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特异性血管炎所致主动脉根部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永民 朱俊明 +3 位作者 郑军 潘旭东 刘宁宁 孙立忠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2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病变所致主动脉根部扩张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疗效及产生瓣周漏的机理。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了该类疾患36例(大动脉炎25例,白塞综合征11例)。21例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AVR);15例...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病变所致主动脉根部扩张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疗效及产生瓣周漏的机理。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了该类疾患36例(大动脉炎25例,白塞综合征11例)。21例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AVR);15例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ARR),包括Bentall’s术9例,改良Cabrol’s术4例和David’s术2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术后发生瓣周漏或瓣撕脱14例(9例为外院手术),全部行AVR术后再次手术12例,因再次瓣周漏第3次手术6例,包括2例心脏移植;3次术中死亡3例。远期死亡5例。首次行ARR无手术死亡及术后瓣周漏。结论恰当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系统抗炎治疗有助于提高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病变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血管炎 大动脉炎 白塞综合征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下载PDF
累及冠状动脉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晓龙 关欣亮 +6 位作者 刘愚勇 郑铁 贡鸣 李海洋 刘欧 张宏家 孙立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回顾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17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行孙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0例,女47例;年龄(47.25±12.13)岁.29例累及冠状动脉并... 目的 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回顾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17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行孙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0例,女47例;年龄(47.25±12.13)岁.29例累及冠状动脉并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前5例患者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例出现急性前壁或侧壁心肌梗死.手术均在患者送达医院24 h内进行.结果 右冠状动脉受累26例,左冠状动脉受累2例,1例患者双侧冠状动脉受累.22例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术前无心肌缺血的证据.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患者与无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相比存在更高的院内病死率.结论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旦累及冠状动脉病死率较高,孙氏手术的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对于挽救此类患者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受累 冠状动脉分流术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原文传递
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逆行剥离夹层 被引量:6
3
作者 潘旭东 李滨 +5 位作者 郑军 薛金熔 白涛 刘永民 朱俊明 孙立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孙氏手术治疗TEVAR术后B型夹层逆剥的经验及早、中期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14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血管修复(EVAR)术后夹层逆行剥离患者,年龄31~65岁,平均(44.1±8.8)岁,均采用孙氏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 目的 总结应用孙氏手术治疗TEVAR术后B型夹层逆剥的经验及早、中期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14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血管修复(EVAR)术后夹层逆行剥离患者,年龄31~65岁,平均(44.1±8.8)岁,均采用孙氏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CTA观察主动脉情况和患者术后并发症(心脑血管、截瘫和死亡等事件)发生率.结果 体外循环(188.6±25.7) min,选择性脑灌注(26.0±9.4) min.术后1例死于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无截瘫及卒中.13例随访12~33个月,平均(18.3±6.1)个月.随访期内1例由于残存降主动脉假腔扩张再手术治疗,术后生存良好.结论 应用孙氏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EVAR术后夹层逆行剥离,术后早期效果较好,中期随访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动脉瘤 夹层 心脏外科手术 腔内血管修复术 孙氏手术
原文传递
体感诱发电位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段玉印 董秀华 +8 位作者 郑军 潘旭东 朱俊明 刘永民 齐瑞东 刁力为 卢苇 赵宏磊 孙立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 研究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在国人主动脉外科的应用初步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36例主动脉疾病患者行术中SSEP监测.男22例,女14例;年龄(44.1±l3.2)岁;身高(171.2±10.1)cm... 目的 研究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在国人主动脉外科的应用初步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36例主动脉疾病患者行术中SSEP监测.男22例,女14例;年龄(44.1±l3.2)岁;身高(171.2±10.1)cm;体质量(71.7±11.5) kg.主动脉夹层例27例,主动脉瘤9例.孙氏手术16例,常温全胸腹主动脉替换9例,Bentall手术5例,升主动脉替换3例,术中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胸主动脉替换1例.SSEP异常的标准为潜伏延长超过10%或波幅下降50%,监测至手术结束时,观察波形是否恢复正常,随访患者术后是否有显性神经功能缺陷.结果 SSEP波形清晰可辨30例,术中波形发生改变25例,未发生改变5例,手术结束时波形均恢复正常;6例干扰较大,无法判读.术后均无显性神经功能缺陷.结论 国人主动脉手术中可行SSEP术中监测,术中监测结果与临床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体感诱发电位 术中监测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