果菊苷+Con A组生存小鼠明显增多,肝损伤程度亦减轻;细胞外组蛋白、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松果菊苷能明显减轻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细胞外组蛋白及肝损伤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松果菊苷 伴刀豆球蛋白A 组蛋白类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卵巢癌SOX4介导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对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群 李丽娜 +1 位作者 刘健 苗劲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SOX4(SRY-related HMG-box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调控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TCGA、GEO等数据... 目的探讨SOX4(SRY-related HMG-box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调控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TCGA、GEO等数据库中卵巢癌样本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探讨SOX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MT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利用shRNA技术敲降卵巢癌SKOV3细胞系中SOX4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技术检测SOX4敲降对上皮标志物ZO1及间质标志物Vimentin和Slug表达的影响;利用Transwell技术检测SOX4敲降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TGF-β1(10 ng/mL)处理SKOV3细胞72 h,然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技术,检测TGF-β1对SOX4表达的调控情况,以及SOX4敲除对TGF-β1诱导EMT能力的影响。结果SOX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与EMT间质标志物呈显著正相关;敲除SOX4可显著下调卵巢癌SKOV3细胞的EMT水平及其侵袭转移能力;TGF-β1可显著上调卵巢癌SKOV3细胞中SOX4的表达水平,而SOX4敲除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卵巢癌EMT的能力。结论SOX4在卵巢癌中表达上调,通过激活EMT促进其侵袭转移能力;并且,作为TGF-β1下游靶蛋白,SOX4介导了TGF-β1对卵巢癌EMT的诱导过程。因此,SOX4是一个干预卵巢癌转移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转移 SOX4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顾媛媛 张晓静 +1 位作者 杨磊 关印 《中国医药》 2022年第6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CDK4/6抑制剂(哌柏...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或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57例HR+/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采集患者临床病理及治疗信息,分析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结果纳入研究的57例患者接受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33例、进展5例,ORR为33.3%(19/57),DCR为91.2%(52/57),中位PFS为15.2个月。治疗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以血液系统毒性中白细胞减少[26.3%(15/57)]、中性粒细胞减少[26.3%(15/57)]最为常见。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乏力、脱发、口腔炎等。结论晚期HR+/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真实世界研究的是与非 被引量:8
5
作者 梁立荣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已近50年,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词汇,但国内一些临床医生对真实世界研究的定义、优劣以及应用方面等仍存在诸多误区.本文针对相关的概念和关键内容进行梳理与说明,以帮助读者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运用真实... 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已近50年,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词汇,但国内一些临床医生对真实世界研究的定义、优劣以及应用方面等仍存在诸多误区.本文针对相关的概念和关键内容进行梳理与说明,以帮助读者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运用真实世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临床研究 临床医生
原文传递
通过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医学研究生独立和创新科研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温韬 董希琛 李鹰 《中国病案》 2017年第4期96-98,共3页
实验室是研究生的主要工作学习区域,是进行研究并产出科研成果的场所。在实验室里研究生不仅要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的科研思维。本文针对当前医学研究实验室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缺乏严谨的学风、基本... 实验室是研究生的主要工作学习区域,是进行研究并产出科研成果的场所。在实验室里研究生不仅要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的科研思维。本文针对当前医学研究实验室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缺乏严谨的学风、基本实验技术的传承、缺乏严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等,结合各方实验室的的管理经验和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通过加强实验室管理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以便于医学研究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科研能力 实验室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生物学标志物 被引量:6
7
作者 缪冉 张萌 +1 位作者 陶新曹 柳志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2815-2817,共3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内科急重症之一,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急性PTE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CT肺动脉造影、肺通气灌注扫描等。近年应用的生物学标志物,如D-二聚体、肌钙蛋白(Tn)、肌红蛋白、脑...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内科急重症之一,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急性PTE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CT肺动脉造影、肺通气灌注扫描等。近年应用的生物学标志物,如D-二聚体、肌钙蛋白(Tn)、肌红蛋白、脑利钠尿肽(BNP)、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和肽素等在急性PTE临床诊断、危险分层和预测预后中有重要意义。血浆微小RNA(miR)在急性PTE的临床诊断中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这些生物学标志物在急性PTE中的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生物学标志物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CT肺动脉造影 临床诊断 临床应用 利钠尿肽 内科急重症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RAW264.7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 被引量:7
8
作者 安志远 丁文一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建立OmpA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RAW264.7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ATCC 19606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OmpA基因,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MSCV-copGFP中。将此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病... 目的建立OmpA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RAW264.7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ATCC 19606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OmpA基因,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MSCV-copGFP中。将此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病毒,浓缩病毒上清液并用GFP报告基因法测定病毒滴度;用包装病毒颗粒感染RAW264.7细胞48h,Real-time PCR法检测OmpA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mpA蛋白以及感染后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结果成功构建OmpA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得到病毒,经测定病毒滴毒为1.5×109 TU/mL;重组OmpA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表达OmpA蛋白,该蛋白能引起NLRP3炎症小体激活。结论成功构建OmpA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证明OmpA可激活RAW264.7细胞NLRP3炎症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外膜蛋白A 慢病毒包装 RAW264.7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原文传递
UTP2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张子涵 郑士蒙 +1 位作者 张栋 孙广永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UTP23在肝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及内在机制。方法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和肿瘤免疫评估资源数据库(Tumor Immune Evaluation Resource,TI... 目的探讨UTP23在肝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及内在机制。方法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和肿瘤免疫评估资源数据库(Tumor Immune Evaluation Resource,TIMER)等公共数据库,分析肝细胞癌中UTP23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UTP23的预后价值;使用Spearman法评估UTP23与肝细胞癌增殖、迁移相关因子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划痕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研究敲低UTP23对HepG2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TCGA和GSE76427数据集中,肝细胞癌组织UTP23表达量相较于正常组织上调;TCGA中,UTP23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较短(P=0.0056、0.011)。UTP23与肿瘤增殖和迁移分子的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UTP23敲低明显降低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显示,敲低UTP23明显降低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论UTP23高表达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以及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P23 肝细胞癌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丹参酮IIA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活性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艳 李安 朱钧 《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4-87,88,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是否有干预效果以及对结肠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的影响,旨在探讨丹参酮IIA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SS组和DSS+丹参酮IIA干预...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是否有干预效果以及对结肠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的影响,旨在探讨丹参酮IIA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SS组和DSS+丹参酮IIA干预组,每组10只动物;其中模型组给予3%DSS溶液喂饲7 d,干预组小鼠在给予3%DSS溶液喂饲的同时给予丹参酮IIA(200 mg/kg)腹腔注射,1次/d;期间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染毒7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FITC-dextran)法检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结肠组织Ly6G的表达,并检测MPO活性和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第7天时出现体重减轻、便血和腹泻等症状,DAI显著增高。丹参酮IIA干预明显减轻小鼠结肠炎性损伤,表现为干预组小鼠DAI低于D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轻,肠黏膜穿透性亦低于DSS组(P=0.032)。此外,和DSS组相比,丹参酮IIA干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程度明显减少,并伴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丹参酮IIA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活化和减少炎症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 中性粒细胞 结肠炎 DSS
原文传递
肿瘤学基础科研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翟侃 丁洁 杨勇 《中国病案》 2017年第12期99-102,共4页
肿瘤学基础科研教学作为肿瘤学的重要分支,是指导医学或生物学学生了解及认识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介绍三种教学方法:第一种是Sandwich教学法,其特点为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知识要点,适合在如大... 肿瘤学基础科研教学作为肿瘤学的重要分支,是指导医学或生物学学生了解及认识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介绍三种教学方法:第一种是Sandwich教学法,其特点为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知识要点,适合在如大学本科、专科等初期学习阶段的学生中开展。第二种是PBL-CBL联合教学法,其特点为以问题、病例为基础,通过基础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适合在有一定知识背景,如研究生在读初期的学生中开展。第三种是Seminar教学法,其特点为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师生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在案例中利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思考,找到科研思路,适合在有一定知识背景和临床经验如研究生在读第二年之后的学生中开展。结合肿瘤学基础科研知识的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特点,详细分析比较了以上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基础教学 Sandwich教学法 PBL教学法 CBL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
原文传递
DCLK1敲除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晓娜 姚健楠 +2 位作者 葛洋 安广宇 李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7-423,共7页
目的研究双皮质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的敲除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Kyse70)的DCLK1基因。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 目的研究双皮质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的敲除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Kyse70)的DCLK1基因。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DCLK1敲除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CLK1敲除细胞系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TCGA)数据库进一步分析食管鳞癌患者(n=95)中DCLK1表达和EMT相关转录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有效地敲除食管鳞癌细胞系DCLK1基因并影响其表达。DCLK1缺失显著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并上调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如Vimentin、ZEB1、Slug和Snail的表达(P<0.05)。另外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食管鳞癌患者中DCLK1与EMT相关转录因子存在相关性。结论DCLK1敲除可通过抑制EMT进程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皮质素样激酶 1 食管鳞癌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淑红 徐雪峰 +4 位作者 耿菁 黄骁舾 姜丁源 朱敏 代华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615-1618,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肺泡上皮细胞A549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0、50、100 ng/ml IGF-Ⅰ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肺泡上皮细胞A549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0、50、100 ng/ml IGF-Ⅰ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浓度的影响;用ERK特异抑制剂对IGF-Ⅰ诱导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进行阻断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未加IGF-Ⅰ刺激组)、IGF-Ⅰ刺激组、ERK抑制剂+IGF-Ⅰ刺激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RK的磷酸化(p-ERK)情况.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MMP-2和MMP-9的mRNA水平和上清液中的蛋白浓度.结果 相对于0 ng/ml IGF-Ⅰ组,50、100 ng/ml IGF-Ⅰ可上调肺泡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MMP-9的浓度[(18.30±0.11、21.80±0.09)比(13.52 ±0.19)ng/ml和(0.34±0.叭、0.39±0.01)比(0.25±0.01) ng/ml,均P<0.001],且100 ng/ml IGF-Ⅰ组中二者浓度均高于50 ng/ml IGF-Ⅰ组(均P<0.01);IGF-Ⅰ刺激组中p-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0.40±0.01比0.23±0.02,P<0.05),ERK抑制剂+IGF-l刺激组中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IGF-Ⅰ刺激组(0.14±0.03比0.40±0.01,P<0.01);相对于IGF-Ⅰ刺激组,ERK抑制剂+ IGF-Ⅰ刺激组抑制了MMP-2和MMP-9的mRNA水平(0.88±0.03比1.17±0.05和0.82±0.23比1.81 ±0.27,P<0.05)和降低了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MMP-9的蛋白浓度[(21.70±0.32)比(29.15±0.34)ng/ml和(0.22±0.01)比(0.29±0.01) ng/ml,均P<0.01].结论 IGF-Ⅰ可能是通过活化ERK信号通路上调肺泡上皮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从而导致肺泡基底膜被破坏,最终促进了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原文传递
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和左心耳闭合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兴华 韩露 +3 位作者 王丽媛 王宁 张继倬 贡鸣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评价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和左心耳闭合治疗心脏瓣膜病(VH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57例VH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 目的评价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和左心耳闭合治疗心脏瓣膜病(VH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57例VH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瓣膜置换组(n=77)和联合组(n=80,瓣膜置换联合射频消融和左心耳闭合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年心功能指标、肺动脉压,炎性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2年11月,比较2组生存期及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高于瓣膜置换组[91.2%(73/80)比23.4%(18/77)](P<0.001)。术后1年,2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低于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术前,且联合组术后1年LAD、LVEDD、PASP低于瓣膜置换组,LVEF高于瓣膜置换组(均P<0.05)。术后1年,2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联合组术后1年IL-6、TNF-α、Hcy水平低于瓣膜置换组(均P<0.05)。术后1年联合组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优于瓣膜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联合组随访中位生存时间长于瓣膜置换组(P=0.022),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瓣膜置换组[20.0%(16/80)比35.1%(27/77)](P=0.034)。结论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和左心耳闭合可提高VH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指标和Hcy水平,降低因心力衰竭再入院、全因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心房颤动 瓣膜置换术 射频消融 左心耳闭合
下载PDF
分泌型簇蛋白在肺动脉高压大鼠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晓艳 孟刘坤 +1 位作者 李君 魏英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泌型簇蛋白(secretory clusterin,sCLU)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3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MCT组(n... 目的探讨分泌型簇蛋白(secretory clusterin,sCLU)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3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MCT组(n=24),MCT组给予腹腔注射60 mg·kg-1MCT,对照组(n=6)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检测注射MCT后1、2、3、4周大鼠肺组织中sCLU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sCLU在肺血管中的定位情况及血浆中sCLU浓度的变化。结果 sCLU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MCT组大鼠肺组织中呈时间依赖性的明显升高,并且其主要定位于重构肺小动脉的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sCLU的血浆浓度随PAH的进展而逐渐升高,且其与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右室肥厚指数均呈正相关。结论 sCLU在MCT诱导PAH大鼠的肺组织和血浆中表达明显升高,它可能在肺血管重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是反应PAH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簇蛋白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野百合碱 大鼠 增殖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诱导Hela细胞不完全自噬 被引量:6
16
作者 安志远 黄骁舾 丁文一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6-1002,共7页
目的构建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TCC 19606)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OmpA,研究OmpA对Hela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的OmpA基因,将其... 目的构建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TCC 19606)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OmpA,研究OmpA对Hela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的OmpA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以构建重组质粒pEGFP-OmpA;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Hela细胞;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OmpA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OmpA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Western blot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OmpA对Hela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pEGFP-OmpA质粒构建成功;OmpA可以大量表达于Hela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OmpA可导致Hela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p62和Beclin-1表达升高,而且在Hela细胞中发现自噬小体;OmpA会干扰p62降解,引发不完全自噬。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pEGFP-OmpA真核表达载体,它可以在Hela细胞中高效表达,并可导致Hela细胞不完全自噬,这为将来进一步研究鲍曼不动杆菌OmpA引起自噬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外膜蛋白A HELA细胞系 不完全自噬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对免疫应答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安志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8-1884,共7页
lncRNA是由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长链非编码RNA,它没有开放读码框,不能翻译成蛋白质,曾被认为是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精确掌握其功能信息以及全部的二维和三维结构,所以很难对lncRNA进行分类... lncRNA是由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长链非编码RNA,它没有开放读码框,不能翻译成蛋白质,曾被认为是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精确掌握其功能信息以及全部的二维和三维结构,所以很难对lncRNA进行分类,现在是通过lncRNA和蛋白编码基因的相对位置对其进行分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免疫应答调节 开放读码框 病毒复制 转录本 树突状细胞 宿主免疫 干扰素应答 固有免疫 多聚腺苷酸
下载PDF
归芪四君子汤联合调任安神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骥 董希琛 冶琴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观察归芪四君子汤联合调任安神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108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调任安神针刺法治疗,治疗组接受归芪四君子汤联合调... 目的观察归芪四君子汤联合调任安神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108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调任安神针刺法治疗,治疗组接受归芪四君子汤联合调任安神针刺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临床指标和中医症候。结果 2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IL-6)、多巴胺(DA)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多梦易醒、神疲乏力、健忘、头晕目眩、舌质淡白和脉细弱等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芪四君子汤联合调任安神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还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轻中医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脾两虚 不寐 归芪四君子汤 调任安神针刺法
下载PDF
丹参总酚酸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佳丽 刘焱 温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总酚酸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B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丹参总酚酸组、Con A组和丹参总酚酸+Con A组。Con A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Con A(40 mg/kg)诱导肝损伤... 目的研究丹参总酚酸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B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丹参总酚酸组、Con A组和丹参总酚酸+Con A组。Con A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Con A(40 mg/kg)诱导肝损伤;丹参总酚酸+Con A组小鼠先经腹腔注射丹参总酚酸溶液(50 mg/kg),30 min后再给予相同剂量的Con A;正常对照组仅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丹参总酚酸组仅腹腔注射丹参总酚酸溶液,剂量同上。干预16 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肝功能,应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应用ELISA和Luminex方法检测细胞外组蛋白及相关炎症分子(IL-1、IL-6、IL-18、TNF-α)的水平。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Con A后发生了明显的肝损伤,表现为血浆ALT、AST水平显著升高,大量肝细胞凋亡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给予丹参总酚酸干预能显著减轻小鼠肝损伤,降低ALT、AS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或丹参总酚酸组相比,Con A组的细胞外组蛋白、IL-1、IL-6、IL-18和TNF-α水平均升高(P均<0.01);与Con A组比较,丹参总酚酸+Con A组小鼠各指标均降低(P均<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或丹参总酚酸组(P均<0.01)。结论丹参总酚酸对Con A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外组蛋白和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丹参总酚酸 刀豆蛋白A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p53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健 李春晓 +3 位作者 雷箴 袁雯 温韬 钱海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7-1023,共7页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中p53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表达的相关性及其调控关系。方法:利用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结直肠癌临床样本数据,分析p53与HDAC2表达的相关性。采用蛋白...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中p53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表达的相关性及其调控关系。方法:利用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结直肠癌临床样本数据,分析p53与HDAC2表达的相关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DAC2在野生型(wild type,WT)及p 53基因敲除型(p53-/-)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腺病毒感染技术恢复HCT116p53-/-细胞中p53的表达,然后再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DAC2表达的变化。进一步利用TCGA结直肠癌数据,分析HDAC2与p5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相关性。结果:TCGA大数据分析发现,在382例结直肠癌组织的RNA测序标本中,p53与HDAC2转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r=0.198,P=0.000 1)。体外细胞系检测结果显示,p 53基因敲除的结直肠癌HCT116 p53-/-细胞中HDAC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53野生型的HCT116 WT细胞(P<0.000 1);而将重组腺病毒Ad-p53感染HCT116 p53-/-细胞后,p53和HDAC2蛋白表达水平均重新上调(P值均<0.000 1)。TCGA结直肠癌大数据分析发现,HDAC2与9个p5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具有显著的同现趋势(P值均<0.05)及正相关性(P值均<0.01)。结论:结直肠癌中p53对HDAC2表达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HDAC2可能作为p53的一个下游调控蛋白,参与p53信号转导,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 p53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