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频幅去相干血管成像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倩 魏文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1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通过比较同一位置的不同扫描,去除不变的结构,即可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观察到有红细胞流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结构。目前,一种新的运算方法——分频... 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通过比较同一位置的不同扫描,去除不变的结构,即可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观察到有红细胞流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结构。目前,一种新的运算方法——分频幅去相干血管成像(split—spectrum amplitude decorrelation angiography,SSADA)的应用,大大改善了OCTA的信噪比。与其他OCTA不同的是,SSA—DAOCT可获取与OCT光波平行或垂直的血流信号,不依赖多普勒角,并且图像噪音、组织运动等噪音较小。目前SSADAOCT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眼部疾病中,如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等,在这些疾病的诊断、随访中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幅去相干血管成像 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政宇 魏文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18年第4期283-288,共6页
近年来,随着眼底病检查技术的进步,对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病理改变、治疗方法、预后及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治疗方面,除了常规的玻璃体切除术,奥克纤溶酶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注气术逐渐被引入临床;与治疗进展相伴... 近年来,随着眼底病检查技术的进步,对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病理改变、治疗方法、预后及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治疗方面,除了常规的玻璃体切除术,奥克纤溶酶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注气术逐渐被引入临床;与治疗进展相伴随的是对黄斑前膜的有无及分级、年龄、性别、牵拉区域及黄斑裂孔的直径大小等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以及这些因素与预后评价的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原文传递
正常人群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婧研 由冰 +2 位作者 王倩 曾司彦 魏文斌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测量正常人群中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设计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纳入的正常受试者91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37.5±14.0)岁。方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全身及眼科检查,并采用视网膜血氧仪(Oxymap)测量视网膜血氧饱... 目的测量正常人群中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设计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纳入的正常受试者91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37.5±14.0)岁。方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全身及眼科检查,并采用视网膜血氧仪(Oxymap)测量视网膜血氧饱和度。选取鼻上、鼻下、颞上及颞下象限来分别进行视网膜血氧含量的测量,测量范围为距视盘边缘0.5个直径至3个视盘直径之间,选取象限内最粗的动脉和静脉。将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作为因变量,眼部参数及全身系统性参数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与全身因素及眼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主要指标视网膜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A),视网膜平均静脉血氧饱和度(SaO_2-V),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SaO_2-AV)。结果中国正常人群的视网膜平均SaO_2-A为(92.1±7.2)%;视网膜平均SaO_2-V为(52.5±6.6)%;视网膜平均SaO_2-AV为(39.6±7.5)%。鼻上象限的SaO_2-A、SaO_2-V和SaO_2-AV较高,分别为(98.5±10.1)%、(57.3±8.7)%和(41.3±11.9)%。在多因素分析中,与SaO_2-A相关的系统性因素包括高龄(B=0.24,P=0.049),高脂血症(B=0.26,P=0.018)。吸烟与SaO_2-V的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B=-0.25,P=0.033);SaO_2-V与年龄(P=0.665)、眼压(P=0.073)、舒张压(P=0.616)无显著相关性。SaO_2-AV与年龄呈正相关(B=0.219,P=0.046),与性别成负相关(B=-0.253,P=0.019)。结论高龄人群的视网膜动脉血氧含量相对较高;吸烟可能会导致视网膜静脉血氧含量降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 视网膜血氧仪
原文传递
视盘倾斜及其相关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媛媛 魏文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16年第2期73-80,共8页
视盘在垂直和水平轴位上出现的一侧表面抬高被称之为视盘倾斜。倾斜视盘在人群中并不少见,而倾斜的形态对于视盘结构自身以及盘周如神经纤维层厚度、脉络膜厚度等结构的临床测量及视野等结果分析造成困难。视盘倾斜的方向和程度及视盘... 视盘在垂直和水平轴位上出现的一侧表面抬高被称之为视盘倾斜。倾斜视盘在人群中并不少见,而倾斜的形态对于视盘结构自身以及盘周如神经纤维层厚度、脉络膜厚度等结构的临床测量及视野等结果分析造成困难。视盘倾斜的方向和程度及视盘周围眼部结构与眼病如近视、青光眼等可能具有相关性。对视盘倾斜程度进行量化研究,可确切评估视盘形态和校正其对周围视网膜结构的测量误差。通过准确的视盘倾斜程度的测量,并前瞻性观察视盘倾斜的程度变化,有助于揭示近视、青光眼相关的发病机制,并为分析相关疾病进展提供科研基础以及临床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倾斜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视野缺损 青光眼 近视
原文传递
内源性眼内炎新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范媛媛 魏文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18年第5期329-337,共9页
内源性眼内炎是细菌或真菌通过远距离播散造成玻璃体炎为特征的眼内感染,视力预后差且具有一定死亡率。多重致病因素导致免疫水平低下者与正常的人群均有患病可能。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改变,传统微生物培养与分子诊断技术结合的快速诊... 内源性眼内炎是细菌或真菌通过远距离播散造成玻璃体炎为特征的眼内感染,视力预后差且具有一定死亡率。多重致病因素导致免疫水平低下者与正常的人群均有患病可能。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改变,传统微生物培养与分子诊断技术结合的快速诊断方式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内源性眼内炎的治疗关键是明确原发病灶的同期进行系统与眼科专科治疗的衔接。需要以整合医学角度看待内源性眼内炎诊治,多科室联合挽救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眼内炎 细菌性内源性眼内炎 真菌性内源性眼内炎 分子诊断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眼科影像技术70年的发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楠 魏文斌 《眼科》 CAS 2019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建国至今中国眼科影像技术历经70年的发展,已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眼部超声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与OCT血管成像(OCTA)、眼底照相机、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到CT与MRI的应用,极大地加深了... 建国至今中国眼科影像技术历经70年的发展,已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眼部超声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与OCT血管成像(OCTA)、眼底照相机、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到CT与MRI的应用,极大地加深了对眼科疾病的认知,既往许多不能直观可见的疾病,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得以进一步认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眼科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OCT、OCTA的出现,更是眼科影像学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总结中国眼科影像技术70年的进步,不仅是对眼科影像发展历程的回顾,对眼科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影像技术 中国 发展
原文传递
RB1基因检测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诊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谢英 顼晓琳 魏文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肿瘤抑制基因RB1的失活密切相关。对RB1基因检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选择最优化的策略开展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RB严重危害患儿的生...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肿瘤抑制基因RB1的失活密切相关。对RB1基因检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选择最优化的策略开展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RB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及视功能,目前亟需提高我国RB患者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覆盖率。RB1基因检测有助于实现RB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和遗传指导,需要推进其在RB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RB1基因 遗传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葡萄膜黑色素瘤和视网膜组织相关性的病理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举 魏文斌 +2 位作者 李彬 顼晓琳 Jost B Jonas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形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病理切片和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形状、大小、高度-基底比值、视网膜薄变和浸润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包括102例患者(102眼),平均年龄45.6±12.4... 目的: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形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病理切片和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形状、大小、高度-基底比值、视网膜薄变和浸润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包括102例患者(102眼),平均年龄45.6±12.4岁。其中葡萄膜黑色素瘤76眼(75%)为梭形细胞型,6眼(6%)为上皮样细胞型,16眼(16%)为混合细胞型,其它4眼(4%)。按肿瘤部位分:睫状体黑色素瘤3眼(2.9%),睫状体和脉络膜黑色素瘤28眼(27.5%),脉络膜黑色素瘤71眼(69.6%)。视网膜组织的分析中,43眼(43%)发现视网膜变薄,86眼(84%)发现视网膜浸润。肿瘤的高度在1.2~15.6(平均8.3±3.6) mm,肿瘤基底直径为4.8~31.2(平均17.3±6.5) mm。肿瘤峰高度-基底R值为0.53±0.32。视网膜薄变组(n=43)的平均R值显着高于无视网膜薄变组(n=59)(0.69±0.31与0.42±0.27;P<0.01)。视网膜肿瘤浸润组(n=86)的平均R值比无视网膜浸润组(n=16)略高(0.56±0.33比0.41±0.25;P=0.09),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R值的肿瘤与其邻近视网膜薄变有关,与视网膜内肿瘤细胞浸润相关性不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切面形状和邻近视网膜组织的受累情况关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病理学 黑色素瘤
下载PDF
巩膜扣带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继发视网膜脱离效果分析
9
作者 杨琼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86-890,共5页
目的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继发视网膜脱离(RD)的效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0年7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同仁医院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的FEVR继发RD患者共37例42眼,其中男30例35眼,女7例7眼;平... 目的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继发视网膜脱离(RD)的效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0年7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同仁医院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的FEVR继发RD患者共37例42眼,其中男30例35眼,女7例7眼;平均年龄(15.21±5.42)岁。全身麻醉下行巩膜扣带术,孔源性RD患者22眼,术中封闭裂孔,其中21眼采用局部外加压联合环扎,1眼采用放射脊加压;牵拉性RD患者13眼,术中解除牵拉,其中12眼采用局部外加压联合环扎并放视网膜下液,1眼采用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手术;牵拉合并孔源性RD患者7眼,术中在封闭裂孔的基础上同时解除牵拉,其中4眼采用局部外加压联合环扎并放视网膜下液,3眼采用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平均随访时间(30.61±10.50)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平均LogMAR BCVA为0.83±0.50,优于术前的1.1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9,P<0.001)。一次性视网膜复位39眼,未复位3眼,其中孔源性RD复位率95.45%(21/22),牵拉性RD复位率84.62%(11/13),牵拉合并孔源性RD复位率100%(7/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FEVR继发RD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可有效提高巩膜扣带术的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疗效 视网膜复位率 视力
下载PDF
眼内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子杨 杨文利 +6 位作者 李栋军 陈伟 赵琦 李逸丰 崔蕊 沈琳 魏文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眼内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眼内淋巴瘤患者19例(26只眼),其中4例行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手术,8例行眼球摘除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眼内淋巴瘤,7例经脑部组织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眼内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眼内淋巴瘤患者19例(26只眼),其中4例行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手术,8例行眼球摘除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眼内淋巴瘤,7例经脑部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后经临床确诊为眼内淋巴瘤。分析所有患者的眼部超声图像特点。结果19例眼内淋巴瘤患者(26只眼)中,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12例(19只眼),占63.2%,其中7例为双眼发病;葡萄膜淋巴瘤7例(7只眼),占36.8%,均为单眼发病。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超声表现为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后脱离,部分同时合并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不规则低回声占位病变,彩色多普勒示部分占位病变内可测及血流信号。葡萄膜淋巴瘤有两种不同的超声表现:5例(5只眼)表现为全周葡萄膜弥漫性增厚呈低回声,球后眶内不规则形低回声病变包绕视神经和球壁,彩色多普勒示眼球及眼眶占位病变内均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虹膜睫状体回声增厚、内回声减低,此种超声表现占葡萄膜淋巴瘤的71.4%;2例(2只眼)表现为孤立隆起的睫状体脉络膜低回声占位,可合并视网膜脱离,彩色多普勒示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占葡萄膜淋巴瘤的28.6%。结论眼内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多种多样,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的超声表现不具特异性,而葡萄膜弥漫低回声占位,以及眶内包绕视神经和球壁的不规则低回声病变则提示葡萄膜淋巴瘤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葡萄膜疾病 眼内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