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眼临床诊疗的新认识及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量:32
1
作者 黎颖莉 刘祖国 +10 位作者 邓应平 洪晶 接英 晋秀明 李炜 梁凌毅 王华 袁进 张弘 张明昌 赵少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曾于2013年制定《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但随着近年来对干眼研究的逐步深入、认识的不断加深及诊疗设备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干眼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原共识已无法满足临床实际... 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曾于2013年制定《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但随着近年来对干眼研究的逐步深入、认识的不断加深及诊疗设备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干眼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原共识已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干眼诊疗流程,制定新的相关专家共识或操作指南,同时加强干眼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为广大干眼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干眼诊疗建议专家组于2019年1月12日在广州召开讨论会,对目前我国干眼领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围绕干眼定义的新认识、功能异常性干眼新概念、干眼诊断与分类的建议、干眼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治疗以及干眼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诊断 干眼/治疗 干眼分类 诊疗规范 精准医疗 推荐意见
下载PDF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否将被淘汰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冬梅 丁静文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6-568,共3页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DCR)长期被认为是临床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金方法.然而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在鼻眼相关疾病手术中的应用,鼻内镜下经鼻DCR取代外路DCR似乎成为一种趋势.鼻内镜下DCR的优点在于可避免皮肤切口瘢痕和...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DCR)长期被认为是临床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金方法.然而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在鼻眼相关疾病手术中的应用,鼻内镜下经鼻DCR取代外路DCR似乎成为一种趋势.鼻内镜下DCR的优点在于可避免皮肤切口瘢痕和可同时处理鼻部病变等,但是其存在长期成功率相对较低、对术者技术水平要求高、学习曲线长、手术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等缺点.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手术的接受程度、术者的手术经验以及可利用的手术资源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历经近百年实践检验的外路DCR仍然具有经鼻DCR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应该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术 泪器阻塞 泪囊炎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娜 杨秀芬 +5 位作者 邓禹 顾虹 任学焘 徐军 马凯 刘宁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0-506,共7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总体水平,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北京市德胜社区收集1100例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依据ETDRS眼...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总体水平,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北京市德胜社区收集1100例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依据ETDRS眼底病变分级标准分为DR组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WR)组,DR组又分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和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分析受检人群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状况,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情况、是否规律检测血糖和进行眼科检查等,比较DR与DWR组、PDR与NPDR组间相关因素的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为32.1%(353/1100),PDR患病率为4.8%(53/1100);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7.0%)为63.0%(652/1035),85.4%(916/1072)的患者控制饮食,77.3%(827/1070)的患者进行体育锻炼,56.0%(609/1088)的患者规律测量血糖,56.8%(416/733)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频率≥1次/6个月。71.7%(762/1062)的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进行过眼科检查,其中47.9%(525/1097)进行过散瞳眼底检查。单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10年(OR:3.90,95%凹:2.97~5.51,P〈0.05),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未达标(≥7.0%)(OR=3.23,95%C1:2.44~4.28,P〈0.05)和使用胰岛素治疗(OR:4.82,95%C1:3.55—6.57,P〈0.05)与DR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他因素包括男性(OR:1.41,95%CI:1.08~1.84,P〈0.05)、受教育程度较低(OR=1.90,95%CI:1.39~2.62,P〈0.05)、个人月收入较低(〈2000元)(OR=1.46,95%CI:1.12~1.9l,P〈0.05)、对饮食指导依从性低(〈75%)(OR=1.72,95%C/:1.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糖自我监测
原文传递
干眼的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秦毅 潘志强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7-863,共7页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严重时危害患者的视力,降低其生活质量。多年来随着对干眼的关注度增加及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干眼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关于干眼各方面的报道层出不穷。本文回顾了近年的文献,...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严重时危害患者的视力,降低其生活质量。多年来随着对干眼的关注度增加及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干眼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关于干眼各方面的报道层出不穷。本文回顾了近年的文献,对干眼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进展做一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病因学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中高度远视的一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晶 翟长斌 +6 位作者 郑燕 刘倩 王玥 松秀梅 张秋露 胡雅斌 周跃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目的评估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中高度远视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9例53眼远视患者行同种异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并随访1年。术前远视度数为+3.75~+10 D,平均(+6.84±2.95)D... 目的评估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中高度远视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9例53眼远视患者行同种异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并随访1年。术前远视度数为+3.75~+10 D,平均(+6.84±2.95)D。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近视力(U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和屈光度的矫治情况,并采用角膜地形图、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反应仪等观察手术后角膜形态及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患者UDVA、UN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SE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UDVA、UNVA、等效球镜度(SE)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均P〉0.05)。术后1年14眼(占26.4%)BCDVA提高1行,12眼(占22.6%)BCDVA提高2行。仅2例患者3眼(占5.66%)术后由于出现排斥反应而BCDVA下降,更换角膜基质透镜后,所有眼均未见BCDVA下降。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角膜平均曲率值(Avek)较术前明显增高,表面规则指数(SRI)和表面不对称指数(SAI)也明显增大,中央角膜厚度(CCT)明显变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角膜OCT检查可见角膜基质植片在位、透明,术后1年角膜植片分界线仍然清晰可见。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整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43,P=0.216;F=1.744,P=0.128)。结论全飞秒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中高度远视术后1年安全、有效,预测性好,为远视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术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 角膜生物力学
下载PDF
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与常规超声乳化劈核技术在超高度近视合并核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珂 朱思泉 赵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9-633,共5页
背景白内障手术中劈核操作是关键环节。手工预劈核技术的不断革新有助于缩短超声乳化的耗时,减小超声能量,避免对眼内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目的评价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用于超高度近视伴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 背景白内障手术中劈核操作是关键环节。手工预劈核技术的不断革新有助于缩短超声乳化的耗时,减小超声能量,避免对眼内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目的评价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用于超高度近视伴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于2016年3—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眼轴长度〉27.0 mm、屈光度〉-10.0 D,患眼晶状体核为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眼随机分成预劈核组和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分别选择反式劈核钩预劈核及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比较2个组术中角膜内皮损失率、角膜水肿程度的差异,以评价预劈核技术的安全性,比较2种方法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差异,测定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数视力表)变化,以评价预劈核技术的临床效果。结果2个组术眼手术均顺利。预劈核组术眼平均有效超声时间为(47.30±11.29)s,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为(57.70±14.5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0,P=0.016)。术后7 d,预劈核组和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术眼BCVA分别为4.75±0.11和4.6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8)。术后1个月,预劈核组术眼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0.82±3.77)%,低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的(16.11±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8,P=0.001)。术后7 d,预劈核组术眼的2级和3级角膜水肿眼数明显少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822,P=0.008)。结论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操作比较,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用于超高度近视伴Ⅲ~Ⅳ级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效果好,对组织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高度近视 晶状体核/手术 治疗效果 预劈核技术 超声乳化劈核技术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反式劈核钩
下载PDF
关注干眼的诊断问题 被引量:23
7
作者 潘志强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1-482,共2页
干眼是一类涉及眼表多部位的多病因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地诊断干眼是进行合适治疗的必要条件。笔者通过分析干眼定义的变化,综合目前临床诊断干眼的各种手段及其优缺点,提出用于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干眼的有效方法,... 干眼是一类涉及眼表多部位的多病因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地诊断干眼是进行合适治疗的必要条件。笔者通过分析干眼定义的变化,综合目前临床诊断干眼的各种手段及其优缺点,提出用于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干眼的有效方法,从而避免治疗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诊断 眼科学 临床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存 接英 +1 位作者 张建强 王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4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植入单焦点非Toric人工晶状体的白内障患者120例(14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透明角膜切口62例76只眼设...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植入单焦点非Toric人工晶状体的白内障患者120例(14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透明角膜切口62例76只眼设为对照组,巩膜隧道切口58例70只眼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天、1周、3个月角膜散光、中央角膜、切口周边角膜厚度及裸眼视力。结果术后3天,两组患者均出现散光度数和中央角膜厚度增加,但观察组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观察组切口周边的角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和角膜厚度基本稳定,观察组的角膜散光度数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隧道手术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产生的术后角膜散光度数较低,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透明角膜切口 巩膜隧道切口 角膜散光
下载PDF
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Ⅳ级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阳 朱思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3-618,共6页
背景晶状体核的劈核操作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关键环节,手工预劈核技术可以减少术中超声乳化的能量和时间,减轻对眼内组织的损伤。目前常用的预劈核法对于硬核的效果较差。近年来我们采用自制的反式劈核钩进行硬核白内障手术,此... 背景晶状体核的劈核操作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关键环节,手工预劈核技术可以减少术中超声乳化的能量和时间,减轻对眼内组织的损伤。目前常用的预劈核法对于硬核的效果较差。近年来我们采用自制的反式劈核钩进行硬核白内障手术,此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法的疗效尚未公开报道。目的比较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Ⅳ级硬核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干预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确诊的Ⅳ级晶状体核的白内障患者32例3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术中分别采用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法和拦截劈裂法进行劈核,比较2个组术中所用的有效超声时间和术眼术后角膜内皮细胞(CECs)损失率、角膜水肿程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的平均有效超声时间分别为42.56(39.31,45.81)s和78.63(73.85,83.4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37,P=0.000)。术后1d和3d,2个组不同等级BCVA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33)。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术后1个月术眼CECs计数分别为(2026.05±154.03)/mm。和(1866.50±117.16)/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8,P=0.003);预劈核组和拦截劈裂组术后1个月CECs丢失率分别为(13.36±2.85)%和(25.7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6,P=0.000)。术后1d和3d,预劈核组严重角膜水肿的眼数均明显少于拦截劈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结论在Ⅳ级硬核白内障患者Phaeo过程中,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比较,自制反式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晶状体核/手术 治疗效果 比较研究 预劈核技术 拦截劈核技术 反式劈核钩
下载PDF
频域OCT检测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晓贞 李树宁 +2 位作者 吴葛玮 牟大鹏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2-707,共6页
目的 探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测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为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应用RTVue OCT检测60例正常人和97例青光眼患者的视乳头各参数,以及平均和各个区域的RNFL厚度.采... 目的 探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测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为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应用RTVue OCT检测60例正常人和97例青光眼患者的视乳头各参数,以及平均和各个区域的RNFL厚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以上各参数组间进行比较.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和特异性≥80%的敏感性来评价每一个检测参数区分正常与各期青光眼的能力大小.结果 除视乳头面积外,正常人和各期青光眼患者各参数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4,P=0.596;F=36.519,54.464,27.659,36.176,20.562,63.833,30.031, 54.652,98.146,78.705,99.839,43.728,75.720,45.709,39.380, 33.590,66.887,78.335,45.485;P=0.000).其中,平均RNFL厚度正常人为109.950μm,早期青光眼患者为93.313 μm,中期青光眼患者为80.374μm,晚期青光眼患者为65.570 μm.在视乳头周围8个RNFL区域中,正常人最厚的为颞下150.066μm和颞上146.285μm.各期青光眼患者最厚的均为颞上,分别为早期108.569 μm,中期103.420μm,晚期88.708μm,其次为颞下,分别为早期108.201μm,中期102.830 μm,晚期86.369 μm.而鼻侧(NU+NL)和颞侧(TU+TL)无论在正常人还是青光眼患者中均较薄.在视乳头形态各参数中,各期青光眼诊断效能最高的均为垂直杯盘比,其AUC值在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中分别为0.762,0.946和0.988,它们特异性在80%时的敏感性分别为62.2%,76.5%和99.2%.在RNFL厚度参数中,早期青光眼诊断效能最高的是颞上区域RNFL厚度,其AUC值为0.915,特异性在80%时的敏感性为89.5%;中期青光眼诊断效能最高的是下方平均RNFL厚度,其AUC值为0.967,特异性在80%时的敏感性为94.1%;晚期青光眼诊断效能最高的是平均RNFL厚度,其AUC值为0.985,特异性在80%时的敏感性为99.2%.在视乳头周围8个RNFL区域中,诊断效能最高的是颞上区域(ST),其AUC值在早、中、晚期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盘 视网膜 神经纤维 青光眼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晶 郑燕 +1 位作者 刘倩 周跃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7-533,共7页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的 比较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3-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拟行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2例204眼.根据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个组,各组患者基线特征匹配.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100眼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微型角膜刀制瓣组52例104眼行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波前像差仪分析6 mm瞳孔下Zernike系数及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采用Optec 6500视功能测试仪测定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5、3.0、6.0、12.0和18.0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CS).结果 飞秒激光制瓣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裸眼视力达到及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者分别占95.1%、94.2%和93.9%,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94.2%、93.8%和93.2%.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37±2.12)、(-0.26±0.45)和(-0.45±0.51)D,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6.25±2.05)、(-0.44±0.64)和(-0.35±0.59)D,术后3个月和1年2个组间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l.194、1.429,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总高阶像差(RMSh)及各项高阶像差均明显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均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 近视/手术 像差 对比敏感度 飞秒激光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趋势 被引量:21
12
作者 彭晓燕 张永鹏 《眼科》 CAS 2011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系全球范围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是控制其进展的基础;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随着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的出现和玻璃体腔途径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的探索,使得糖尿病视网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系全球范围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是控制其进展的基础;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随着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的出现和玻璃体腔途径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的探索,使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逐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但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严格评价。近30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多个重要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及高质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回答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矛盾和争议。本文在回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指出目前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困惑,并探讨未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激光光凝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新型生物测量仪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对白内障眼部生物学参数测量的比较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子杨 杨文利 +6 位作者 李栋军 陈伟 赵琦 李逸丰 崔蕊 沈琳 鲜军舫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5-521,共7页
目的比较两种新型生物测量仪PentacamAXL、IOLMaster700与IOLMaster500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眼部生物测量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12月4—8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白内障患者147例(223... 目的比较两种新型生物测量仪PentacamAXL、IOLMaster700与IOLMaster500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眼部生物测量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12月4—8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白内障患者147例(223只眼),其中男性67例,女性80例;年龄(64±11)岁.分别用PentacamAXL、IOLMaster700与IOLMaster500进行术前生物测量,记录参数为眼轴长度、平均角膜屈光度数、前房深度及水平角膜直径.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比较仪器间的差异性,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评价仪器的一致性.结果PentacamAXL、IOLMaster700与IOLMaster500的眼轴检出率分别为85.2%(190/223)、96.9%(216/223)和90.6%(202/223).方差分析显示,3种仪器测量眼轴长度、平均角膜屈光度数和前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ntacamAXL、IOLMaster700与IOLMaster500测量的水平角膜直径分别为(11.36±0.42)、(11.69±0.45)、(11.45±0.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96,P=0.000).PentacamAXL与IOLMaster500、IOLMaster700与IOLMaster500、PentacamAXL与IOLMaster700各组测量值的ICC为0.859~1.000,Bland-Altman分析显示3种仪器测量结果一致性均较好.结论新型生物测量仪PentacamAXL、IOLMaster700与IOLMaster500对白内障眼的眼轴长度、平均角膜屈光度数、前房深度测量无差别,水平角膜直径测量存在一定差别,但3种仪器生物测量的一致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轴长度 屈光 生物测量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与显微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短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14
作者 齐颖 周跃华 张晶 《眼科》 CAS 201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手术的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88例(172眼)应用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制瓣后行LASIK手术患者和122例(242眼)M2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手术患者。方法将飞秒激光制...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手术的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88例(172眼)应用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制瓣后行LASIK手术患者和122例(242眼)M2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手术患者。方法将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患者(I-LASIK)为I组;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LASIK)手术的患者为II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矫正视力、波前像差和暗光下有和无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主要指标视力、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屈光度和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I,组除三叶草稍降低外(但P>0.05),其余像差均较术前增加(P均=0.000)I,I组各高阶像差均增加,但总高阶像差和慧差较I组增加明显。术后1个月和3个月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在无眩光状态和有眩光状态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组术后3个月无眩光状态下(除高频降低外)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提高(P均=0.000);有眩光状态下,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均改善(P=0.006~0.000)。II组术后3个月各频段均降低,但无眩光状态下,低中频和高频空间对比敏感度降低(P=0.002,P=0.001,P=0.000),有眩光状态下,低频和高频空间对比敏感度降低(P=0.000,P=0.001)。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在有效矫正近视和散光的同时,可造成总高阶像差、慧差、球差的增加,但与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术相比增加较少;且可以改善对比敏感度(无眩光状态)。在提高视觉质量和安全性方面优于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外科学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 角膜板层刀
原文传递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顺序差异对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田蓓 魏文斌 +2 位作者 朱晓青 胡庆军 李蕊 《眼科》 CAS 2011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全视网膜光凝(PRP)方法并比较其与传统PRP方法对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远期效果。设计治疗新技术评价。研究对象100例(200眼)FFA诊断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伴黄斑区微动脉瘤且OCT检查无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全视网膜光凝(PRP)方法并比较其与传统PRP方法对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远期效果。设计治疗新技术评价。研究对象100例(200眼)FFA诊断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伴黄斑区微动脉瘤且OCT检查无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方法患者左眼常规PRP光凝(自颞下、鼻下、颞上分四次行全视网膜光凝),右眼采用新光凝方法(全视网膜镜黄斑C型光凝联合黄斑区微动脉瘤封闭,而后行赤道部光凝、下方远周边部、上方远周边部光凝)。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而后每年随诊1次直至5年。主要指标视力及黄斑厚度,视网膜无灌注区情况以及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结果随诊5年者82例(164眼,82%)。到最后随诊时传统光凝法及新方法的平均视力分别为(0.45±0.02)、(0.62±0.04)(P<0.05);黄斑厚度分别为(182.32±32.31)、(158.49±42.06)μm(P<0.05)。传统光凝法70眼发生黄斑水肿,新方法为28眼。传统光凝法15眼发生玻璃体积血,新方法为3眼。传统光凝法10眼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方法为1眼。传统光凝法12眼5年后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新方法为3眼。其中传统光凝法1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新的PRP光凝方法较常规方法可显著减轻黄斑水肿、再次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及新生血管发生率,更好地保留患者中心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凝固术
原文传递
IL-17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 被引量:19
16
作者 梁亮 王红 +2 位作者 彭晓燕 赵萌 周增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IL-17阳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和氟氏完全佐剂等量混合注射于20只Lewis大鼠的右后足底部为实验组,于建模后第7、10、11、12、13、14、21、28天用... 目的研究IL-17阳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和氟氏完全佐剂等量混合注射于20只Lewis大鼠的右后足底部为实验组,于建模后第7、10、11、12、13、14、21、28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前节检查,并根据de Smet的标准对炎症进行分级。用0.3 mL肝素(5 000 U/mL)注射至左心室以抗凝血,然后取眼球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17多克隆抗体在眼组织中的表达,5只正常Lewis大鼠作为对照。结果用IRBP免疫Lewis鼠后第10天,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眼前节炎症表现,免疫后第7、14、21、28天各组大鼠眼部炎症平均得分为0.4、3.2、1.6和0.2。实验组大鼠眼组织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光感受器细胞破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实验组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部位可见IL-17蛋白表达,而正常组未见IL-17蛋白表达。第7、14、21、28天各组大鼠眼部组织切片染色的平均得分分别为0.6、4、2、0.4。EAU大鼠眼部炎症表现的严重程度与IL-17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68,P<0.01)。结论IL-17蛋白在Lewis大鼠EAU模型中呈高表达,表明IL-17阳性表达细胞在EAU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自身免疫反应 葡萄膜视网膜炎 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下载PDF
北京德胜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魏文文 杨秀芬 +1 位作者 顾虹 刘宁朴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9-513,共5页
目的 分析北京德胜糖尿病眼病研究队列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病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以北京德胜糖尿病眼病研究所收集的2型糖尿病队列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年龄30岁以上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 目的 分析北京德胜糖尿病眼病研究队列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病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以北京德胜糖尿病眼病研究所收集的2型糖尿病队列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年龄30岁以上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 098例,对受检者进行调查问卷和全身检查.眼部检查包括小孔视力、眼前节检查及散瞳7视野30&#176;眼底照相.以改良的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ETDRS)方法对DR进行分级.周围神经检查包括10 9尼龙丝(Semmes-Weinstein单丝)、128 Hz音又及Tip-Therm温度浅感觉检测.采用t检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组间差异,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并用后退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糖尿病患者959例,其中354例(36.9%)患有不同程度DR,523例(54.5%)患有DPN.DR组DPN患病率61.8%,无DR组DPN患病率50.0%,两组间DPN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DR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OR=1.03,95%CI:1.01-1.06)及性别(男性)[0R=2.32,95%CI(1.51-3.58)],而DPN增加了DR的发病风险(0R=1.5,95%CI:1.12- 2.01).结论 DPN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高发,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三种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伟 魏文斌 +1 位作者 杨文利 史雪辉 《眼科》 CAS 2010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磁共振成像及眼底血管造影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影像学检查的合理应用方法,提高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确诊率。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疑诊为脉络膜...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磁共振成像及眼底血管造影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影像学检查的合理应用方法,提高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确诊率。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疑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26例(28眼)患者。方法对26例(28眼)疑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术前进行眼B超和(或)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磁共振成像(MRI)、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合病理诊断,应用SPSS12.0软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眼部超声、MRI、眼底血管造影的表现及肿瘤病理诊断。结果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由好到差依次为:MRI(κ=0.494,P=0.010)、超声检查(κ=0.348,P=0.050)、眼底血管造影(κ=0.140,P=0.463);超声检查对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33.3%,MR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66.7%,眼底血管造影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40.0%。联合MRI和眼底血管造影或三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最好(κ=0.886,P=0.000),其对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3.3%。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联合是目前除病理外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的诊断方法,优于单独应用以及其他两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8
19
作者 乔春艳 尹乐 +3 位作者 樊文英 唐炘 赵玉秀 孙丽 《眼科》 CAS 2009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目的调查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的青光眼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使用青光眼药物提供有用的信息。设计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门诊和病房)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的青光眼患者236例。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 目的调查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的青光眼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使用青光眼药物提供有用的信息。设计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门诊和病房)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的青光眼患者236例。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将没有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要求用药定义为不依从。调查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总体不依从率,及不同人口社会环境因素、不同青光眼认知水平及青光眼治疗方面等各个因素的依从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不依从率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指标不依从率及相关因素。结果236例局部用药的青光眼患者完成问卷调查,总体不依从率62.3%,联合用药的患者占大多数(83.0%)。最常见的不依从原因是忙或忘记(61.9%),其次是离家外出不方便用药(14.3%)。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与发病时症状的轻重、用药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每天在固定时间用药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青光眼类型及病情轻重、认知程度、用药种类、用药次数、是否有人提醒用药、是否独居以及是否患有其他疾病等因素无关。结论所调查的青光眼患者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症状轻、长期用药及没有固定的用药时间的患者更易出现不依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依从性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初中学生眼屈光度及生物学参数分布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翯 李仕明 +7 位作者 刘洛如 李偲圆 康梦田 姬亚洲 孟海林 张丰菊 詹思延 王宁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 分析我国河南安阳初中学生的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等眼生物参数的分布.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以学校为单位在河南安阳城区随机抽取4所初中,从初一开始对学生进行详细眼部检查和问卷调查,每年进行随访.从2011年9至12月完成了初一学生调查... 目的 分析我国河南安阳初中学生的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等眼生物参数的分布.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以学校为单位在河南安阳城区随机抽取4所初中,从初一开始对学生进行详细眼部检查和问卷调查,每年进行随访.从2011年9至12月完成了初一学生调查,从2013年9至12月完成了同一样本初三学生的调查.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获得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研究学生的监护人均签署了书面同意书.采用1%环戊通和美多丽散瞳,电脑验光获得屈光度值并计算等效球镜度,近视定义为等效球镜≤-0.5D,远视定义为等效球镜≥+0.5D,正视定义为等效球镜在-0.5D和0.5D之间.非接触光学测量仪Lenstar LS900获取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前房深度等.仅纳入右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基线共纳入2 267名初一学生,随访获得1 839名初三学生的有效数据,应答率为81.1%.初三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4.7±0.5)岁,男性占48.4%,屈光度呈偏态分布,平均值为(-2.62 ±2.19)D.近视、高度近视、正视和远视的患病率分别为82.7%、7.1%、9.8%和7.5%.近视和高度近视两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7.1%和4.5%.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平坦和陡峭曲率均呈正态分布,分别为(24.8±1.1) mm、(3.18±0.25) mm、(42.8±1.4)D和(43.9±1.6)D.男生比女生眼轴更长(P=0.000),前房更深(P=0.000),角膜则相对平坦(P=0.000).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与屈光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我国河南安阳初中学生群体表现为低度近视状态,近视患病率和发病率均较高,高度近视日益增多,亟需加强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患病率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