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便秘及心理健康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银凤 王永志 +3 位作者 杜仪 赵静洁 李杨帆 李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3期43-46,55,共5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的便秘及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就诊的5000例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罗马Ⅲ制订的便秘标准诊断便秘患者,运用SPSS 18....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的便秘及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就诊的5000例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罗马Ⅲ制订的便秘标准诊断便秘患者,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911份,问卷有效率为98.22%;综合医院门诊便秘患者占门诊调查患者总数的19.04%,其中女性便秘患者占77.65%,男性占22.35%,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不同年龄患病率也不同,其中45~59岁中年组便秘患者年龄构成比最高,占42.67%,60岁以上老年人组便秘者患病率最高,占48.12%;与全国常模比较,其中抑郁、焦虑、偏执、躯体化等因子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综合医院便秘患者在门诊患者中占一定比例,其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等精神心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门诊 便秘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利血平致抑郁样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高雪松 王安娜 +4 位作者 王永志 杜仪 张银凤 李丽 赵静洁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腹腔注射利血平引起的抑郁样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以利血平腹腔注射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组(以下简称精简方组),每组1...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腹腔注射利血平引起的抑郁样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以利血平腹腔注射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组(以下简称精简方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上述各组大鼠均以利血平腹腔注射造模,同时分别予以蒸馏水、氟西汀、柴胡疏肝散精简方(柴胡9 g、白芍15 g、枳壳9 g、香附9 g)灌胃给药,连续14天,腹腔注射利血平与灌胃给药同时进行,每天1次。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以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抑郁状态,以热痛缩足潜伏期(以下简称热痛实验)、机械性撤足阈值(以下简称机械痛实验)测定其疼痛感觉。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 <0. 01);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 <0. 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明显降低(P <0. 01);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明显下降(P <0. 01);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增加,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体重增加(P <0. 05);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 <0. 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明显提高(P <0. 01);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P <0. 01)。精简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体重增加(P <0. 05);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 <0. 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增加(P <0. 05);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提高(P <0. 05);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P <0. 01)。与氟西汀组比较,精简方组大鼠在体重、强迫游泳实验、热痛实验、机械痛实验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抑郁症 利血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不同肥胖和代谢状态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3
作者 付丽 王婷婷 +2 位作者 丁蕾蕾 张银凤 许冬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肥胖和代谢状态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39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BMI)和代谢状况将人群分为代谢健康型非肥胖(MHNO)...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肥胖和代谢状态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39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BMI)和代谢状况将人群分为代谢健康型非肥胖(MHNO)组、代谢健康型肥胖(MHO)组、代谢不健康型非肥胖(MUNO)组、代谢不健康型肥胖(MUO)组4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和代谢状态与HUA的相关性。结果MHNO组1021例、MHO组1508例、MUNO组164例、MUO组1217例。MUO组、MHO组、MUNO组、MHNO组HUA发生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比MHNO,MHO、MUNO、MUO与HUA的相关性OR值(95%CI)为3.762(2.124~6.662)、4.840(2.158~10.855)、11.870(6.852~20.563),均与HUA有关联(P<0.05),并且MUO与HUA的相关性最为密切,MUNO次之。异常均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肥胖伴代谢异常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代谢健康 肥胖
下载PDF
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尿酸对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付丽 许冬 +4 位作者 王婷婷 刘玲玲 马莉莉 孙晓静 李丽 《现代医学》 2024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尿酸(UA)对代谢综合征(MetS)发生的影响,为MetS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基线)和2022年均在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资料,排除基线体检数据符合MetS诊断的人群。根据基线UA水平采用四分位数法分别将男...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尿酸(UA)对代谢综合征(MetS)发生的影响,为MetS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基线)和2022年均在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资料,排除基线体检数据符合MetS诊断的人群。根据基线UA水平采用四分位数法分别将男性和女性体检者分为4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UA对MetS发生的影响。结果:共纳入体检人群2930例,其中男1366例,女1564例,中位年龄44(33,55)岁。男性和女性体检人群的MetS发生率均随基线UA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增加(P<0.05)。女性体检者调整年龄后,以U1为参照组,U2、U3、U4组引起MetS发生风险的OR值分别是1.210(95%CI:0.720~2.304)、1.728(95%CI:1.073~2.784)、2.177(95%CI:1.366~3.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男性体检者随基线UA四分位数的增加发生MetS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男性体检者预测MetS的基线UA最佳临界值为323.5μmol·L^(-1),女性为253.5μmol·L^(-1)。结论:男性和女性体检人群的MetS发生率均随基线UA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基线UA水平升高是女性体检者发生Met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代谢综合征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小针刀通过足三里对肌痛共病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NLRP3和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永志 王安娜 +3 位作者 高雪松 杜仪 李丽 赵静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刺激足三里穴对肌痛共病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receptor protein,NLRP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肌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 目的:观察小针刀刺激足三里穴对肌痛共病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receptor protein,NLRP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肌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针刀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对应处理。检测各组大鼠Open field行为学以及机械痛敏程度,智能热板仪检测各组大鼠热缩足阈值,应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NLRP3和IL-1β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针刀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明显改善(P<0.01);与阿米替林组比较,针刀刺激足三里可显著提高大鼠热缩足阈值(P<0.05)。在Open field行为学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及穿格次数比较中,小针刀组大鼠旷场水平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穿格次数有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体NLRP3和IL-1β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小针刀组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针刺足三里可抑制大鼠海马NLRP3的表达,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可以改善利血平导致的肌痛共病抑郁大鼠的病理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海马内NLR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足三里 肌痛 抑郁
下载PDF
电针对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永志 王安娜 +4 位作者 高雪松 张银凤 李丽 杜仪 赵静洁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第4期55-60,共6页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疼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每组各6只,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疼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每组各6只,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应用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评价实验大鼠的抑郁行为,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智能热板仪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敏程度和大鼠热缩足阈值;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18、TNF-α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明显改善(P<0.01);与塞来昔布组比较,电针刺激可显著提高大鼠热缩足阈值(P<0.05);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及穿格次数比较,电针组大鼠旷场实验总运动距离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游泳不动时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糖水偏好指数升高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外周血中IL-1β、IL-6释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TNF-α含量水平有变化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针可以改善利血平导致的疼痛抑郁共病大鼠的行为学和外周血炎性因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IL-6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疼痛 抑郁 共病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小血管病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雪 王昊 +3 位作者 王丽妍 刁宗礼 杨正汉 刘文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患病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0~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及透析相关指标,并进行头颅MR...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患病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0~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及透析相关指标,并进行头颅MRI检查,初步分析CSVD总负担评分及影响因素。结果46例患者中3例(6.52%)存在脑微出血,21例(45.65%)存在腔隙灶,26例(56.52%)存在脑白质病变,46例(100%)存在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按照CSVD总负担评分≥2分(n=20)与<2分(n=26)将患者分为两组。CSVD总负担评分≥2分组患者脑腔隙灶、微出血灶及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个数均多于总负担评分<2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透析龄、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血钙、血磷、iPTH及超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及超滤量/干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及超滤量/干体重较高的患者CSVD总负担评分高于年龄及超滤量/干体重较低的患者。结论血液透析患者CSVD患病率高,年龄及超滤量/干体重与CSVD总负担评分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脑小血管病 脑卒中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丽 王婷婷 +4 位作者 刘玲玲 马莉莉 丁蕾蕾 张银凤 李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2期2429-2433,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收的年龄≥40岁的体检者426例,接受了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幽门螺杆菌分型抗体检测,完...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收的年龄≥40岁的体检者426例,接受了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幽门螺杆菌分型抗体检测,完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根据^(13)C-UBT检测结果将人群分为Hp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根据幽门螺杆菌分型抗体检测结果将Hp感染组人群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分别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高危组和低危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CP)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Hp感染组CP检出率大于非感染组(P=0.043),平均CIMT大于非感染组(P=0.043)。Hp高危感染组CP检出率大于低危组(P=0.032),平均CIMT大于低危组(P=0.014)。Hp感染组中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Hp高危感染组中年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Hp感染是中老年人群发生CP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中老年人群中Hp感染尤其是高危Hp感染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高危Hp感染是中老年人群发生CP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